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總是能在日文中看到中國的「繁體字」?日文是如何形成的?

2020-12-22 騰訊網

引言

我們時常會在日本進口商品的介紹書上看到一些日本文字,即使對日文一竅不通,我們依然能夠多多少少認識幾個「日本文字」,這是為什麼呢?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在密密麻麻「不知所云」的日本文字中,竟然夾雜著幾個漢字。這些漢字大多數是沒有被簡化的繁體字,或是發生了「變形」。

除此以外,從日文的書寫結構中,我們也能夠捕捉到漢字書法的影子,這又是為什麼呢?根據史料文獻和日本考古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到,早在公元前1世紀,漢字就已經從東遼、朝鮮一帶傳入日本的福岡、九州等多地。漢字的形體如小篆、隸書等經過貿易往來同樣被帶到日本,這被日本人視為神聖而莊嚴的幸運符號,引來了大批日本人效仿。久而久之,日本文字在寫法和筆鋒上變得和漢字尤為接近……我們知道,日本文字中「假名」包括了平假名和片假名,這二者有什麼區別呢?

01

日本語,簡稱日語,日語的書寫文字即是日文。日文是日本列島的大和民族通用的文字,在網際網路語言使用排名中,日語僅次於英語、漢語、西班牙語,排到了第四位。日文的特徵之一就是其書寫的複雜性,這種複雜性和漢字相比,對於大多數外國人來說,想必是「小巫見大巫」!日語,在形態學上屬於黏著語,在詞彙方面除了本土文字,又容納了別國傳入的文字,這些「外來語」主要包括漢字和英文字。相比於英語的系統和單調,日文和中文一樣,有著發達的敬語體系,在口語和書面語上均有男女老少、普通與鄭重、尊稱與謙稱之分,更具「人情味」。因此,對於老外來說,學習日語的困難程度絕不小於學習中文!

唐高宗時期,唐朝軍隊在朝鮮和日本軍隊首次交鋒,最後日本軍隊鎩羽而歸。從此之後,日本全面向唐朝看齊,派遣眾多學者學習中國文化與語言文字,學習唐朝的經濟體制和政治制度,在盛唐時期,來到大唐的日本人多達數萬人。日本借鑑唐代的漢字,逐漸修繕日文。毋庸置疑,日本是一個十分好學的國家,時至今日,這一優點仍然值得世界上的諸多國家學習。

隨著日語文字的演變,在日本本土逐漸形成了片假名和平假名,日語中平假名的前身是漢字的草書形式,多用於書寫本土語言。平假名在形成早期主要用於抒情,多為女子所用,男子則多使用漢字書寫和表達;片假名則借鑑了漢字的楷書形式,多借用漢字的偏旁部首形成特殊的字符。片假名以「一音一字」為標準,字字固定,「一板一眼」。有趣的是,日語中片假名只是一個表示音的文字符,大多數人單單看到片假名是不知道該詞的具體意思的。

02

此外,片假名和平假名的使用對象也有著很大的區別。平假名和片假名各有73個。早在片假名形成初期,它本身就已經擁有特殊的地位。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不允許使用片假名的,片假名多為佛教修教士所用,最早只是用來給佛經的文宗作記號,以便於迅速查閱和記錄。之所以用片假名作記號,是因為它的寫法稜角分明,形式簡單,可以達到速記的要求。

片假名產生於平安時代,直到明治時期才被統一確立,在此之前存在一個發音對應多個片假名的現象。片假名對於日本人來說,主要有三個用途:表示外來語、表示人名和強調詞句。日本人把海外日裔的名字以片假名來表示,意在強調這些日裔已經不再擁有日本國籍,這是日本的慣例。至於平假名,它是為了寫物語和和歌而生,在現代日語中,平假名用來表示固定詞彙和文法,為日文漢字注音。平假名曾被作為男女文字「勢不兩立」的表徵,是日本一個時代的象徵。

結語

日文中的平假名與片假名如同漢字中的拼音,是發音之本。片假名借鑑了漢字的楷書,而平假名則借鑑了漢字的草書。因此,日本文字和中文寫法如此相像,甚至包含著漢字,也就不足為奇了……

文|南書房|雜史篇

感謝觀看由「南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讚、轉發一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

相關焦點

  • 日文竟是山寨中國唐代樂譜
    事情真相如何?假名創造的依據又是什麼?這些都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片假名源於盛唐「樂譜」片假名中的「片」是「片斷」、「偏旁」的意思,是用漢字楷體偏旁表示日語字母。但片假名的創造者為何要用漢字楷體偏旁作為日語字母?是「閉門造車」式的突發奇想,還是受到了某種啟發?而這種啟發與創造者本人又有什麼關係?這是必須回答的問題。
  • 日本網友:為何日文發音與中文有點像?只因中國有一方面比日本強
    其實很多對日本文化比較感興趣的朋友一定會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一大串的日文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夾雜著幾個漢字,如果你細心一點的話,甚至會發現這些語句的讀音甚至都與中文有些類似,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日本網友在國外歷史論壇提出這一疑問:「為何日文發音與中文有點像?」
  • 安倍也會書法,但他是寫漢字還是日文,完全出乎預料
    安倍也會中國書法,但由於日本字和中國字不完全一樣,那麼他寫的書法到底是漢字還是日文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看他書法前,我們先來看看這二幅吧。 這是安倍的妻子昭惠和梅拉尼共同舉起了「和平」二個字,看來他們對中國漢字還是挺感興趣的啊。這是安倍在展示一幅中國書法作品,其內容是「風雲論道」。這幾個字是行書,寫法別有一番風味,算得上一幅好作品吧。
  • 日文源於中國漢字,為何日語和漢語卻是兩種語言體系
    各種語言之間的譜系關係由此形成。這實際上是基於生物學概念假設若干語種是由特定祖語演化而來。人類語言之間的具體譜系關係是如何劃分的呢?首先按各種語言的親屬關係分為若干語系,每一語系之下又分為若干語族,每一語族之下分為若干語支,語支之下是語種,語種之下是方言。這種劃分模式就類似於生物學中的界、門、綱、目、科、屬、種。
  • 陳興良:《中國刑法學的新展開》日文版序
    陳興良(著)西原春夫(監修)松尾剛行、王昭武(翻譯)出版社:成文堂出版日期:2020年12月25日《中國刑法學的新展開》日文版序本書日文版的出版,要感謝中日的諸多師友,正是在他們的大力幫助下,才有本書日文版的問世。
  •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但對於日文是不是起源於我國漢字,中日雙方都有著爭議,畢竟文字是記錄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承認日文發源於我國,那就相當於承認了日本的文化都是源於我國。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近日,有日本教授在一個節目中稱,日文的漢字、平假名、片假名起源於中國,這在中日兩國都引起了爭議,甚至有日本網友罵其為「日奸」。
  • 迷途歸路,行行復停停~音頻怪物《百鬼夜行》日文原版|零基礎學唱日文歌曲
    鬼怪,是神話傳說中的存在,表現了人們對永生的嚮往。在一個世界歸去,便在另一個世界誕生。關於鬼節,在中國,有清明、中元、寒衣三大鬼節,主要是表達人們對逝者的懷念。在日本,有盆舞節,和中國的鬼節相似,也是用來祭奠先人的。在西方,萬聖節前夜(10月31日)被稱為鬼節。但是西方鬼節被誤譯成了萬聖節。其實萬聖節是11月1日。
  • 最悲抒情歌、沒有之一的《傷心太平洋》,日文原版的境界竟完全不同|零基礎學唱日文歌曲
    拿著槍對著自己的哥們,往事的一幕幕湧了上來,最終他還是沒能扣下扳機。後退的最後恐怕是再也回不去了的結局。彼此都活在這個世上,卻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這首歌還是任賢齊、吳倩蓮版《神鵰俠侶》的片尾曲。姑姑總是拋下過兒,最後竟然一別就是十六年。如果說,用這首歌來形容過兒的無助、悲傷、思念,恐怕再合適不過了。
  • 解惑|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有繁體字也有簡體字?你知道嗎?
    前不久在易學國際小語種教育日語N1籤約保過班裡,接到一位初級日語學習小夥伴的題問:為啥這日語中又有簡體字又有繁體字,日本人自己不會混麼?有簡體字有翻譯題還有假名!別說,這個問題可能學日語的小夥伴剛開始的時候都在心中默默問過,當時小編的日語老師告訴我:日本之前進行過一次漢字改革,有一部分漢字就用了現在中國的簡體字,一部分還是保留了繁體字。但是這絲毫沒有解決我心中的疑惑,於是我查閱了很多材料想去搞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不能說以下內容絕對正確,就當是幫大家一起科普一下吧。
  • 抖音神曲《Dear John》的日文原曲原來是......
    契機其實來自於刷微博,看到樂評人愛地人寫了一篇新樂評:#今日聽碟#王雪娥《傻瓜就是我》,介紹此歌的前世今生及其原唱者王雪娥(比莉)一些較少為人留意的事業發展歷史。文中提到《Dear John》來自王雪娥加盟上華國際後於1999年發行的《傻瓜就是我》專輯(封面如下圖),整體風格上試圖根據王雪娥的(煙嗓)聲線,打造一種適合她的都會搖滾曲風。《Dear John》在專輯裡只是A面第五首,當時並未作為主打。
  • 即便笨得像「豬」,我也能學唱日文歌
    ,除了一些名家我很難叫上來更多日本歌星的名字,為了不必在下次交流中出醜,我開始惡補日文歌曲。第二種需要稍微下點功夫,利用羅馬音學會讀日文,通過對假名發音的熟悉,達到能讀歌詞的目的。這麼講有點抽象,說白了就是給日語歌詞(假名)標註個「拼音」,日文的假名分兩種,下圖:
  • 別搞錯了,它們是兩種語言,那為何日文卻源於古代...
    下面,我們從語言文字上來談談日語漢語、日文中文的關係。儘管日語同漢語有差異,但日文同中文卻有極高的相似度。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有人說中國和日本是「同文同種」的兩個國家。實際上,這個觀點並沒錯,只是很多人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都會習慣性的將日語視為漢語的衍生品,如此大錯特錯了。
  • 日本教授稱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怒斥,真相讓他們心碎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不過對於日本的很多學者來說,他們並不認同這一說法,他們認為日文的演變從來都是獨立的,並沒有受到中國漢字的影響,因此他們也不會輕易承認日本就是起源於中國漢字,畢竟文字對於一個民族那麼重要,可以說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象徵,如果承認了自己民族的文字是起源於其他的民族文字,那就相當於承認了自己民族的文化都是起源於其他民族,因此日本自然不會輕易承認的。
  • 如何在手機上打出日文?如何使用日語輸入法?
    好多小夥伴問如何在手機上打出日文,還有好多小夥伴問怎麼在手機上切換並使用日文輸入法。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下如何安裝,使用日文輸入法。1首先打開我們手機的應用市場或者應用商店,搜索日語輸入法 以圖中百度日語輸入法為示例,我們下載安裝。
  • 日文漢字你理解對了嗎?
    大家在看日劇動漫的時候是不是經常看到日語裡有很多你熟識的漢字。小編看日劇的時候偶爾開彈幕,看見劇中日本人寫日文,彈幕區很多小夥伴就非常疑惑。咦,這寫的怎麼是漢字?我們都知道中國和日本地理位置相近,日本素來就是我國一衣帶水鄰邦。所以在很早的時候,在公元6世紀左右,中國隋唐時期,大陸百姓移民到日本,傳入漢字,創造假名。
  • 《後來》日文原版 |《未來へ》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 如何去愛
  • 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教授認同了這一看法,日本網友心碎一地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不過對於日本的很多學者來說,他們並不認同這一說法,他們認為日文的演變從來都是獨立的,並沒有受到中國漢字的影響,因此他們也不會輕易承認日本就是起源於中國漢字,畢竟文字對於一個民族那麼重要,可以說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象徵,如果承認了自己民族的文字是起源於其他的民族文字,那就相當於承認了自己民族的文化都是起源於其他民族,因此日本自然不會輕易承認的。
  • 日文字體中有哪些可以免費使用?意思精選告訴你
    上次聊過中文字體的使用方式,有些經驗的意友會從日文字體中獲取滿意的字體,往往會發現另一個寶庫!這次就繼續分享14款免版權的日文字體給意友們。銳總ryan教你字體中穿插一些日文特有的「圖案」,比如這樣:免費な日文字體分享なぜ下な載,很唬人的有?沒,有!當然我們不需要真的做一張完全的日本人看得懂的畫面,我們要的只是這個日系的範。
  • 日文來自中國,日語是不是來自中國呢?
    首先,先讓我們鑑賞一下日文的「平假名」和「片假名」吧!
  • 「招牌須標日文,否則重罰」
    日前,網友發帖稱該縣規定街頭牌匾必須標有日文,並指出當地政府強制要求「不服從的要罰五千元,不給工商執照」。  該縣工商局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確認「不標日文不給執照」一事,但並未提及罰款事項。  網友:商業牌匾必須標註日文  8月1日,有網友在論壇發帖稱,「某縣規定所有商業牌匾必須標註日文,如果不標日文,會有幾千元的罰款。屢次提醒不標的,禁止掛匾。而且新規定日文還要佔到30%。」並配發了多張商店的牌匾圖片。  圖片顯示,多家商店的招牌除了中文店名外,均標註了一行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