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拉斐爾前派首先讓人想起米萊斯的《奧菲利亞》
畫奧菲莉亞的人很多,印象深刻的唯有米萊斯,或許正是一反拉斐爾反學院派而明亮、強聚焦的自然主義風格和更富戲劇性的表現手法,用色清新卻滿富憂鬱情調,無法不深入人心。
或者說我本身就是個骨子裡偏愛悽美疼痛悲劇的人,老實說並不太青睞片中過於「活潑」的敘事手法和類似打破第四堵牆這樣的表現形式。大部分的故事走向和史實出入不大,但丁·加百列·羅塞蒂,這個有著詩人+天使的浪漫名字的才子,學識淵博,寫詩,風流且「瘋狂」,讓我想起了另一個寫詩的瘋子但丁,故下文均稱羅塞蒂為但丁。但當捧腹看完這幫「滿腹激情和男性浪漫」的PRB熙熙攘攘的藝術探索和名利追求,直到最後麗茲死去的時候,才愕然醒悟,這根本不是部讓人發笑的「喜劇」吧?
而麗茲似乎成了真正的奧菲莉亞。奧菲莉亞是莎翁筆下被哈姆雷特拋棄而瘋狂的未婚妻。她們一樣美好而脆弱,一樣是熾熱的情感枯萎而凋零死去。正如蘭波筆下的《奧菲莉亞》:
「正是因為大海的濤聲像一片嘶啞的喘息,
撕碎了你這少女過於仁慈又過於溫柔的心,
正是因為四月的早晨一位俊雅蒼白的騎士,
一個可憐的瘋子,默坐在你的雙膝。」
片中最後但丁為麗茲所畫的《貝婭塔·貝婭特麗絲》,遠處西下的日光一撒而下,依舊一頭紅髮,膚白唇紅,仿佛還是生前柔美姣好的面龐,痛且迷醉。紅鴿口中的罌粟花不正是麗茲本身的寫照?她因罌粟而死也如罌粟花那般豔麗而致命。身後的愛神和但丁,羅塞蒂的牽絆是愛還是地獄?「我要把城市作為背景,並加上兩個彼此投著敵意目光的但丁和愛神的形象。當那隻傳播死訊的鳥把那枝罌粟花投入貝婭特麗絲的手中時,這有多麼不幸!」
「我愛奧菲莉婭,四萬個兄弟的愛加起來也比不上我對她的愛。」
像哈姆雷特那一句遲來的真心告白一樣,麗茲也永遠看不到但丁餘生懊悔的愛。
在盛放之際凋零,夭折的玫瑰。
———於奧菲莉亞,於麗茲。
-------------------------------------------------------------
以下是關於奧菲莉亞和拉斐爾前派的一些番外
花的象徵含義(來自百度百科)
《奧菲麗婭》中的很多鮮花——畫中包含的任何一朵——都在戲劇中提到過,或者有著象徵意義。米萊斯仔細觀察了這些遍生於尤厄爾河谷的鮮花,因為他在河邊工作了5個月的時間,這些鮮花開放的時間也是不同的。前景中的烏鴉花,看起來類似毛茛,象徵著忘恩或幼稚。奧菲麗婭頭頂的垂柳象徵著被棄的愛。環繞柳枝的蕁麻表現了痛苦。她右手附近漂浮的雛菊表現清白。奧菲麗婭也在第四幕第五場中提到:「有一朵雛菊。」漂浮在她臉頰、衣裙旁的粉紅玫瑰,以及生長在河岸上的白色的野玫瑰叫人聯想到他哥哥叫她「五月的玫瑰」。它們也包含了許多象徵意義,例如年輕、愛情和美麗。窒息、死亡和衰落。紫羅蘭花環圍著奧菲麗婭的脖頸(見第四幕第五場),讓人想到:「我會給你一些紫羅蘭,只是在我父親去世時它們都枯萎了:它們說他有一個好的結局。」紫羅蘭象徵忠誠,也象徵純潔和英年早逝。
還有一些花是米萊斯在現場加進去的。繡線菊也許表現了她的死毫無益處。淺藍的勿忘我生長在河邊,表達著與它名字相同的意義。三色紫羅蘭(pansy)漂浮在衣裙的中間,讓人想起奧菲麗婭在野外採集鮮花(「那是為了思考。」)它們象徵了思考,而它們也意味著無益的愛(pansy源自法語penses)。三色紫羅蘭一旁的雉眼表達了悲傷,鮮紅的罌粟帶著黑色的種子表現了長眠和死亡。起初,米萊斯畫中還包括了一些水仙,不是在尤厄爾看到的,而是後來從倫敦康文特公園買來,因為他覺得畫中需要更多的黃顏色,可他的詩人朋友坦尼森建議說,它們不合適,它們象徵虛假的希望。
義大利攝影大師保羅·羅佛西作品
歷史上的拉斐爾前派兄弟會與人物劇照
左:Vogue作品 右:但丁·加百列·羅塞蒂《維納斯威爾科迪亞》
受拉斐爾前派影響的華倫天奴2014冬季高定
左:但丁·加百列·羅塞蒂《帕爾賽福聶》 右:Gucci2012秋冬高定
《帕爾賽福聶》畫上題詩:
遠遠地,有光,帶來冷冷的歡欣
在牆邊消隱,一閃而不再
終止在深鎖我的宮門
遠遠地,厄娜的花兒開放悽涼
悲傷的果子,一旦品嘗,禁梏我終生
遠遠地,冥府的天空昏黯
令我顫冷,遠遠地,究竟有多遠
長夜從白晝中降臨
遠遠地,從我內心起了彷徨,撲翅著
異想,噤聽著惆悵
心依舊碎,魂依舊斷
而我性靈的聲音
一聲聲呢喃
唉,可憐你,不幸的帕爾塞福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