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有多火?上映20天,票房已超過25億,不少觀眾看完電影後,都自發來到四行倉庫,在石桌上擺滿菸酒,緬懷先烈。但小編今天要說一部比《八佰》更燃、更壯烈的故事《捍衛者》。
一,「你有家仇,我有國恨,敵不退,我不退!」 姚子青說的非常安靜而又鏗鏘有力
故事同樣發生在淞滬會戰時期,上海寶山被日軍海、陸、空襲擊,三面受敵,眼看城破在即,營長姚子青率領的援軍趕到了寶山,成功擊退了日軍。
寶山的危機暫時解除了,但原來的守城部隊也被打的所剩無幾。而城外的日軍,無論是武器還是人數都遠遠超過他們,日軍信誓旦旦的第二天就要把國旗插上寶山城牆。
對於現在的局面,姚子青分析道:「敵眾,我寡,兵力懸殊!」並且寶山城的南北兩面均已失守,與其被動被困寶山,不如主動禦敵於外。「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別看姚子青戴著眼鏡,一副文弱書生的樣子,他卻是有名的「書生悍將」,手下的士兵都很信任他。
他讓士兵們將防禦陣地往前移,利用城外的地勢在坡道上修築戰壕,把北、南、東城門封閉,只留下西面作為人員物質的出入。「諸位,捍衛國土,是我等軍人的天職;寶山城的安危,關乎整個淞滬戰局,決不容失!」剛部署完就受到了日軍的進攻。只見滿天的炮火席捲而來,火光沖天、硝煙滾滾!在日軍猛烈的炮火攻擊下,守軍幾乎毫無還手之力,死的死、傷的傷。就算是有不怕死的敢衝上去,下一秒也被炮彈炸飛、身首異處。
日軍飛機在寶山城中掃射投彈,成片的建築物在爆炸聲中轟然倒地,燃起大火。
即便身處危局之中,姚子青仍沉著應戰、臨危不亂、等待最佳時機。一旦時機成熟,便立即發起反擊,從日軍的正面、側面、南面三面夾擊,打得日軍措手不及、節節敗退。眾人見狀,士氣頓時高漲起來,紛紛衝了出來,乘勝追擊,這一仗打的實屬漂亮!不僅消滅了日軍200多人,還繳獲了大量武器。大大振奮了士氣。
死裡逃生的士兵們不禁圍著火堆開心的唱起了歌,可姚子青卻神色凝重、心事重重。因為他知道:這僅僅是個開始,日軍受到重創,後面的進攻只會更加猛烈。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身後是無數的百姓,有人問姚子青,你們會守多久?姚子青非常安靜而又鏗鏘有力地說:「你有家仇,我有國恨;敵不退、我不退!」
二,他在戰場上指揮若定、視死如歸,被毛主席稱為全國人民崇高偉大的模範抗日英雄
他在戰場上指揮若定、視死如歸,被《中央日報》稱讚為「民族人格之表現」;被毛主席稱為全國人民崇高偉大的模範抗日英雄,他就是姚子青。究竟是什麼讓他被賦予如此高的評價?看完這部電影你就知道了。
守城第四日晚,日軍突然發起偷襲,分別從三面對姚子青部隊發起進攻、來勢洶洶;他們自以為計劃的天衣無縫、寶山勢在必得;殊不知,姚子青早就識破了他們的詭計,他料定日軍是想以人數之眾,多面進攻的戰術,令他們首尾不顧、疲於奔命;最後難以分兵,對付真正守城主力。姚子青下令讓手下先日軍主力一步,在寶山城外設伏阻擊。果然,在姚子青的縝密布局之下,日軍不斷沒有突襲成功,還損失了一名少將。
這次勝仗,讓士兵們士氣大漲,但他們同樣也損失慘重,「這一仗下來,93個弟兄,沒了!還有400來個弟兄!」因為阻攔了日本人的進攻通道,惡戰,會接著來的。敵人還在不斷的增派援兵,情急之下,姚子青懇求上級增派援軍,如果沒有援軍,寶山失守只是時間問題,上級同意了。
得知援兵要來,所有人仿佛都看到了希望,紛紛奔走相告,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然而,援軍最快也要4個小時才能趕到。在此過程中,日軍必會進行攔截阻擊援兵,姚子青決定親自帶人主動進攻、拖住敵人、爭取時間,讓副營長接替自己留守寶山,等待援軍的到來。
但副營長深知此行兇多吉少,便對姚子春說:「軍中不可一日無帥!」然後就帶看手下離開前去與日軍正面交戰。看著遠處的火光,姚子青心裡百感交集,援軍,是他們的唯一希望!
就在這時,一個電話響起,他們的援軍被包圍了,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兩個士兵又背著副營長的屍體衝了進來。看到好兄弟慘死在自己面前,他萬分悲痛,但戰爭的形勢容不下他過多悲傷,他剛走出門口,一顆炸彈便在他們身後引爆。
原來,日軍為了防止姚子青與援軍會合開始進行大規模的轟炸與炮擊,炮火過後,遍地狼藉。
一個士兵找到他對說:「援軍,」「大聲點,你說什麼呢?」「我說援軍沒了!」絕望,籠罩著這座城城市。此時日軍在準備下一波的進攻。
姚子青站起身,下意識地喊出了副營長的名字,隨後他愣了幾秒,然後反應過來,不由得大吼出聲。但是,他不能倒下,因為他是姚子青,他必須戰鬥到最後一刻!他拼命撐起身子,來到屋外,看到士兵們絕對的眼神,他說:「弟兄們,日寇犯我中華以來,燒殺姦淫,無惡不作!我們前面的東北、華北現已淪陷。今天,我子青與各位,守衛的是寶山,捍衛的是國土!我們身後,就是你的浙江、你的貴州、你的江西、我們的廣東和你們的四川。今天,我姚子青有幸與各位弟兄們,要麼同日一起生,要麼同日一起死!」「同甘共死,誓與寶山共存亡!」這一仗,他們必須打下去!……
三,這是一場比《八佰》更慘烈的戰爭,全城內外一片火海、煙霧直衝雲霄,最終姚子青等600勇士壯烈犧牲
這是一場比《八佰》更慘烈的戰爭,全城內外一片火海,煙霧直衝雲霄。眼看抵擋不住敵軍的坦克攻擊,一個士兵拿著一捆手榴彈就衝了上去,然而他剛站起來,就被無數子彈擊中、倒了下去!就在這時,另一名士兵衝了出來,拿起他旁邊的手榴彈,奮不顧身的朝坦克撲去。……
日軍沒有料到七天了,寶山還沒攻下,便動用了硫磺彈。上級命令,寶山失守,姚子青立刻帶人撤退,但他並沒有服從命令,看著家人的照片,寫下了一封絕筆家書。
原來,他早就做好了為國捐軀的準備。「保家衛國是軍人的天職,此去倘能生還,固屬萬幸;如有不測,亦務悲戚;但好好撫養兒女,孝奉翁公!」然後他親了親照片上的妻子,勾去了花名冊上自己的名字,緩緩向外走去,剛走出門口,他便向後丟下一顆手榴彈,炸掉了自己的退路。
此時此刻,全營上下加上他只剩24人,他命令所有弟兄立即撤退,自己則留下來拖延時間,但士兵們卻去而復返,選擇留下來與這座城市共存亡。「一寸山河一寸血,敵不退,我不退!」姚子青見狀,只好叫來了通訊員,將花名冊交給了他,對他說:「這裡面是600條人命,是600個為國捐軀的弟兄,你要把他們帶出去,要讓上峰知道:他們是捍衛了中國軍人尊嚴的真漢子;要讓世人知道:他們是為了捍衛中國國土而慷慨赴死的英雄!」「走,快走!……」
決戰之際來臨,白導發起總攻,姚子青帶領全隊23人正面迎敵,每個人都抱著必死的決心戰鬥。打不動坦克,他們便綁滿炸殫用身體為做火藥、以命相搏;沒有了子彈,他們便和日軍貼身肉搏、同歸於盡。最終,24人全部壯烈殉國!姚子的戰至最後一刻,臨死之前,他緩緩舉起了手,敬了一個軍禮!……
雖然這是一場不可能取勝的戰爭,但姚子春和600名勇士們卻從未動搖過內心。他們是名副其實的捍衛者,捍衛的不僅僅是一方國土,更是華夏民族的自尊心,就連日軍也被他們的精神所折服,為他們蓋上白布,致以最祟高的敬意。
觀後感
無意中我看到了朋友的推薦,走進電影院,看了這部《捍衛者》。雖然是小製作,雖然沒有大牌,但我覺得這部電影特別好。一百多分鐘的電影,講的是一群人生命中最後的七天,守護家園、捍衛國土、悲壯、慘烈、義無反頤!
電影的節奏很緊湊,救援、迎敵、堅守、歡快、壓抑、絕望、坦然在這七天裡環環相扣,演員們都表現得很出色。姚子青擦擦眼晴告訴曹素君「敵不退,我不退!」馮嘯揚紅著眼圈兒給父母燒紙;葛醫生狠狠吸了一口煙後淡定的說:「幹活兒!」;火頭軍叫著:「我們也打仗,弄死當睡著了!」太多了,都那麼優秀,每個角色演繹的那麼真實到位。
淞滬抗戰中,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謝晉元800勇士大戰四行倉庫,姚子青營600勇士死守寶山縣城也是屍橫遍野,震驚中外的惡戰。愛國將領姚子青率全營官兵死守寶山七天七晝夜,最終因寡不敵眾、悉數壯烈獻身。
這是一部很血腥中肯的戰鬥劇,侵略者不是痴痴呆呆小丑,我們也沒有手撕鬼子的橋段,更沒有鬥智鬥勇、美的五迷三道的女特務。你不會從中意淫到痛扁他們的快感,也沒有多麼傑出的勝利,更沒有美女給你的視覺盛宴。這是真實的歷史,博物館珍藏著姚子青的日記本,裡面寥寥數語記錄著戰爭的進展;花名冊裡,600個將士的名單被認真的一筆勾銷,「鐵血錚錚,永垂史冊。」
你看見的是革命先烈在極端的條件下,咬緊牙關浴血奮戰,他們也會痛哭流涕,絕望地大哭大叫。年輕的士兵在連天的炮火中會瑟瑟發抖、小便失禁;他們會在戰爭的間隙自娛自樂,唱一段小曲。姚子青壯烈犧牲後,日軍首領親自為他整理儀容。一個領導被下屬尊敬並不希奇,但是能嬴得宿敵的敬意,卻是難事。
寶山保衛戰也是一場不可取勝的戰爭,但國人卻戰爭到了最一刻。比較《戰狼》,淞滬會戰沒有勢不可擋的個人英雄主義,有的是錚錚鐵骨的拋頭顱、灑熱血。影片開頭的煩悶和特效的不完美,沒有掩蓋住現場觀眾的眼淚。到後面姚子青的戰前宣導、雨夜點兵以及最終小兵的下跪,著實戮中了我們的淚點,從影院出來時,心裡總覺得有什麼東西堵著。
作為一部很實在的抗戰電影,作為緬懷當年淞滬會戰的各位先烈,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去影院感觸當年的點滴情懷。哪怕歷史是沉重的,最起碼我們不忘英魂,最後讓我一起:「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永遠不忘為祖國領土完整而流血犧牲的捍衛者!
(圖文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告訢作者刪除!歡迎評論指導!謝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