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駢文,全文773字包含40個成語,句句都是絕唱,成為千古名篇

2021-02-15 書閱吧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漢語言的博大精深是眾所周知的,而漢語中最為精華的一個部分,就是那些內涵豐富、成千上萬的成語。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成語的誕生,一般都是來自於古代的經典歷史和文學作品,還有一些源於廣泛流傳的歷史故事和民間故事。

成語的形式大多數都是四個字,但是也有三個字和多個字組成的,它們的結構固定,形式固定,不能隨意變動詞語中的字詞和順序。成語的意思也非常豐富,往往背後都是包含著一些有趣的典故和深刻的哲理。

唐代是一個詩文的盛世,許多有名的詩歌中都產生了流傳千古的成語,比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來源於李白的《蜀道難》,「桂子飄香」出自宋之問《靈隱寺》的「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曾經滄海」出自元稹的《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雲。」「壯志未酬」出自李頻的《春是思歸》「壯志未酬三尺劍,故鄉空隔萬重山。」 「石破天驚」出自李賀的《李憑箜篌引》「女媧鍊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但是,要說歷史上產生成語最多的一篇文章,還是要數唐代王勃寫的千古名篇《滕王閣序》。《滕王閣序》全文773個字,包含了40個成語,令人嘆為觀止,堪稱是我國古代創造成語數量最多的一篇文章。

《滕王閣序》裡遠遠不止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個千古名句,創造了大量成語的《滕王閣序》,被贊是「一字千金」,全篇讀下來都是酣暢淋漓,每一句都堪稱是千古名句。

唐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裡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滕王閣序》裡面共出現了40個成語,分別是襟江帶湖、三江五湖、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勝友如雲、高朋滿座、騰蛟起鳳、躬逢其盛、飛閣流丹、桂殿蘭宮、鐘鳴鼎食、雲銷雨霽、水天一色、漁舟唱晚、衡陽雁斷、逸興遄飛、響遏行雲、天高地迥、萍水相逢、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達人知命、老當益壯、白首之心、窮且益堅、青雲之志、涸轍之鮒、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窮途之哭、一介書生、謝家寶樹、好景不常、盛筵難再、臨別贈言、登高能賦、潘江陸海、物換星移。

這些美好的詞語,像是一顆顆光彩奪目的珍珠一樣串聯在一起,構成了《滕王閣序》這篇曠世奇文,光是看這些成語美好的表面意思,就令人對文章中描寫出來的自然風景無限地憧憬和嚮往。                                                                                                                                                                                                                       

雲銷雨霽,烏雲消散了,雨水停止了,滿天的雲雨頓時消散,也形容美好的一切一去不復返了,帶個人非常美好的意境感受。水天一色,秋高氣爽,水和天同為一樣的顏色,四個字就寫出了水天之間連接在一起的一片遼闊景象。

漁舟唱晚,在緋紅色的夕陽映照下,廣闊的水面蕩漾著萬頃碧波,漁民打完了魚,哼著漁歌划著船回家,隨著碧波漸行漸遠,一片祥和之氣。物換星移,景物改變了,星辰的位置也變了,時間就像天上的星辰一樣,在不知不覺見一切都發生了改變,讓人感覺到一種既美好又悵然若失的惆悵。

短短773個字中,就包含了40個韻味豐富的成語,每一個成語看上去都是意境唯美,讀上去都是朗朗上口,全篇的構成如此的精緻,用詞如此的精華,每一句都堪稱是千古名句,也難怪《滕王閣序》會成為流傳千古的名篇。

                                                                                                                                                                                                                                                                         

相關焦點

  • 文學史上流傳千古的7篇駢文,第四最唯美,第一當之無愧
    駢文,又稱駢體文、駢儷文或駢偶文,是中國古代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駢文起源於漢末,形成並盛行於南北朝。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之後,駢文首遭一挫;韓、柳去世之後,影響又起,李商隱、溫庭筠、段成式皆此中好手,三人皆排行第十六,故世稱「三十六體」。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生在皇室,當個弱地的君主,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一個詞中之帝,則是李煜自己的選擇。今日就和大伙兒分享被稱作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隨便便拿出來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沒被超越!到底是什麼詞呢?居然能有這般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莊子流傳千古的名篇,不僅奉獻了一個成語,而且啟迪深刻
    下面介紹莊子流傳千古的名篇,不僅奉獻了一個成語,而且啟迪深刻。《庖丁解牛》(節選)作者:莊子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而成語「遊刃有餘」,也不斷地在生活中得到應用,用以表達技術熟練,經驗豐富,遇到問題可以迎刃而解。莊子通過庖丁自述解牛技術純熟的原因,顯示出其中包含的深刻哲理,從中也能悟得養生之道。人處在複雜的社會中,應該像庖丁解牛一樣,了解複雜情況,避開一切矛盾,像保護刀刃一樣保全自己。
  • 一篇600字文出18個成語,堪稱三立完人,請你們不要再黑他
    關於諸葛亮,他的事大家都很熟悉了,他的一生,都獻給了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對他最好的總結和評價。然而不少人對這位千古名相有著誤解,動輒大肆批判,這對諸葛亮是不公平的。諸葛亮是偉大的,至於有多偉大?不妨來看看正史上的諸葛亮,了解他的一生,再來評價。
  • 王勃最孤獨的一首詩,讀來令人感慨萬千,也是他生命最後的絕唱
    ,他一生只活了短短的二十七歲,可卻寫下了無數令人驚豔優美名篇,每一首都足以令人驚豔,特別是他的一首《滕王閣序》,更是被稱為千古美文,裡面一些經典的句子,那也是深入人心,例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 李煜的「封神之作」,4句話無一不是千古名篇,開頭6個字流傳千年
    他不愛江山愛詩詞,不愛權利愛詩畫,做皇帝做的「一塌糊塗」,作文人竟成了「千古詞帝」。在歷史上是一位最負盛名的亡國之君,但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卻又讓無數風流才子惋惜不已。清朝大詩人郭磨就有一首詩來憑弔李煜:做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 唐代最有名的一首元宵詩,作者是蘇軾先祖,前兩句包含一個成語
    這首詩描繪的是神龍元年(705年)上元夜神都洛陽觀燈的景象。據劉肅《大唐新語·文章》載:武則天時,正月十五夜京城大放花燈,觀者人山人海,數百名文士賦詩紀事,當時,以蘇味道、郭利貞、崔液三人所作為絕唱。首聯寫燈火輝煌,成語「火樹銀花」即由此而來;頷聯寫人流如潮,明暗相間,縱橫交錯;頸聯寫夜遊之樂,突出歌伎豔若桃李;尾聯寫人們對良辰美景的無限留戀。我來細看這首詩。四面八方,天地上下的燈都合在一起,一片燈火輝煌。平時禁行的星津橋開禁了,四處都可以通行。
  • 王勃的這首詩,僅僅只有二十個字,卻滿滿的都是思鄉之情!
    相信只要一提起王勃,對於很多人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例如他的一首駢文《滕王閣序》,便是一首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裡面的句子,寫得非常的唯美,大氣磅礴,「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讀來真是令人讚不絕口。當然他的詩作,也是同樣的與得清新優雅,也是有很多的千古名句,譬如「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這兩句到現在,依舊還是被人引用,經常也會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的口語中。
  • 諸葛亮一篇文「造出」29條成語,韓愈脫口而出40條
    成語的背後有的是一段歷史故事,有的是名篇佳句。今天要介紹的成語知識也很有趣:古人短短的文章中有大段文字都被後人沿用,並稱之為成語。一起來看看這兩篇高產成語的古文。
  • 他與蘇軾是忘年交,一首詩詞成為千古名篇,讓挑剔的文人讚不絕口
    他是蘇軾的忘年交,他的一首流傳千古詩詞,其中有五個字成為神來之筆,被世人常常掛嘴邊,就連最挑剔的文人都讚不絕口在中國古代詩詞文化歷史長河中,像李白、王維、杜甫、白居易等人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蘇東坡創作出的佳作,每一部都是非常經典。而作為他最賞識的一位學子秦觀,也是北宋著名詞人。或許很多人對他不是很了解,但是只要提到「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甚至也成為了很多朋友抒寫情書的佳話了;而這首詩的創作者就是秦觀。
  • 全文七百七十三個字,四十多個成語,此文被稱為古今第一雄文
    成語是中國文化的璀璨瑰寶,成語是漢語中一種被長期使用的短語,現在成語的產生大多是來自舊時文學典籍,人們的日常口頭用語或是歷史小故事。《滕王閣序》中國古代運用成語最多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為唐代王勃所著,全文總共只有七百七十三個字,但其中卻有著四十個成語。
  • 古代最「懶」的一首詩:全詩31個字有24個重複,卻成千古經典!
    古代最「懶」的一首詩:全詩31個字有27個重複, 卻成千古經典!如果沿著中國詩歌的發展史溯源,其源頭一定會與《詩經》有關。《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所以,《詩經》又有個別名,叫《詩三百》。
  • 李清照這首詞寫桂花,別出心裁,句句霸氣,成為千古名篇
    這種意象無論在古代還是今天都是很常見的。在古代,花常常被文人墨客認作是寄託志向與情操的事物。每個詩人詞人也都有自己喜歡的花。如果說讓大家說一點帶「花」的詩詞,大家肯定是信手拈來。每一句詩詞的背後,都有一個美好的故事,都寄託著作者的志向。
  • 天下第一劍: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圍觀的人山人海,個個神色惶惶,天地也為之變色。耀眼的劍光好像是后羿(上古傳說中的射日英雄)把九個太陽射落下來,身形矯健如天神駕著遊龍在天上翱翔。開始時如同收束起震動的雷霆,結束時就象平靜的江海凝住了波光……
  • 朋友失約,他隨手寫了一首詩,竟成為千古名篇
    這首約客,是趙師秀的客人失約後所寫,清麗脫俗,朗朗上口,不愧為千古名篇。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這是描寫等待客人來訪的季節。梅子成熟的時節,正是梅雨來臨的時候,家家戶戶因此都籠罩在這迷離的煙雨之中。在或遠或近,長滿青草的池塘裡,蛙的叫聲時時傳來。
  • 陶淵明的一首飲酒詩,全文無一酒字,最後10字乃千古名句
    酒與詩的結緣,成為很多文人墨客的精神寄託
  • 流傳千古的兩篇家訓 外化為中國人做事做人的風格信條
    流傳千古的兩篇家訓 外化為中國人做事做人的風格信條時間:2018-05-20 21:09   來源:國學時訊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流傳千古的兩篇家訓 外化為中國人做事做人的風格信條 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有著很深厚的文化積澱,這些文化精髓流淌在中國人 的血液中,並外化為中國人做事、做人的風格信條
  • 帶「朱」字的成語.與「朱」有關的四字成語都在這裡,值得收藏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朱」,先點上面藍字珠塘朱氏,再點關注,每天免費閱讀。讓我們攜手弘揚朱氏文化,傳播朱氏正能量!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百家姓》採用四言體例,對姓氏進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韻,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對於中國姓氏文化的傳承、中國文字的認識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這也是能夠流傳千百年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百家姓中,那個字的成語多呢?我今天按照順序開始整理。太少的我就不整理了超過十個,我就和大家分享。
  • 5首描寫相思難忘的古詩詞,每一首都是千古名篇,讓人回味無窮
    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5首描寫相思難忘的古詩詞,每一首都是千古名篇,讓人回味無窮。第1首,《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大詩人李商隱。李商隱和杜牧齊名,人稱小李杜。
  • 天下第一行書的千古謎團
    不過,對於新昌縣一名中學教師袁伯初來說,這裡卻隱藏著一個千古的謎團,這個謎團吸引著他三番五次前來考察,時間長了,村民們都認識了這個戴著眼鏡背著小包的中年男子。  這個謎團,和王羲之有關。  蘭亭雅集的參加者,據唐何延之《蘭亭記》的記載,有謝安、孫綽、支遁……還有王羲之的三個兒子共四十一人,眾人飲酒賦詩作文,最後由已有幾分酒意的王羲之執筆為之作序。王羲之輕拈鼠須筆、鋪開蠶繭紙,用他最擅長的中鋒行楷,洋洋灑灑28行、324字一揮而就。在這篇短文中,王羲之既描寫了蘭亭優美的自然環境,又抒寫了與朋友相聚的歡欣,同時也抒發了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快然自足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