戲說柳永:作詞,我是認真的

2020-12-25 金娃趣說

#拍一拍宋朝#

公元1002年,一個從福建崇安縣城來的年輕人在杭州停住了腳步。

欣賞著眼前這見所未見的繁華與豔麗,他大筆一揮,寫了一首很快就被當時歌姬廣為傳唱的詞作:

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戲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初露頭角

這個年輕人就是柳永,《望海潮》是他描寫杭州美景非常著名的一首詞:

「東南形勝」點明了杭州位於東南要衝之地,位置重要卻又風景優美,「三吳」泛指現在的江浙部分地區,「錢塘」即杭州。前三句描寫杭州的重要位置後,接下來就對杭州的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進行了細緻描寫。

關於這首詞,還有個傳說。據說後來的金主完顏亮看到詞中「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一句,對這樣的美景豔羨不已,於是決定南下攻宋。

這首詞雖然讀起來很美,詞風頗為柔美華麗,不過很顯然這並不是柳永詞作中最成熟、最經典的一首,只是單純寫景之詞,多多少少還顯得有幾分稚嫩。

柳永這時候還很年輕,不過18歲,雖然詞作還沒有達到他後來作品的高度,但是一經歌姬傳唱,立即驚動四座。

柳永像,網絡圖

當時的杭州知州孫何聽到這首詞後,連忙問詞的作者是誰,並請來一見。見到柳永之後,孫何特地請他吃了一頓飯,以示對他才能的欣賞。

可能柳永所期待的並不只是一頓飯,不過以當時孫知州混跡官場多年練就的眼光和城府來看,絕對不會只因為一首詞就給柳永一官半職的。

歡景流連

柳永雖然沒有遂了自己的心願,不過他見杭州風景如此優美,都市繁華遠遠超過他之前所有的想像,於是決定暫時不去參加考試,先在杭州住一段時間再說。

這一舉動,可以稱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不過柳大詞人就是這麼率性。

在杭州住下來後,柳永遍覽周邊形勝之地,沉醉於聽歌買笑生活,很是荒唐了一陣子。

在杭州晃蕩了幾年之後,1008年,柳永終於玩夠了,這才決定離開杭州,趕赴京城去參加科舉。

當頭一棒

在杭州見慣了旖旎風光的柳永,沒想到此去京城沿途見到的風光更令人心曠神怡。一路崇山峻岭,北國風光,似乎就是為了激發年輕人心中鬥志的。而千年古都開封,歷經千年的文化積澱,更呈現出無可比擬的承平氣象,這裡的無限風情又遠非江南杭州可比。

所有這些,都使年輕的柳永心情激蕩,躊躇滿志,認為自己勢必能夠蟾宮奪桂,高中魁首。

可是,再優美的流行歌曲,都不能用來當作定國安邦之計。雖然柳永在考場之上奮筆疾書,下筆千言,文字洋洋灑灑好似永不枯竭的長江之水,自認為才情高絕無人能夠匹敵。

可是,如此自信滿滿的柳永居然初試落第了。

簡直是羞煞、氣煞人啊!

柳永的氣憤簡直無以復加,於是狂揮筆墨,在詞中表達自己難對人言的牢騷和憤慨:

鶴沖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看上闋還是很有氣魄的,認為這次落第只不過是自己「偶然」地沒中狀元而已;「明代暫遺賢」這句挺可氣的,他覺得這次沒考中不是自己的損失,而是號稱「明代」的這個時代失去了自己這個大賢才;然後把自己誇成「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語氣頗為狂傲。

任何作品都不會超越作者本身的見識,柳永這首詞也不例外。下闋,他熟練地回到了之前就流連忘返的「煙花巷陌」,很慶幸那裡還有自己的意中人,讓自己「平生暢」。

老兄,家中還有賢妻,「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可還記得嗎?

最後一句很擰巴,明明自己滿腔豪情壯志,意在高登金榜,卻因為在現實中碰了這一下子,於是說道:「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好像來這樣的地方消磨,是自己迫不得已、不得不忍耐的,壓根兒打心眼裡就不情願!

接連落第

擰巴的人,總是要讓現實給慢慢捋順了的,哪怕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內心如何煎熬,如何痛苦。

1015年,柳永第二次參加科考,又落第了。--明代又遺賢。

1018年,柳永第三次參加科考,再次落第,他的大哥柳三復反倒考中了。--明代又又遺賢。

1024年,柳永第四次參加科考,又落第了。--明代又又又遺賢。

關於柳永的第四次科考,有中榜一說,然後榜單拿到宋仁宗跟前,宋仁宗對柳永之前寫的《鶴沖天》裡「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一句很是計較,於是批道:「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把柳永的名字抹去了。於是從此柳永自嘲「奉旨填詞」。

不過這事好像經不起推敲,宋仁宗趙禎出生於1010年,1024年也就14歲,14歲的人能有多強烈的好惡呢?更何況當時掌管朝政的是劉太后。

姑妄聽之,姑妄信之,或者疑之。

不過總之柳永是落第了。

填詞為生

這一年柳永已經40歲了,不再是那個輕狂少年,接連幾次的打擊讓他憤懣又頹喪,一怒之下離開了開封,自此填詞為生。

柳永被後世稱作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詞家,是兩宋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宋詞中,他首次使用的詞牌達一百多個。

柳永作詞,語言通俗易懂,常以口語入詞,作品一經問世,立即被人們傳誦,「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詞的內容以愛情、都市風光、羈旅行役為主,其中以愛情為主題的詞最為人們傳誦不已,比如《雨霖鈴·寒蟬悽切》、《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等。

暮年及第

1034年,宋仁宗親政的第二年,特開恩科,以招攬以往未能入選的人才,柳永聞訊後立即和二哥柳三接趕往京城,兩個人同時考中了進士。

此時柳永已經50歲了。

雖然考中了進士,但是柳永所授官職並不高,擔任睦州團練推官,後來調到餘杭縣擔任縣令,歷任鹽監、判官等職。

能作婉約詞,必有柔軟心,在地方上擔任官職的柳永很能體會民生疾苦,政聲很好,有「名宦」之譽。

擔任鹽監期間,在親眼看到了鹽工們的辛苦勞作之後,柳永寫下了大氣磅礴的《煮海歌》。在詩歌之中,他細緻而深刻地描繪了鹽工艱苦繁複的勞作,滿懷悲憫,筆調悲愴而激昂,一改之前詩詞的纏綿綺靡之音。

相關焦點

  • 周杰倫的御用作詞人方文山和專業填詞人柳永,你更喜歡誰?
    成為專業作詞人之前,方文山是防盜系統安裝工,誰能想到其貌不揚,帶著安全帽,提著電鑽,在塵土飛揚的環境中滿頭大汗幹活的農民工竟然會成為樂壇頂尖的作詞人。方文山無論是填詞還是寫詩,其創作語法和思維角度都自成一派,自稱為「方道·文山流」說到作詞,在中國古代也有非常優秀的專業作詞人,他就是北宋著名詞人劉永,他的詞,我想大家都讀過,在上學的時候,語文課本上就有他的詞,比如他寫的《雨霖鈴》我就非常喜歡。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 悲情作家,浪子柳永
    說起柳永,就和大宋朝的招牌文學宋詞糾結在一起,談宋詞不得不說柳永,說柳永不能不提宋詞。倘若說唐詩的神採在於李太白的瀟灑飄逸;那麼,大宋詞的風韻正因柳屯田而浪漫多情。柳永(公元987一公元1053)原名三變,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宋仁宗景佑元年進士,授睦州團練推官,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
  • 柳永: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凡有井水處,皆能頌柳詞,柳永在市井的聲望連帝王將相都望塵莫及。他的詞多反映青樓女子的內心世界和下次人民的悲歡離合,筆法細膩深情,雅俗共賞,每每流傳甚廣。伶工樂妓每得新曲,常請柳永為之作詞,定能身價百倍,盛行一時。柳永用他的才情和文採粉飾了俗曲和風塵女子內心世界,也把自己粉飾成一個放蕩的浪子,忘掉一切,自我逃避的沒心沒肺的享受和虛度。
  • 柳永: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我已了卻塵緣,本不該再言塵事,但汝近日關注柳永,所述所作多有遺誤,若不點化,恐怕遺誤眾生。我恭聽。「昔我自詡才子詞人,白衣卿相,一生為官清廉,為文勤勉,為情專注,奈何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千年不絕!汝既號稱獨立思維,卻也事理不明,是非不清,善惡不分,汝不解耆卿,又何以言其眼高手低、情深緣淺?
  • 柳永:北宋娛樂圈的超級巨星
    他停下了腳步,在這個溫柔鄉裡瀟灑地「雲遊」了六年,這六年裡,柳永名聲鵲起。六年後,志得意滿的柳永參加了人生中第一次科考,此時的柳永才名已在蘇杭、汴京盛名在外,文化圈內早就有了柳永這一大才的名號。然而,柳永落榜了,理由是:才華雖好,但是所寫詞作均為靡靡之音,與主流價值觀不符,被真宗皇帝親自咔嚓掉了。
  • 柳永:《望海潮》|群友聲
    群友程在創作態度上非常認真,不僅朗讀了《望海潮》的原文,還朗讀了白話文的翻譯,相信她一定能夠在進行完朗讀創作之後,將這首詞學習得非常紮實。群友心聲:我來到鄭老師的話不到三個月,在這裡收穫很大,不僅聆聽了好聲音,增長了知識,而且傳遞了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特別是4月份的經典誦讀活動,讓大家在讀經典,悟精髓中提升了自己,幸福了人生。
  • 柳永:在以雅為主的正統文化圈寫俗詞會多麼艱難?
    且看在宋朝同樣是作詞,也有雅詞和俗詞之別,寫俗詞的作者同樣不受待見,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柳永了。柳永這一生大多數的歲月都屬於「野生文人」,再加上行為浪漫,生活作風也不登大雅之堂,被「正統文人」給了不少白眼。比如晏殊因為喜歡提攜後輩在當時非常有名,他提攜過的有比如範仲淹、宋祁、梅堯臣、歐陽修等。但是後來柳永去見晏殊,晏殊就問他說:賢俊作曲子嗎?
  • 柳永:喝最濃的酒,交最真的心,請不要叫我浪子
    除了為宮廷作詞,三變更喜歡給民間歌妓作詞。三變成了網紅,不僅如此,凡他評點過的姐姐也會成為網紅,身價迅速飆升十倍。姐姐們也很喜歡三變,還會時不時地給三變發紅包。三變成了徹頭徹尾的「浪子」。其實,這些姐姐的日子過得並沒有表面上那麼光鮮,她們有尋常女子沒有的權利,比如,能和長得好看的小哥哥一起玩耍。
  • 柳永:宋朝最火的流行詞曲作者人氣超過周杰倫,卻潦倒一生
    他作詞的水準,也不是現代詞曲作者可以比擬的。可惜,柳永生不逢時,遇上了不解風情的宋仁宗,斷送了自己的仕途前程,終日奔波在旅途,忙於謀生度日。如果在現代,這不妥妥的一個億萬富豪嗎?說起柳永,就不能不說下他的家世。
  • 北宋時期柳永,奉旨填詞柳三變,為何最後的下場那麼悽涼
    而回到自己家鄉的柳永,可謂是無拘無束的,沒有了自己父親的約束,柳永每天的生活就是遊山玩水,寫詩作詞,沉迷於勾欄當中,和勾欄裡面的清倌人們打成一片,柳永甚至因為沉迷於聲色,耽誤了自己進京趕考的進程,但是柳永對於這些事情毫不在意,反而是更加的才情勃發,揮手寫下了很多傳世名篇,這讓柳永的名聲更大了一些。
  • 我作曲的故事之《蝶戀花》(柳永)
    作  者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黃輔棠獨倚(竚)危樓風細細望極離(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山光殘照裡無人會得憑欄意也曾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飲(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我熟讀柳永這首詞並進一步為它譜曲
  • 道盡世間悲歡離合的柳永,或許歌妓才是他最好的歸宿
    他,就是柳永。柳永是宋代婉約派詞人,原名柳三變,字景莊,出生於宦官世家,從小學習詩詞且希望通過科舉一展宏圖。他的詞語言通俗,善於抒情,在描寫男女之間愛情的詩作中,他是詞史上第一個深入描寫女性心中情感的人,他還開創了慢詞的創作,慢詞即指依照慢曲而填寫的調長拍短的詞,後來的詞人如蘇軾、晏殊等都受到他的影響。
  • 【宋詞裡的長相思】柳永: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因年代久遠,語言隔閡,翻譯成現代白話詩,就很明了:我不幸失去了金榜題名的希望,聖明君王暫時遺忘了像我這樣的人才,我將何去何從?既然不能完成我報效國家的宏圖之志,那麼乾脆就遊戲人生,放浪形骸吧!何必計較是得是失?(再說了)我這才子詞人,本來就被世人稱為「白衣卿相」。
  • 小馥講故事之柳永「今宵酒醒何處」
    提到愛酒的文人,那一定少不了柳永,他的一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更是流傳千古,成為千古絕唱。今天,小馥就要來講一講柳永與酒有關的那些詞作和故事。柳永,北宋婉約詞派大家。他灑脫不羈,喜歡市井的煙火氣,醉心於楚館秦樓,風流快活。他填詞的同時能把自己養活,是一位以稿費過活的文人。
  • 宋代風流才子柳永堪稱「婦女之友」,常與蘇軾齊名卻被青樓仰慕
    說到古代受妹子歡迎的男人,如去洛陽兜風被妹子們追著擲果盈車的潘安;或者在建康被妹子們圍堵致死的衛玠,那比起現在鹿晗吳亦凡可謂不遑多讓,但要說最受妹子歡迎的話,哪怕老了死了,也依然受萬千迷妹追捧的,想來大概只有柳永一人。
  • 我的生活美學——男人如柳永,不枉此生矣
    我一直以為,有宋一代,如果要推選一個最為純粹的詞人,那麼柳永應該是第一個。柳永似乎與生俱來與詞有一種神秘的關聯,或者說,他來到世間,不是為了別的,就是為了詞才來的。沒有了詞就沒有了柳永,也許沒有詞他壓根兒就不想來了。
  • 7.23更新戲說臺灣【紅蝦港太子爺】[戲說臺灣]【不孝子娶虎姑婆 】戲說臺灣水流仙姑
    7.23更新戲說臺灣【紅蝦港太子爺】[戲說臺灣]【不孝子娶虎姑婆 】戲說臺灣水流仙姑
  • 【詩詞】柳永-《蝶戀花》
    前 言柳永柳永已逝,柳詞卻仍在世代吟誦。柳永接著,「草色煙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斷天涯時所見之景。而「無言誰會」句既是徒自憑欄、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見伊人、心曲難訴的慨嘆。「無言」二字,若有萬千思緒。柳永下片寫主人公為消釋離愁,決意痛飲狂歌:「擬把疏狂圖一醉」。但強顏為歡,終覺「無味」。從「擬把」到「無味」,筆勢開闔動蕩,頗具波瀾。
  • 柳永《雨霖鈴》翻譯及賞析
    握著情人的手,互望著淚眼朦朧。千言萬語在心頭,竟然是哽咽無聲。只要能排除心中苦悶,我也不再顧什麼前程、功名。遼闊的楚地天空呀,雲氣為何這般沉重?!這一別就要一年光景,無人共賞的良辰美景怎會再激起我的詩情,即便有萬種柔情蜜意,又向誰傾訴?又有誰傾聽?!        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北宋著名詞人。他的詞在他生前即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據《避暑錄話》記載「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對於柳永詞的藝術造詣,歷來被人稱道。
  • 浪子柳永: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戚氏》)」公元1008年,一個天性浪漫、喜歌好舞的年輕人,一來到這個繁華錦繡的大都市,便無可避免地被深深吸引,耽溺於歌舞享樂中。這個年輕人就是柳永,此時的他早已憑藉《望海潮》中「重湖疊巖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一句名滿天下,詞作更是廣為傳唱。次年,25歲的柳永第一次踏進科舉考場。年少氣盛的他,意氣風發地寫下了一曲《長壽樂》,「對天顏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等恁時、等著回來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