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猶唱後庭花」詩句中的「後庭花」,到底指的是什麼?

2021-01-07 楊角風發作

這句詩是出自唐朝詩人杜牧的《夜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杜牧是晚唐詩人,他所在的時代,唐朝已經開始衰敗,很多藩鎮擁兵自重,而中央無能為力。杜牧雖然非常關注政治,可是也無能為力。

秦淮河,楊角風也曾經在河邊夜宿過,只是早就沒有什麼商女了,成了一個專賣各種小商品的市場了,還有各種包裝的鹽水鴨……

當年杜牧也是這種感覺,雖說南京(當時叫建康)不是首都,但是也是比較繁華的,前面兩句描寫的是秦淮河的夜景,後面緊接著就出現了伺候達官貴人的商女,看著她們為自己忙乎,估計只想多弄點賞錢,並不知道亡國的滋味,而這種日子就要來了……

「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則是飽含深深的憂慮,關於「玉樹後庭花」一句的由來是在陳後主寫的詩裡。

這首詩被稱為亡國之音,它的作者是南朝亡國之君陳後主,據說當軍隊打進城的時候,他還在跟著愛姬妾孔貴嬪、張麗華等眾人玩樂呢,難怪會滅國。

雖然陳後主不怎麼會治理國家,但是他在文學藝術這一方面還是非常有天賦的,跟女人玩樂也是非常有研究的,不過國家都沒了,也就沒得玩了

在杜牧這首詩裡,他就借陳後主的事跡諷刺當今的社會,如果再這也荒淫無度下去,唐朝離滅國不遠了……

歌詞中有這麼一句:

「玉樹後庭花,花開不復久。」

就是說這個後庭花,其實花開的時間並不久,很快就會凋謝。後庭花是一種花,主要種在後庭的,花開的冠子很大,很漂亮,就是盛開的時間不長。

這裡也成了形容陳後主的小朝廷也沒有長久。

本來挺有意味的一個詞,等到了明朝,就有點毀三觀了,比如著名小說《金瓶梅》裡把「後庭花」指代「肛門」,意思你懂得!

這讓我又想起了杜牧的另一首詩: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

回到正題,「後庭花」據楊角風考證,應該是雞冠花的一種,是一種非常漂亮的花,全國各地都有種植,主要種在庭院裡。

唐代羅鄴曾經就寫過描述雞冠花的詩詞:

「一枝濃豔對秋光,露滴風搖倚砌旁。曉景乍看何處似,謝家新染紫羅裳」。

可見,這種花還是非常高大尚的!

回答這個題目,後庭花就是一種花,又是暗指陳後主的詩,最後還暗指亡國之音……

我叫楊角風,更多精彩請關注!

相關焦點

  • 杜牧「隔江猶唱後庭花」中「後庭花」是什麼?為何大詩人都忌諱它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首詩的經典程度不用多說,年年入選中學課本,很多人背得是滾瓜爛熟。詩的最後一句「隔江猶唱後庭花」很多人也大概知道意思,指的就是那些賣唱的歌女不知什麼叫失國這恨,隔著江還在唱著後庭花曲。那麼詩中的「後庭花」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商女唱它就不對呢?
  • 隔江猶唱後庭花
    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原文如下「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翻譯過來意思就是:迷離月色和輕煙籠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賣唱的歌女不懂什麼叫亡國之恨,隔著江水仍在高唱著玉樹後庭花。
  • 「隔江猶唱後庭花」中的「後庭花」是什麼意思?不是你想的那樣啊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詩詞的大致意思是:浩渺寒江之上瀰漫著迷濛的煙霧,皓月的清輝灑在白色的砂礫之上。傍晚,我把小船停靠在秦淮河畔,一個靠近酒店的地方。金陵賣唱的歌女似乎就像不知道亡國之痛的黍離之悲,竟然肆無忌憚的在對岸高唱著著流行歌曲《玉樹後庭花》。
  • 「隔江猶唱後庭花」中「後庭花」什麼意思?原來它本身也是一首詩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先結合下作者的感受,說說這首詩的意思。清冷月光與薄暮寒煙將冰冷刺骨的水與白沙無情籠罩。船舶停在秦淮河附近酒家的岸邊,想是為了討一杯酒嘗嘗。歌姬不知道亡國的哀怨與憤恨,隔著綿延無盡的江水還在高聲唱著《玉樹後庭花》這首亡國之曲。秦淮,自古以來便是風塵女子之地的代名詞。
  • 歷史的破空:隔江猶唱後庭花
    陳後主是陳朝末代皇帝,曾做一首《玉樹後庭花》,內容可自行問度娘,但唐朝詩人杜牧一首《泊秦淮》卻更加有知名度,而其典故正是來自於陳後主:「商女不知亡國恨
  • 【詩詞鑑賞】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後庭花:歌曲《玉樹後庭花》的簡稱。南朝陳皇帝陳叔寶(即陳後主)溺於聲色,作此曲與後宮美女尋歡作樂,終致亡國,所以後世稱此曲為「亡國之音」。然而,前四個字又為上一句的景色點出時間、地點,使之更具有個性,更具有典型意義,同時也照應了詩題;後三個字又為下文打開了道路,由於「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國恨」和「後庭花」,也由此才觸動了詩人的情懷。因此,從詩的發展和情感的抒發來看,這「近酒家」三個字,就像啟動了閘門,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滔滔不絕。這七個字承上啟下,網絡全篇,詩人構思的細密、精巧,於此可見。
  •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隔江猶唱,玉樹後庭》文:扎西次仁絳秋「風塵之地,自然成為最初的讀者」/01/一曲後庭花,沾染了幾分亡國之音,那個姓陳的後主,賦予它的或許本不是禍害不論是哪個朝代的更替,變得永遠是君主,躲在紛擾塵世間的女子,隅於一處,專心陪花落花開,靜嘆紅顏薄命。既往細數,女子向來不被重視,無非依附在功過紛雜的權益糾葛之中,點綴男子豪邁的氣概。/02/然而,歲月總是公平的,它讓虛妄的夢,赴之於塵,卻揚名了那些受於迫害的女子,一卷書畫,一疊詩詞,輕唱淺讀,就將她們的形象活生生的映射在世人的眼前。
  •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那年天下大亂,舊朝覆滅,江湖裡人來人往,亂象紛呈。金陵城外驟起暴雨,秦淮河上漫起一層水霧。男主自北方來,站在船頭,同行者都紛紛躲入船艙,唯有他還冒雨望天。他說,這是上蒼在為河山淪喪而哭,我要陪這場雨祭奠死去的時代。次日,遂病。
  •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商女是歌女還是商人婦
    有人說是歌女、有人說是商人的妻子,到底是哪一種呢?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泊秦淮》古人商、秋互用。古以五音配四時,所謂五聲,就是宮、商、角、徵、羽。《漢書·律曆志》解釋宮、商、角、徵、羽是這樣說的:商之為言章也,物成熟可章度也。角,觸也,物觸地而出戴芒角也。宮,中也,居中央,暢四方,唱始施生,為四聲綱也。
  •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跟著詩詞去旅行NO.174《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秦淮河,是我國長江下遊右岸支流,古稱龍藏浦,漢代起稱淮水。早在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之後,就在秦淮河畔長幹橋頭建起了「越城」,這是南京建城將近2500年歷史的開始。後來,秦始皇鑿通方山引淮水,橫貫城中,故名秦淮河。六朝時代,秦淮河及夫子廟一帶繁華異常,貴族世家聚居,文人墨客薈萃。
  • 別往歪處想,「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到底啥意思?
    其中最著名的詩句,當屬「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後人解讀這首唐詩,主題非常明確,那就是以此來諷刺晚唐統治者沉醉於享樂,而不顧唐王朝所面臨形勢的岌岌可危。而那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是其中最典型的註腳。
  • 陳叔寶-玉樹後庭花
    多指妖豔的侍女、婢妾。 含露:含著露水珠。 玉樹:玉樹的樹冠挺拔秀麗,莖葉碧綠,頂生白色花朵,十分清雅別致。神話傳說中的仙樹。槐樹的別稱。玉石的寶樹。對樹的美稱。 流光:玲瓏剔透,流光溢彩。 後庭:宮庭或房室的後園。後宮的庭院。
  • 玉樹後庭花,美人張麗華
    唐代詩人杜牧有一次夜泊秦淮河,忽聞岸上酒家女子在月下高歌陳後主的《玉樹後庭花》,歌聲悽婉,於是心生感慨,寫下了「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 張麗華與玉樹後庭花
    杜牧即興寫了一首《嘆花》詩:「自恨尋芳到已遲,往年曾見未開時。如今風擺花狼藉,綠葉成蔭子滿枝。」這個小故事算是今天的開胃菜,順便提一下杜牧的另外一首詩《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首詩用了一個「後庭花」的典故,那麼「後庭花」的典故是什麼呢?
  • 【人文素養】深宮佳麗,絢爛如花,飄浮如萍——《玉樹後庭花》
    [文學品味] 深宮佳麗,絢爛如花,飄浮如萍——《玉樹後庭花》
  • 後庭刺激入門指南
    二,射精高潮&無射精高潮後庭刺激帶來的快感不同於通常的性愛刺激,但又有所關聯,因為它可以引起射精高潮(對於女性而言就是YIN道高潮)。在高潮課程的初級篇中,春叔已經提到過,後庭本就屬於性感帶,並且與私處通道挨得很近。
  • 月沉沉,人悄悄,一炷後庭香嫋
    滿宮花·月沉沉 【五代】尹鶚 月沉沉,人悄悄,一炷後庭香嫋。 風流帝子不歸來,滿地禁花慵掃。 離恨多,相見少,何處醉迷三島? 漏清宮樹子規啼,愁鎖碧窗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