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中國文化的璀璨瑰寶,成語是漢語中一種被長期使用的短語,現在成語的產生大多是來自舊時文學典籍,人們的日常口頭用語或是歷史小故事。《滕王閣序》中國古代運用成語最多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為唐代王勃所著,全文總共只有七百七十三個字,但其中卻有著四十個成語。是一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存在。因此《滕王閣序》也被稱為「古今第一雄文」。
滕王閣本是滕王李嬰擔任洪都都督時所築,多年之後閻伯嶼擔任洪州牧時重新將滕王閣修繕,之後在滕王閣大擺宴席,宴請賓客,王勃路過此地自然也在受邀之列。閻伯嶼本想讓自己的女婿以滕王閣為題寫一篇文章,並在前一晚就告知他題目,以便他能在這場文學盛宴上大出風頭,彰顯出他的才華,於是當閻都督在宴會上提出這個題目的時候,文人們都心領神會地選擇沉默不語,可偏偏有個愣頭青提筆就上了。
儘管閻伯嶼有著諸多不快,當王勃在寫作開頭不禁嘲弄,還借換衣服為理由離席而去,但是當王勃寫到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時候,還是忍不住拍案而起,被王勃的才華深深折服,最終對王勃讚譽有加,將這篇文章永遠地留了下來。
滕王閣序因為其不凡的影響力也一直存在高中課本中,這篇文章王勃用語通篇簡潔明快卻脈絡分明,使人有著身臨其境的感覺,不論是遣詞結構還是字裡行間的情感表達,都無不體現出作者極高的文學底蘊,接下來本文將列舉幾個文中存在的成語,並解釋其出處和意思。
三江五湖:取自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這個詞有兩個意思,一是指三江交匯的場面,或是泛指各類江湖。
桂殿蘭宮:取自「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形容極其豪華,裝飾華貴的宮殿或者建築物。
水天一色:直接出自滕王閣序原文「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表示水天相接,天色與水光相融的奇異景象。
時運不齊:取自「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通常形容人正恰逢逆境,時運不濟。
馮唐易老:取自「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個成語寫的是漢朝良臣馮唐,勤勤懇懇歷經三朝才被朝廷認可,但是卻無奈身體年邁不能在上朝為官,通常表示自己難以得到重用的悲傷之情。
李廣難封:取自「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李廣是漢朝大將,但是他的部下很多都已經受封爵位,唯獨他坐擁卓越戰功也始終不見封侯,這通常表示嘆息功高不爵。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這句詩表示雖然韶光易逝,雖然青春已經不再但是從現在奮起直追,也並不晚。
窮途之哭:取自「孟嘗高潔,豈效窮途之哭」,直面意思是因為車子行走途中突然沒了去路而悲傷,深層意義則是指人恰逢逆境,無路可走的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