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繪女性的「美女畫」也是中國傳統人物畫創作中的一個類型——仕女畫。畫家們按照自己心中「美」的理想來塑造各類女性形象,每個朝代都具備不同的特色以及審美標準:六朝的秀骨清像、面短而豔;隋唐的豐肥腴麗;宋元的端嚴秀麗;明清的弱不禁風、風露清愁。因此,一部仕女畫史也是一部「女性美」意識的流變史。
「女性美」的千年流變史
傳為東晉顧愷之作品的唐宋摹本《洛神賦》、《列女仁智圖》、《女史箴圖》是現存最早的仕女畫,代表了魏晉時期的仕女畫風格。現藏大英博物館的顧愷之《女史箴圖》就是用歷代賢妃的故事來告誡宮廷婦女需遵守婦德。
傳顧愷之《女史箴圖》(局部)
唐代作為封建社會最為輝煌的時代,也是仕女畫的繁榮興盛階段。張萱和周昉成為仕女畫創作的代表性畫家。仕女畫主要描繪和表現女性的美,常與「宮怨」的意象結合在一起,帶有一種文學化的敘事結構。
唐 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卷(宋摹本),遼寧省博物館藏
張萱畫仕女尤喜以朱色暈染耳根,畫嬰兒既得童稚之形貌,又有活潑之神採。畫貴族遊樂生活場景,注意環境和色彩對畫面氣氛的烘託和渲染。其《虢國夫人遊春圖》描繪楊貴妃之姊虢國夫人乘宮馬春遊之情景,人馬、服飾盡得唐人風致。
唐 周昉《簪花仕女圖》卷,遼寧博物館藏
周昉生活的唐朝經過安史之亂由盛而衰,社會矛盾日漸尖銳。他筆下的婦女已不同於張萱作品中的歡愉活躍,而仿佛是沉湎在一種百無聊賴的心態中,茫然若失,動作遲緩。縱然是裝飾得花團簇錦,也掩不住內心的寂寞與空虛。
唐 周昉《簪花仕女圖》(局部)
周昉的《簪花仕女圖》中描繪6位中晚唐時期典型的貴婦形象。從這幅作品我們能看到唐朝的時尚女性是如何裝扮自己的。
唐 周舫《揮扇仕女圖》(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到了明清時期,仕女畫的人物不再像唐代只局限於上層貴族女性,從最初的賢婦、貴婦、仙女等擴展到了各個階層、各種身份、各樣處境的女子,甚至一些有名的妓女也出現在了仕女畫中。隨著明清戲曲小說的發展,一些書中的女性人物也進入了仕女畫的題材中。
清 費丹旭《十二金釵圖》冊,故宮博物院藏
由於社會穩定,經濟的發展,審美情趣也有所變化。明清時期仕女畫多以亭臺樓閣等為背景,出現的女性身姿嫋娜而修長,面容清麗,突出女性柔美嫻靜的氣質。明代仕女畫風格總體上趨向於清淡典雅和精妍富麗兩種風格,體現了文人的審美要求。
明 唐伯虎《孟蜀宮妓圖》,故宮博物院藏
《孟蜀宮妓圖》是明朝著名文學家唐寅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藉此圖披露孟蜀後主的糜爛生活,有諷喻之意。值得注意的是,畫家所描繪的仕女,皆柳眼櫻唇,下巴尖俏,這也可以讓我們看到當時的時尚。
明 仇珠《女樂圖》軸,故宮博物院藏
到了清代,仕女畫在江南極受歡迎。明代仕女畫的「雅致」之風愈發走向極端,逐漸演變成一種超越了正常範圍的病態性的「孱弱」之美,以獲得一種惹人的憐愛。正如當時美人的標準「鼻如膽,瓜子臉,櫻桃小口螞蚱眼;慢步走,勿乍手,要笑千萬莫張口」。
清 金廷標《仕女簪花圖》軸,故宮博物院藏
現藏故宮博物院的《仕女簪花圖》、《芭蕉仕女圖》等作品中女子杏臉桃腮,皓齒朱唇,身段婀娜多姿,富於曲線變化,體虛力弱中顯現出嬌柔典雅的娟秀氣,體現出清代仕女畫清新俊秀的時代特徵。
清 沙馥《芭蕉仕女圖》軸,故宮博物院藏
如今,正在蘇州博物館進行展出的仕女畫精品展「江南佳麗」就清晰地展現了從清代中期至近現代女性「倚風嬌無力」的儀態。無論是大家閨秀、小家碧玉、仙女甚至花木蘭等都有著相似的柳腰、細目與櫻唇,風格崇尚淡雅飄逸。
在近現代也有大量的仕女畫作品出現。如傅抱石、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林風眠等市場表現不俗的名家也有大量仕女圖存世,他們的仕女畫相較於他們的山水、花鳥作品數量比較少,也更有藝術表現的難度。
傅抱石《湘夫人圖》軸,故宮博物院藏
傅抱石筆下的仕女圖頗具辨識度,她們通常都擁有纖細、清晰的眉眼,清秀淺淡的鼻子和紅潤精緻的嘴,人物的精神和畫家的精神融合到一起,當然使畫具有使人傾倒的生命力。尤其是傅抱石曾反覆根據屈原詩歌中的湘夫人、山鬼等形象繪製的仕女圖,讓人印象深刻,更有多件作品以天價成交。
傅抱石《雲中君和大司命》
成交價:230,000,000 元人民幣
北京保利
2016年春拍
傅抱石《蝶戀花》
成交價:133,400,000 元人民幣
中國嘉德
2018年秋拍
傅抱石《山鬼》
成交價:63,825,000 元人民幣
2017年北京保利春拍
傅抱石《柳蔭仕女》
成交價:17,825,000 元人民幣
中國嘉德2018年春拍
「五百年來一大千」的張大千不僅山水畫筆酣墨暢、恣肆淋漓,花鳥畫鮮活靈動、形神畢肖,仕女畫也細緻之極。張大千也曾在一首題畫詩中自道:「眼中恨少奇男子,腕底偏多美婦人。」
張大千《春困圖》
成交價:8,970,000 元人民幣
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
張大千《執扇仕女》
成交價:6,775,000 港元
2019年香港蘇富比春拍
不同於山水和花鳥題材受到文人畫家群體的重視,仕女畫一直是小眾題材,其創作難度頗大。一般來說仕女畫創作講究精細、唯美,對人物神態的把握、身形的比例、線條、開臉、手部動作都有著超高的要求。
徐悲鴻《落花人獨立》
成交價:30,475,000 元人民幣
2015年北京保利秋拍
徐悲鴻《蜀婦汲水圖》
成交價:13,800,000 元人民幣
2017年中國嘉德春拍
備受青睞的仕女畫
而今,在藝術品市場,「仕女畫」這個小眾的品類也展現出上漲勢頭。近兩年有拍賣公司將仕女畫作為專題拍賣,雖然多半是夾雜在書畫專場中。無論從「仕女畫」的成交量還是成交價來看都是比較高的,市場潛力很大。像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等名家精品仕女畫因其稀有性,獨有的藝術魅力和文物價值,越來越受藏家的青睞,遠遠高於其他人物題材的作品。從市場的角度來說,仕女畫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收藏題材。
齊白石《黛玉葬花》
成交價:7,475,000 元人民幣
2019年中國嘉德秋拍
黃胄
《紈扇仕女》
成交價:368,000 元人民幣
2019年中國嘉德秋拍
當然,仕女畫的價值需要經過歷史的積澱,時間的檢驗及市場的篩選,投資或收藏切記不能盲目,既需要專業人士的指導,同時也需要自身的常識和獨到的眼光。
林風眠《花蔭仕女》
成交價:3,680,000 元人民幣
2019年中國嘉德秋拍
林風眠《中國戲曲系列:楊門女將》
成交價:10,240,000 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