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五千年歷史,不乏名將血戰沙場,馬革裹屍天下知。也不缺良臣死諫,一朝廷杖儒林曉!可單單有這麼兩人,他們事跡天下聞名彰,卻因為種種原因,沒能留下姓名於史。
博浪錘刺秦皇的力士
秦漢時期,張良是一位被秦滅國了的落魄貴族,為此一心想報亡國之仇的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怎麼刺殺秦始皇。史書記載,張良弟弟死了也未得到安葬,他卻散盡家財招募了一個大力士刺殺秦皇。
張良找人打造了一個重達120斤的大鐵錘,然後花重金找了一位力士,此人舉幾百斤重物如手拿鴻毛,力大無窮,也只有這樣神力之人,才能將120斤大鐵錘,投擲至幾十米外秦皇車輦中。最後打聽到秦皇東巡路線,力士埋伏在絕佳位置,等待秦皇車輦來到就一擊斃命。
力士這裡一切準備就緒,秦始皇車隊經過,力士成功狙擊到秦始皇車輦,大錘落地車輦瞬間四分五裂,誰知人算不如天算,因為秦皇多次遭遇刺殺,這次出巡為了安全起見,一共安排了六駕馬車同行,就是為了讓刺客不知道那一輛是主駕。
力士誤中副車,隨後死於秦兵之手。歷史上共記載秦皇三次遇刺,一次是荊軻一次是高漸離,另外一次就是這位不知名的力士了,事跡也是名動一時,連刺秦武器博浪錘也成為當時工匠爭先模仿的武器,只可惜這位力士沒能留下名字,不然也可以像前兩位一樣,成為流傳千年的忠義之士。
李淵之女——平陽公主
電視劇大唐雙龍傳不少90後應該都看過吧?其中李世民的妹妹李秀寧是才貌雙全,且極富軍事才能的一個女人。其實在歷史上還真有其人,並且親自上過戰場殺敵,還創立了大名鼎鼎的「娘子軍」,不過她並不叫李秀寧,這是後人杜撰出來的,真實歷史上的她連名字也沒有留下。
李淵在太原起兵,為了幫父親招募更多軍力,平陽公主到處聯絡義軍,以其過人膽略和才識,斷斷三個月的時間,就招納了四五支在江湖上頗有聲勢的起義軍。在此期間朝廷不斷派兵攻打平陽公主,平陽公主親率義軍,不但每一次都打敗了朝廷的進攻,還連續攻佔了多處城池要地。
在平陽公主收編這群義軍之前,個個都是殺人不眨眼的強盜,就算是一般男性將領也難鎮住他們,能夠短時間內將收編的一群烏合之眾變成強盛之師,也足見其出色的組織能力和大將之風。
這支以女人做主帥的義軍,軍紀十分嚴明,對平陽公主令出必行。在那個動蕩的年月裡,這支軍隊得到了很多老百姓的擁戴,並且將平陽公主親切稱為「李娘子」,她的軍隊也就成為了百姓口中的「娘子軍」。
(並不是全是女人,是因為主帥是「李娘子」所以叫娘子軍)
娘子軍威名遠揚,很多人千裡趕來投奔,不久隊伍就突破了七萬之眾。後來平陽公主一直領著這支隊伍,幫助父親平定天下,為後來唐王朝建立,奠定了功不可沒的基礎。
電視劇中她是李世民妹妹,其實她是李淵三女兒,李世民的親姐姐。她也是歷史上第一位幫著自己父親打天下的公主,可長安之戰後,史籍就再無平陽公主事跡出現,直到六年後史書上才突如其來地記了一筆她的死訊,而之所以記上這一筆,主要還是由於她葬禮的特殊,因為她是唯一一位死後以軍禮安葬的公主,還是唯一擁有諡號的公主。
在那個封建的時代,嚴重輕女的時代,能讓軍隊為她舉行出殯儀式,也算是前無古人了,如今長城上的娘子關,也是因她得名。之後的朝代,又出現了太平公主、安樂公主等等女強人,但論才能和功績只怕都難以比肩平陽公主,她雖然沒能在歷史長卷中留下姓名,但她的事跡今天讀起來,還是能讓人感受到一股巾幗不讓鬚眉的豪情。
(也許上期同樣是奇女子的秦良玉才可以與之比肩吧。)
獨行觀點:
藏克家說過一句話,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有些人活著他卻死了。雖然這一男一女無緣將名字彰顯史冊,但他們的事跡與忠義,我們讀起來至今感慨,歷史就是一面鏡子,可以照亮過去,也可以反觀未來。
以我的角度看世界
以你的感觀了解我
我是獨行浪子
不聊娛樂八卦,不做立場分析。
喜歡我的可以點個關注,每天帶你了解最有價值的故事,最具真實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