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機組典型故障分析與啟示

2021-01-13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2020年10月,在內蒙某風電場,2009年投運的雙饋82型1.5MW直流變槳風電機組在大風期經常因一面葉片變槳電機溫度超過140℃,機組報「變槳電機溫度高」停機,並且,在報故障時,普遍集中在8~12米/秒風速範圍內。 故障處理過程及分析

在輪轂用變槳操縱板轉動葉片,故障面葉片從92°~0°調槳,葉片運動較為平穩;從0°~92°,葉片採用快速電池收槳該面葉片振動明顯。

為進一步收集故障現象,機組在故障風速段併網運行,同時,通過機艙人機界面觀察變槳電機的溫升狀況,故障面的變槳電機溫度快速升至90℃以上,迅速超過變槳電機風扇啟動溫度。然而,進輪轂發現,變槳電機風扇並沒有啟動。再檢查變槳電機插頭端子的風扇供電,正常。再給故障面的變槳電機風扇外加230V電源,風扇也正常。該變槳系統的變槳電機風扇啟動開關設在變槳電機內。如變槳電機風扇的啟動開關損壞,則需更換變槳電機。

因懷疑變槳電機風扇啟動開關有問題,於是更換變槳電機。然而,更換變槳電機後,在8~12米/秒風速段運行,該面的變槳電機溫度迅速超過140℃。再追溯以前的維修記錄,此前,該面葉片曾因此兩次更換變槳電機。這就是說,已三次更換變槳電機,均宣布無效。

給故障面的變槳軸承手動注油以後,機組在故障風速段併網運行,雖然故障面仍比其他兩面的變槳電機溫度高,溫度時常在110~130℃左右,但變槳電機溫度能穩定在140℃以下,暫時不會報「變槳電機溫度高」停機。

綜合幾方面分析:故障面葉片快速電池順槳時,有異常振動;三次更換變槳電機無效;給故障面的變槳軸承手動注油後,變槳電機溫度高的問題有明顯改善。可以確定「變槳電機溫度高」停機,應當由變槳軸承損壞造成,而與變槳電機風扇啟動無關。要徹底解決「變槳電機溫度高」問題,需要更換變槳軸承。

該故障的信息收集與故障分析的難點:故障機組早在2009年就開始投運,運行時間已超過11年。由於各種原因,三面變槳軸承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均存在變槳電機電流偏大、溫度偏高的問題,不能僅通過變槳電機電流的比較發現問題。加之,機組故障停機時,風速較大,氣溫很低,變槳電機很容易降溫和散熱;噪音大,很難通過聲音判斷變槳電機風扇是否啟動;在操縱葉片、收集故障信息時,沒有筆記本電腦;配合處理故障的人員不足。

故障處理的啟示與心得

1、準確地收集故障信息是正確判斷機組故障的前提。

第一,收集的故障信息不準確造成故障分析、判斷的偏差,備件和發電量的損失。

維修人員在收集故障信息時,觀察變槳電機的溫度值與進輪轂觀察變槳電機風扇是否啟動之間存在時間差。在集控室,或機艙看到變槳電機溫度很高,而每次進輪轂觀察到的現象是變槳電機風扇沒有啟動。從而造成了誤判,並錯誤地多次更換變槳電機,這大大地增加了處理故障的時間。

該機組報故障是冬天、大風季節,在機艙裡觀察變槳電機溫度時,不能通過聲音判斷輪轂裡的變槳電機風扇是否啟動;該變槳系統的變槳控制器上沒有設計顯示界面,不便於在輪轂裡查看變槳電機溫度,通常是在機艙或集控室察看變槳電機的溫升狀況。在風大期,鎖輪轂難度大,在機艙裡察看了變槳電機溫度後,然後再進輪轂觀察變槳電機風扇是否啟動,這之間的時間差會進一步增大。

另一方面,實際情況是變槳電機風扇的啟動、工作均正常,在機組停機後,變槳電機溫度迅速下降。再者,外界氣溫較低,加劇了變槳電機散熱和傳熱,進一步加速了變槳電機溫度的降低。當維修人員進輪轂,變槳電機溫度已降到較低的溫度,變槳電機風扇的啟動開關自動斷開。因此,每次看到的現象都是變槳電機風扇沒有工作,從而產生誤判。這使得機組的停機時間大大增加。

及時、準確地收集信息是正確判斷故障的前提。如果察看變槳電機溫度與觀察變槳電機風扇啟動是同時進行,那麼,維修人員就能觀察到變槳電機風扇啟動的真實情況,也就不會產生誤判。

第二,沒能藉助變槳調試軟體操縱葉片和收集信息,致使收集的信息出現錯誤。

如果現場人員操縱葉片,不是採用變槳操縱板,而是運用筆記本電腦。一方面,在輪轂使用變槳調試軟體操縱葉片不間斷地轉動,變槳電機溫度不斷上升。另一方面,通過變槳調試界面仔細地觀察故障面變槳電機的溫升狀況。當變槳電機溫度升至變槳電機風扇啟動溫度以上時,自然就能觀察變槳電機風扇啟動的真實情況。這樣就能極其便捷地知道,故障並非是變槳電機風扇啟動所致。

現場維修人員不能藉助調試軟體檢查機組及部件故障,會使收集信息不準確,判斷故障困難,甚至產生誤判。從而大大增加了機組的維修時間。有的風電場沒有給現場人員配備足夠的筆記本電腦,大大降低了收集故障信息的準確性和便捷性。

有不少主控、整機廠家沒有從現場運維的角度去考慮機組主控的軟硬體設計,以及設計出與之配套專門用於現場維修的主控軟體。給準確收集機組信息,現場維修、維護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有的機組甚至把機組絕大部分的基本信息均儲存在後臺,而不是主控。這不僅使給現場機組維修收集故障信息帶來不便,而且,還可能因數據包丟失或環網通訊中斷,造成機組基本數據的丟失。設計者更沒有考慮提供專門用於機組維修、維護的主控軟體。這無疑給現場準確收集信息增加了障礙,帶來了困難。

2、不適當的功率控制方式、錯誤的超速參數設置縮短了變槳軸承使用壽命。

當機組報「變槳電機溫度高」停機時,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現象,風速通常是在8~12米/秒。這就是說,機組在8米/秒風速以下,或12米/秒以上運行時,機組很少,或不會報此故障停機。

究其原因如下:

第一,機組併網後的葉片運動方式決定了變槳軸承在某個位置損傷以後,不能通過適當措施使故障位置有所偏移。

在通常情況下,機組併網後,葉片度數固定在最大迎風面位置不變,或只在很小範圍內做進槳、順槳的往復運動,而不會做整圈運動。葉片的某個度數與變槳軸承的內圈、外圈以及變槳軸承齒圈之間的相對位置始終是固定不變的。如因機組葉片在0°~8°之間的區間範圍內頻繁變槳,造成了變槳軸承的嚴重磨損,並出現「變槳電機溫度高」問題,則不能通過適當的方式使變槳軸承的故障位置有所偏移,解決0°~8°區間範圍內的變槳軸承損傷問題。

這就是說,在某個度數範圍,如因頻繁變槳造成了變槳軸承的內外圈之間或變槳軸承齒圈嚴重磨損,造成了變槳電機嚴重過流、異響等問題,則只有更換變槳軸承,才能使問題得到根本解決。

第二,不適當功率控制方式使變槳軸承使用壽命縮短。

該82型故障機組同步轉速為1500rpm,併網運行範圍1000~2000rpm。採用的功率控制方式:首先,嚴格按照葉片設計的葉尖最佳速比控制葉輪轉速,風速大小決定葉輪轉速的高低。其次,再根據風能大小確定給定扭矩。因此,隨著風速的增加,葉輪轉速迅速增加,當增加到額定轉速以後,風速再繼續增加,功率控制的目標轉速將不再變化。其後,隨著風速的增加,只能增加給定扭矩。

這種功率控制方式,隨風速的增加,轉速上升得很快。在8米/秒風速左右就達到了額定轉速1800rpm,距機組的最大運行轉速2000rpm,僅有200rpm,此時,機組功率還遠未達到額定功率1.5MW。如遇極端陣風,就必須順槳。在陣風過後,又需再次進槳。在8~12米/秒風速段,順槳、進槳頻繁,從而不可避免地造成變槳軸承使用壽命的縮短。

另一方面,超過8米/秒風速,轉速已升至1800rpm,受轉速裕度的限制,不能充分利用葉輪進行儲能,吸收陣風帶來的風能。在機組還未達到1.5MW滿負荷發電時,完全可以通過適當功率控制方式使之不變槳。不僅可以增加發電量、延長變槳軸承壽命,而且,還能延長變槳系統休眠期,減少變槳系統故障機率和備件用量。

風速在8米/秒以下,葉輪轉速較低,轉速裕度大,陣風來臨通常也不會變槳。變槳電機不工作,自然不會出現「變槳電機溫度高」的問題;當風速在12米/秒以上,雖然機組不停地調槳,但葉片在這些位置上運動較少,變槳軸承磨損小,因此,也不會報「變槳電機溫度高」停機。

以上分析可知,在8~12米/秒風速段,機組報「變槳電機溫度高」停機,這與採取的功率控制方式有著必然的聯繫。

第三,該機型錯誤的超速參數設置加劇了槳軸承壽命損壞。

該機型因執行錯誤的超速參數,必然會導致機組報超速停機。當機組轉速升至額定轉速1800rpm以後,遇到極端陣風會觸發超速停機。為處理該機型的超速停機問題,只能通過修改變槳控制參數等儘可能地把機組轉速穩定在1800rpm左右,又進一步使機組的變槳次數增加。並且,該機型執行錯誤的超速參數設置已超過10年,至今仍未得到糾正,從而加劇了變槳軸承的損壞。

合理的超速參數,不僅能保證機組在極端風況條件下不會報超速停機,而且,還能充分地保證葉輪儲能,保護變槳軸承、變槳電機等機組零部件。詳細的超速參數設置原理可參見,本人去年撰寫的論文:《雙饋風電機組的轉速控制與超速參數設置》、《雙饋風電機組轉速控制與失控分析》和《風電機組超速問題案例分析》,分別刊登在《風能》2019年第6、7和8期上。

3、多年來的現場實踐證明,Mita主控WP3100所採用的功率控制方式較優,值得學習和借鑑。

Mita主控WP3100所採用的功率控制方式,除充分考慮跟葉尖最佳速比提高機組效率之外,還充分考慮並保證了葉輪儲能所需的轉速裕度,保護變槳軸承等機組重要部件。

其功率控制方式是:在機組到達額定功率之前,機組轉速隨風速的增加而增加。在轉速上升的同時,扭矩也隨之增加。當機組轉速在1600rpm以下時,葉尖最佳比是功率控制考慮的主要因素,轉速上升速率較快,扭矩上升速率較慢;轉速在1600rpm以上時,隨著風速的增加,轉速上升速率很慢,扭矩上升速率較快;機組達到滿負荷時,功率控制目標轉速和扭矩均不再增加,此時,按額定轉速和額定扭矩較為穩定地控制機組功率,按滿負荷功率進行變槳調節。

在機組達到額定功率之前,功率控制的目標轉速低於額定轉速值,並且,在機組轉速較高時,隨轉速的增加,扭矩急劇增加,當陣風來臨,機組增加功率輸出的同時,增加機組轉速,這樣可以使葉片一直處於最大迎風面位置,不順槳。這樣,即便是在10米/秒風速的情況下,出現極端陣風,也可以不順槳。只有當持續風能超過機組滿負荷功率1.5MW時,葉輪才會通過順槳釋放出過多的能量。 因此,機組在額定風速之前,葉片均可由槳電機剎車器制動,使變槳系統長期處於休眠狀態。

就這種葉輪直徑為82米的82型機組來說,如果按照Mita主控WP3100的功率控制方式,只有超過機組的滿負風速時,葉片才會順槳。這不僅能充分吸收陣風帶來的能量;還能有效地減小陣風對機組的衝擊;延長變槳軸承等重要部件的使用壽命;減少變槳系統耗電;降低變槳系統故障機率和備件用量。

因此,我們在實施控制功率控制策略時,應充分理解,並認真學習和研究國外一流廠家的先進經驗。綜合考慮提高機組效率、部件壽命以及維護和維修成本等多種因素,方能在機組壽命期內使度電成本最低。

4、不正確的注油方式縮短變槳軸承的使用壽命。

在處理故障時,當變槳軸承手動注油以後,變槳電機溫升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這說明變槳軸承內部潤滑不足,這是變槳軸承壽命縮短的又一重要因素。

變槳軸承注油方式應根據機組環境條件的不同而不同。「常溫型」機組因機組所處環境的氣溫較高,潤滑脂粘性較小,可採用自動注油方式;而在內蒙古地區的「低溫型」機組,冬天氣溫很低,潤滑脂粘性很大,自動潤滑油泵很難把潤滑油打到變槳軸承內,採取手動注油更能保證變槳軸承的充分潤滑,避免不必要的變槳軸承損壞。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界,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17風電機組機艙著火事件分析報告!安全意識不可少!
    19:52,值班長在中控室查看#17風電機組故障信息和運行數據,進行初步故障判斷和分析,並著手準備就地進行檢查。20:02,值班長在中控室查看#17風電機組運行數據,顯示齒輪箱驅動端溫度為-3011.72℃;20:07,齒輪箱非驅動端溫度為-3277.7℃;其他運行數據暫未發現異常,隨後值班長安排檢修人員兩人前往#17風電機組進行檢查。
  • 微機監測分析方法及典型曲線分析
    二、典型道岔故障及不良曲線分析:1、道岔斷相1) 圖3是電源斷相造成道岔動作不完整的動作電流曲線圖點評:日常監測數據瀏覽要注意分析曲線變化,預防故障發生。2) 在道岔啟動及到位的瞬間動作電流突變,多為接點接觸不良,日常分析中可重點檢查、擦拭接點,預防故障發生。
  • 國內5MW陸上風電機組實現批量化應用!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的一項對未來風機大型化的報告預測,未來30年,全球陸上風電機組單機容量最大將達到15MW,葉輪直徑達260米。目前,明陽智能已成為機組大型化趨勢的推動者和引領者,據CWEA數據,截至2019年底,全國3.0MW及以上陸上風電機組累計裝機9545MW,明陽智能佔比44.6%;2019年,全國3.0MW及以上陸上風電機組新增裝機4890MW,明陽智能佔比57.3%。
  • 變頻器故障案例分析及故障排除解決方案
    變頻器故障案例分析及故障排除解決方案 佚名 發表於 2017-12-22 07:37:52 一、通過修改參數碼排除故障 當變頻器工作中出現了故障跳閘,同時要伴隨著故障報警
  • 全球首臺160米「預應力構架式鋼管塔架」風電機組併網
    2020年9月28日,全球首臺採用160米「預應力構架式鋼管塔架」的風電機組在山東省荷澤市鄄城實現併網投運併網,該機組也是我國目前併網輪轂高度最高的風電機組。該機組的併網,標誌著預應力構架式鋼管塔架工程的成功應用,為低風速地區風資源開發利用創造了先決條件,引領風電技術與市場實現開拓性發展。
  • 國內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成功併網發電
    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記者侯雪靜、楊迪)記者13日從三峽集團了解到,國內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日前在三峽集團福建福清興化灣二期海上風電場成功併網發電,這是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的單機容量亞太地區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風電機組,刷新了我國海上風電單機容量新紀錄。
  • 【主機】MAN B&W 12K98 ME-C電噴主機和它的七個典型故障分析處理
    稱它是同類中的智能巨無霸一點也不誇張,它的一些管理、操作,維護理念與傳統的帶凸輪軸的MC機型有很大的區別,具體體現在它的計算機控系統以及伺服液壓系統(SHS),本文重點就這兩部分的日常維護與典型故障分析,與同行們一起交流分享。
  • 乾貨|電機控制器出現的一種偶發故障排查與分析
    而另一類故障很難復現,往往只出現一次或幾次,極難捕獲,原因也較為隱蔽,因而容易被忽視,但它同樣會使產品乃至系統失效,導致嚴重後果。 我公司研製的一款永磁電機控制器產品串行通信功能在現場運行時曾出現過此類故障,經過耐心細緻的分析及測試,我們對各種情況逐一排查,最終查清原因,排除了隱患。以下做具體分析。
  • 【個性交流】《金太郎的幸福生活》之人物分析與生活啟示
  • 斷路器故障引起的高抗匝間保護跳閘原因分析
    通過調節斷路器的彈簧壓縮量,以滿足斷路器開關特性要求,為現場人員對老舊設備的運維管理、同類故障的分析及處理提供參考,避免此類事件發生,從而保證正常送電。高壓斷路器是輸電系統中不可或缺的設備之一,它不僅需要切斷高壓電路中的空載電流和負載電流,當線路發生故障產生短路電流時,更需要快速可靠地隔離故障位置,因此斷路器的可靠動作直接影響著電網以及電力設備的穩定和安全。調查顯示,由於高壓斷路器的機械故障而導致的電網事故佔總事故的70%以上,其中操作機構故障佔43%左右,二次迴路故障佔29%左右。
  • 核電多相環形無刷勵磁機的轉子繞組短路故障特徵分析
    多相環形無刷勵磁機是大容量核電機組廣泛採用的一種勵磁機型,實現對其內部故障的可靠保護,對保障核電發電機組的安全運行具有重要意義。因多相環形無刷勵磁機為轉樞式結構,轉子電樞繞組故障無法得到直接監測,但依據故障在定子勵磁繞組中反映的特徵來實現監測是一種有效的途徑。
  • FESTO氣伺服焊鉗氣管接錯後故障分析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機器人及PLC自動化應用,ID:ZS1894304782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這次焊鉗的氣管接錯,沒有造成焊鉗故障報警,但是在焊鉗進行夾緊時出現卡頓現象.在作機器人E1軸移動時報拉拽故障.下面讓我們分析一下氣路
  • 發動機故障燈亮怎麼辦 原因分析及解決辦法
    車主們對此感到比較困惑,發動機故障燈亮怎麼辦呢?為了幫助大家解答疑惑,皮卡中國小編特意總結了發動機故障燈亮的原因分析及解決辦法。那麼如果發動機故障燈亮了發動機故障燈亮僅僅說明某一系統存在異常,至於具體是什麼故障,還需要藉助於電腦檢測儀進行解讀,每個品牌的車都有自己獨有的故障代碼。發動機故障燈亮原因1、燃燒狀態不好發動機燃燒狀態不好是發動機故障燈亮的主要原因。
  • 創維電視無法開機故障問題分析及解決辦法
    創維電視無法開機故障問題分析及解決辦法  創維電視無法開機送修太麻煩,想自己修又不會!
  • 單模單纖光纖收發器指示燈常見故障現象和原因分析
    在實際應用中難免會碰到一些故障,現杭州飛暢科技的小編就光纖收發器使用過程中的相關指示燈及故障問題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感興趣的朋友就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在實際應用中難免會碰到一些故障,現杭州飛暢科技的小編就光纖收發器使用過程中的相關指示燈及故障問題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感興趣的朋友就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註:本例中以收發器A為發射端,收發器B為接收端。故障主要是結合A端且以B端所出現的故障現象為例做介紹的。
  • 大幅面噴墨印表機常見故障分析
    在印刷流程中,有時候印表機會出現一些突然出現的故障。今天,中國紙業網的編輯帶大家走進大幅面噴墨印表機常見故障,看一看相關印表機故障的解決辦法。解決方法:打開電源,將列印頭移動到墨盒更換位置,在墨盒安裝好後,讓印表機進行充墨,等充墨過程結束後,故障就會排除。故障2.發出列印指令後,噴墨印表機無任何響應其實印表機無任何響應只是一個假象。
  • 柴油發動機動力不足故障原因分析
    因此,在分析排除柴油機動力不足故障時,應抓住燃燒好壞和摩擦損失大小這2個關鍵問題,再結合操作使用者對柴油機各零部件的磨損情況和技術狀態的了解和掌握,從而找出造成柴油機動力不足可能性最大的幾個原因,然後進行檢查和排除。
  • 旋轉壓片機常見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
    無論高速壓片機還是普通壓片機,但是壓片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大致相同的,我就結合壓片機的工作原理和實際使用過程中壓片機常出現的故障以及如何處理進行分析:1.壓片機工作原理包括填充、定量、預壓、主壓成型、出片等工序。
  • 比較常見的網絡故障應該如何解決
    【故障分析】 「COL」指示燈用於指示網絡中的碰撞和衝突情況。「COL」燈不停閃爍,表明衝突發生;「COL」燈長亮則表示有大量衝突發生。導致衝突大量發生的原因可能是集線器故障,也可能是網卡故障。一般情況下,網卡出現故障的可能性比較小,因此將重點放在對集線器的排除方面。 【故障解決】 更換集線器,網絡恢復正常。
  • 道閘出故障了不要慌,要分析好對症下藥
    哈嘍,大家好,隨著科技的發展,道閘運用的越來越多,頻繁來回運作可能會出現一些故障,今天小編就針對道閘日常出現的故障做了以下幾點總結,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吧1、道閘接通電源,按關閘或開閘鍵,欄杆無動作是什麼原因?(1)、道閘保險絲燒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