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英博物館重新開放,這也是英國最晚開放的大型藝術機構。重開後的大英博物館將以減少展品,同時儘可能給予觀眾提供更好的觀展體驗。博物館還將在展陳中正視西方殖民與奴隸制的歷史,承認複雜的過去。
經歷了163天的閉館,這是大英博物館歷史上和平時期最長的閉館時間。除了兩位引導遊客的工作人員,博物館的大中庭如今幾乎空無一人。進入館內,你跟隨地板上的箭頭進入古埃及文物廳。巨大的石雕頭像聳立在你的頭頂,角落裡風扇呼呼地旋轉,吹來一陣穿越時代的風。展廳幾乎也是空的,體驗與感受和過去完全不同。現在,這裡更多的是逝去的人留下的痕跡:墓碑、紀念碑、雕像,每個展廳都在提醒你,帝國、文化、社會與城市都建於過去的廢墟之上。少了一群群的遊客與學生,大英博物館讓人感覺寂靜又空曠。
空曠的博物館大中庭
和英國的其他大型藝術場館一樣,大英博物館要求觀眾預定分時段門票,並在入館後遵循單向的參觀路線。在重開後的最初幾周內,只有部分底樓展廳開放。包括羅塞塔石碑和埃爾金石雕等9000件藝術品將向觀眾展出。
羅塞塔石碑
相比於往常的8萬件,這只是冰山一角。不過,早在新冠疫情前,大英博物館館長哈特維格·費舍爾便在計劃削減展品數量,並且對展品進行重新組織,其中包括將底層的埃及雕塑與樓上的埃及木乃伊並置起來。「重要的不是展品的數量,而是它們的布局,」費舍爾說道。「展品之間應該彼此互動……新的單向路線使這一點成為可能。」觀眾數量的減少也會有所幫助。為了保持社交距離,每天大英博物館只允許2000人入館,這一數目是疫情前的10%。
「我們的藏品可能是最複雜的,」費舍爾解釋道。許多展品可追溯至幾千年前,它們非常脆弱,例如劉易斯棋子就由有機材料製成。在疫情隔離期間,這樣的展品不得不從展櫃中取出並儲存,以避免害蟲的威脅。「現在這些藝術品又得重新放回展櫃,這需要時間與精心呵護。」
劉易斯棋子
與疫情帶來的社交距離措施相比,另一大挑戰對於費舍爾與重新開放後的大英博物館而言或許更為棘手。在過去的幾個月內,「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持續進行,費舍爾撰寫博客,宣稱他與該運動的精神和靈魂同在。然而,他的言辭被批虛偽,因為大英博物館的許多文物都可能是以「不正當的手段」從非洲獲得的。在大量戶外殖民者紀念碑被推倒後,人們的關注是否會轉向那些室內文物?
「關於文物歸還的爭論並不新鮮,這也是我想在博物館內部去探討的問題,」費舍爾表示。他無意放棄任何一件產品,但承認「世界擁有複雜的過去,而我渴望去拓寬我們所講述的故事的來源。」
啟蒙運動展廳
為此,大英博物館在世界各地的專家的幫助下,在隔離期間對展牆文本與展籤進行了修改。費舍爾介紹道,觀眾將在啟蒙運動展廳注意到最為明顯的區別,「啟蒙時代與殖民、奴隸制的關係得到了明確化。」其中,一大新的展陳關於「大英博物館之父」漢斯·斯隆,他的收藏行為受益於他妻子家族在牙買加的種植園的利潤。
大英博物館收藏有世界上諸多珍貴歷史文物,其館藏基礎來自於創始收藏家、醫生漢斯·斯隆爵士(Sir Hans Sloane)(1660–1753)的遺贈。由於創始收藏家與奴隸貿易有關,該博物館日前已將漢斯·斯隆爵士的半身像從展示基座上移走。
"斯隆讓我們直面這一時期的複雜性和多元面貌,他是一名醫生,收藏家,學者,恩人,也是奴隸主,"大英博物館館長費舍爾說。
漢斯·斯隆(Hans Sloane)大英博物館藏
漢斯·斯隆是一位熱愛收藏的醫生,平生收藏逾7萬件,他龐大的收藏構成了大英博物館館藏基礎,且仍在供公眾參觀。近日,鑑於有關公共場所雕像的爭論,大英博物館將其創始收藏家漢斯·斯隆的半身雕像從基座移走,放入展示櫃,與反映他收集的殖民活動的物品並置在大英帝國和奴隸經濟的背景中。
漢斯·斯隆(Hans Sloane)肖像, Stephen Slaughter繪, 1736
斯隆的收藏生涯始於1687年,他航行到當時還是英國殖民地的牙買加。在那裡,他是奴隸種植園主的醫生,也是殖民地新總督的醫生。在英國種植園主和被奴役的西非人的協助下,他收集了800種植物標本,還有動物和珍品。他後來娶了一位牙買加甘蔗種植園的女繼承人,種植園使用奴隸勞作。大英博物館網站稱,「除了醫療收入外,這些利潤極大地增強了他在隨後幾年的收入能力」。
斯隆在牙買加之後的幾十年裡,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建立起他的大量收藏。他吸納了其他人(多半為他的朋友)的全部收藏,並從不斷擴張的大英帝國周圍的旅行者和殖民定居者那裡購買大量的自然和人工珍品,從北美、西印度群島到南亞和東亞。
漢斯·斯隆(Hans Sloane)的標本託盤。
"斯隆讓我們直面這一時期的複雜性和多元面貌,他是一名醫生,收藏家,學者,恩人和奴隸主,"費舍爾說。"我們將繼續探索我們的歷史,並將與世界各地的人們合作,平等地重寫我們共同的、複雜的、有時甚至是非常痛苦的歷史。"
此舉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一場風暴,一些評論員指責該博物館「對一個慷慨幫助保存了如此多世界歷史供數百萬人欣賞的人不尊重和忘恩負義」。也有博物館協會的有關人士在推特上表示:「雕像沒有被移走,而是被移動。它沒有被取消(展示),而是有了更多的背景。」最近幾個月,世界各地的機構和社區一直在重新考慮歷史人物的遺產。
大英博物館入口大堂,George Scharf 繪,1845 年。
許多城市都拆除了紀念有爭議的歷史人物的雕像和紀念碑,包括克里斯多福·哥倫布 ( Christopher Columbus)、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 Leopold II )和英國奴隸商人愛德華·科爾斯頓(Edward Colston)。
美育新視點介紹
MEIYUXINSHIDIAN
素質教育,美育現行。美育新視點的宗旨是為美育工作者做好服務,為美育成果做好宣傳,引領美育最新方向、政策,推動美育的推進和傳播,完善美育基礎服務平臺。歡迎同行朋友留言交流,互通有無,一起為美育事業做貢獻!
美育初心、美育使命、美育責任、美育擔當。
- END -
統籌:張帆 | 編輯:只談美
素質教育,美育先行。歡迎關注《美育新視點》唯一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