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是我國歷史上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諸侯,是漢末時期的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孫武的奠基者之一。為國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都知道,孫策的外號是「小霸王」。那麼,孫策怎麼死的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為你揭秘孫策怎麼死的。
孫策怎麼死的關於孫策是怎麼死的據《江表傳》中記載,許貢上表給漢帝,許貢死後,其門客潛藏在民間,尋機為他報仇,在一次打獵中被暗算中毒箭。後毒迸發而死。另外還有一說是三國演義中這樣描寫的,是三個門客所殺,但真實的歷史也許不是這樣,很多歷史學家認為是曹操派出的刺客,冒充許貢的門客,這樣不至於激怒江東。
不過,針對孫策之死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孫權為了奪權進而還是孫策。因為孫策死後孫權獲利最多。
孫策為何英年早逝《三國演義》中說吳郡太守許貢上表,建議將孫策召到京師軟禁起來,這個策略實施的可能性大約為零,孫策是肯定不會應詔的,曹操也做不出這麼此地無銀三百兩的事,那麼這個上表的實質就是:許貢要向曹操表明心跡,他是忠於朝廷,忠於曹公的。
孫策之死許貢之說許貢上表事件發生得恰逢其時,既然在江東有這樣一個孫策的反對派,事情就好辦了,儘管許貢的上表被孫策截獲,許貢勢力也隨後遭到了摧毀性的打擊,但這並不影響曹操勢力藉此遏制孫策,這一點,從中情局的對華政策上可以得到足夠的啟發。
演義中說孫策絞殺許貢之後,「貢家小盡皆逃散。有家客三人,要與許貢報仇,恨無其便。」,所謂恨無其便,是指找不著下手的機會,但我們知道,最終三人還是得手了,從恨無其便到行刺得手,中間必然暗藏玄機。這便不得不讓人想到郭嘉的話,郭嘉這番話是從許昌來人的口中轉述的,嘉靖本和毛本內容略有不同,但大意差不多,大意便是:孫策不足懼也,輕而無備,性急少謀,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於小人之手。
這話傳到孫策耳中時,刺殺事件已經發生了,尚在養傷的孫策聽到後是大怒曰:「匹夫安敢料吾!射吾者,必曹之謀也!吾誓取許昌,以迎漢帝!」#p#分頁標題#e#
孫策之死曹操之說為什麼孫策會認為在這起刺殺事件中曹操脫不了干係?我們有必要提到孫策被刺過程中的一個小細節:策方舉轡而行,一人拈槍望策左腿便搠。孫策大喝,急取所佩之劍就馬上砍去,劍舉忽墜,止存劍靶在手。一人拈弓搭箭,射中孫策面頰。
這個細節充分說明一點,這次行刺是經過了精心策劃的,甚至連孫策隨身所帶的佩劍都被動了手腳。我們不免要懷疑,許貢的這三個家客,有這樣的能力嗎?能夠將魔爪伸到孫策的身邊,這是怎樣的一股勢力?那個在孫策佩劍上做手腳的人又會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