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羅妮卡:中國致力於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是全球經濟復甦的重要...

2021-01-10 中國社會科學網

  「這場疫情啟示我們,經濟全球化是客觀現實和歷史潮流。」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呼籲各國秉持開放包容理念,堅定不移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充分認清經濟形勢 以發展眼光破解難題

  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發展必由之路,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習近平主席指出,面對經濟全球化大勢,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裡假裝視而不見,或像堂吉訶德一樣揮舞長矛加以抵制,都違背了歷史規律。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給人類社會帶來全方位衝擊,世界經濟陷入困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湧動,甚至成為某些國家的政策取向,讓世界經濟雪上加霜。世界需要撥開迷霧,客觀認識經濟全球化,以發展的眼光去破解全球化進程出現的難題。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學院教授大衛·辛奇—利維認為,經濟全球化依然符合各國經濟發展規律,是客觀需要和大勢所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裡克·馬斯金認為,一直以來,經濟全球化是推動世界經濟繁榮的強大力量,堅持經濟全球化非常重要。

  印尼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維羅妮卡表示,經濟全球化是順應歷史和時代發展需求之舉,也是推動當今世界經濟繼續向前發展的必要之舉,「當前,各國共同面臨疫情帶來的挑戰,需要堅持多邊主義,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戰勝此次危機」。

  把握世界經濟的「形」與「勢」,各方需要正確認識經濟全球化的「雙刃劍」屬性,推動實現經濟全球化進程再平衡,讓不同國家和群體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以新發展理念推動疫情後世界經濟「綠色復甦」。

  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確保產業鏈穩定暢通

  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暴發,使很多企業和生產活動遭到沉重打擊。有人藉此鼓吹「脫鉤論」,但當今世界,和平合作、開放融通、變革創新的潮流滾滾向前,在合作開放中實現互利共贏,依然是絕大多數國際社會成員的共同訴求。

  「我們要秉持開放包容理念,堅定不移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基石的多邊貿易體制,旗幟鮮明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習近平主席為世界經濟深度「把脈」,指明化解矛盾、走出困境的路徑。

  世貿組織前總幹事阿澤維多表示,促進全球貿易和投資發展對經濟復甦、企業生存以及改善民生有更加重要和緊迫的意義。美國《時代周刊》的文章稱,抗擊疫情需要各國政府、企業和科學界在經濟全球化和多邊主義框架下進一步加強合作,確保人才、資源、信息、技術的流通和交流。

  「經過數十年發展,全球供應鏈已具備較大黏性,無論是形成供應鏈或是脫離已成形的供應鏈都需要很長時間,不容易迅速改變。」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羅奇表示,全球供應鏈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特徵,打破供應鏈、施加懲罰或政治威脅將是代價高昂的誤判,會削弱創新和繁榮。

  巴西瓦加斯基金會國際財務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夏華聲表示,堅定維護自由貿易和基於規則的多邊貿易體制,一直是實現全球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基礎之一;重視全球合作分工以及自由貿易,才能真正釋放世界經濟發展潛力,對於各國加速經濟復甦至關重要。

  「經濟全球化以及多邊主義體系下的國際合作,是減少貧困、維護和平穩定以及共同應對全球重大問題和挑戰的重要途徑。」歐洲政策研究中心教授格羅斯表示,在當前全球性危機面前,經濟全球化框架下的自由貿易仍是世界經濟復甦最為倚重的手段之一。

  打造更高水平開放 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

  「我們不追求一枝獨秀,不搞你輸我贏,也不會關起門來封閉運行,將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中國經濟發展開闢空間,為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增添動力。」習近平主席宣介中國發展理念,為世界經濟的共同發展提出中國方案。

  中國致力於以更高水平開放有力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僅在今年,外商投資法和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金融業對外開放提速,新增北京等新一批自貿試驗區……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

  「中國政府近年來的一系列改革舉措,展現了中國維護多邊主義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決心。」比利時—中國經貿委員會主席德威特表示,歐中加強經貿合作將向世界傳遞積極信號,為全球經濟復甦和發展注入重要信心。

  中國歐盟商會與羅蘭貝格諮詢公司日前發布的《中國歐盟商會商業信心調查2020》顯示,中國市場對大多數在華歐盟企業有著強烈吸引力,超六成受訪者表示中國仍是其前三大投資目的地之一。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國內需求不斷增長,同時中國還有適合創新的環境、充滿活力的產業生態系統,「歐盟企業堅定致力於開拓中國市場」。

  夏華聲表示,近年來,中國著力優化營商環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等的舉辦,展示了中國擴大開放的誠意。淡水河谷全球對外事務總監馬爾西奧·德莫賴斯表示:「中國市場對我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中國經濟率先復甦,我們將加快推動中國業務發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多個機構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將成為今年全球唯一能夠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上半年,不少外資企業持續擴大在華投資,投資額1億美元以上的外資大項目達320個。《華爾街日報》網站報導說,很多跨國公司報告二季度在中國市場取得強勁增長。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最新發布的2020年度會員調查顯示,近七成受訪美國企業對中國市場未來5年的商業前景感到樂觀。

  「中國一直致力於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通過共建『一帶一路』,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共享發展機遇,有力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發展。」維羅妮卡表示,中國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顯示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中國是當前全球經濟復甦的重要驅動力,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撐。

相關焦點

  • 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貢獻中國智慧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要求世界各國全面對外開放,實行全方位互聯互通和密切的良性互動,不斷推進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其核心要義是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構建互利共贏的全球價值鏈和全球大市場,以最大限度地促進全球貿易和投資,充分發揮其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這是世界經濟擺脫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 財經觀察 : RCEP為疫情下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新動力
    新華社金邊11月16日電 在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和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連續衝擊背景下,東協十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15日正式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發出了致力於推動自由貿易、多邊主義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向前發展的強音。
  • (中國答卷2020)【國際銳評】開放的中國為世界經濟復甦提供動力
    在這個極不平凡的2020年,在全球貿易和投資遭到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之下,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持續推進高水平開放,對世界而言難能可貴。 中國開放的決心有多大?會給世界帶來什麼?
  • 共同點亮全球經濟復甦之光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我們要堅持開放創新,促進世界經濟復甦」「要堅定維護以規則為基礎、透明、非歧視、開放、包容的多邊貿易體制」「要直面經濟全球化遇到的挑戰,使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中國願同各國一道,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攜手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明天」……立足現實,著眼未來,習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走出危機、促進發展的中國方案,為推動世界經濟儘快步入復甦軌道注入信心與動力
  • 共同點亮全球經濟復甦之光(2020·年終專稿)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全球經濟復甦前路漫長且易受挫折。 多管齊下,抓住發展新機遇 風高浪急之時,更要把準方向。全球主要經濟體多管齊下,綜合施策,努力讓世界經濟向復甦通道攀行。
  • 經濟大家談 | 推動長江經濟帶全方位開放,構建開放型雙循環發展格局
    一、長江經濟帶在構建開放型新發展格局中責無旁貸改革開放以後相當時間內,我國人均收入水平較低,我國發揮勞動力等要素低成本優勢,抓住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機遇,充分利用國際分工機會,形成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發展模式,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推動了經濟高速增長,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全面小康。
  • 王岐山: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世界各國要行動起來,共建同舟共濟的疫情防控合作機制,秉持科學精神和生命至上理念,堅決遏制疫情蔓延態勢;共建協同共進的創新合作網絡,減少創新要素流動障礙,推動成果共享;共建普惠共贏的開放型世界經濟,使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建理性包容的社會氛圍,在了解中加深理解,在合作中積累信任,在互鑑中共同進步。
  • 海外人士熱議中國經濟穩健運行將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傳遞出中國經濟發展清晰而鮮明的信號。海外人士認為,會議為明年經濟工作指明方向,對中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全球經濟受新冠疫情衝擊而深陷衰退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穩健運行將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 巴基斯坦專家:中國經濟向好有助於世界經濟復甦
    新華社伊斯蘭瑪巴德12月21日電(記者劉天)巴基斯坦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沙基勒·拉邁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堅持擴大內需和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將繼續推動中國經濟向好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 新加坡學者:中國經濟表現亮眼助力全球經濟復甦
    新華社新加坡12月16日電(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陳剛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在全球經濟受到新冠疫情嚴重衝擊背景下,今年中國經濟表現相當「突出和亮眼」,將促進全球經濟復甦。陳剛說,近期中國外貿數據顯示,中國出口同比持續增長,凸顯在全球經濟低迷背景下中國經濟的韌性。
  • 2020年終特稿|奮力開拓,注入經濟復甦的中國動力
    奮力開拓,注入經濟復甦的中國動力■解放軍報記者 孫琦2020年漸至尾聲,新冠肺炎疫情陰霾依然籠罩全球。當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一帶一路」建設不僅沒有停滯,反而逆勢上揚,為世界各國抗擊疫情、重啟經濟注入了強大動力。
  • 優化布局突出優勢 山東加快構建高水平開放型經濟
    □製圖:於海員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面對複雜的外部環境,更加需要保持政策定力,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動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  「『十四五』時期,全省開放型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山東省商務廳廳長張德平表示,我省將著力幫助企業在諸多國際變化中尋找機遇,推動出口提質、進口增量,集中突破與日韓地方經貿合作機制,創辦中韓進口博覽會、中日進口博覽會,建設國際物流「黃金大通道」,推動山東開放大門越開越大。
  • 中國強勁復甦,提升全球經濟!
    當全球經濟仍處於衰退陰霾之中,中國及時有效控制疫情,率先實現經濟企穩復甦,令人矚目。 世界主要經濟組織和經濟學家預計,明年中國有望引領全球經濟復甦。中國經濟表現強勁,外國企業也將繼續看好中國市場。
  • 為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添動力(望海樓)
    作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不追求一枝獨秀,不搞你輸我贏,也不會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將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中國經濟發展開闢空間,為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增添動力。為全球創造巨大消費市場。近年來,需求不足一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瓶頸。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各主要經濟體需求銳減,使這一矛盾更加凸顯。
  • 美國專家:中國是全球經濟復甦的領頭羊
    中國經濟的復甦速度快、增長率高的事實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近日,央視記者採訪了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政府事務高級主管安娜·阿什頓,她表示,中國在2020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成果舉世矚目,疫情防控成果給人印象深刻,經濟發展率先實現正增長,已經成為引領全球經濟復甦的領頭羊。
  • 福建:推動開放型經濟「借梯登高」、加速發展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外資、外貿企穩成為福建經濟在過去一年中的突出亮點。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得益於外資、外貿等主要經濟指標加快回升,福建經濟復甦態勢明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之際,在「十四五」開啟之時,地處中國改革開放前沿的福建如何加快發展?
  • 思力網評:引領世界經濟走出困境的中國方案
    在《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這篇歷史性演講中,習近平總書記針對世界經濟長期低迷,貧富差距、南北差距問題更加突出的狀況,為世界經濟「把脈」,強調「要有分析問題的智慧」,深入剖析全球經濟領域三大突出矛盾:一是全球增長動能不足,難以支撐世界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二是全球經濟治理滯後,難以適應世界經濟新變化;三是全球發展失衡,難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交椅(國際論道)
    中國多項經濟指標實現首次「轉正」,多項指標增速再創新高。外媒對此廣泛關注並作出積極預測:中國經濟平穩復甦為2020年動蕩中的全球經濟增添一抹亮色,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有望為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強勁驅動力。
  • 活力強:中國經濟復甦的重要引擎
    ,但以一系列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新經濟逆勢發展,展現出強大活力。  經濟大勢與發展大局,總能在細微處展現其影響力。透過2020年的身邊變化,可以讓人觸摸到中國發展的脈動與活力,感受到中國前行的底氣。  新業態新模式催生新職業「就業版圖」持續拓寬  作為上海一家漁具公司的網絡主播,王少媛每天19點都會準時出現在直播間裡。
  • 外媒關注年末中國多項經濟數據再創新高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
    中國多項經濟指標實現首次「轉正」,多項指標增速再創新高。外媒對此廣泛關注並作出積極預測:中國經濟平穩復甦為2020年動蕩中的全球經濟增添一抹亮色,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有望為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強勁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