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柳永,奉旨填詞柳三變,為何最後的下場那麼悽涼

2020-12-22 文史漫今生

在我國古代有很多非常有名的天才詩人詞人,他們有的詩詞傳千古,有的名氣震鑠古今,而在我國的古代封建王朝北宋時期,有這樣的一位存在,他雖然在宋朝時期名氣甚大,但是他的下場卻是十分的悽慘,這個人是誰?這個人就是柳永,那個北宋時期知名人士,奉旨填詞的柳三變。

柳永的出身十分的不錯,出生官宦世家,柳永從小就接受著十分良好的教育,也或許正是因為他前期接受的良好教育,才為他才情的孕育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柳永在整個北宋時期,就單單詩詞方面的名氣和成就,是超過很多同時代的名人的。

柳永的父親是南唐時候的官員,南唐偏居一隅,但是整體的官員結構變化不大,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至道三年的時候,柳永的父親擔任了國子博士的職務,因為長時間沒辦法回家,就讓自己的弟弟,拿著自己的畫像返回老家,讓弟弟將自己的畫像交給母親,用以慰藉母親對自己的思念之情,而柳永也借著這個機會,從自己的父親身邊離開,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而回到自己家鄉的柳永,可謂是無拘無束的,沒有了自己父親的約束,柳永每天的生活就是遊山玩水,寫詩作詞,沉迷於勾欄當中,和勾欄裡面的清倌人們打成一片,柳永甚至因為沉迷於聲色,耽誤了自己進京趕考的進程,但是柳永對於這些事情毫不在意,反而是更加的才情勃發,揮手寫下了很多傳世名篇,這讓柳永的名聲更大了一些。

所以我們追究柳永的青少年時期,也就是柳永二十三歲之前,柳永在做什麼事情?柳永自己基本上可以說是玩瘋了,在很多世家大族的世家子都在忙著準備科舉的時候,柳永在縱情於山水,沉迷於勾欄當中。

當時的柳永如果放在我們當代來講,那就是非常的不務正業的不良少年,但是柳永卻也有他自己的優勢,那就是名氣大,在別人還在苦苦習作,想要練成一手好文章的時候,柳永的才名已經廣為流傳,這就是柳永比很多同齡人強的地方。

但是在北宋時期,一個人想要出頭,就必然避不開科舉,就如同今天,你想要往上爬,也避不開高考是同樣的道理,大中祥符元年的時候,柳永終於是兜兜轉轉來到了京師汴京,卻也被京師的繁華景象給震驚了,所以初到京師的柳永,又是大筆一揮寫就了很多的名篇,用以形容自己心中的震撼,同時柳永也是對於科舉成名,有了更大的期待。

大中祥符二年的時候,柳永參加了當年春闈,柳永躊躇滿志的去參加了考試,但是下場卻是十分的悽慘,柳永的文章被宋真宗貶得一文不值,柳永知道了這件事之後,卻是直接上了頭?我的文採不行?我的屬辭浮糜?我看是你不懂得欣賞我的才情才對。

就在心裡極度憤怒的情況下,柳永大筆一揮寫了一首大作《鶴沖天·黃金榜上》,然後不久之後又寫了《如魚水·帝裡疏散》。

柳永寫這兩首作品,所為何事呢?實際上沒有別的,就是為了發牢騷,柳永感覺皇帝識人不明,感覺自己是懷才不遇,所以借用這兩個作品,將心中的這種想法抒發出來,但是柳永的這種做法確實沒將自己的位置擺正,且不說柳永就是一個白生的身份,哪怕柳永是朝廷大員,也不能這般去非議皇帝!所以說柳永的這種做法完全就是犯了忌諱,情商直接等於零。

而在這次柳永落榜之後,後來的柳永的一系列遭遇也為柳永的莽撞買了單,大中祥符二年柳永不中,柳永就又等了六年,等到大中祥符八年的時候,柳永再次去參加考試,還是沒有被取中,而再過了三年之後,到了天禧二年的時候,柳永的哥哥都中了進士的情況下,柳永和哥哥同時參加的考試,柳永仍然不被取中,這讓柳永的心裡徹底的涼查查的,但是即使是這樣,柳永仍然不死心。

天禧二年後六年,柳永積極備考,在天聖二年的時候,迎來了自己的第四次考試,卻最終還是難逃落榜的命運,這次之後,柳永才是真正的心灰意泠了,柳永知道自己犯下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而自己數年時間連考不中的事實,也為自己曾經的莽撞買了單,所以柳永知道,自己即使再留在京城,也沒有什麼好下場了,所以柳永告別了自己在勾欄裡的相好,離開了京城,開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涯。

而經過了許多年的流浪,柳永也是對這世間冷暖,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所以我們看到柳永的很多作品,除了在早期的時候描繪的是一些恢宏的情景之外,後期的柳永的一些作品,基本上反應的都是北宋時期的城市風光和市井裡面的故事。

所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雖然說宋真宗大筆一揮,直接選擇不取中柳永,讓其「奉旨填詞」,這卻也是在一定程度成就了柳永,可以想像,如果柳永順利的中了進士,順利了成為了朝廷官員,那麼柳永在歷史上的才名可能不會有那麼大。

而柳永也不是一直那麼倒黴,景祐元年的時候,這一年柳永五十歲,這一年宋仁宗徹底的親政了,或許是為了慶祝自己親政,在這一年宋仁宗放寬了對於那些屢試不中的士人的考核標準,而借著這樣的一股東風,柳永也算是終於有了出頭之日,柳永在自己的天命之年,成功地坐上了一地縣令。

雖然說這個官職不大,但是卻也是圓了柳永的夢想,也是這樣的兜兜轉轉,柳永一輩子沒有坐上什麼特別大的官,最大的官職是太常博士,這一年柳永六十五,而剛剛坐上這個職務的第二年,柳永就退休了,可謂是真的屁股還沒坐熱乎就走了。

所以追溯柳永的一生,柳永這一輩子困頓的原因,都出在了他寫的那幾首作品上,柳永因為他的詩詞作品出名,卻也因為他的詩詞作品被打入無盡深淵,所以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禍從口出,生活中切莫胡言亂語,因為你不清楚你的胡言亂語,會招惹到什麼樣的恐怖存在。

相關焦點

  • 《宋詞》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出自他手
    柳永,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名柳七。北宋最偉大詞人之一,仁宗時期的進士,因為所填「鶴沖天」中有「忍吧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而仁宗不喜,所以讓他去填詞,柳永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
  • 星爺的'奉旨乞討'和柳永的'奉旨填詞'
    簡單說,就是「我只顧自己快樂,天下人就不會那麼快樂了」。怎麼樣,這境界可以吧? 大宋以寬厚治朝,太祖立國之初,即立碑為誓「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水滸傳裡宋江先生在潯陽樓上題了一首藏頭反詩立馬被告發問斬,終究不過是小說之言。
  • 柳永:北宋時期的天王巨星,市井紅塵中的靈魂歌手
    如果你穿越到了大宋,想要去KTV點歌,那麼你會發現,時下的天王巨星其實是柳永,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三教九流都會唱兩句柳詞。對於這一幕,有人這樣概括: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沒錯,柳永就是這樣一位流行音樂大師。但成為歌手之前,小柳哥也曾努力過,也曾考過公務員,希望能完成每一位文人都想完成的任務與夢想,致君堯舜上。
  • 大宋第一流行歌手的一生:生前奉旨填詞,死後紅顏相送
    2、奉旨填詞柳三變既然皇帝大人說讓我「且去填詞」——那我也就只好做一個「奉旨填詞柳三變」了。朝朝楚館,夜夜秦樓,依紅偎翠,淺斟低唱的日子,並自號「奉聖旨填詞柳三變,也不要一個豔聲在外的柳三變。柳永好像玩世不恭的一句「奉旨填詞柳三變」,在我看來,有多少對仕途坎坷的辛酸無奈。
  • 柳永:北宋娛樂圈的超級巨星
    柳永從小便表現出過人的才華,十歲便能做文章,十二歲時一篇《勸學文》便名動鄉裡。官二代柳永有一個夢想,像父親一樣入朝為官。柳三變,三變語出《論語》,其兄長三復、三接之名也都出自《論語》《周易》等經典,柳家以儒學治家,出仕為官自然是光宗耀祖的最正統道路。
  • 名篇名誦 | 呂中詠誦柳永《雨霖鈴》
    沒想到,一首發牢騷的詞,卻因美麗的詞句和優美的音律徵服了許多人,最後傳到皇帝宋仁宗的耳朵裡。雖然沒人來抓他,治他的文字罪,可他一生的命運都搭進去了。臨到皇帝圈點放榜時,宋仁宗看到柳三變的名字,立刻想起他那首《鶴沖天》,就在旁批道:「此人好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詞去。」《鶴沖天》讓柳三變栽了。十年寒窗苦,落得苦上苦。從此,浪子越發抬頭,自嘲又譏諷皇帝說:"奉旨填詞柳三變。"
  • 柳永:在以雅為主的正統文化圈寫俗詞會多麼艱難?
    這首詞主要寫的是杭州城的富庶和山水景象,反映了北宋太平盛世的城市繁榮以及中下層市民的生活面貌。北宋的其他幾座有名的城市,比如汴京、揚州、長安等,也都入過柳永的筆,這不僅是柳詞「俗」的一面,也是柳永在詞的題材上的開拓。另外就是歌妓詞了,在柳詞中,寫與歌妓交往的詞共一百四十餘首,佔現存柳詞的大半數。
  • 柳永:宋朝最火的流行詞曲作者人氣超過周杰倫,卻潦倒一生
    和周杰倫相比,似乎有些不同的是,周杰倫的詞作還沒有柳永的那麼出名,而宋人筆記也沒有記載柳永能唱自己作的詞,原因也在於當年唱曲的教坊樂工皆為不入流的,沒有如今歌手的社會地位高。然而柳永在宋代民間的受歡迎程度,應該超過了現代的任何一名流行歌手。
  • 古今第一風流才子柳三變
    作為北宋第一個專力作詞的詞人,他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而且製作了大量的慢詞,發展了鋪敘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作流傳極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有《樂章集》。柳永出生在北宋初年一個舊式官僚家庭。其父柳宣曾官至南唐水部侍郎。
  • 周杰倫的御用作詞人方文山和專業填詞人柳永,你更喜歡誰?
    方文山之所以能寫出那麼優秀的詞,主要得益於他工作之餘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其中大部分是古書籍,比如唐詩,宋詞,元曲等等。所以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深刻的見解,在他寫的詞裡常常出現古風畫面,滲透著不少傳統文化的元素。
  • 【宋詞裡的長相思】柳永: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在宋代,想成為一名妓女,可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以官妓為例,被選為官妓者不僅要才藝色齊全,還要有情趣,懂風情,能和才子們吟詩作詞,打情罵俏,進退有度。放到現代社會,這些女人肯定比明星還要紅。除了最底層的娼妓外,宋代的妓女大都是賣藝不賣身的,官員更不得脅迫官妓陪睡,同樣,官妓侍寢官員也是違法的。
  • 柳永:喝最濃的酒,交最真的心,請不要叫我浪子
    過盡千帆,痴心不改,這才是柳三變。柳永,原名三變,家中第七子。父親和兄長几乎都進士及第、隨後當上國家公務員,妥妥的鐵飯碗之家。柳老爺因為六子皆入仕,很被鄉裡推崇。可以說,在鄉裡鄉親眼中,柳老爺的六個兒子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 柳永很經典的一首詞,行文撲朔迷離,最後14字卻經久不衰
    北宋就有這樣一位才子,年少時逍遙自在、文採風流,自以為金榜題名不過是探囊取物,於是他秦樓楚館、詩酒風流,瀟灑地過好每一天。可是幾次應試失敗,讓他喪失了對仕途的自信,轉而開始迷戀填詞。多少青樓女子因彈唱柳三變的詞而紅極一時,而最後也是這些歌女成全了這位奉旨填詞的才子,讓他在詞壇上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正如陳寅恪所說,「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為何會被譽為「詞史豐碑」?
    最後在萬般無奈之下,由當時與其相好的名妓牽頭。為他舉辦了一場由三千藝妓為其送行的隆重葬禮。可以說從古至今尚未有人享受過如此「殊榮」。他就是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詞風創始人柳永。「誰能比我更慘」之柳三變的齟齬人生1.
  • 柳永《雨霖鈴》翻譯及賞析
    多情人自古最傷心的莫過離別,又怎能忍受離別在這冷落的清秋時節!        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北宋著名詞人。他的詞在他生前即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據《避暑錄話》記載「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對於柳永詞的藝術造詣,歷來被人稱道。如劉熙載《藝概》說「耆卿詞細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善於敘事,有過前人。」《四庫全書題要》稱」詞自晚唐、五代以來,以清切婉麗為宗,至柳永而一變,如詩家之白居易。
  • 柳永:青樓填詞去,醉臥美人膝。你的孤獨,雖敗猶榮,有人能懂!
    一提到柳永,眾人都說他是浪漫、風流、灑脫的化身。最重要的是,他是眾多文人中,唯一一個以「尋花問柳」而著稱的詞人。說他常常尋花問柳不假,但要是把他等同於那些不學無術、貪圖安逸的花花公子,那可就實在是有些牽強了。看看他的家世以及成長背景,你就該明白了。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曾為沙縣縣丞,有威信,家訓甚嚴。父親柳宜,官至工部侍郎。
  • 從詩詞看古人落榜後的心態:羅隱失意頹唐,柳永破罐子破摔
    科舉分為明經與進士兩科,到了唐朝,承襲隋朝科舉制度,但是在考試內容上有了很大的區別,明經考試重帖經墨義,進士考試則注重詩賦,也就是說,進士科對知識分子的文學素養是遠高於明經科,故而進士科更加被士子們推崇,所以進士科的難度是遠大於明經科,故而唐朝時期就有「三十老明經, 五十少進士」的說法,《儒林外史》中,範進和周童生都是花甲之年才考中進士。
  • 宰相過壽向柳永求詞,柳永卻把自己誇得天花亂墜,誕生了著名成語
    奉旨填詞柳三變,風流倜儻真七哥。對於人生仕途而言,柳永的書算是白讀了;可對於宋代詞壇來說,柳永該當名垂千古。 柳永的求仕之路與其餘外所有的文人都不同,他從小就受儒家思想渲染,養成功名之志,但由於他太狂了,以至於朝廷不管你是才高八鬥還是辭賦滿江,俺們吶貴賤不用!於是乎,柳永就帶著一生的顛沛流離出入各大酒肆歌樓,留下一首首煙花新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