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年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小學美術——中國美術史人物,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中國美術史之人物篇 閻立本(二)
————以宮廷畫為主的奉御畫家
考點:
1.唐代雍州萬年人,擅長書畫,作畫所取題材相當廣泛,如宗教人物、車馬、山水。人物畫成就最高,最精形似。取材多是貴族、官宦以及宮廷歷史事件。
2.閻立本的線描畫面面部細勁圓潤,畫衣物簡練粗重。注重根據不同的對象使用不同的線條。設色濃重妍麗,造型中的觀念性與「以神寫形」的強化與誇張。
3.閻立本將中國繪畫向盛唐的「煥爛而求備」推進了一步,因此他是一個承上啟下的畫家。
4.主要作品《步輦圖》、《歷代帝王圖》、《職貢圖》等。
閻立本(約601年—673年),中國唐代畫家兼工程學家,善畫道釋、人物、山水、鞍馬,尤以道釋人物畫著稱,除了擅長繪畫外,而且還頗有政治才幹,在唐高祖武德年間即在秦王(李世民)府任庫直,太宗貞觀時任主爵郎中、刑部侍郎等職。
唐代的宮廷繪畫非常發達。這些繪畫基本上以描寫宮廷生活為主的,閻立本就是一個以宮廷繪畫為主的畫家。
通過閻立本的作品,我們可以發現:唐代敦煌壁畫「淨土」中的「皇帝」,竟然和閻立本在宮廷裡畫的皇帝,幾乎完全一樣。由此看來,到了唐代,經過將近五六百年的吸收,印度佛教繪畫已經和中國宮廷繪畫結合在一起,沒有什麼差別了。
唐代宮廷中有職業性的畫家。這些畫家,不但自己一生以繪畫為職業,甚至還將工作傳給兒子、孫子或兄弟。閻立本就是這種情形,他的父親閻毗,他的哥哥閻立德,都給宮廷畫過畫。
當時的宮廷畫家,不只是畫畫,還要替皇帝、公主等貴族們設計住的房子、穿的衣服、用的家具器物,等於是一個宮廷設計師。
由此看來,唐代的藝術工作者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十分相似,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也是從中古莊園向近代城市國家過渡的時期,藝術家的職能與社會地位,就與唐有類似之處。既然是宮廷畫家,那麼閻立本的作品都是和這一時期的帝王有關。
《歷代帝王圖》卷
現今我們所能見到的《歷代帝王圖》為後人的摹本,又名《列帝圖》、《十三帝圖》、《古列帝圖卷》。畫中刻畫了歷史上漢至隋間有不同作為的13位帝王的形象,這13位帝王按歷史順序依次是:前漢昭帝劉弗陵、後漢光武帝劉秀、魏文帝曹丕、蜀主劉備、吳主孫權、晉武帝司馬炎、北周武帝宇文邕、陳文帝陳蒨、陳廢帝陳伯宗、陳宣帝陳頊、陳後主陳叔寶、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
帝王都身體魁偉,兩臂張開,衣袖寬大。旁邊陪襯的人物,相形之下,就顯得卑微。遵從「主大從小, 尊大卑小」的人物安排原則來處理人物大小和前後。 《歷代帝王圖》局部
這種突出主要人物的畫法,在閻立本的《步輦圖》中也可以看得到。
《步輦圖》
《步輦圖》是一張歷史畫,古代沒有照相機,對於重大事件,就常常以繪畫來記錄。這也是宮廷畫家的重要工作之一。
《步輦圖》是描寫唐代宗在貞觀十五年,為了政治上的原因,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國王松贊幹布的事。吐蕃就是現在的西藏,松贊幹布派使者「祿東贊」到唐代的首都長安,晉見唐太宗,迎娶文成公主。
畫面上,十分威嚴的唐太宗,坐在「步輦」上。「步輦」是一種座椅,是中國一千三百多年前封建宮廷中的一種習俗,由六個宮女抬著。步輦旁有兩個宮女拿著很大的宮扇,後面還有一個宮女拿著一張傘蓋。
「步輦」由右向左而來。左邊是三個人。第一個是穿紅袍的官吏,可能是引見的典禮官,類似我們今天外交部的禮賓司吧;第二個穿西藏服裝的,就是吐蕃使者祿東贊;最後一位大概是翻譯官。這三人都雙手捧立,姿態非常恭敬。
唐太宗在畫面上就畫得比較大,顯示了唐代帝王的威儀,遵從「主大從小,尊大卑小」的人物安排原則。人物的衣紋簡勁樸質,祿東贊的長袍卻花紋精密,顯示其民族服飾特色,畫面色彩除墨染外,用大紅、赭黃、石綠、石白等色,形成溫麗、莊重與喜悅的氣氛。據研究這幅作品可能是宋朝人臨摹的,不過,閻立本原畫的構圖和筆法大致上都保留下來了。唐太宗的相貌,我們在不同的幾張畫上都能看到,畫的都很像,可見唐代的肖像畫是很寫實的。
(編輯:luohong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