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含事件剛剛發酵的時候,人們瘋狂的轉載那段視頻採訪。林奕含瘦削的身體臥在椅上,柔和而堅定的說,這個故事,它折磨、它摧毀了我的一生。
事件發生時恰逢兒童性侵案報導頻發,人們從媒體鋪天蓋地的評論中了解到小說的隻言片語:
「我說了五個字「不行,我不會」,他就塞進來,這感覺像溺水,可以說話之後,我對老師說「對不起」。」
「為什麼是我不會?為什麼不是我不要?為什麼不是你不可以?直到現在,我才知道整件事情可以化成這一幕: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
「我不能只喜歡老師,我要愛上他。」
——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而這些語句帶來的短暫震撼力,在這本不長的小說中幾乎不值一提。
我不想再去贅述這個故事的情節,故事本身並不稀奇,但感受讓人窒息。
閱讀的過程,我多次被氣哭,合上書頁平復自己,才能繼續看下去。作者用奇特的表達方式,描述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惡。然而最折磨正如她自己所說,當你在閱讀中感受到痛苦,這些都是真實的。
房思琪式的悲劇,長久和頻繁的存在在這個社會。那些看不到鮮花的童年,睜大了的無辜的眼和被迫打開的雙腿,被整個社會以有色眼鏡窺視所帶來的巨大心理創傷,還有那些我們完全不能感同身受的,遺失了的自我靈魂。我們甚至不能做什麼,不管是對於這本書,已逝的作者,還是無數個仍然活在這悲催人世的房思琪們。
我看過許多評論,說這故事遠沒有媒體渲染之好,說著過譽,帶著一種居高臨下的鄙夷。
我不知這些評論者怎麼想,在我閱讀的那些時刻,我只感覺心痛。
我常不自覺代入作者林奕含那張脆弱而強大的臉,我想起,她寫下的著每一個字,都是她經歷的人生。想著想著就難過起來。如果你去看這本書,你會明確感知到一件事,若不是有著刻骨銘心的經歷,斷寫不出這樣的文字。
我也覺得書中的另一人物怡婷大約其實也是作者本人的化身。她把自己想像成兩個人,房思琪承受了所有痛苦,劉怡婷避開了所有災禍,平安健康的長大。可怡婷也不幸福,她一個人,活了兩個人的份,她明知思琪的痛苦,但她什麼也做不了。
如果要去讀這本書,希望你能安靜而深入,希望你不是走馬觀花,希望你給予所有房思琪關愛,希望你懂得同理,不出惡語。
祈禱這世上有一天,再也沒有一個房思琪。
祈禱這世界終將光明,再也沒有黑暗。
面對房思琪,林奕含說,我想給你一百個棉花糖的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