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興起的買菜APP你用過嗎?是否和我一樣擔憂巨頭壟斷菜市場?

2020-12-22 牧牧小牛

廊坊悄然興起的買菜APP你用過嗎?是否和我一樣擔憂巨頭壟斷菜市場?

最近被一類新奇的東西,成功的吸引了注意,那就是網上買菜軟體。買菜既方便又便宜。可是之後的一則新聞卻讓我有了不好的聯想。大家看看我想的對嗎?如果同意我的想法請關注我一下。我們一起討論討論,謝謝。

事情是這樣的,我最近一直在用買菜的軟體,非常便宜也好用,經常有秒殺的蔬菜種類,而且新用戶註冊有各種紅包。我是樂此不疲,買完雞蛋買鹹菜,買完大蔥買火龍果。不亦樂乎。隨之苦了我們小區門口那些生鮮店、菜店。之前門庭若市,現在零星的人流成了鮮明對比。明珠、保龍倉的蔬菜專櫃也少了很多年輕人的身影。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則新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和豐巢等公司進行了反壟斷的處罰,雖然處罰力度不大,但是表面了國家的態度。

簡單說,就是你們這樣的大企業,足夠在別的行業賺足夠多的錢了。就不要再在這些有關民生的小行業插足了。一個淘寶讓本應繁華的街道冷冷清清,一個順豐把全國所有的快遞都收入旗下,一家獨大。快遞費高居不下,豐巢還收取等候費用。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美國對晶片產業的壟斷——在世界上非美國其它國家晶片做的最好的情況下就是被美國的三家晶片公司收購。這種霸權主義壟斷形式,真的讓人憤怒。

而現階段,這種網上購買蔬菜,更是把老百姓最後一點「營生」搞沒了。雖然不得不說確實便宜,對我們消費者來說是個好事,但是真的涉足點點滴滴的行業,榨乾普通老百姓每一點可以創造的機會。這一定不是國家願意看到的。

此處瘋狂給國家點讚!給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點讚。希望他們能做最好的引導。讓市場良性競爭下去。給老百姓們留點生計。

當然這也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至於買菜APP能否興起,還要順應市場規律。這社會如圖大浪淘沙。能否在激流後存活下來,全待時間去檢驗吧

我是牧牧,一個暢聊話題但不製造話題的業餘vlog博主。歡迎大家點讚關注我,一起看看這不一樣的世界。

相關焦點

  • 調查|超八成南方+網友用過買菜APP,擔憂巨頭壟斷菜市場
    消費者:近六成正在使用社區團購,超兩成擔憂巨頭壟斷市場 消費者怎麼看風靡的社區團購?12月11日,記者在南方+上發起「網際網路巨頭紛搶菜販生意,你怎麼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南方+上受訪者57.69%用過並正在使用買菜APP,還有23.08%用過幾次但現在沒用了,僅19.23%表示從沒用過。
  • 馬斯克忙著飛火星,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卻忙著搶菜市場
    馬斯克忙著飛火星,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卻忙著搶菜市場。告訴你一個消息,一分錢可以買菜,而且是免費送到你的家門口,你信嗎?最近社區團購火爆大有成為新一輪風口的趨勢,各大巨頭紛紛扎堆搶灘菜市場,目前參與這場資本大戰的企業多達200多家,其中不乏ALBB,TX等這樣的巨頭,網際網路公司每一家都在加大籌碼豪賭萬億的生鮮市場,一場燒錢大戰正在上演菜市場是最具人間煙火氣的地方,經營的小商小販一般也都是最普通的勞動階層賺一點辛苦錢以維持一家人的生計,網際網路巨頭一殺入,有可能將會使上百萬的小菜販因此以店這些巨頭不是在給你我提供方便本質是在搶了窮人的飯碗透支了未來本屬於我們正常價格的買菜錢
  • 你擔憂社區團購壟斷市場割韭菜?社區團購「九不得」新規出臺
    罵的理由無非就是說壟斷市場之後割韭菜、一個網際網路公司好意思跟賣菜的大爺大媽搶生意。 之前就發文分析過,這些理由其實都站不住腳。 試換位思考一下,這些網際網路公司本身就擅長生活服務領域。 你非得讓他幹航天航空探索宇宙,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 美團買菜、盒馬、京東到家等 手機買菜走上 「百團大戰」的老路
    出門遛彎兒的程大媽對於小區裡面各家手機買菜APP的地推口號早已經見怪不怪,作為社區生鮮團購平臺美團優選團長的她,心裡已經有所打算:「既然西紅柿、洋蔥和雞蛋別家都有優惠了,那回頭我在我的團友群裡就推特價的地瓜吧……」用手機買菜,這個並不新鮮的購物方式,由於受到今年疫情的影響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網際網路巨頭們不僅嗅到其中巨大的商機紛紛涉足,更是用上了「補貼」這個「殺手鐧」,使得手機買菜市場形成了群雄爭霸的局面
  • 同是網際網路巨頭,別人放眼星辰大海,我們街頭菜市場火拼
    你現在佔的每一分錢的便宜,最後都會乖乖的十倍,百倍地吐出來。記住,沒有一種資本,是為了給你的生活帶來幸福感,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是為了無私的奉獻不求回報而來的。巨頭把持菜市場的結局,和趙高把持朝政是一個道理,到時候你無話可說,還你不得不做,最終成為一代又一代賣命的奴役。
  • 「百團大戰」的買菜方式 心態也是買得不亦樂乎
    出門遛彎兒的程大媽對於小區裡面各家手機買菜APP的地推口號早已經見怪不怪,作為社區生鮮團購平臺美團優選團長的她,心裡已經有所打算:「既然西紅柿、洋蔥和雞蛋別家都有優惠了,那回頭我在我的團友群裡就推特價的地瓜吧……」用手機買菜,這個並不新鮮的購物方式,由於受到今年疫情的影響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網際網路巨頭們不僅嗅到其中巨大的商機紛紛涉足,更是用上了「補貼」這個「殺手鐧」,使得手機買菜市場形成了群雄爭霸的局面
  • 網際網路買菜,會擠垮菜市場嗎?
    菜市場的優勢,網際網路做得到嗎?但我們要的是產品,拿著退款有什麼用呢?再說,中間折損的時間成本又怎麼衡量? 另一方面,作為一種新興技術,網際網路的確起到了信息中介的作用,把相隔萬裡的需求和供給瞬間撮合在了一起。但同時,這也使得網際網路巨頭構築起了一個強勢的供應商。消費者在它的面前,議價能力將大大降低。 這時,菜市場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 你喜歡菜場買菜,我喜歡社區團購,可不可以?
    很多人在說網際網路先補貼後壟斷模式的時候,拿網約車舉例,振振有詞,事實是:蛋糕做大了,需求被滿足了,好多人和我一樣可以少開車,不是挺好嗎?失業增加了嗎?沒有,以前是需求沒有被滿足,現在是需求被充分滿足,還有激烈的競爭。某市除了27000名的士司機有就業,還有6萬多人在靠網約車做專職或者兼職司機。
  • 你喜歡逛菜市場嗎?如果某天它消失了,在巨頭擠壓之下……
    小e忽然就有些迷思:繼雲養娃養貓之後,雲買菜也是大勢所趨了嗎?阿里、美團、京東、拼多多,除了幾大巨頭以外,還有不少新興軟體例如叮咚,甚至退休後的大爺大媽,都躍躍欲試加入團購買菜的戰場。而那些在菜市場裡擺攤的商販們,可能也很難想像這件事——自己賺的幾塊幾毛的生意,早已被人暗中標明了價碼。他們照例天不亮就去市場拉貨,回到菜市場擺上攤位,用噴壺灑上看起來新鮮的「露水」,然而人流量卻越來越少。
  • 賣菜平臺社區層出不窮,菜農會像和其正一樣嗎?
    相信大家最近也有聽聞各大巨頭,因為紛紛布局「賣菜」平臺,搶佔市場,引發了新領域的爭搶,在這場「無煙的戰爭中」,引發了不少人的擔憂,難道又像和其正一樣的結果嗎?市場又要被壟斷嗎?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最近阿里、京東、美團、拼多多等大巨頭,都在大手筆的布局社區團購,都想在這塊大蛋糕中,搶奪大的一塊。
  • 社區團購買菜,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價值取向還能再低一點嗎?
    我今天實在忍不住要吐槽社區團購買菜了,忍不住要吐槽淘寶,京東,拼多多這些網際網路巨頭了。社區團購買菜,多麼接地氣的名稱,但同時又是多麼熟悉的套路,多麼熟悉的模式,多麼熟悉的味道。這和前幾年的出行與外賣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刻下來的。
  • 周小平:巨頭貼錢賣菜涉嫌不正當競爭,一旦形成壟斷,後果不堪設想.
    導讀: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巨頭不會普降甘露,一切補貼和免費策略的背後,都是以壟斷形成之後的超高價格來作為代價的。因此通往奴役之路,往往都是免費的。最近巨頭社區賣菜開始打起了價格戰,各種補貼層出不窮,甚至推出了0元買菜的活動。而一般的小菜販和小商販在這種免費策略面前完全沒有抵抗能力,只能被清洗出局。
  • 觀察| 社區團購買菜,這把羊毛你薅到了嗎?
    即便你現在沒有嘗試過社區團購,你在生活中大概率見過這樣的場景:小區的快遞點、超市突然也開始「賣菜」,各式各樣透明包裝的蔬菜、水果堆放在某個顯眼的位置。你的鄰居們——他們前一天在社區團購平臺下好了單,現在像取快遞一樣——報出姓名或者手機號後四位,等老闆確認完畢後,把屬於自己的那份取走。
  • 社區團購:巨頭們都去搶菜市場的生意!個體戶拿什麼活下去?
    阿婆們的生意淡了很多,整個菜市場的人流量減少了一半,以前早上八九點菜市場都是人擠人,但是自從社區團購進來後,我媽都一個星期沒去過菜市場了,每天早上就去小區門口的超市把菜品提回來。相對於去菜市場需要走15分鐘的路程,而去小區門口只需要2分鐘,甚至價格還更便宜,誰還會去菜市場呢?
  • 「巨頭退出社區團購」被闢謠,但這劫貧濟富的遊戲終將收場
    央行原行長周小川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曾說,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掌控大量數據和市場份額,形成壟斷抑制公平競爭。但如果超市、攤販都生存不下去了,我不相信將來百姓的日子會好過。滴滴快滴打價格戰的時候,很多人連去馬路對面買包煙都要打網約車,因為有補貼不要錢,但是如果不給你點甜頭,你怎麼上鉤呢?今天看來,打網約車,雨天加價,高峰期加價,惡性事件頻出。當你習慣了這種出行方式,滴滴快滴合併了,漲價就來了,可比當初滴滴快滴網約車大戰狠多了。
  • 巨頭紛紛賣菜,僅1%盈利的菜市場裡,阿里、騰訊、蘇寧、美團打得不可開交!
    作者 | 趙雲合來源 | 電商之家(ID:iechome)亂鬨鬨,你方唱罷我登場。巨頭紛紛賣菜繼養豬之後,網際網路大佬們又一頭扎進菜市場,爭得不可開交。而菜市場,則可以徵服剩下一部分不吃外賣的用戶,和外賣形成完美互補,將所有用戶一網打盡。而且,現在買菜的大部分都是家裡的老頭老太太,這些老人家居家過日子的本事已經是爐火純青,砍價對他們來說手到擒來,一分錢都跟你算的清清楚楚,而他們最喜歡優惠大酬賓這種薅羊毛的事情。這些不差錢的網際網路和電商巨頭們,只要適當放出一些羊毛,讓大爺大媽們薅,就可以輕鬆拿下他們。
  • 假如菜市場電子秤被捂住顯示屏,你還會去買菜嗎
    經常去菜市場買菜的朋友都知道,每個攤位都有電子秤,秤上有一個面對顧客的顯示屏,上面寫著重量多少,總價多少,方便顧客一目了然。這叫明明白白消費,放放心心掏錢。但是假如,我說假如啊,某一天你去買菜的時候,你發現這個顯示屏被捂住了,你啥也看不見。你問攤主,你說:「這是怎麼回事,我怎麼看不到金額了?」
  • 當網際網路巨頭「惦記」你我家門口的菜攤
    網際網路巨頭進軍社區團購勢必壟斷的立論是否站得住腳?社區團購爭議背後還透露了哪些現實焦慮?帶著這些疑問,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走訪了新老菜市場、買菜居民、行業人士,開展多維度解析,試圖揭開紛爭背後的社區團購真面目。
  • 巨頭們正攻佔菜市場,這就是傳說的社區團購?說好的產地直採呢?
    近日,在筆者家樓下經常買菜的菜市場裡,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很多身穿黃色、藍色衣服的外賣小哥,開始穿梭於菜市場裡,而菜販的攤位上,也多了一打厚厚的外賣平臺的塑膠袋,一小部分人們此刻,正躺在家裡,用手機遙控著小哥們送菜上門。
  • 社區團購悄然興起 市民叫好菜販叫苦
    一分錢能買一斤桔子市民在菜市場購買羊肉傳統蔬菜攤客流量下降受疫情影響,首府一些小店生意門可羅雀甚至歇業,社區團購卻借著網際網路的東風逆流而上,在呼和浩特各大小區悄然興起,團購商品從蔬菜水果到日用百貨,給老百姓帶來實惠和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新的爭議。社區團購給市民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會否進一步蠶食擠壓社區菜販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