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詩是出自唐朝詩人杜牧的《夜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杜牧是晚唐詩人,他所在的時代,唐朝已經開始衰敗,很多藩鎮擁兵自重,而中央無能為力。杜牧雖然非常關注政治,可是也無能為力。
秦淮河,楊角風也曾經在河邊夜宿過,只是早就沒有什麼商女了,成了一個專賣各種小商品的市場了,還有各種包裝的鹽水鴨……
當年杜牧也是這種感覺,雖說南京(當時叫建康)不是首都,但是也是比較繁華的,前面兩句描寫的是秦淮河的夜景,後面緊接著就出現了伺候達官貴人的商女,看著她們為自己忙乎,估計只想多弄點賞錢,並不知道亡國的滋味,而這種日子就要來了……
「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話則是飽含深深的憂慮,關於「玉樹後庭花」一句的由來是在陳後主寫的詩裡。
這首詩被稱為亡國之音,它的作者是南朝亡國之君陳後主,據說當軍隊打進城的時候,他還在跟著愛姬妾孔貴嬪、張麗華等眾人玩樂呢,難怪會滅國。
雖然陳後主不怎麼會治理國家,但是他在文學藝術這一方面還是非常有天賦的,跟女人玩樂也是非常有研究的,不過國家都沒了,也就沒得玩了
在杜牧這首詩裡,他就借陳後主的事跡諷刺當今的社會,如果再這也荒淫無度下去,唐朝離滅國不遠了……
歌詞中有這麼一句:
「玉樹後庭花,花開不復久。」
就是說這個後庭花,其實花開的時間並不久,很快就會凋謝。後庭花是一種花,主要種在後庭的,花開的冠子很大,很漂亮,就是盛開的時間不長。
這裡也成了形容陳後主的小朝廷也沒有長久。
本來挺有意味的一個詞,等到了明朝,就有點毀三觀了,比如著名小說《金瓶梅》裡把「後庭花」指代「肛門」,意思你懂得!
這讓我又想起了杜牧的另一首詩: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
回到正題,「後庭花」據楊角風考證,應該是雞冠花的一種,是一種非常漂亮的花,全國各地都有種植,主要種在庭院裡。
唐代羅鄴曾經就寫過描述雞冠花的詩詞:
「一枝濃豔對秋光,露滴風搖倚砌旁。曉景乍看何處似,謝家新染紫羅裳」。
可見,這種花還是非常高大尚的!
回答這個題目,後庭花就是一種花,又是暗指陳後主的詩,最後還暗指亡國之音……
我叫楊角風,更多精彩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