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馬上要開始上鋼琴課的孩子應該選擇什麼教材?這個問題雖然多由老師來決定或者推薦,家長也應該稍有了解。特別是針對低幼, 海外華人接觸到的資源也許更多,選擇上就更困難一些。
針對市面上的繁多教材,我覺得有必要跟大家理一下思路,希望大家看了這篇介紹,對這個系統有個初步的了解,對於啟蒙期間可以彈奏的曲子也能知道個大概,這樣給孩子選擇教材的時候就可以有的放矢啦。
鋼琴教材縱向分為五大類:
啟蒙階段:從不會彈琴不識五線譜開始,直到識得五線譜,可以稍加練習後彈出簡單的雙手合奏曲目。
初級階段:從彈奏簡單曲目,有一定技術基礎開始,加入對音樂性歌唱性的訓練,直到完成中級難度的曲目,對複雜的調性有一定了解。
中級階段:從練習中級難度曲目開始,直到基本完成車爾尼的基本訓練,同時加進巴赫的較複雜的復調練習,以及其他作曲家的曲目。
高級階段:基本完成基本訓練。對復調有進一步理解。能彈奏難度稍大的曲目。能選擇的曲目自由度提高。
專業階段: 凌駕於業餘水平之上。進行更專業的學習,主要集中在音樂表現,表演經驗,表演技巧。彈奏長度較長的曲目。以開演奏會為目標。(這階段的琴譜就不做介紹啦)
鋼琴教材:啟蒙階段
啟蒙階段的用書一般我們從《湯姆森簡易鋼琴教程》(Thompson's Easiest Piano Course) 開始。這本書大概是在家長之間流傳最多,應用最廣泛的了。因為這套書裡面圖文並茂,色彩斑斕,所以小齡的孩子(特別是四五歲左右)最適合用這套書。一套五本。
第一本從中央C識譜法開始,加以短小的單手-雙手交替-雙手合奏孩子們喜歡的兒歌,活潑有趣,深受孩子喜歡。第一冊到第三冊都是初級的初級,第四第五冊稍難一些,為以後的初級琴譜做好鋪墊。
相類似的琴譜還有《我和我的鋼琴》(Me and My Piano)、《鋼琴課》(Piano Lessons)、牛津的《鋼琴時間》(Piano Time),都是適合啟蒙階段的小朋友,每本都是有趣易學的。
個人覺得《湯姆森簡易鋼琴教程》、《鋼琴課》一書比較優秀,因為其中的指示比較清晰,對於琴童和家長每次回家練習有較強的目標性。同時它對技術的學習也比湯姆森更完整一些,對於今後的基礎練習比較有益。
另一本優秀的啟蒙琴譜就是《拜厄鋼琴基礎教程》(Beyer Preparatory School)。這本經典琴譜不像以上那些比較流行的琴譜,沒有圖案,顯得比較枯燥。所以適合稍微大點的孩子(6歲以上)。
但是該書對技巧的訓練是無與倫比的。有一百多首小練習,側重不同的技術方面,結構性強邏輯性強,全部彈完後對下一階段的學習銜接的比較好。但是它也有缺陷,就是低音譜號的介入比較晚,孩子容易先入為主,最後對高音譜號十分熟悉,而對低音譜號就沒有那麼熟練了。
基本功方面,如果是彈完拜厄的小朋友,就能馬上入手《車爾尼的初步教程599》(Carl Czerny Op.599)。車爾尼的基本書是每個琴童的必修功課。連貝多芬都對自己的這個師傅讚不絕口。其實車爾尼的曲目並不枯燥,加進音樂性的學習,車爾尼也能彈的栩栩如生,非常好聽的。
599是初步教程,要求是速度較慢,每個練習都要認真通過,不可以用快速和囫圇吞棗來完成這本書。除了把每個練習點反覆鞏固直至吸收之外,還應該學習分句,呼吸,應用樂譜上的表情術語,感受強弱快慢帶來的音樂變化。
《車爾尼718》(Carl Czerny Op.718) 。這是一本針對左手訓練的譜子。如果天生左手比較弱,就應該用這本譜子來加緊訓練,爭取最終目標左手能和右手一樣靈巧和表達自如。
《萊蒙》(Lemmon Piano Etudes)。這是一本可選教材。萊蒙的教材旋律性較強,而且左右手相對比車爾尼更平衡。所以對於初級的小朋友,也是一本不錯的練習素材。可以選擇做為車爾尼練習的補充教材。
復調方面,沒有比巴赫更好的選擇。或者說,巴赫是我們值得終生學習的對象。初級階段可以練習《巴赫初級鋼琴曲集》(Bach Elementary Piano),這本譜子是巴赫寫給他老婆的,由很多小曲構成,很好聽,不會枯燥,也比較有趣。通過對這本琴譜的練習,琴童會對復調有個大概的了解,為下階段做好準備。
最後,有一本神一樣的琴譜是可以貫穿整個鋼琴學習過程的,無論是初級還是中級還是高級,那就是《哈農練指法》(Hanon The Virturso Pianist)。
這本譜子千變萬化,不同程度的琴童有不同的練習方法。光是介紹這些練習方法,估計就又能另寫一篇了。所以現在我摘取哈農原版序言中的兩段話,大家就能理解它的神奇妙用了:
「如果每隻手的五個手指得到充分的均勻的訓練,它們就能夠演奏所有為鋼琴而寫的作品,那麼,餘下的僅僅是指法問題,然而人們毫無困難的找到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花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把本書從頭至尾演奏一遍。如能彈熟本書,並在一定時間內每天練習,困難就象著了魔似的會突然消失」。
鋼琴教材:中級階段《車爾尼流暢練習曲849》(Czerny Op.849)是繼599之後的中級曲目,依舊一脈相承對技巧的訓練,30首曲目各有偏重,加強技巧練習。而且從849開始,對速度有要求,從而訓練手指的靈巧性。
《車爾尼快速練習曲299》(Czerny Op.299) 849過後,就進入299一書的練習。個人以為299是整個車爾尼系統裡最重要的一本書,值得一練再練。299的速度要求比較高。在快速彈奏的同時,不能忘記手指手腕的配合,手臂手腕放鬆。
中級階段的復調作品,選擇巴赫的《創意曲集》(Bach: Two- and Three-Part Inventions) 。它包括二聲部和三聲部,一共15首。二聲部比三聲部容易許多,應該挑出來先練習,然後再練習三聲部。
中級階段還有其他曲目作為補充。比如,車爾尼的636(Czerny Op.636),針對靈巧性進行訓練。比如821(Czerny Op.821),短小精悍,適合表演之前的熱身,或者只有十分鐘練琴情況下的練習。所以針對不同情況,不同琴童,有不同的琴譜可以選擇。
以上所述就是我比較推崇的「系統化」的鋼琴訓練所需要用到的教材。啟蒙階段過去之後,初級和中級階段每天練琴應該在1小時以上。從哈農開始,再到車爾尼,再到巴赫,爭取做到全方面均衡發展,技巧不斷提高。
同時,我們還應該注重音樂性的培養(我會單寫一篇有關音樂性)。這裡就介紹一些好玩的好聽的曲目,有利於琴童的音樂性。《莫扎特奏鳴曲集》(Mozart Sonatas)。對於每一個琴童而言,莫扎特是必修科目,不可以不學習。就不說他的曲子結構對稱,他的音樂實在好聽,朗朗上口的感覺,入門快,彈好卻不容易,能彈個好多年。
中國風格的「兒童鋼琴曲選」。相信對於每個中國孩子,了解自家的音樂,是很必須的。 柴可夫斯基的《兒童鋼琴曲集》(Tchaikovsky Op. 39 Albums for Young) 和「四季」。四季上次已經介紹過,這裡不做贅述了。
巴赫的「法國組曲」 (Bach: French Suites) 和「平均律集」 (Well-tempered Clavier) 樂曲選擇相對比較自由,取決於孩子和老師喜歡什麼曲目,都可以彈。所有曲目都可以是學習音樂的好素材,包括現代樂,爵士,哪怕是流行歌曲,都是可以的。 中級曲目練完之後,鋼琴水平就上一個層次了。
之後可以學習蕭邦,貝多芬,舒伯特,舒曼,或者較為現代的Debussy,Scribian,Faure等等,取決於彈奏者本身的喜好。技巧方面再上一層樓可以練習莫斯科夫斯基(Moszkowski)的曲子,很彪悍。李斯特(Liszt)也寫過鋼琴基本練習的琴譜,也可以參考選擇性地進行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