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15歲女生弒母案帶給人們的深思

2020-12-22 高校雜談

近日,青島15歲女生弒母案在網上被人們普遍關注,關注的是3個關鍵詞:15歲、女生、弒母。很明顯,按照常規,前面那3個關鍵詞是不會聯繫在一起的,但是結果就是恰恰相反,聯繫在了一起,是一個家庭悲劇,同時給當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敲響了警鐘,需要彌補哪些缺失?需要修正哪些做法?需要改變哪些教育方式等都值得我們深思。

一、案發經過

5月28日,青島市某小區為一名女律師舉行追悼會,死者是在家中被年僅15歲的女兒殘忍殺害,很多陌生的市民都自發地參加了追悼儀式,大家在追思中也深深地為這對母女惋惜痛心。死者張某,是單親家庭,獨自帶一女。張某之女就讀於青島某高中。5月23日周六,張某接女兒回家,當時其女已買了繩子。母女二人回家吃過晚飯,女兒主動提出給張某按摩,後將其勒死。據其女兒自述學習壓力大,母親對其管教特別嚴厲,自己早想殺死她。27日,張某好友姜女士告訴記者稱,張某性格好強,與前夫離異多年,此後獨自帶女兒生活,日常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據姜女士回憶,最近兩日她給好友張某發消息,對方一直沒有回覆,後來才得知張某已經去世。

張某女兒被警察帶走

二、帶給人們的沉思

1、單親家庭,孩子家庭教育單一,缺少父愛

張某好友姜女士提到,張某為人善良,作為律師,有人向她請教法律問題時,她都是有問必答。 此外,張某性格好強,她與前夫離婚多年,當時女兒只有3歲,此後張某沒有再婚,獨自帶女兒生活。張某性格好強,很可能會對孩子要求過於嚴格,在缺少父愛的大背景下,母愛單一,只知道提供物質生活和「命令式」教育孩子學習和上輔導班,致使孩子長時間精神壓力特別大,有壓抑情緒。

2、張某隻顧工作和給孩子提供物質生活,沒有形成和孩子談心、溝通交流的習慣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愛,需要讓孩子懂得父母的愛,懂得父母工作的艱辛,懂得感恩,在本案中,張某的女兒每天除了學習之外,家務勞動幾乎不做,無法體會到母親工作的艱辛和不易,更不從談起感恩。

3、家庭教育要與時俱進

很多父母在對待子女的教育上,缺乏學習的態度。其實,做父母也是需要學習的,而且隨著孩子的長大,社會的不斷進步,還要不斷更新知識內容,否則,很容易發生問題。

4、學校需要承擔的責任

現在經常提「家校合一」,只要真正做到家校合一,互相補充,就可以對孩子多一些360度環形教育,一旦哪個環節出問題,只會讓教育千瘡百孔,漏洞百出,早晚會出問題。學校教育時是否讓孩子回家多做家務,是否讓孩子做體驗活動,是否讓孩子體會父母工作的艱辛,除此之外,學校是否有過家訪活動,學校是否關注這個孩子的精神異常變化,有了觀察是否進行尋源解決,如果這些都做到了,相信這起慘劇也就不會發生了。

5、社會的責任

當前,教育就像是賽跑,成了一種風氣,這個家庭報了輔導班,那個家庭就得跟上,這個家庭報了夏令營,那個家庭也得跟上,生怕自己的孩子被別人家的孩子超越,也不管這些做法是否對孩子合適、有效,孩子願不願意就更不考慮,這樣,錢花了不少,效果可能不會太大,有時還會適得其反,釀成慘劇。

好了,不說了,這起慘劇談起來很沉重,希望社會一定以血的教訓為警鐘,從中深挖原因,切不可再出現「磨刀霍霍向母親」等泯滅人性的慘案。

歡迎大家留言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青島女律師被15歲女兒勒死,此案與吳謝宇弒母案有兩點非常相似
    但是,最近一則青島45歲女律師張某被15歲女兒勒死在家中的消息讓人分外震驚:一個尚未成年的女孩子,為什麼做出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呢?據了解,被害律師張某系青島一家律師事務合伙人,事業非常成功,曾經榮獲系統內先進個人稱號,在行業內口碑一直不錯。
  • 山東青島弒母案:為什麼一直很聽話的孩子,突然間就變了
    心理分析:如何看待山東青島15歲女孩弒母?這真的是一個特別沉重的話題,無論怎樣去解讀這個事件,都讓人不寒而慄。15歲的女孩,花兒一般的年紀,卻用心謀劃殺害了自己的母親。究竟是怎樣的心理狀態,才能導致這樣的事件發生?
  • 15歲高一女生勒死母親裝行李箱,一起待兩天一夜,原因令人唏噓......
    據青島市公安局一內部人員透露,張某死後被裝在行李箱中,其15歲女兒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已被警方控制。如果確為15歲女孩所為,那麼,這又是一起令世人震驚的「弒母案」!我們看到了悲劇的慘烈恐怖,也該看到其背後導致悲劇發生的複雜的家庭問題。青島45歲女律師疑遭15歲女兒勒死近日,一份聊天記錄在微信群裡廣泛流傳。
  • 青島15歲女兒弒母案|孩子,我該如何愛你?
    歲女兒所勒死的青島律師母親寫給女兒的詩《致女兒》,第一次讀這首詩,我眼角溼潤,被偉大的母愛所感動。一個15歲的女孩,活活勒死自己的親生母親,把母親的屍體裝進行旅箱之後,與行旅箱中的母親呆了2天1夜。被警察帶走的時候,她竟然沒有哭,還很冷靜!這是怎樣的一個女魔頭?到底是什麼使一個花季少女變成了殺人兇手?
  • 弒母案悲劇的啟示:不給孩子留空間,就是不給自己留出路
    這樣的悲劇僅今年11月份以來,江蘇就發生了兩起:一起是11月12日江蘇南京市玄武區17歲高中生李某持刀將母親謝某殺害,次日投案自首。另一起是12月12日江蘇阜寧17歲的一名高三男生將全職陪讀的母親殺死後逃竄,次日被抓獲。其實,再往前追溯,類似的弒母案例還有不少。
  • 青島離異女律師在家被女兒勒死,遺體被裝行李箱,為何弒母案頻發
    1、又一起弒母慘劇26日上午,一份聊天記錄在法律人的微信群裡廣泛流傳。根據該聊天記錄中的訃告,山東某律師事務所的一位女律師「因意外不幸於2020年5月23日在家中去世,享年45歲。」張的女兒今年15歲半,正上高中。案發後,張的女兒對警察說了作案過程:周五在學校就想殺死她媽,周六晚上說給她媽按摩,從後面用繩子勒死的,裝在行李箱裡。做完這一切後,張的女兒反鎖了家門,一個人和行李箱中母親的遺體一起待了兩天一夜,直到東窗事發。
  • 繼北大學子弒母案後,青島又一女生弒母!看看教育專家怎麼說
    據報導,在山東青島,有所名校高中一年級15歲女生也把她母親殺了,非常令人震驚!不過回頭看看他們兩個人真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說他們都是單親家庭,都是從小到大跟著媽媽相依為命,缺少父愛。而他們的母親,都很優秀,都很好強,都給了他們很大的壓力。而他們的作案手法同樣有太多的相似。
  • 網評北大弒母案的主角是自閉症?
    北大高材生吳謝宇弒母因為舅舅的諒解,暫時免於一死,但他將以何種面目、何種心態面對今後的生活呢?他自稱有精神障礙,又說是因為母親像林黛玉,殺她是為了幫助她解脫,閃爍其詞背後吳謝宇殺母的真正動機是什麼?這值得我們深思。
  • 青島又出弒母案,「喪偶式育兒」需警惕
    今天這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為何弒母案頻發?這必須引起廣大家長特別是母親們的警醒。5月23,青島一名女律師在家被15歲的女兒假意給母親按摩而從背後將母親勒死。根據網友披露的內容,張律師離異後獨自帶著女兒生活,15歲的的女兒今年正上高中。案發後,張的女兒對警察說了作案過程:周五在學校就想起了殺母之心,周六晚上說給她媽按摩,從後面用繩子勒死的,裝在行李箱裡。做完這一切後,張的女兒反鎖了家門,一個人和行李箱中母親的遺體一起待了兩天一夜,直到東窗事發。
  • 青島15歲女孩弒母真相曝光,心理學家:原生家庭破滅致心理創傷
    文|一凡青島女律師張某在家中遭15歲女兒勒死的事件,雖然已經過去10多天了,但是事件在社會上造成的影響,以及這個特殊的家庭留給人們的記憶,仍然在網上不斷引發熱議。母親是業界優秀的律師,女兒是重點中學的「乖乖女」,多麼完美的一對母女。
  • 吳謝宇弒母案:到底算不算高智商犯罪?
    吳謝宇弒母案擇期宣判,但就「弒母案」背後的「高材生」吳謝宇,似乎才正式進入媒體輿論的視野。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撇開弒母的慘烈,以及弒母的異化,僅從作案的實施去看吳謝宇的存在,似乎永遠逃不開他高材生的身份。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無論是媒體有意或無意地修飾,「北大學子」始終被冠在慘案的背景板上。
  • 15歲女孩弒母細節曝光:培養完美的孩子,是家庭教育最大的缺陷
    5月23日,青島律師張靈(化名)被發現在家中慘遭勒脖,窒息身亡。張靈一定沒有想到,那個體貼地說著要幫自己按摩的女兒,會用事先準備好的繩索,要了自己的命。 一個15歲的女孩,在殺害自己母親之後,平靜地把屍體塞進了行李箱,然後反鎖家門,靜靜地與母親待了兩天一夜,直到事發。
  • 女律師疑遭女兒勒死:面對弒母案,為何人們更想知道背後的故事?
    「律師圈」中瘋傳一則訃告,一位45歲的女律師在家中因意外不幸去世。據知情人透露,女律師疑遭15歲女兒在家中勒死,並被裝在行李箱中。目前,女律師15歲女兒因有重大作案嫌疑,已被警方控制。具體案件調查和審訊及取證工作,還在進行當中。就事論事,雖然案件還沒有被徹底定性為「弒母案」。但是,基於非正式的信息釋放,貌似「弒母案」的可能性「八九不離十」。其中,兩個「關鍵信息」似乎直指「原生家庭之惡」。其一,女律師離異獨自帶女兒生活;其二,對女兒要求比較嚴格。
  • 兩起「弒母案」的警示: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01「北大學霸」吳謝宇殺母藏屍案這個案件曾轟動一時。2015年上半年,北大學生吳謝宇(時年21歲)因「父親不在了就沒有家的感覺」「覺得母親活得也很累」,遂產生殺害母親謝天琴(歿年48歲)的念頭,併網購了刀具等作案工具。
  • 山東15歲女孩弒母案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近日山東青島15歲女孩弒母案經過媒體曝光,引起不小的轟動,5月23日剛好是周末,張女士像往常一樣下班回家,女兒說要給母親按摩肩部,不知情的張女士以為是女兒的一片孝心,沒想到女兒早就準備好繩子,趁張女士不注意活活把她勒死。
  • 「北大學子弒母案」的悲劇:孩子為何下毒手?背後原因讓人心疼
    「弒母」的消息大家一定不陌生,前些年大名鼎鼎的北大學生弒母案,就是其中的典型。只是,大家在感慨這麼優秀的孩子,卻連基本做人的道理都不懂的時候,是不是更應該關注,究竟是什麼原因才造成這樣的結局?而怎樣才能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
  • 周迅新作《保持沉默》:「弒母」案引發的法庭對峙
    電影《保持沉默》聚焦了由一場「弒母」案引發的法庭對峙,其貼近現實直擊法與情的矛盾,引發了強烈反響。
  • 新一起弒母案:媽媽,為愛付出全部,卻活成孩子最恨的人
    12月13日,令人不寒而慄的的弒母案又雙叒叕地發生了。  就在剛剛過去的12月13日,在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發生了一起惡性兇殺事件:  受害人徐某46歲,兇手是年僅17歲的高三男孩。二人是母子關係。
  • 女律師疑被15歲女兒勒死,北大弒母案式的悲劇再次發生!
    最近,有消息稱山東省一名45歲的女律師張某被15歲的女兒勒死。張律師的訃告在網上流傳新京報報導稱,據青島市公安局人員透露,張某死後被裝在行李箱中,其15歲女兒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已被警方控制,「張某15歲的女兒認為母親對其要求過於嚴格,引發母女矛盾」。
  • 又發生一起高三男生弒母案:爸爸去哪兒了?
    江蘇17歲高三男生,怒殺陪讀的全職媽媽。12月13日,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發生一起兇殺案:縣城一小區內,46歲媽媽徐某,在家中遇害。從11月12日到12月12日,僅隔30天,江蘇就發生兩起弒母案:都是高三的男生,怒殺陪讀的母親;都是學業和教養的膠著,讓母子之間燃起熊熊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