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15歲女生弒母案在網上被人們普遍關注,關注的是3個關鍵詞:15歲、女生、弒母。很明顯,按照常規,前面那3個關鍵詞是不會聯繫在一起的,但是結果就是恰恰相反,聯繫在了一起,是一個家庭悲劇,同時給當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敲響了警鐘,需要彌補哪些缺失?需要修正哪些做法?需要改變哪些教育方式等都值得我們深思。
一、案發經過
5月28日,青島市某小區為一名女律師舉行追悼會,死者是在家中被年僅15歲的女兒殘忍殺害,很多陌生的市民都自發地參加了追悼儀式,大家在追思中也深深地為這對母女惋惜痛心。死者張某,是單親家庭,獨自帶一女。張某之女就讀於青島某高中。5月23日周六,張某接女兒回家,當時其女已買了繩子。母女二人回家吃過晚飯,女兒主動提出給張某按摩,後將其勒死。據其女兒自述學習壓力大,母親對其管教特別嚴厲,自己早想殺死她。27日,張某好友姜女士告訴記者稱,張某性格好強,與前夫離異多年,此後獨自帶女兒生活,日常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據姜女士回憶,最近兩日她給好友張某發消息,對方一直沒有回覆,後來才得知張某已經去世。
二、帶給人們的沉思
1、單親家庭,孩子家庭教育單一,缺少父愛
張某好友姜女士提到,張某為人善良,作為律師,有人向她請教法律問題時,她都是有問必答。 此外,張某性格好強,她與前夫離婚多年,當時女兒只有3歲,此後張某沒有再婚,獨自帶女兒生活。張某性格好強,很可能會對孩子要求過於嚴格,在缺少父愛的大背景下,母愛單一,只知道提供物質生活和「命令式」教育孩子學習和上輔導班,致使孩子長時間精神壓力特別大,有壓抑情緒。
2、張某隻顧工作和給孩子提供物質生活,沒有形成和孩子談心、溝通交流的習慣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愛,需要讓孩子懂得父母的愛,懂得父母工作的艱辛,懂得感恩,在本案中,張某的女兒每天除了學習之外,家務勞動幾乎不做,無法體會到母親工作的艱辛和不易,更不從談起感恩。
3、家庭教育要與時俱進
很多父母在對待子女的教育上,缺乏學習的態度。其實,做父母也是需要學習的,而且隨著孩子的長大,社會的不斷進步,還要不斷更新知識內容,否則,很容易發生問題。
4、學校需要承擔的責任
現在經常提「家校合一」,只要真正做到家校合一,互相補充,就可以對孩子多一些360度環形教育,一旦哪個環節出問題,只會讓教育千瘡百孔,漏洞百出,早晚會出問題。學校教育時是否讓孩子回家多做家務,是否讓孩子做體驗活動,是否讓孩子體會父母工作的艱辛,除此之外,學校是否有過家訪活動,學校是否關注這個孩子的精神異常變化,有了觀察是否進行尋源解決,如果這些都做到了,相信這起慘劇也就不會發生了。
5、社會的責任
當前,教育就像是賽跑,成了一種風氣,這個家庭報了輔導班,那個家庭就得跟上,這個家庭報了夏令營,那個家庭也得跟上,生怕自己的孩子被別人家的孩子超越,也不管這些做法是否對孩子合適、有效,孩子願不願意就更不考慮,這樣,錢花了不少,效果可能不會太大,有時還會適得其反,釀成慘劇。
好了,不說了,這起慘劇談起來很沉重,希望社會一定以血的教訓為警鐘,從中深挖原因,切不可再出現「磨刀霍霍向母親」等泯滅人性的慘案。
歡迎大家留言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