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集結大批機械化兵力,以閃電戰的方式,悍然入侵蘇聯。這場關係到整個國家生死存亡的戰爭,蘇聯人民稱之為偉大的「衛國戰爭」。這場戰爭,也使得蘇聯成為了二戰中規模最龐大、戰況最激烈、傷亡最慘重的戰場。截止至1945年5月9日,當德國政府在柏林籤署無條件投降書之時,蘇聯在這場戰爭中總共損失的軍民達到了2960萬人。
【圖1】斑駁的克裡姆林宮的紅牆下的無名烈士紀念碑。
正如中國修建了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以紀念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為中國革命事業英勇犧牲的人民英雄一樣,在二戰勝利以後,蘇聯也修建了一座紀念碑,專門紀念在衛國戰爭中犧牲的蘇聯軍人,他們稱之為——無名烈士紀念碑。這座紀念碑就位於俄羅斯紅場西北側,克裡姆林宮紅牆外的亞歷山大公園裡。
【圖2】莫斯科紅場無名烈士紀念碑雨中全景。
德國入侵蘇聯之後,在戰爭初期勢如破竹,不可阻擋。蘇聯紅軍則節節敗退,到了1941年9月,德軍已經攻入到了蘇聯首都莫斯科城下。他們一度攻入到了列寧格勒公路40公裡處的克留科沃村,那裡地處莫斯科的西北角,距離莫斯科不過26公裡。但那也是二戰中德軍距離莫斯科城最近的地方,但是從那以後,他們就再也沒能前進一步。
【圖3】莫斯科紅場無名烈士紀念碑近景。
當時,在那場戰鬥中犧牲的蘇聯軍人被埋葬在當地的一個集體墓穴裡,後來也修建了紀念碑。1966年12月,為了紀念衛國戰爭勝利25周年,這些無名軍人的遺骸被重新安置到了克裡姆林宮的城牆下,並修建了這座無名英雄紀念碑。1967年5月8日,在慶祝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的前夕,這座紀念碑正式向公眾開放。
【圖4】無名烈士紀念碑的碑文:1941-1945,獻給為祖國而獻身的人。
與人們傳統印象中高大威猛的紀念碑不同,這座由大理石製成的深紅色無名英雄紀念碑在設計上獨樹一幟。它乍一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沒有靠背的長條椅子。但是在碑身的右側,覆蓋著一面戰旗,戰旗的上方,放置著一面頭盔和一束桂枝。這三者均以青銅雕刻而成,象徵著無名烈士長眠於此,驟然間讓人肅然起敬。
【圖5】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用無名英雄紀念碑之火點燃自己手中的火炬。
在碑身正前方的地面上,雕刻著一個凸起的五角星。五角星的正中,是一個熊熊燃燒的火炬,它自紀念碑開放之日起被點燃,幾十年來從未熄滅,象徵著烈士的精神之光永照人間。在這顆五角星正前方的地面上,鐫刻著那行著名的青銅銘文:「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勳永世長存。」這行字,正是這座紀念碑的點睛之筆。整座紀念碑構圖簡潔明快,設計寓意深長,堪稱是人類紀念碑設計史上的傑作。
【圖6】雄偉的克裡姆林宮下的無名烈士紀念碑,兩名哨兵正持槍站崗守衛。
這座紀念碑的另一大看點是它的守衛。在紀念碑的兩側,分別放置了兩座玻璃崗亭。兩名高大英俊、神情莊重的持槍哨兵站立於此,精心守護著它。這些哨兵在國內婦孺皆知,被稱為「全國第一哨」。他們隸屬於克裡姆林宮三軍儀仗隊,曾經是列寧陵墓的護衛,自1997年起被調任至此,從每天早上8點到晚上8點,風雨無阻地守護著他們的英雄,中間會每隔一個小時換一班崗。換崗的過程莊嚴肅穆,充滿了儀式感,許多民眾會專程前來,就為了拍攝他們換崗的瞬間,這也成為了這座紀念碑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圖7】 高難度的俄羅斯正步,莊嚴肅穆的換防儀式。
一轉眼,距離那場殘酷的戰爭,已經過去了75個春秋。如今,俄羅斯在其首都莫斯科的紅場上,再一次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以此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這既是他們以壯國威的機會,也是他們緬懷先烈的日子。烈士的鮮血不會白流,烈士的精神更是會永遠激勵著後人。(文/世界歷史那點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