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潮」復甦傳統手藝 !老手藝的魂 ,「不安分」的心
特別是被機器生產大規模替代後,不少老手藝逐漸淡出我們的視野。近年來,社會對傳統手藝的關注度漸漸升溫,當傳統手藝與「國潮」相互碰撞,古老非遺與現代設計互相交織,竟開闢出一方手藝匠人的新天地。「國」是老手藝的魂,「潮」是不安分的心。新一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手藝人,正積極地用他們的雙手,為「老手藝」加上時尚、潮流的翅膀。
-
.| 黃埔區南崗街黨工委書記代新祥:南崗城市更新四大關鍵詞:幸福...
毫無疑問,南崗的歷史遺存在嶺南歷史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也給未來打響文化品牌、建設文化南崗添上了底氣。從位置優越到交通便利,從文化遺存到舊改項目,南崗街從多個維度上看都有其優勢性。這既是良好的起點,也帶來了沉甸甸的重任。而如今,南崗街來到了歷史轉折點,在這場城市更新中它蓄勢已久,正待整裝再出發。
-
新疆英吉沙縣:讓傳統老手藝助推鄉村振興
新疆英吉沙縣芒辛鎮喀拉巴什蘭幹村立足本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大宣傳和支持力度,把傳統老手藝發展成致富新產業,促進村民增收,鄉村振興。 在喀拉巴什蘭幹村,英吉沙小刀村手工藝品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阿卜拉江家的小店裡,每天都有遊客過來購買小刀等旅遊紀念品。
-
借鑑臺灣文創品牌,讓老手藝活在人間煙火裡
目前很多已經不適應市場的老手藝,都靠國家直接補貼各種技藝傳人,這個固然有必要,它可以最原汁原味地將手藝保留下來。但我認為,除此以外,保護老手藝最重要的是——將老手藝盤活,活在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中。目前老手藝產品沒有市場需求,有的就算有,銷售價格低廉,手藝人收入微薄,難以養家餬口,不得不放棄手藝另尋他路。老手藝的市場也普遍限於興趣愛好者和文化旅遊區特產,市場空間狹窄,難以觸及到更多的大眾。
-
鄒平剪紙藝人的堅守與傳承,讓「老手藝」代代相傳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剪紙、年畫等作品都可以用機器進行大規模生產,這讓傳統的「老手藝」受到了很大的衝擊。願意專門學習剪紙的人也越來越少。高岱平認為對於傳統手藝,機器生產製作就失去了樂趣和意義。
-
記錄重慶老手藝 重慶衛視推出2017國慶中秋特別節目
皓月當空,飲酒賦詩一直是傳統中秋佳節人們喜愛的習俗,該系列節目巧妙運用中國傳統文化裡的瑰寶——詩歌為主線,用「以愛為名 以詩為媒 詩意人生 情暖中華」為主題,選取以詩歌為紐帶而發生的親情、友情和愛情故事,記錄當事人知恩圖報、感恩社會的溫馨細節,通過詩歌藝術折射出人性光輝,挖掘出人物最真誠善良的閃光點,啟迪觀眾心靈,同時展現詩歌文化的魅力與感染力,溫情四溢,營造出了國泰民安、花好月圓的美好節日氛圍。
-
讓老手藝煥發新光彩,全靠「金手指」
麵塑,俗稱面花、面人、江米人,是中國民間傳統藝術之一,最早可追溯至漢代。時至今日,老手藝也煥發了新光彩,尋找到了新傳人,陳金成就是其中一位。近日,百年張新發「非遺傳承 有味發現」欄目組找到長沙市天心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陳金成,看「金手指」麵塑傳人如何將老手藝煥發新光彩。
-
百年傳統老手藝,滕州這個村正宗地瓜手工粉皮遠銷全國
粉皮是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重要一員,在滕州南沙河鎮上徐村,仍保留著製作粉皮的老手藝,近日,記者前往該村,親眼目睹了百年老手藝——純手工粉皮製作過程。熱騰騰的鍋臺邊,村民劉傳林和老伴正在製作著粉皮。劉傳林介紹,做粉皮第一步是要把地瓜澱粉敲碎,倒進缸裡打成汁,然後就可以上鍋去做了。
-
老手藝撐起「脫貧傘」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新華社長沙5月17日電 題:老手藝撐起「脫貧傘」 新華社記者劉紫凌、劉芳洲、劉良恆 在椒花新村新建的「致富工廠」內,「五一」期間新遷入駐的湖南瀏陽市達興工藝品廠裡,數十名制傘工人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
雲南90後傣族姑娘辦展:讓民間老手藝「走出去」
刀志楠 攝中新網昆明7月11日電 (劉麗慧)11日下午,雲南民間老手藝紀實攝影《手藝人》在昆明市文林美術館開展。展覽將持續到7月26日,免費向市民開放。圖為觀眾在制傘人展廳看展。 刀志楠 攝《手藝人》由英國利茲大學留學歸來、雲南90後傣族姑娘俸清豔歷時四年多,走訪該省臨滄碗窯村,孟定下壩村、芒團村,騰衝滎陽村,大理劍川獅河村、新仁村等農村地區,以影像和文字形式搜集記錄而成,真實重現西南邊陲民間制陶人、製紙人、制傘人、製糖人、木雕人等傳統手藝人的獨特技藝、生存狀態和匠心精神。
-
民間老手藝:生絲熟夏布,做煞老師傅
形如壽桃的瓦蒸 同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 老手藝是民族生產生活方式 它沒有書本記載,沒有確定的產生時間 確鑿的發明創造者 只用以人傳人,以手傳手 以一對一的師徒 或父子兄弟的面授來傳承技藝 這是「活」的文化 是所有傳統文明中最脆弱的部分
-
與時代共舞,《百年老店的朋友圈》聚焦「老手藝」,致敬工匠精神
新穎的形式打破傳統的傳受關係形成文本與受眾互動的新局面百年老店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一路走來,由於它和人們之間橫跨的「歲月代溝」太多,導致人們對百年老店並不十分了解。如何才能拉近觀眾和百年老店之間的心理距離呢?
-
哈爾濱南崗上周(11.16-11.22),師大附小校區登南崗熱搜小區榜首
房源的受關注情況,在一方面反映一個小區的受歡迎程度,根據上周(11月16日-11月22日)用戶的關注度,整理出南崗的熱搜小區TOP10,師大附小校區、福順尚都、辰能溪樹庭院為用戶最關注的小區,這些小區到底有哪些吸引人的魅力,還有哪些小區也上榜了,快跟隨我一塊去看看吧。
-
遙遠的哈爾濱往事《南崗、建設街》軼事(中國街拍)
(海清)圖片/來源網絡地域/哈爾濱南崗時間/1900~2021年聲明/版權歸作者所有建設街及所在的南崗老街區(舊稱新市街)的形成是先在圖紙上規劃設計,然後按圖紙標註在荒野中鋪設道路。規劃由哈爾濱首任城市建設工程師列夫捷耶夫繪製。1899年秋,列夫捷耶夫完成新市街的規劃並上報彼得堡中東鐵路公司,公司批准後年末新市街開始建設。列夫捷耶夫1899年來到哈爾濱1901年離開哈爾濱,在兩年的時間裡規劃了南崗老街區並主持修建了尼古拉教堂和鐵路醫院。
-
合肥南崗第二小學和惠園幼兒園啟動建設
日前,合肥高新城創建設投資啟動了一批民生教育類項目的招標工作,包括有科大附中高新中學改擴建、南崗第二小學和惠園幼兒園、合肥高新區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基地項目檢測等項目。實施依據的是合高經貿【2020】194號、關於科大附中高新中學改擴建項目立項的通知。
-
草編技藝傳承人楊振國:割捨不掉的老手藝
草編技藝傳承人楊振國:割捨不掉的老手藝 2020-08-04 10:29:00來源:新華網
-
濟南「微型皮鞋」鞋匠:將瀕臨失傳的老手藝傳承下去
孫婷婷 攝中新網濟南9月11日電 題:濟南「微型皮鞋」鞋匠:將瀕臨失傳的老手藝傳承下去作者 孫婷婷11日,在山東濟南「80後」皮鞋匠人劉睿的工作室內,他的雙手緊緊捏住一隻皮鞋鞋幫,將其固定在鞋楦上,完成「繃鞋」流程。這隻黑白相間的皮鞋,是一隻長度僅有9釐米的「微型皮鞋」。
-
農家院裡的老手藝神奇的魯班凳
原標題:農家院裡的老手藝神奇的魯班凳一塊普通的木塊,在沒有使用釘子、膠水等材料的前提下,通過鋸、刨、鑿、磨、封蠟等幾十道工序,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小凳子、小馬扎、將軍案。這神奇技藝「官名」叫「呂氏拓補木藝」,是黃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在民間叫作「瞎掰」。
-
看南崗果戈裡房價走勢
其中南崗果戈裡12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1615元/平,環比11月上漲0.36%,同比去年同期下降0.33%。一、果戈裡二手房房價走勢南崗果戈裡12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1615元/平,環比11月上漲0.36%,同比去年同期下降0.33%。最近一年中,6個月房價上漲,6個月房價下跌。
-
逐漸被人遺忘的老手藝——彈棉花
城市中更是已經見不到這樣的傳統手藝了,只有較為偏僻點的地方才能見到一、兩個這樣的老藝人。雖然這樣的老手藝已經不多見,但是很多老人都對彈棉花有著很清晰的記憶,甚至有些老人更是那個年代彈棉花的一把好手。那時彈棉花對孩子而言也有特殊的魔力,隨著一聲聲弦響、一片片花飛,最後把一堆棉花壓成一條整整齊齊的被褥,好像變魔術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