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肅宗李亨的這一生

2021-02-13 朱洪海在路上

唐肅宗李亨的一生,用亂世天子來概括是最為恰當的。

在他還在母腹裡孕育時,其父李隆基還在做太子,因為身陷宮鬥礙於形勢,一度打算將其墮胎,但最終沒有實施。

倘若當年李隆基當初真的下手的話,後來是否還會有馬嵬坡兵變?自己是否還會被迫成為太上皇呢?

等到李亨成人,被封為忠王,並立下戰功,此時太子的位置上已經有人。沒人能想到李亨將來會坐到這個位置上。

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在一系列宮鬥中太子李瑛失敗,先是被廢、後來又被殺,李亨就這樣被推上前臺。

不過李亨的太子做的一點不輕鬆,甚至非常艱難。

他在面對宰相李林甫的實力挑戰中,不得不多次尋求自保,甚至幾乎敗下陣來。

後來李林甫死了,但是又上來了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楊國忠延續著前任霸道專橫的風格,李亨只能繼續小心謹慎地活著。

直到安祿山兵變,當唐玄宗逃出長安時,機會來了。

在馬嵬坡,在李亨的運作下,先殺了楊國忠,出了口惡氣,然後為了避免後患,吊死楊玉環。

這場兵變其實是兒子反老子的,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兒子和老子已經不能在一個屋簷下吃飯了,於是父子分道揚鑣,唐玄宗西去入川,把已經成為一堆亂麻的攤子扔給了躍躍欲試的太子。

第二年,李亨乾脆自行登上皇位,這就是唐肅宗,尊稱玄宗為太上皇。

安史之亂最終在唐肅宗手裡基本得到整治。

但是經過這一番大動蕩,受到教訓的唐肅宗傾向於把權利向宦官和後宮集中,而對地方和權臣心存警惕。

這一政治布局留下的隱患是從此形成宦官參政的局面,而唐王朝最終倒臺,也是和宦官幹政的因素密不可分的。

761年,這一年唐肅宗51歲。

春天的時候,先是唐玄宗過世。

13天後,唐肅宗病故。

死前,就在他眼前,上演了一出宮廷巨變。

看到唐肅宗要不行了,張皇后打算暗殺太子李豫,輔佐自己的兒子李系上位。

宦官李輔國為保護太子李豫,率兵逮捕了張皇后,並殺死唐肅宗的二兒子越王李系。

當夜,在驚嚇中,唐肅宗過世。


要出生的時候,差點被流產。

活著的時候,幾乎一輩子都不得不面對刀槍劍戟。

臨死的時候,發生宮廷政變,被自己信任的宦官給嚇死了。

這個人的一生,從頭到尾都交織著血雨腥風。

相關焦點

  • 唐肅宗李亨和父親唐玄宗的恩怨
    這小子只是郭子儀的副手,膽子倒是很大,也沒去請示郭子儀,直接找來幾個親信,大夥一合計,由杜鴻漸出面,去平涼迎接李亨,另一方面置辦皇帝登基大典需要的物件。公元756年7月9號,李亨到達靈武,12號,在靈武的南門,簡單布置的城樓上,宣布登基,成為皇帝。這時候的李亨45歲,沒實權的太子當了18年。
  • 唐肅宗李亨的最後一天:眼睜睜看著老婆被太監抓走,想起一張烙餅
    唐肅宗寶應元年(762年)四月十八日深夜,月明星稀,唐肅宗李亨孤獨的躺在長安城大明宮長生殿內的御塌上,氣若遊絲。身邊沒有一個宦官宮女。他一生摯愛的張皇后剛剛就被他最寵幸的宦官李輔國抓走,不知去向。他扯著嗓子喊了半夜,沒有一個人過來搭理他。想起十三天前死掉的父親李隆基,他不禁悲從中來,五味雜陳的哭了。
  • 唐肅宗的皇后為何被宦官害死,背後原因是什麼,唐肅宗為何不阻止
    李瑛當了23年的太子,李亨當了18年的太子,李瑛被廢殺,而李亨在當太子的時候也好不到哪去,不斷處於政治威脅之中,這也算得上是唐朝特色,唐朝的太子一直受到皇帝的打壓,李亨同樣如此,在太子之位上活得小心翼翼,先是李林甫的打擊,後是楊國忠的威脅,而這一切的背後,就是唐玄宗的默許。
  • 悲催的唐肅宗
    去年熱播的電視連續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太子李璵,即後來即位的唐肅宗李亨。
  • 唐肅宗上位詳情:拉攏西北軍,背刺唐玄宗
    沒想到,就在這微妙時刻,有人在背後捅了唐玄宗一刀,徹底葬送他翻盤的希望。這個人,就是他立的太子李亨,也就是後來的唐肅宗。當唐玄宗料理完一切瑣事,準備繼續動身前往蜀地時,太子李亨公然拒絕隨行,決定獨自北上。當然了,擺在檯面上可不是這麼說的。
  • 唐玄宗那麼長壽,如果沒有馬嵬坡兵變,唐肅宗根本沒有機會做皇帝
    他活的時間越長,他的兒子登基為帝的可能性就越小,若是沒有安史之亂以及馬嵬兵變的發生,那麼唐肅宗的登基與否會成為一個未知之數。 李亨的幸運 唐肅宗李亨生於711年,他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個兒子。
  • 《長安》李璵歷史原型是李亨,他是如何度過危機四伏的太子生涯的
    公元710年,李亨的父親李隆基被冊立為太子,此時,李亨的母親楊氏發現自已懷孕了,李隆基非常焦慮,因為當時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關係特別緊張,他很害怕太平公主以這件事情來做文章說他耽於女色
  • 李泌的最後一天:跟家人說要上天當神仙,想起枕著李亨膝蓋那一幕
    員俶說,我這不算啥。我舅舅的孩子李順,只有七歲,比我牛逼多了。李隆基便讓高力士悄悄派人把李泌抱入宮中,沒讓李泌家人知道。李泌抱來後,李隆基正跟集賢院學士張說下棋,就說,你用咱們下棋這事賦詩一首。張說是大才子,賦詩張口就來:方如棋盤,圓如棋子,動如棋生,靜如棋死。作完,張說問李泌,你能來一首不,不能說出棋字。李泌說,這也太容易了。李隆基一聽笑了,這孩子,人不大,口氣不小。
  • 平定安史之亂背後的經濟戰:唐肅宗如何拯救大唐的錢袋子?
    導語公元756年7月12日,太子李亨在朔方軍的大本營靈武登基稱帝,即唐肅宗。此時唐肅宗的中央政府,實際上是一個由朔方軍、河西隴右餘部所擁立的臨時政府。在這種背景下,擺在唐肅宗面前的最重要事情,就是收復失地和重建中央政府,而想要實現這個目的,自然離不開兩樣東西:槍桿子和錢袋子。
  • 唐朝本來要到玄宗這代滅亡時,這時候出現一將軍讓唐朝多活了二百年
    郭子儀這人,史書上說他一身正氣,身材魁梧,英俊瀟灑,說來也巧,郭子儀出生那年,正是武則天改年號的第一年:武則天神功元年。 安史之亂中,唐玄宗狼狽逃到了四川,他的太子李亨沒有跟隨父王的腳步,反而選擇北上,尋求機會光復大唐。
  • 「保太子」專業戶李泌的一生
    此人天縱英才,與太子李亨(李璵)年少相知,肅宗煮梨、李泌枕膝的橋段更是萌翻了不少同人粉。不過,李泌不僅與這一位太子淵源頗深,其歷經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正式官職從最初供奉東宮的待詔翰林,到去世之後獲贈的太子太傅,無論是名還是實,一生最重要的政治任務之一就是:保太子。
  • 大唐榮耀-廣平王李俶的傳奇一生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皇帝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歷史弄潮兒呢。唐代宗李豫(727年1月9日-779年6月10日),初名李俶[chù],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唐朝第八位皇帝(除武則天和唐殤帝外,762-779年在位),唐肅宗李亨長子,母為章敬皇后吳氏。
  • 楊貴妃之死的主謀,是禁軍譁變、太子李亨政變,還是另有其人?
    會是太子李亨嗎?《舊唐書·后妃傳》中記載:及潼關失守,從幸至馬嵬,禁軍大將陳玄禮密啟太子,誅國忠父子。那麼,太子李亨會是陳玄禮的後臺嗎?其實我們從馬嵬驛兵變之後陳玄禮的動向便能找出答案。誅殺楊國忠和楊貴妃之後,陳玄禮依然保護李隆基到了成都。如果太子李亨是陳玄禮的後臺,那麼,正常情況下陳玄禮應當跟隨李亨去靈武,然後成為從龍功臣。
  • 杜甫的這首詩,語言真摯感人,每一句都寫滿了傷感
    品讀詩書,以文化人,歡迎您關注詩文傳家,書香濟世唐代的偉大詩人杜甫,所經歷的一生,可以說寫滿了悲涼,他總共經歷了唐玄宗李隆基,唐肅宗李亨,唐代宗李豫,這三個朝代,而恰恰這一段時期,盛唐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猶如日落西山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