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有很多非常有名的天才詩人詞人,他們有的詩詞傳千古,有的名氣震鑠古今,而在我國的古代封建王朝北宋時期,有這樣的一位存在,他雖然在宋朝時期名氣甚大,但是他的下場卻是十分的悽慘,這個人是誰?這個人就是柳永,那個北宋時期知名人士,奉旨填詞的柳三變。
柳永的出身十分的不錯,出生官宦世家,柳永從小就接受著十分良好的教育,也或許正是因為他前期接受的良好教育,才為他才情的孕育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柳永在整個北宋時期,就單單詩詞方面的名氣和成就,是超過很多同時代的名人的。
柳永的父親是南唐時候的官員,南唐偏居一隅,但是整體的官員結構變化不大,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至道三年的時候,柳永的父親擔任了國子博士的職務,因為長時間沒辦法回家,就讓自己的弟弟,拿著自己的畫像返回老家,讓弟弟將自己的畫像交給母親,用以慰藉母親對自己的思念之情,而柳永也借著這個機會,從自己的父親身邊離開,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而回到自己家鄉的柳永,可謂是無拘無束的,沒有了自己父親的約束,柳永每天的生活就是遊山玩水,寫詩作詞,沉迷於勾欄當中,和勾欄裡面的清倌人們打成一片,柳永甚至因為沉迷於聲色,耽誤了自己進京趕考的進程,但是柳永對於這些事情毫不在意,反而是更加的才情勃發,揮手寫下了很多傳世名篇,這讓柳永的名聲更大了一些。
所以我們追究柳永的青少年時期,也就是柳永二十三歲之前,柳永在做什麼事情?柳永自己基本上可以說是玩瘋了,在很多世家大族的世家子都在忙著準備科舉的時候,柳永在縱情於山水,沉迷於勾欄當中。
當時的柳永如果放在我們當代來講,那就是非常的不務正業的不良少年,但是柳永卻也有他自己的優勢,那就是名氣大,在別人還在苦苦習作,想要練成一手好文章的時候,柳永的才名已經廣為流傳,這就是柳永比很多同齡人強的地方。
但是在北宋時期,一個人想要出頭,就必然避不開科舉,就如同今天,你想要往上爬,也避不開高考是同樣的道理,大中祥符元年的時候,柳永終於是兜兜轉轉來到了京師汴京,卻也被京師的繁華景象給震驚了,所以初到京師的柳永,又是大筆一揮寫就了很多的名篇,用以形容自己心中的震撼,同時柳永也是對於科舉成名,有了更大的期待。
大中祥符二年的時候,柳永參加了當年春闈,柳永躊躇滿志的去參加了考試,但是下場卻是十分的悽慘,柳永的文章被宋真宗貶得一文不值,柳永知道了這件事之後,卻是直接上了頭?我的文採不行?我的屬辭浮糜?我看是你不懂得欣賞我的才情才對。
就在心裡極度憤怒的情況下,柳永大筆一揮寫了一首大作《鶴沖天·黃金榜上》,然後不久之後又寫了《如魚水·帝裡疏散》。
柳永寫這兩首作品,所為何事呢?實際上沒有別的,就是為了發牢騷,柳永感覺皇帝識人不明,感覺自己是懷才不遇,所以借用這兩個作品,將心中的這種想法抒發出來,但是柳永的這種做法確實沒將自己的位置擺正,且不說柳永就是一個白生的身份,哪怕柳永是朝廷大員,也不能這般去非議皇帝!所以說柳永的這種做法完全就是犯了忌諱,情商直接等於零。
而在這次柳永落榜之後,後來的柳永的一系列遭遇也為柳永的莽撞買了單,大中祥符二年柳永不中,柳永就又等了六年,等到大中祥符八年的時候,柳永再次去參加考試,還是沒有被取中,而再過了三年之後,到了天禧二年的時候,柳永的哥哥都中了進士的情況下,柳永和哥哥同時參加的考試,柳永仍然不被取中,這讓柳永的心裡徹底的涼查查的,但是即使是這樣,柳永仍然不死心。
天禧二年後六年,柳永積極備考,在天聖二年的時候,迎來了自己的第四次考試,卻最終還是難逃落榜的命運,這次之後,柳永才是真正的心灰意泠了,柳永知道自己犯下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而自己數年時間連考不中的事實,也為自己曾經的莽撞買了單,所以柳永知道,自己即使再留在京城,也沒有什麼好下場了,所以柳永告別了自己在勾欄裡的相好,離開了京城,開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涯。
而經過了許多年的流浪,柳永也是對這世間冷暖,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所以我們看到柳永的很多作品,除了在早期的時候描繪的是一些恢宏的情景之外,後期的柳永的一些作品,基本上反應的都是北宋時期的城市風光和市井裡面的故事。
所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雖然說宋真宗大筆一揮,直接選擇不取中柳永,讓其「奉旨填詞」,這卻也是在一定程度成就了柳永,可以想像,如果柳永順利的中了進士,順利了成為了朝廷官員,那麼柳永在歷史上的才名可能不會有那麼大。
而柳永也不是一直那麼倒黴,景祐元年的時候,這一年柳永五十歲,這一年宋仁宗徹底的親政了,或許是為了慶祝自己親政,在這一年宋仁宗放寬了對於那些屢試不中的士人的考核標準,而借著這樣的一股東風,柳永也算是終於有了出頭之日,柳永在自己的天命之年,成功地坐上了一地縣令。
雖然說這個官職不大,但是卻也是圓了柳永的夢想,也是這樣的兜兜轉轉,柳永一輩子沒有坐上什麼特別大的官,最大的官職是太常博士,這一年柳永六十五,而剛剛坐上這個職務的第二年,柳永就退休了,可謂是真的屁股還沒坐熱乎就走了。
所以追溯柳永的一生,柳永這一輩子困頓的原因,都出在了他寫的那幾首作品上,柳永因為他的詩詞作品出名,卻也因為他的詩詞作品被打入無盡深淵,所以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禍從口出,生活中切莫胡言亂語,因為你不清楚你的胡言亂語,會招惹到什麼樣的恐怖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