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肅宗李亨的一生,用亂世天子來概括是最為恰當的。
在他還在母腹裡孕育時,其父李隆基還在做太子,因為身陷宮鬥礙於形勢,一度打算將其墮胎,但最終沒有實施。
倘若當年李隆基當初真的下手的話,後來是否還會有馬嵬坡兵變?自己是否還會被迫成為太上皇呢?
等到李亨成人,被封為忠王,並立下戰功,此時太子的位置上已經有人。沒人能想到李亨將來會坐到這個位置上。
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一系列宮鬥中太子李瑛失敗,先是被廢、後來又被殺,李亨就這樣被推上前臺。
不過李亨的太子做的一點不輕鬆,甚至非常艱難。
他在面對宰相李林甫的實力挑戰中,不得不多次尋求自保,甚至幾乎敗下陣來。
後來李林甫死了,但是又上來了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楊國忠延續著前任霸道專橫的風格,李亨只能繼續小心謹慎地活著。
直到安祿山兵變,當唐玄宗逃出長安時,機會來了。
在馬嵬坡,在李亨的運作下,先殺了楊國忠,出了口惡氣,然後為了避免後患,吊死楊玉環。
這場兵變其實是兒子反老子的,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兒子和老子已經不能在一個屋簷下吃飯了,於是父子分道揚鑣,唐玄宗西去入川,把已經成為一堆亂麻的攤子扔給了躍躍欲試的太子。
第二年,李亨乾脆自行登上皇位,這就是唐肅宗,尊稱玄宗為太上皇。
安史之亂最終在唐肅宗手裡基本得到整治。
但是經過這一番大動蕩,受到教訓的唐肅宗傾向於把權利向宦官和後宮集中,而對地方和權臣心存警惕。
這一政治布局留下的隱患是從此形成宦官參政的局面,而唐王朝最終倒臺,也是和宦官幹政的因素密不可分的。
761年,這一年唐肅宗51歲。
春天的時候,先是唐玄宗過世。
13天後,唐肅宗病故。
死前,就在他眼前,上演了一出宮廷巨變。
看到唐肅宗要不行了,張皇后打算暗殺太子李豫,輔佐自己的兒子李系上位。
宦官李輔國為保護太子李豫,率兵逮捕了張皇后,並殺死唐肅宗的二兒子越王李系。
當夜,在驚嚇中,唐肅宗過世。
要出生的時候,差點被流產。
活著的時候,幾乎一輩子都不得不面對刀槍劍戟。
臨死的時候,發生宮廷政變,被自己信任的宦官給嚇死了。
這個人的一生,從頭到尾都交織著血雨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