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被害者 第一季》被留下的 比死去痛苦

2020-10-09 Kate

誰是被害者?你永遠不知道,你的身邊可能就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加害者與被害者。每個人都可以是被害者,也可以是加害者。影片中我們可看出蘇可芸想要被世人記住,遊誠皓想要得到世人的認可,張聰健想要得到世人的尊重,莊秉榮想要得到世人的認同,劉光勇想要得到世人的原諒。看到共同點嗎?對,就是世俗的眼光。這些人,表面上正在爭取某些東西,實際上,自殺這個行為,是自私的,他們死後,的確獲得了他們想要的被認同感,但這些東西,死後你還感覺得到嗎?也許有些人會覺得,他們還沒死啊,他們在臨死前,的確通過另一人來完成所謂的「遺願」了,但這所謂的「遺願」,真的那麼重要嗎?蘇為了名聲,為了維持明星形象,整容、吸毒,付出的代價,這值得嗎?遊在未成功變性前,因為受不了嘲弄、謾罵,而選擇這條不歸路。張為了揭露公司嗜血的惡性,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真相,但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你的人命並不值錢,大公司就是有本事讓你死了都沒人得知,拜託別再笨了!莊一直被兄弟利用,冒用他的作品去謀財,就像故事裡的小黑,一直活在莊秉耀的影子裡,儘管是為了真相,但不值得賠上性命,莊值得繼續創造價值,甚至是另尋出路。可能大家會覺得「廢話」,但就像徐海茵說的,「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莊如果能在活著的時候看到一點希望,哪怕是多渺小的希望,有人能看到他的作品,莊也許就不會選擇這條路。劉逃不過自己的心魔,年少輕狂時所犯下的過錯,成了他一輩子的傷痕,但他的死,並無法彌補過錯,反而可能會讓另一個人更加痛苦。劉一度想要求生,但最後卻是李雅均,全片最喪心病狂的角色,扼殺了他繼續活下去的權利。李用她的那套法則,完成她精心策劃的「遺願命案」,命案的最後,是為了完成她的愛人周洋的遺願。李策劃一切,說服江,將其餘5人捲入命案,就是為了一個已死去的男人的遺願。其他人都還有活下去的餘地,但在她的教唆下,選擇絕路。每個人心中都有著軟弱、醜惡的一面。蘇吸毒、整容,為了呈現完美一面給世人,但也傷害了老母親的心;遊原本大可不必在意世俗認同,變性後繼續過上精彩的生活,只要自己對自己的性別認同,觀念正確;張在公司幹得不開心,看到那麼多陋行,大可辭職不幹,不必同流合汙那麼長時間;莊可繼續藝術創作,假裝不知道一切事情,全心全意投入創作;劉可以嘗試用其他方式彌補過錯,過上自己的新生活,重新開始,看著孩子出世長大。這些幹話都說得容易,卻很難做到。但,永遠要記住,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死亡很簡單,一刀下去,就什麼痛苦都沒有了,但被留下來的人,比死去還要痛苦。我們每個人與惡的距離都很靠近,願大家都有著活下去的勇氣。

相關焦點

  • 《誰是被害者》揭露了邊緣人物的絕望:不被接納,遠比死去更痛苦
    最近,由Netflix平臺(又稱「網飛」)出品的一部臺劇——《誰是被害者》再次衝進高分榜。這部改編自小說家徐瑞良創作的《第四名被害者》,集結張孝全、許瑋甯、林心如等卡司陣容的電視劇,用一樁樁觸目驚心的案子,配合灰暗壓抑的鏡頭,犀利地揭開了一個個引人深思的故事。
  • 《誰是被害者 第一季》每個人都是被害者
    每個人都是被害者又熬夜看了一部劇 #誰是被害者# 看完之後發覺,原來每個人都是受害者。那麼施害者是誰呢?也是每個人。徐海茵vs方毅任可是到最後,那些苦命人一個接一個地死去了最後徐海茵說她對抗痛苦的方法是
  • 他們為何如此地死去,記誰是被害者
    誰是被害者,豆瓣評分8.101《誰是被害者《誰是被害者》是這部臺劇的劇名,一看劇名,我感覺比較詫異。一般來講,這類刑偵劇中被害者都是已知的人,兇手才是未知的,需要警察通過線索,找到嫌疑人,得到事件真相。可是,這部劇一開始展現出來的就是死者的慘狀,需要過各位警察找到相關證據。
  • 《誰是被害者 第一季》誰是被害者?—劇評……1~8兩天看完
    觀看了之後凝重的心情,就理解了溫馨提示的文字的必要性了😂嗜血記者與自閉症(沒有知識障礙的)鑑識官調查連續殺人命案……不是被殺而是自殺……誰是被害者?遊誠浩(溶屍)、蘇可芸(焚屍)、張聰健、莊秉榮(河面)、 劉光勇(墜屍)以下一個人的身份信息死去,並完成下一個人的夙願……多米諾骨牌一樣地倒下去,一集死一個人。之前我看完的隱秘的角落,主要提醒家長關注青少年成長,多加陪伴;而誰是被害者反映的現實問題範圍更廣更深。
  • 《誰是被害者 第一季》被害者是誰:生與死
    看劇名《誰是被害者》,你會一下子陷入到底誰才是下一個被害者,但慢慢地你會越來越想了解的是策劃整個連環案的兇手到底是誰。劇裡一直在追尋的是方毅任和江曉孟之間的關係,江曉孟是劇中的連線人物,也是方毅任破案追蹤的關鍵。從第一個被懷疑溶屍案死者是歌手孫可芸,第二個被懷疑焚屍案的張聰健,第三個被懷疑墜橋案的劉光勇,第四個跳樓的周洋。
  • 《誰是被害者 第一季》我喜歡的臺詞
    鑑認是了解人類行為模式的科學,我們通過遺留下來的跡證,去了解人怎麼做跟為什麼做,但諷刺的是, 這些死者在生前,並沒有人在意他們是誰,而死了之後,我們才通過他們遺物,拼命想要去了解他們生前的樣子。>大家好,我是蘇可芸,你們會記住我的歌聲,記住我的美麗,記住我最燦爛的一面媽, 現在新聞都在討論我媽,不要傷心,你只要把我埋葬在你的心裡,我永遠都在你的心裡莊秉榮遺願弟弟,雖然我瞎了,但我看得比誰都還清楚
  • 《誰是被害者 第一季》誰是被害者
    誰是被害者首先演員們的演技都很棒。剛開始看的時候口音有點出戲,後邊慢慢適應了。有懸疑有推理,故事環環相扣很精彩。感覺每個人都有心裡過不去的地方,但是選擇面對的方式卻不一樣,案子涉及的這些人應該都偏向抑鬱體質了,他們無法理解正常人的世界,就像我們無法理解他們的世界一樣。
  • 《誰是被害者 第一季》被害者之後
    誰是被害者在《想見你》之後,比較期待的臺劇就是《愛的詐欺犯》(因為有柯仙)和《誰是被害者》,然後這幾天抽空看完了《誰是被害者》。覺得很多臺劇很棒的原因,就是它的精彩是完全可以跑到劇外的。一群人的死亡完成了一個互相滿足遺願的閉環。裡面有MtF,有快涼掉的明星,有被剝削的工作者,又不被善待的老人,又小時候被欺凌而被迫犯下命案的人,有盲人。
  • 《誰是被害者》:誰能夠找到我 誰想要找到我|江曉孟|誰是被害者|...
    影視串流平臺Netflix去年起搶攻華語市場,初試水溫,儘管前作《罪夢者》、《彼岸之嫁》、《極道千金》三部曲反響平平,今年未半,終以臺灣製作的刑偵片《誰是被害者》敲開觀眾心門,引發輿論熱議。《誰是被害者》與去年熱播、授權予HBO Asia美國上映的臺灣公視劇集《我們與惡的距離》,在題材上一脈相承,聚焦富有人文關懷的小眾議題。
  • 《誰是被害者 第一季》沒有被害者,又都是被害者。
    回到這部劇上來,為什麼說,其實沒有被害者,又都是被害者…其實,這部劇裡的每一個人,都是自願選擇死亡,這跟警方在最開始直接把他們列為被害者恰好背道而馳,他們都不是被害者,哦,當然,這其中劉光勇最後不想死卻被李雅鈞殺死而意外成為了被害者。警方最初被誤導,一直在追逐殺人兇手,設想殺人者為何如此布局,但最終卻發現這是一群想自殺的人,在互相幫助完成遺願。
  • 《誰是被害者 第一季》誰是被害者—刑偵與懸疑的包裹下,真正要思考的是什麼
    上一次看完如此有感觸的是我們與惡的距離,而今天碰巧是高考的第一天,我看完了這部誰是被害者。剛開始只是被網飛以及刑偵、懸疑的題材所吸引。出乎所料,劇情的走向、一個個自殺身亡的人的故事,一步步的把我從懸疑的情節帶到了進一步的思索中。
  • 聊臺劇《誰是被害者》
    以往只能在美劇英劇中看到的血腥恐怖場景,在《誰是被害者》中變得司空見慣,第一集就出現了被強酸溶解高度腐爛的屍體。本劇鏡頭毫不避諱這些可能引起某些人不適的畫面,恨不得盯著拍個大特寫。從《誰是被害者》整體效果來看,Netflix能夠成為流媒體大佬,的確在選題和製作上有兩把刷子。《誰是被害者》圍繞一系列命案展開,男主角方毅任是一位鑑識專家,也就是類似《CSI》中的犯罪現場調查員。方毅任畢業後在警局一直從事犯罪現場鑑識工作,工作態度認真、業務水平高超,是警局裡不可多得的優秀人才。
  • 《看見》誰是被害者
    今年,20年的《誰是被害者》一出來就被打上精彩佳作的標籤。所以才有了前面的「臺灣電視劇似乎開始復興」的說法。《誰是被害者》關注社會熱點話題,將鏡頭對焦於社會角落裡的邊緣人,他們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感受不到這個世界上還有人對他們關心。
  • 真相大白反而無能為力——《誰是被害者》
    以往只能在美劇英劇中看到的血腥恐怖場景,在《誰是被害者》中變得司空見慣,第一集就出現了被強酸溶解高度腐爛的屍體。本劇鏡頭毫不避諱這些可能引起某些人不適的畫面,恨不得盯著拍個大特寫。第一集就如此引人入勝,按照Netflix的慣例,一口氣放出全8集,觀眾們更是追得停不下來。
  • 《誰是被害者》歷年來最燒腦好看的臺灣電視劇
    臺劇《誰是被害者》近日以其高潮迭起的劇情、製作用心的場景和高演技的演員班底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球。當然,最引人入勝的還是它背後的人文關懷和立足於現實對人生的思索。《誰是被害者》在劇情的一開始就吊足了觀眾胃口,逼真的屍體和充滿懸疑的案件讓人慾罷不能。
  • 《誰是被害者》:Netflix的這部臺劇,口碑還不錯
    《誰是被害者》海報終於,跟此前的「華語三部曲」相比,《誰是被害者》有了一個相對體面的口碑。《誰是被害者》改編自臺灣推理作家天地無限的小說《第四名被害者》。劇集主人公方毅任(張孝全 飾),是警察局刑事鑑識中心的鑑識員。方毅任罹患亞斯伯格症(沒有智能障礙的自閉症)。
  • 誰是被害者在哪裡看 誰是被害者兇手是誰大結局是什麼
    8月14日,《誰是被害者》上線西瓜視頻,打著Netflix最高分華語劇的旗號,一經播出,就收穫了眾多網友的好評,豆瓣評分直達8.0,智能電視的朋友可在當貝市場中下載西瓜視頻TV獨家觀看。可以看到,臺劇在尋求轉型,每一步都在創新,現在的臺劇和好多年前的有很大不同。
  • 《誰是被害者 第一季》護女心切推理懸疑劇?
    果然短劇有時候更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不拖泥帶水 節奏快 不加戲 1️⃣前期一直在製造一個價值觀 表達被害者的死亡都是為了完成遺願 然而在最後一集 卻顛覆了前面的鋪墊 一個人要有勇氣活下去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遺願 我覺得有讓整個故事升華👍🏻3️⃣李雅均一直把解脫這種思想強加於所有被害者身上 看中他們身上的懦弱和不勇敢 去教唆他們自殺 但她從來不知道 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 高分懸疑劇《誰是被害者》:屍體是下一個被害者?死才能實現願望
    屍體是下一個被害者?似乎有悖常理,其實這是懸疑劇《誰是被害者》中「連環殺人案」的犯罪手法。刑警隊長趙承寬接到一件自殺案,一位叫做蘇可芸的過氣女星在浴缸中自殺。可經過法醫對屍體的解剖和比對發現,這具屍體並非是蘇可芸,而且警方從監控錄像中看到,蘇可芸並沒有死,而是去往了譽品尚未開售的樓盤。
  • 《誰是被害者 第一季》看完就是浪費時間
    誰是被害者?我們這種被騙進來看完全集的人才是被害者好嗎……真的無語,如此漏洞百出的劇竟然可以上豆瓣8分???怪胎男主到底是演繹個什麼疾病的樣子???臉部抽搐???沒有禮貌???無法溝通???男主老婆是瞎了嗎,找了他???江曉夢是太缺愛了嗎,如此糟糕的爹還想引起其關注???全劇感覺比較正常的可能就是李雅均了,我也快被男主帶著抽搐成神經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