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畫色》是奧菲莉亞,也是伊莉莎白·西達爾

2020-10-12 Tango

說起拉斐爾前派首先讓人想起米萊斯的《奧菲利亞》

畫奧菲莉亞的人很多,印象深刻的唯有米萊斯,或許正是一反拉斐爾反學院派而明亮、強聚焦的自然主義風格和更富戲劇性的表現手法,用色清新卻滿富憂鬱情調,無法不深入人心。

或者說我本身就是個骨子裡偏愛悽美疼痛悲劇的人,老實說並不太青睞片中過於「活潑」的敘事手法和類似打破第四堵牆這樣的表現形式。大部分的故事走向和史實出入不大,但丁·加百列·羅塞蒂,這個有著詩人+天使的浪漫名字的才子,學識淵博,寫詩,風流且「瘋狂」,讓我想起了另一個寫詩的瘋子但丁,故下文均稱羅塞蒂為但丁。但當捧腹看完這幫「滿腹激情和男性浪漫」的PRB熙熙攘攘的藝術探索和名利追求,直到最後麗茲死去的時候,才愕然醒悟,這根本不是部讓人發笑的「喜劇」吧?

而麗茲似乎成了真正的奧菲莉亞。奧菲莉亞是莎翁筆下被哈姆雷特拋棄而瘋狂的未婚妻。她們一樣美好而脆弱,一樣是熾熱的情感枯萎而凋零死去。正如蘭波筆下的《奧菲莉亞》:

「正是因為大海的濤聲像一片嘶啞的喘息,

撕碎了你這少女過於仁慈又過於溫柔的心,

正是因為四月的早晨一位俊雅蒼白的騎士,

一個可憐的瘋子,默坐在你的雙膝。」

片中最後但丁為麗茲所畫的《貝婭塔·貝婭特麗絲》,遠處西下的日光一撒而下,依舊一頭紅髮,膚白唇紅,仿佛還是生前柔美姣好的面龐,痛且迷醉。紅鴿口中的罌粟花不正是麗茲本身的寫照?她因罌粟而死也如罌粟花那般豔麗而致命。身後的愛神和但丁,羅塞蒂的牽絆是愛還是地獄?「我要把城市作為背景,並加上兩個彼此投著敵意目光的但丁和愛神的形象。當那隻傳播死訊的鳥把那枝罌粟花投入貝婭特麗絲的手中時,這有多麼不幸!」

「我愛奧菲莉婭,四萬個兄弟的愛加起來也比不上我對她的愛。」

像哈姆雷特那一句遲來的真心告白一樣,麗茲也永遠看不到但丁餘生懊悔的愛。

在盛放之際凋零,夭折的玫瑰。

———於奧菲莉亞,於麗茲。

-------------------------------------------------------------

以下是關於奧菲莉亞和拉斐爾前派的一些番外

花的象徵含義(來自百度百科)

《奧菲麗婭》中的很多鮮花——畫中包含的任何一朵——都在戲劇中提到過,或者有著象徵意義。米萊斯仔細觀察了這些遍生於尤厄爾河谷的鮮花,因為他在河邊工作了5個月的時間,這些鮮花開放的時間也是不同的。前景中的烏鴉花,看起來類似毛茛,象徵著忘恩或幼稚。奧菲麗婭頭頂的垂柳象徵著被棄的愛。環繞柳枝的蕁麻表現了痛苦。她右手附近漂浮的雛菊表現清白。奧菲麗婭也在第四幕第五場中提到:「有一朵雛菊。」漂浮在她臉頰、衣裙旁的粉紅玫瑰,以及生長在河岸上的白色的野玫瑰叫人聯想到他哥哥叫她「五月的玫瑰」。它們也包含了許多象徵意義,例如年輕、愛情和美麗。窒息、死亡和衰落。紫羅蘭花環圍著奧菲麗婭的脖頸(見第四幕第五場),讓人想到:「我會給你一些紫羅蘭,只是在我父親去世時它們都枯萎了:它們說他有一個好的結局。」紫羅蘭象徵忠誠,也象徵純潔和英年早逝。

還有一些花是米萊斯在現場加進去的。繡線菊也許表現了她的死毫無益處。淺藍的勿忘我生長在河邊,表達著與它名字相同的意義。三色紫羅蘭(pansy)漂浮在衣裙的中間,讓人想起奧菲麗婭在野外採集鮮花(「那是為了思考。」)它們象徵了思考,而它們也意味著無益的愛(pansy源自法語penses)。三色紫羅蘭一旁的雉眼表達了悲傷,鮮紅的罌粟帶著黑色的種子表現了長眠和死亡。起初,米萊斯畫中還包括了一些水仙,不是在尤厄爾看到的,而是後來從倫敦康文特公園買來,因為他覺得畫中需要更多的黃顏色,可他的詩人朋友坦尼森建議說,它們不合適,它們象徵虛假的希望。

義大利攝影大師保羅·羅佛西作品

歷史上的拉斐爾前派兄弟會與人物劇照

左:Vogue作品 右:但丁·加百列·羅塞蒂《維納斯威爾科迪亞》

受拉斐爾前派影響的華倫天奴2014冬季高定

左:但丁·加百列·羅塞蒂《帕爾賽福聶》 右:Gucci2012秋冬高定

《帕爾賽福聶》畫上題詩:

遠遠地,有光,帶來冷冷的歡欣

在牆邊消隱,一閃而不再

終止在深鎖我的宮門

遠遠地,厄娜的花兒開放悽涼

悲傷的果子,一旦品嘗,禁梏我終生

遠遠地,冥府的天空昏黯

令我顫冷,遠遠地,究竟有多遠

長夜從白晝中降臨

遠遠地,從我內心起了彷徨,撲翅著

異想,噤聽著惆悵

心依舊碎,魂依舊斷

而我性靈的聲音

一聲聲呢喃

唉,可憐你,不幸的帕爾塞福聶

相關焦點

  • 傑作 | 是誰殺死了哈姆雷特的初戀情人「奧菲莉亞」?
    可是不多一會兒,她的衣服給水浸得重起來了,這個可憐的人歌兒還沒唱完,就已經沉到泥裡去了……」得知奧菲莉亞的死訊後,哈姆雷特與奧菲莉亞的哥哥雷爾提廝打起來,他說:「我愛奧菲莉亞, 四萬個兄弟之愛加起來也不足我所給予她之愛。」最後哈姆雷特復仇成功了,可是他的愛人奧菲莉亞卻死去了。
  • 《情迷畫色》歐洲版限制級唐伯虎
    誰能想到一個中文名叫《情迷畫色》的電視劇有這麼猛的呢?況且還是一部拉斐爾前派兄弟會的傳記,一開篇都是「19世紀中葉,一群年輕人撼動了藝術的基石」。於是當片頭赫然打出「本節目含有部分性場面」這一行小字的時候,只好欲蓋彌彰地「呵、呵」了兩聲,思忖著:顯然,這群年輕人撼動,可不光是藝術的基石。     所以說英語劇名的中文翻譯實在要命。
  • 《情迷畫色》蛋妞在裡面似乎是個渣男呀……
    推薦一部與美術有關的電視劇,英國BBC拍攝的<情迷畫色>是圍繞拉斐爾前派的三位創始人畫家的故事,對於這個在英國興起的獨特美術流派的具體內容及畫家我也不是很清楚,只記得有一張名畫<奧利維亞>,拉斐爾前派可說是寫實主義、自然主義與唯美主義互相結合所誕生的藝術。拉斐爾前派有三個代表人物:但丁•加布裡埃爾•羅塞蒂、威廉•赫爾曼•亨特、約翰•埃弗雷特•密萊。
  • 情畫:你是那水中的奧菲莉亞
    國際標準刊號 ISSN 1674-8719國內統一刊號:CN 46-1079/G0郵發代號:26-229 定價:20元省級期刊,全國發行,知網同步莎士比亞,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西方文藝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
  • 給莎士比亞作品電影《奧菲莉亞》設計服裝,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前不久,備受期待的電影《奧菲莉亞》(Ophelia)於美國上映,反響熱烈。奧菲莉亞是莎士比亞的作品《哈姆雷特》中一位重要的女性角色,該片是對莎士比亞著作《哈姆雷特》的一次重新想像,從奧菲莉亞的視角出發,將講述原劇中未能講述的故事。
  • 奧菲莉亞——孩子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
    《奧菲莉亞》取材自莎士比亞的著名悲劇《哈姆雷特》。王子為了復仇而裝瘋,故意疏遠了他的戀人奧菲莉亞,並且誤殺了她的父親。奧菲莉亞在雙重打擊之下精神失常,墜河身亡。最後,哈姆雷特的叔叔挑動奧菲莉亞的哥哥與哈姆雷特決鬥,二人雙雙中劍。等到真相大白之後,哈姆雷特最終在中劍毒發身亡前殺死了叔叔,為父親報了仇。哈姆雷特的母親也因誤服毒酒身亡。這是一個沒有贏家的悲慘故事!其中最無辜最不幸的,便是奧菲莉亞。
  • 《潘神的迷宮》:奧菲莉亞的陰陽兩界
    這又是一個雙線的故事,這讓我想起王小波《我的陰陽兩界》,奧菲莉亞是這兩界間唯一的聯繫。那麼這草除了在影片中保護奧菲莉亞懷孕的母親之外,又還有什麼寓意嗎?奧菲莉亞闖第二關時吃的葡萄是物慾的象徵嗎?現實中的母親不討人喜,是個屈服於夫權威嚴下的軟弱女性,為什麼她卻也是魔幻世界裡的美麗王后?母親生下的那個異父弟弟是半仙半魔的血緣嗎?上尉的父親那個砸壞了的懷表又象徵什麼?法西斯的幽靈嗎?所以最後梅塞迪斯決定不要將上尉的名字告訴他襁褓中的嬰兒嗎?
  • 已|奧菲莉亞:女人、花、瘋狂、死亡以及愛情
    《奧菲莉亞》局部:臉龐        如果你看過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那麼對奧菲莉亞這個女性形象應該並不陌生。記得是在很久以前讀過朱生豪先生的譯本,除了對哈姆雷特那段有名的獨白"To be or not to be"印象深刻外,另外讓我久久難忘的還有奧菲莉亞因愛情而最終發瘋的臺詞:奧菲莉亞:「這是給您的茴香和漏鬥花。這是給您的芸香。這兒還留著一些給我自己;遇到禮拜天,我們不妨叫它慈悲草。啊!您可以把您的芸香插戴得別致一點。這兒是一枝雛菊。
  • 去年的哈姆雷特和奧菲莉亞又來啦!
    一年前,德國邵賓納劇院的《哈姆雷特》以極具震懾力的暴力美學震驚天津大劇院6月30-7月2日《理查三世》作為本屆林兆華戲劇邀請展的壓軸劇目將在大劇院上演——本次團方抵津帶來了去年《哈姆雷特》大半原班人馬,扮演哈姆雷特的拉斯·艾丁格與扮演奧菲莉亞的詹妮
  • 奧菲莉亞唇色蒼白,讓人心疼
    「眷光之頌」的設計師是奧菲莉亞,她的設計一般都走女神路線,所以這套延續了她一貫的風格,而且該套因為妝容的關係,所呈現出來的不僅僅是女神,還有種悲天憫人的聖母感,非常的高級。
  • 《情迷畫色》筆記
    加百利是個浪子混蛋,也是團隊的領導者米萊是個超sweet的單純男孩亨特魯莽暴躁充滿狂熱之氣沃特斯靦腆正直,優柔寡斷所有的人物都有單純可愛的底色,哪怕是心機手段都是青松愉快的節奏三個人加一個旁觀者,圍繞同一個目標行動拉斯金是目標途徑上指哪哪亮的大Boss冒店女孩麗茲配加百利妓女安妮配亨特Boss夫人配米萊
  • 《情迷畫色》Notes
  • 《情迷畫色》總結
  • 《情迷畫色》珍愛生命 遠離藝術男青年
    ho no 全然不是那麼回事ho yes 這片也不是一無是處首先,看到藝術史中的畫作是如何誕生的還挺有意思的,更別提看到耳熟能詳的幾位畫家長得那麼活色生香,還有拉斯金、狄更斯、威廉莫裡斯等人作了大為添彩的客串了。雖然本人對拉斐爾前派的理念和行動的一致性有所懷疑,我的確還是喜歡他們的畫面的。
  • 《情迷畫色》腐+養眼
  • 《情迷畫色》從奧菲利亞到拉斐爾前派
    畫面右後方的但丁正是羅塞蒂自己,兩人之間的日晷指向九點鐘,是貝阿特麗絲去世的時刻,也是希達爾離去前的時間點無法判斷希達爾的死同她與羅塞蒂之間生出的嫌隙是否相關,但羅塞蒂混亂的私生活顯然難以讓後人對其人品產生極高的評價,所謂「一片傷心畫不成」,都在希達爾死後像蜃樓般遁作無形,欣慰的是羅塞蒂的作品終於有了起色。以朋友威廉·莫裡斯妻子簡·伯登、女管家Fanny Cornforth為原型創作的系列畫作贏得了世人的讚譽,這兩人也自然成為羅塞蒂的情婦。
  • 《情迷畫色》無可救藥的,墮落至極的天才。
    我承認我不懂畫畫儘管我也很想擁有那樣的天才但我從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知道我沒有這樣的才能了再次回味愈發入味john boy還是那樣可愛義大利先生還是那麼迷人不得不承認我被英國男人的氣質所折服了有時候有才華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和沒有才華相比我情願在地獄裡苦苦掙扎
  • 《情迷畫色》絕望而致命的激情
  • 《情迷畫色》Lizzie臺詞兩句
  • 《情迷畫色》desperate的只有Liz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