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莎士比亞作品電影《奧菲莉亞》設計服裝,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2021-02-08 MyPolimoda


前不久,備受期待的電影《奧菲莉亞》(Ophelia)於美國上映,反響熱烈。


奧菲莉亞是莎士比亞的作品《哈姆雷特》中一位重要的女性角色,該片是對莎士比亞著作《哈姆雷特》的一次重新想像,從奧菲莉亞的視角出發,將講述原劇中未能講述的故事。


《奧菲莉亞》電影劇照


此次由《星球大戰》的女主黛茜·雷德利(Daisy Ridley)飾演女主角奧菲莉亞。影片中,黛茜·雷德利憑藉華麗的著裝、精湛的演技,重塑了一個大膽、複雜的年輕女主人公形象。


從這部電影裡你會發現,演員的服裝與電影基調渾然一體,服裝為劇中人物的塑造和性格的豐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帕裡尼獲獎照片


那你知道為《奧菲利亞》影片設計服裝的人是誰嗎?是畢業於柏麗慕達的校友馬西莫·坎蒂尼·帕裡尼(Massimo Cantini Parrini),他以設計影視劇服裝而聞名,在業內被稱為「時裝考古學家」這次為《奧菲莉亞》中的演員們設計服裝,有著什麼樣的體驗和感受呢?來聽聽他怎麼說~


畢業於柏麗慕達服裝設計專業

2018歐洲電影獎最佳服裝設計師獎得主

曾三次獲得義大利電影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師獎


給一部新電影設計服裝時

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去參觀博物館


當我面對一部新電影時,無論是現代劇還是歷史劇,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義大利的博物館,也還會去歐洲的其他地方,尋找靈感、創意。


只有通過一個鮮明的概念,才能讓我的想像實現。這樣更多的可能性才能被創造出來,從而避免瑣碎或老套刻板,落實到一些獨特的東西上面。我的工作不僅僅是為了一個角色,更是為了用服裝來體現出劇中角色身上的真實故事。


《奧菲莉亞》電影劇照


對於奧菲莉亞的角色,我實際上主要參考的是博物館裡面的古希臘繆斯女神,電影中的奧菲莉亞有著繆斯身上具備的優雅和神秘感。因此,我的腦海中又開闢了一個新世界,我在古希臘和浪漫的中世紀之間找到了相似的服裝,這使我對許多角色的想法更加鮮明。


我家裡還有一個巨大的圖書館,裡面有成千上萬的時尚和服裝書籍,有新有舊,還有成堆的期刊。我也買了很多時尚雜誌,它們能反映出當前電影中人物與觀眾之間的聯繫。通常是在這些攝影作品中,我發現我的工作本質是什麼。


我的靈感來源於畫作和收藏品


《奧菲莉亞》電影主題主要想凸顯出中世紀迷人而又浪漫的女性歷史場景,我的服裝靈感來源於拉斐爾前派的代表畫家米萊斯(John Everett Millais)和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他們細膩精緻的筆調刻畫了感人的場面,充滿悽涼哀婉的情調。


拉斐爾前派畫家米萊斯的聞名作《奧菲利亞》


還有英國畫家透納(J.M.W. Turner)的巨作調色盤、皮埃羅·託西(Piero Tosi) 在50年代設計的《麥克白》歌劇服裝,我也有從上面找過靈感。


儘管我在佛羅倫斯的跳蚤市場找到了一件1630年的服裝,但總的來說,我的收藏品還不足以涵蓋這部電影所涉及的相關歷史時期。


《奧菲莉亞》電影劇照


在我的個人服裝檔案中,我還收藏了福圖尼(Mariano Fortuny)的服裝,它們給我帶來了巨大的靈感。他在現代服裝中重現了中世紀的浪漫主義,我總覺得沒有一個女人不會穿著他那件著名的德爾斐褶皺裙。


收藏古董服裝能激發我的工作


我從13歲開始收集一些古董服裝,我的收藏檔案涵蓋了18、19和20世紀的各種時裝,大約有4000件禮服,以及各個時代的各種配飾。這些藝術品隨處可見,但很多都是來自私人收藏和古董市場。



每當我找到一件真實的古董衣服時,對我來說,這就是一次穿越時間的旅行。因為我會開始想像當有人穿上它時,生活會是什麼樣子。一件衣服可以傳達人物身上很多信息,以及提供一個時代的真實印記。


這常常激發我想要通過我的工作,重新創造過去。因為歷史會重演,研究過去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到我們所面臨的挑戰。雖然我們與他們來自不同的時代,但我們有著相同的情感,尋求著一樣的答案。


給《奧菲莉亞》設計服裝

時間才是我最大的挑戰


《奧菲莉亞》給我最大的挑戰就是時間,在電影開拍之前,我只有6周的準備時間。要給一部美學內涵如此豐富、一流演員陣容的電影做服裝設計,並不容易。


而且這種時期的電影,人物場景非常龐大,它需要數百套服裝。在我搬到布拉格開始製作之前,我們在義大利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及時準備好了我們需要的一切。


《奧菲莉亞》電影劇照


然後,在布拉格完成服裝剪裁的同時,我繼續為電影的後期場景製作其他服裝。我們的預算很有限,但幸運的是,我對歷史劇很有經驗!


即使影片故事沉悶複雜

服裝也是一片美麗綠洲


我想說的是,《奧菲莉亞》這部電影裡的服裝完全來自於另一個世界。當今的時尚界太重視當代奇觀了,只追求純粹的展現和驚喜。中世紀是一個更受儀式束縛的時代,自由度較低,當然這也是受到殘酷階級制度的限制。


我希望我設計出的這些服裝能夠充分展現出中世紀的女性氣質,把電影中的女性塑造成強大的角色。即使故事情節沉悶複雜,服裝仍是這些富有戲劇衝突故事中的一片美麗綠洲。


《奧菲莉亞》電影劇照


《奧菲莉亞》電影劇照


《奧菲莉亞》電影劇照


《奧菲莉亞》電影劇照


《奧菲莉亞》電影劇照


《奧菲莉亞》電影劇照


《奧菲莉亞》電影劇照


《奧菲莉亞》電影劇照


《奧菲莉亞》電影劇照


《奧菲莉亞》電影劇照


《奧菲莉亞》電影劇照


《奧菲莉亞》電影劇照


《奧菲莉亞》電影劇照


《奧菲莉亞》電影劇照



這位屢獲殊榮的時裝考古學家、這位才華橫溢的設計師,習慣性地通過他的作品講述一個故事,強調人物角色強大的個性同時,也展現出了他們獨特的氣質。


並且得到了評論家和觀眾的一致認可:「服裝巧妙地與攝影和製作設計相結合,創造出一種獨特的美學,為電影中人物角色提供了很好的服務。


就連劇中演員也被他的服裝吸引到,兩次奧斯卡提名得主娜奧米·沃茨(Naomi Watts),在影片中扮演王后喬特魯德。 她還曾留下了劇中的服裝,收藏在自己的私人衣櫃裡。


相關焦點

  • 去年的哈姆雷特和奧菲莉亞又來啦!
    繼參加了一些電視客串和電影短片角色後,艾丁格於2007年首次在Stephan Geene的戲劇《後遺效應》(After Effect)中亮相。2009年,他以2008年由海琳·黑格曼(Helene Hegemann)所導演的影片《職業殺手》(Torpedo)中的主演實現了他的突破,該電影獲得Max Ophüls提名獎。
  • 情畫:你是那水中的奧菲莉亞
    ,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西方文藝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7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我們不僅能在戲劇舞臺上欣賞他的作品,甚至在畫家的畫布上,我們也能看見莎翁筆下的人物,在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之際,我們會不間斷的整理出畫家筆下的莎翁名作。《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最長的一部,是莎翁的四大悲劇之一,也是他最負盛名的劇本,其中深刻的悲劇意義,複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的藝術手法,代表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
  • 傑作 | 是誰殺死了哈姆雷特的初戀情人「奧菲莉亞」?
    拉斐爾前派的沃特豪斯、米萊斯、亞瑟•休斯的作品中經常出現奧菲莉亞的形象。另一幅並沒有像其他作品中將奧菲莉亞描繪成清純、憂鬱、又軟弱無力的形象,畫中的奧菲莉亞穿著藍色連衣裙,看起來將要崩潰,又充滿了絕望的力量。而在《水邊的奧菲莉亞》一畫中,奧菲莉亞坐在側彎的樹枝上,水中的睡蓮與草叢中的小花都是白色的,與她鬢邊的紅花相映襯出她的純潔美好。
  • 奧菲莉亞——孩子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
    《奧菲莉亞》取材自莎士比亞的著名悲劇《哈姆雷特》。王子為了復仇而裝瘋,故意疏遠了他的戀人奧菲莉亞,並且誤殺了她的父親。奧菲莉亞在雙重打擊之下精神失常,墜河身亡。最後,哈姆雷特的叔叔挑動奧菲莉亞的哥哥與哈姆雷特決鬥,二人雙雙中劍。等到真相大白之後,哈姆雷特最終在中劍毒發身亡前殺死了叔叔,為父親報了仇。哈姆雷特的母親也因誤服毒酒身亡。這是一個沒有贏家的悲慘故事!其中最無辜最不幸的,便是奧菲莉亞。
  • 電影服裝設計大師-和田惠美
    日本電影服裝設計師,畢業於京都市立藝術大學西洋畫科。和田惠美原本學的並不是服裝設計,而是美術,但自從為一部舞臺劇設計服裝獲得成功之後,她就認定自己是這塊料,並一發不可收拾。當這個女性角色被殺的時候,我又在其服裝上運用了金色和黑色的搭配,取代原先的金色和白色搭配,從而營造一種死亡的壓抑。」「這是一個在西方耳熟能詳的故事,改編自莎士比亞的名著《李爾王》,但是由日本人來演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在西方人眼裡,所有日本人長得都一樣。影片中有三個兒子,為了讓西方人能夠分辨出誰是誰,我必須在每一個人的服裝設計中注入他們各自的性格。」
  • 大師與傑作 | 六幅靈感來自莎士比亞的藝術傑作
    羅塞蒂《哈姆雷特和奧菲莉亞》局部 羅塞蒂《哈姆雷特和奧菲莉亞》局部反看哈姆雷特,這種類比同樣存在。哈姆雷特伸開的雙臂,就像故意模仿歐菲莉亞手臂上方十字架上的耶穌的姿勢。而且哈姆雷特說話的時候心不在焉,用右手摘下一朵玫瑰,花瓣落在桌上,不知不覺的毀掉了這象徵性的花朵。
  • 莎士比亞作品學習方法與資源匯總
    總之,低幼齡娃們學習莎士比亞是可行的,從中可以獲得很大的樂趣和文學營養。當然,一定要有適合他們的方法和資源。這裡匯總了一些歐美國家引導娃們學習莎士比亞作品的方法和思路。理解莎士比亞作品不易,不但因為早期的現代英語難於理解,也因為作品的寬度太大。作品中有波瀾壯闊的社會政治經濟環境。文藝復興環境下,伊莉莎白統治下的英國是怎樣的?
  • 已|奧菲莉亞:女人、花、瘋狂、死亡以及愛情
    《奧菲莉亞》局部:臉龐        如果你看過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那麼對奧菲莉亞這個女性形象應該並不陌生。記得是在很久以前讀過朱生豪先生的譯本,除了對哈姆雷特那段有名的獨白"To be or not to be"印象深刻外,另外讓我久久難忘的還有奧菲莉亞因愛情而最終發瘋的臺詞:奧菲莉亞:「這是給您的茴香和漏鬥花。這是給您的芸香。這兒還留著一些給我自己;遇到禮拜天,我們不妨叫它慈悲草。啊!您可以把您的芸香插戴得別致一點。這兒是一枝雛菊。
  • 22幅畫作帶你重溫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莎士比亞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當屬戲劇作品,又以「四大悲劇」和「四大喜劇」最為突出。他的作品常常成為藝術家的靈感之源,文藝復興以後大量的繪畫作品取材於他的創作。莎士比亞的悲劇作品是其作品中最光輝絢爛的一筆,劇中的人物大多以死亡為結局,表現出悲沉雄渾和震撼人心的氣勢。「四大悲劇」指得是《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
  • 一套傳世的《莎士比亞全集》,應該是什麼樣?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莎翁逝世於1616年,距離今年整整400周年。譯林出版社誠意邀請國內頂尖莎學學者,翻譯、校訂莎翁作品,花了20年。為了這百年一遇的莎翁紀念,譯林新老兩代四位專業編輯,傾心打磨,經歷了一年多的時間。
  • 《潘神的迷宮》:奧菲莉亞的陰陽兩界
    這又是一個雙線的故事,這讓我想起王小波《我的陰陽兩界》,奧菲莉亞是這兩界間唯一的聯繫。所以,這部電影究竟是在講戰爭還是在講孤獨,或者兼而有之?可惜我對西班牙歷史和文化都不熟悉,結果還是一頭霧水。掠奪大樹生機的巨大而噁心的癩蛤蟆象徵什麼嗎?出場亮相時間頗長的曼德拉草又是什麼作用?這草就是《哈利·波特系列》裡那種會尖叫的長得象醜陋嬰孩的神奇草藥,含有大量有毒致幻劑,據說在希伯萊神話裡它是生育力量的象徵。那麼這草除了在影片中保護奧菲莉亞懷孕的母親之外,又還有什麼寓意嗎?
  • 經典莎士比亞戲劇改編電影,你看過幾部?
    哈姆雷特與情人奧菲莉亞的旁白,表現出兩角色微妙而鮮明的心理變化,並且讓觀眾接近角色內心最深處的思想。雖說莎士比亞的作品歷經千年而雋永依舊,但是為了讓劇本適合電影媒體,大多數的導演會調整劇本的內容。在這齣《王子復仇記》中,奧立佛刪掉了哈姆雷特好朋友羅森克瑞茲與蓋登史登的戲(他們兩人在劇中奉國王與皇后之命,找出哈姆雷特抑鬱寡歡的原因),對此劇多少有一點影響。
  • 《情迷畫色》是奧菲莉亞,也是伊莉莎白·西達爾
    說起拉斐爾前派首先讓人想起米萊斯的《奧菲利亞》畫奧菲莉亞的人很多而麗茲似乎成了真正的奧菲莉亞。奧菲莉亞是莎翁筆下被哈姆雷特拋棄而瘋狂的未婚妻。她們一樣美好而脆弱,一樣是熾熱的情感枯萎而凋零死去。正如蘭波筆下的《奧菲莉亞》:「正是因為大海的濤聲像一片嘶啞的喘息,撕碎了你這少女過於仁慈又過於溫柔的心,正是因為四月的早晨一位俊雅蒼白的騎士,一個可憐的瘋子,默坐在你的雙膝。」
  • 賞析 | 陳向群服裝設計作品
    發表多部專業論文,如《京劇服裝中的塑形》《擬獸服》《淺談舞臺服裝設計專業的服飾史教學》《褶襉裙鉤沉》《戲劇服裝中的通省塑形》《戲劇服裝材料質感對風格體現的教學實踐》《異文化的共存》《舞臺服裝技術課程中結構的「餘量」》《典型形象的視覺外化》等。本期主要欣賞其服裝作品:豫劇《焦裕祿》,話劇《清明》《猷山節考》,音樂劇《奧克拉荷馬》《幸運的傢伙》。
  • 40幅畫作帶你重溫莎士比亞經典戲劇
    莎士比亞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當屬戲劇作品,又以「四大悲劇」和「四大喜劇」最為突出。他的作品常常成為藝術家的靈感之源,文藝復興以後大量的繪畫作品取材於他的創作。下面小編就通過40幅繪畫作品帶大家重溫莎翁的經典戲劇。
  • 新戲《皆大歡喜》:這個莎士比亞很湯顯祖
    看點二:中西碰撞,讓莎士比亞遇上湯顯祖作為中西戲劇文化巨擘,莎士比亞與湯顯祖400年前同年逝世,為後世留下無盡的戲劇財富。主創們運用質樸的戲劇表達方式,讓湯顯祖代表的中國戲曲的表演與莎士比亞的西方戲劇的表演方式完美融合,演員們用太極黃梅戲摺扇、袍子、長凳表演莎式經典,不斷探索話劇的表現可能性,呈現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觀劇體驗。
  • 服裝設計
    不論是學習服裝設計的學生,還是專業的服裝設計師,能否將頭腦中的設計意圖形象地傳達出來,是衡量其專業能力的一個重要標準。效果圖是設計者傳達設計意圖最為明確、最為有效的方式。效果圖與傳染的繪畫形式及新興的商業插畫有很大的關聯性,但作為服裝設計的基礎之一,服裝設計效果圖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 服裝設計作品集素材你真的用對了嗎?
    我們先來康康,服裝設計作品集需要包括哪些內容: 擬定主題(Topic) 二手調研(Secondary Research) 一手調研(Primary Research)
  • 李六乙:重新認識莎士比亞
    作為國家大劇院製作的第三部莎士比亞經典話劇,《李爾王》由著名戲劇導演李六乙攜手舞美設計米夏埃爾·西蒙、服裝設計和田惠美傾力打造,濮存昕、魏曉平、盧芳、荊浩、趙嶺、趙倩、萬千惠、強巴才丹、羅巍等主演將攜手演繹莎翁筆下複雜多樣的人物形象。1月11日下午,話劇《李爾王》在國家大劇院舉辦了媒體探班活動,主演濮存昕、魏曉平等精彩展示了該劇的第一幕及第四幕片段。
  • 【周末藝術資訊】經典莎士比亞戲劇改編電影,你看過幾部?(轉載)
    哈姆雷特與情人奧菲莉亞的旁白,表現出兩角色微妙而鮮明的心理變化,並且讓觀眾接近角色內心最深處的思想。雖說莎士比亞的作品歷經千年而雋永依舊,但是為了讓劇本適合電影媒體,大多數的導演會調整劇本的內容。在這齣《王子復仇記》中,奧立佛刪掉了哈姆雷特好朋友羅森克瑞茲與蓋登史登的戲(他們兩人在劇中奉國王與皇后之命,找出哈姆雷特抑鬱寡歡的原因),對此劇多少有一點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