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對於在中國生活學習的來華留學生來說也是難以忘懷的一年。在武漢舉辦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大型專題展覽,有一個章節為「他們選擇留下來」,其中介紹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一支由來華留學生組成的「鋼鐵俠」志願者團隊。這些來華留學生分別來自13個國家,在疫情來臨的時刻,他們選擇留在武漢,留在中國。阿富汗籍留學生楊康說:「我知道,武漢正處於困難時期和關鍵時刻。作為一個在戰亂之地長大的人,作為一個無懼死亡、誓與朋友共進退的人,我怎能在老師和同學們遭受苦難之時棄之而去?不,我要留在武漢,與大家並肩作戰,我要為武漢抗擊疫情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0年,在中國有許多這樣的來華留學生,在危難時刻他們選擇和中國人民在一起,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他們親歷了抗擊疫情的整個過程,對中國社會有了更加真切的感知,對中國政府「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他們講述自己的中國故事,告訴世界一個真實的中國。時間已跨入新的一年,他們的故事仍舊溫暖、感動、激勵著我們……
2020,我決定留在中國
文|漢樂(貝寧)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9級博士研究生
在每一年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都會為新一年的到來許下美好的願望。2019年12月,我如往常那般許下了新年願望。但2020年1月底,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一切都變了。2020年已經不再是我預想中的那個樣子。我們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情感與遭遇。從最開始的形勢日益嚴峻,到確診患者日益減少,再到武漢全面解封。不到半年時間,我見識了病毒的來勢洶洶,更見證了中國人民的團結奮鬥、眾志成城。
2020年,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刻,我決定留在中國。武漢是我第二個家,不僅因為我在這裡獲得了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更因為這裡是我生活了8年的地方,我要為我的家鄉而戰。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志願者活動,成為了一名志願者。我知道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未知的敵人,我們需要比以往做得更多,每個人都在這場戰鬥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包括核對提供正確的信息,督促大家遵守防疫規定,幫助老師組織網上團購,等等。這段志願者經歷,讓我感受到自己正在為這個國家貢獻著一份力量,正在努力回報這個友善的社會。
2020年,我們意識到醫護人員是城市的守護者,是城市的超級英雄。在幾乎所有人都待在家裡遠離危險時,中國的醫護人員卻逆向而行,奔赴抗疫一線,因為他們,現在的中國安全了。是他們用生命阻斷了病毒的傳播,並不斷挽救更多的生命。
2020年,我理解了「團結」一詞的含義。中華民族在疫情期間展現了什麼是團結、什麼是彼此相愛,他們是世界的榜樣。在武漢最危急的時刻,4萬多名其他省區的醫護人員勇敢地來到武漢,投身抗疫戰鬥,完美詮釋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看到人們互相關照,看到人們為著同一個目標而共同努力,我相信,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民族,可以經受任何風雨。
2020年,我感受到了信息的重要性。疫情期間,信息的閉塞會導致大家產生不必要的恐慌,這對於抗疫是不利的。中國在一開始就向全世界公布武漢的疫情發展情況,實時更新各項數據。我所在的學校也第一時間將政府制定的政策和措施發布在社區、大學以及各類網絡社交平臺上,每天都會有官方發布全新的消息,並對不實的假新聞進行闢謠。良好的互動和溝通使我們留學生很好地了解了疫情發展最新動態和自己的處境,也更好地了解了防疫措施,這讓我們的抗疫有了更多信心。
2020年,我感受到了網絡化時代的優勢。因為疫情,我們不得不待在學校裡,通過網絡來處理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事務。網購併不是網際網路的唯一,很多事情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得到解決。你可以上網課,也可以在線處理公司文件,還可以參加網絡會議等,生活中的各種事情似乎都可以找到線上解決方案。曾經我們想像中的網絡信息化時代,已經伴隨著疫情悄然到來。中國完善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很好地應對了疫情的衝擊。隨著中國5G技術的發展,中國必將為世界展示信息技術新時代的開始。
2020年,我真正理解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國際疫情日益嚴重的時候,中國不僅向各國分享寶貴的抗疫經驗和專業知識,還向有需要的國家捐贈醫療設備和物資,並派遣醫務人員援助他國抗疫。人類生活在一片共同的天空下,中國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為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事業作出巨大貢獻。
雖然2020年並不是我最初期待的模樣,但這一年卻讓我學到了許多生命中有價值的道理。與過去的幾年相比,我在這一年裡變得更加成熟。我理解了中國為什麼能在短時間內控制住疫情,學會了如何將個人的力量融入到團隊之中,懂得了如何去相信他人,懂得了犧牲與奉獻的真正含義。中國人民在面對危機時展示出來的團結、堅韌、自律、奉獻精神,將是我一生的精神財富。
2020,我將永遠銘記
文|波麗娜(俄羅斯)
華東師範大學2017級碩士研究生
「最後一年的寒假,我還是要留在中國。」2020年初,即將畢業的我如是回答親朋好友。當時一切如常:學期結束,考試通過,圖書館、體育場、食堂人來人往,校園裡充滿活力。在這熱鬧的氣氛中,每個人都在期待著即將到來的新春佳節。「過完春節,我馬上就回來,我們很快再見哦。」誰也無法預料,原本「很快就能再見」的假期竟變成有史以來最漫長的一個寒假。
疫情剛暴發的那些日子,我身邊很多人都感到恐懼和擔憂。當時,大部分留學生都已回國,留學生公寓變得空空蕩蕩。我忘不了2月初的校園,從宿舍出來沿著麗娃河慢慢行走,夏雨路、友誼路,校園裡的每一條小道都變得寂靜無聲,到處看不到行人,只有孤零零的小野貓偶爾悄悄經過身旁。
我收到了許多來自俄羅斯的問候,朋友們都問我怎麼還沒回國,現在中國的情況怎麼樣。我總是自信地回答:「雖然日常生活變化很多,有些不便和不習慣,但是我們學校裡很安全,我還是要留在中國,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克服難關。」
我有過緊張和擔心,但並不感到恐慌,因為在最艱難的時刻,我們留在學校的師生在學校號召下團結了起來。華師大微信公眾號發布的通知、留學生辦公室編輯整理的關於疫情防控的信息、口罩和體溫計的迅速發放等一系列措施讓在校的中外學生都感到安心,也讓我堅信,我們一定會渡過難關。
因為疫情,我們開啟了新的生活模式,每天的體溫檢測、消毒工作和佩戴口罩成了每個人的日常習慣。疫情讓我們每個人都變得更成熟,更深刻地意識到健康就是一切。每個人也變得更有責任感,從最艱難的2月到全國復工復產,我們跟中國一起經歷了這次抗疫。「學校和你們在一起」這句話讓我們這些留在中國的外國學生堅持了下來。有的同學在上網課,完成個人學習計劃,也有的同學已經完成畢業論文,通過了答辯,人生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初夏的畢業季,校園裡鳥語花香,綠蔭如蓋的梧桐道上又能聽到華師大姑娘們的笑聲。綠草如茵的運動場上,又能看到運動健將們奔跑跳躍的身影。一切都在慢慢恢復正常。看到這些場景,我真心為中國感到驕傲。在全球疫情蔓延擴散的情況下,中國第一時間採取的系統性防控措施卓有成效。我們見證了中國人在抗擊疫情時的勇氣和決心,見證了中國醫護人員的奉獻精神,見證了每一個個體的責任心和萬眾一心團結抗疫的巨大成功。我相信,許多留在中國的外國留學生跟我一樣,在這個特殊時期,跟家人朋友聊天時總會提到中國的防控措施和經驗,會和他們分享疫情時期應有的自我保護知識。我由衷地感到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為全世界樹立了榜樣。
作為來華留學生,在整個抗疫鬥爭中我個人也許沒有作出多少貢獻,但在這個特殊時期,我跟其他同學一起成為這場戰鬥中的小戰士,跟中國一起經歷了疫情帶來的困苦,也感受到疫情防控成功的喜悅。在畢業之際,我告別華師大美麗的校園,告別這一路走來一直陪伴我的老師和同學們。那一刻,我的心裡充滿了感激之情,感謝特殊時期我的第二個家——中國,感謝學校對我們留學生的照顧和關懷,無論身在何地,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在華師大的留學時光和中國人民的友情。我們的抗疫故事,我將永遠銘記。
2020,我在武漢為中國加油
文|莫巴(阿富汗)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8級碩士研究生
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一時間,國內外新聞頻出,人心惶惶。我在阿富汗的家人看到各種信息,擔心我的生命安全。一些國家計劃從武漢接回本國國民,包括他們國家的留學生,我的國家阿富汗也是其中之一。那時,我對自己說,我應當做出正確的決定。
1月27日,我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短文,批評一些媒體和受訪者,因為他們在未經調查的情況下發布錯誤信息,這些信息在阿富汗造成了恐慌,給我的家人帶來了不必要的擔憂,他們認為我在武漢很危險。同時,錯誤信息也損害了中國的形象。我的社交媒體有超過7000個朋友,其中有政府官員和新聞記者。我發表的短文迅速傳播,有很多閱讀量。短文發表後不久,一個中國記者從北京給我打來電話,我接受了她的採訪。在採訪中我態度鮮明:「我不想回家,我要在武漢為中國加油。」
2020年2月,阿富汗最有影響力的一檔電視節目也採訪了我,向我了解在武漢的阿富汗留學生的情況。我告訴他們:「不用擔心,我們在武漢很安全,我們有足夠的食物,學校食堂向我們開放,中國也有非常好的網上購物系統,我們可以買到所有必需品,他們會直接送到家門口。學校的醫院24小時開放。老師跟我們時刻保持聯繫,他們每天問候我們的健康。」
此後,又有很多阿富汗的新聞機構採訪我,我對他們說:「我不需要回去,因為我在中國很安全。」
疫情期間我選擇留在中國有三個原因:第一,假設我已經感染了病毒但暫時沒有症狀,回到阿富汗就等於把病毒帶了回去。第二,中國與阿富汗長久以來保持著友好關係,中國一直給予阿富汗諸多幫助。在此艱難時刻,我不想給兩國政府增加額外的負擔,疫情期間接回留學生會遇到很多難題,包括交通、食品保障、人員調配和各方協調等問題。第三,人類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艱難時刻,我不能離開我的老師、同學和朋友,我需要留在這裡跟他們一起共度時艱,在精神上支持他們。在阿富汗,超過300萬人看到了採訪我的新聞,包括我家人在內的幾千個讀者進行了評論,他們都很讚賞我,認為我做了最佳決定。
2020年2月5日,一家德國媒體採訪了我,向我了解武漢以及在武漢的留學生情況。我說,武漢市已經封城,所有人都很遵守國家規定,居家隔離。政府工作人員日日夜夜辛苦工作,醫護人員從全國各地趕來支援武漢。雖然還無法確認病毒究竟從哪裡開始,但中國和武漢採取了最積極有效的措施。
2020年5月12日,塔吉克斯坦電視臺記者對我進行直播採訪,這家電視臺的直播節目在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伊朗、俄羅斯等地有很多觀眾。記者問我中國是如何迅速控制了疫情,我回答說,中國從一開始就積極應對疫情,即便在疫情被有效控制之後,人們依然採取謹慎的態度,比如儘量不出門,出門佩戴口罩等。最重要的是,在整個過程中,中國人民都非常配合政府的措施,我認為這是中國文化的作用。中國文化使人們在艱難時刻能發自內心地合作互助。同時,中國人總體上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能夠做到理性理解政府的建議與措施,並自願合作和遵守。文化和教育,這兩個因素使得中國人能夠團結一心,共同應對這次疫情。
這是疫情期間我在武漢的親身經歷,這是一個與謠言作戰的故事,也是一個在世界上為中國發聲的故事。現在的中國非常安全,這裡的人們努力工作,努力學習,這裡處處體現出友好、平等,中國正致力於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並將在文化、經濟和技術等領域不斷擴大影響力和感召力。
2020,我的中國抗疫日記
文|英雄(剛果[金])
中國醫科大學2019級碩士研究生
2020年1月10日 | 星期五 | 天氣晴
終於考完試了,我正計劃去武漢看看朋友,沒想到,聽說一種新型冠狀病毒開始在武漢市傳播,已經有好幾十人生病,並且被隔離治療。他們的症狀主要是發熱、渾身酸痛,少部分有呼吸困難,肺部浸潤影,作為一名醫學生,看到這裡,我有一個疑問,這跟十幾年前的SARS病毒有什麼關係?難道是SARS又回來了?
2020年1月23日 | 星期四 | 天氣陰
事情比預計的要嚴重多了。我所在的遼寧省竟然出現了3個病例!我真的開始慌了!上午,我出去買口罩和酒精,沒想到,小區周圍的藥店竟然都買不到了,怎麼辦?病毒就是這樣,招呼都不打一聲就來到身邊。群裡又開始了激烈討論,很多同學開始買票回國,因為他們的家人覺得中國不安全。我該怎麼辦?要不要回國呢?算了,還是先想辦法買口罩吧,畢竟,保護好自己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
更令我沒想到的是,才過了一個上午,竟然在網上看到武漢封城的消息。現在可是春節前夕,封城了,武漢的人們怎麼辦呢?他們要怎麼回家過年呢?很多人辛辛苦苦一年,就為了過年這幾天的團聚。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為了大家的安全,總要有一小部分人作出犧牲。這就是一個民族的團結和凝聚力!
2020年1月25日 | 星期六 | 天氣晴
今天,湖北所有城市都採取了交通限制措施。同時,中國要完成一項不可能完成的項目,在10天之內建成一座醫院!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可能嗎?這不是普通的醫院,這是要容納具有超強傳染力患者的醫院呀,要在10天之內設計並完工所有細節,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2020年1月26日 | 星期日 | 天氣多雲
今天,遼寧派出了首批醫療隊137人出徵武漢,這裡面,有好多曾經教過我的老師啊!看到他們的新聞,我真的哭了,我為他們擔心,更為他們驕傲!在這個危險的時刻,他們不顧自己的安危,衝到最最危險的前線,這是何等的大愛情懷!你們是逆行的英雄,是人間的天使!一定要平安、平安!武漢加油!
2020年1月28日 | 星期二 | 天氣霾
今天,老師在群裡發了很多通知,我們的老師放棄了春節假期,已經上班了!因為我們學校有很多留學生沒有離開中國,還住在校內外。老師們每天來宿舍給大家量體溫、消毒、發放防護物資,還給我們買了食物。像我這樣住在校外的,老師們還買了牛奶、麵包、水果等食品,給我們送到小區門口。老師們太不容易了,他們也有家、有孩子、有父母,可是他們現在全都回到了我們身邊,成為我們最親密的家人,給我們最好的保護。從早上開始,一直到半夜,老師們不停地在群裡發通知,回復大家各種各樣的問題。看著他們忙忙碌碌的樣子,我發自內心地說一句:你們辛苦了,有你們,真好!
2020年2月2日 | 星期日 | 天氣多雲
好消息來了!歷時10天,火神山醫院建成了!從設計到完工,真的只用了10天!10天!我真的震驚了,我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把這條新聞轉發給家人和朋友,我想讓他們跟我一起見證這不可思議的中國速度。消息一發出,好多群都炸了,大家都開始感慨,作為外國人,我們都開始為中國驕傲!這就是我們喜歡的大中國。
這幾天,我也想了很多,看到了政府和人民的努力,所有的醫護人員都披甲上陣,作為一名醫學生,我很想做點什麼,為這個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思來想去,我決定用自己有限的專業知識,為在中國的廣大留學生們做點事情。於是,我拍攝了一條防疫措施小視頻,並發給身邊的朋友和群。沒想到,這條視頻被廣為轉發,全國各地很多留學生都看到了我的視頻,引起了很大反響。大家都說這個視頻很有意義,讓大家更直接深入地了解疫情,同時團結起來共同抗疫。我遠在剛果的家人也看到了這條視頻,他們都為我驕傲,他們說我現在看起來已經像是一名真正的醫生了。因為我已經有了作為一名醫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確,從現在開始,我也要用一個醫生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讓自己加入到抗擊疫情的隊伍中來,即便我不能上前線,但也會默默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貢獻我全部的力量,為中國加油!
2020年2月7日 | 星期五 | 天氣晴
剛才刷新聞,看到武漢市中心醫院的李文亮大夫不幸去世的消息,心情無比低落,那感覺就像是自己的同行在自己身邊倒下一樣。作為一名醫生,身上的責任和重擔真的太大了!
晚上,家人給我發來消息,希望我能儘快回國,我依然很猶豫,不知道為什麼,我始終相信我們的春天很快就要來了。也許,就是一種莫名的信任,又也許,是一種強烈的期待。好吧,我再想想,再想想……
2020年2月12日 | 星期三 | 天氣多雲
好消息開始了!接連幾天,新增病例在減少,令人欣慰的是,治癒患者越來越多。方艙醫院首批患者已經康復出院。懸了這麼久的心,終於有種要落地的感覺。
剛才從新聞中看到,截至12日,全國共派出189支醫療隊、21569名醫護人員支援湖北省的醫療救治工作。其中,遼寧已有1497名醫護人員義無反顧奔赴湖北。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我的內心都無比激動!此刻的我多想披甲出徵,我多想奔赴武漢去馳援我們的醫護戰友們,我願意與他們共進退!我被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深深地感動、折服。他們就是我的榜樣,是我的力量!
2020年3月10日 | 星期二 | 天氣晴
天氣開始變暖了,東北的冬天真長啊!尤其是這個冬天,每天呆在家裡,好像沒能感受到這個冬天的寒冷。疫情已經趨於穩定,新增病例只有27人,治癒病例接近2000,大部分病例都能得到救治。這是最好的結果了。新聞裡,不斷地看到醫護人員對患者精心治療、耐心照顧,他們像家人一樣互相支持加油打氣。醫院不是冰冷的,而是充滿愛的大家庭。
今天,武漢方艙醫院最後一批患者出艙。時至今日,武漢16家方艙醫院全部休艙!運行35天的方艙醫院,見證了完整的武漢「方艙時期」。這就是我愛的大中國!不論面臨什麼,都緊緊團結在一起,不棄不離!
2020年3月20日 | 星期五 | 天氣晴
今天是個重大的日子!截至昨天,中國境內新增病例首次清零!同時,遼寧首批馳援武漢的137名醫護人員全部回來了。隨著武漢疫情好轉,相信剩下的1800多遼寧醫療隊隊員也能很快回家。短暫又漫長的55天,英雄們凱旋而歸。
你們是勇敢的逆行者,你們是人間天使!
歡迎回家!歡迎回家!歡迎回家!
2020年4月8日 | 星期三 | 天氣
今天開始,在經歷了76天戰「疫」後,武漢正式重啟!儘管疫情無情,然而中國不僅有愛,更有力量。這力量來自於每一名不眠不休奮鬥在各行各業的中國人,來自於每一個不離不棄與中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海內外同胞,來自於每一位為中國默默付出的國內外社會人士。他們有理由讓我們相信,戰「疫」終將勝利,人間亦會繁花似錦。
就在這個美好的春天,我們看到了花開遍地,感受到了暖陽煦風,更感嘆那個活潑、健康、和諧、美好的中國又回來了!經歷了70多天的艱苦奮鬥,我們勝利了!我們成功了!中國讓全世界矚目,更讓每一個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驕傲!我想說,謝謝你們的愛與付出,因為有你們,才有我們的平安和健康,因為有你們,也讓我們遠在國外的千百個家庭平安幸福!
我想,這也是我2020年的最後一篇「疫錄」日記了。至此之後,我要續寫我的「平安錄」日記,因為,我在中國的日子還很長,未來一定會一切美好平安。(本組文章源於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與神州學人編輯部聯合舉辦的「感知中國·我們的抗疫故事」徵文活動)
來源:神州學人(202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