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重開,減少了展品,以正視殖民歷史

2020-11-24 騰訊網

日前,大英博物館重新開放,這也是英國最晚開放的大型藝術機構。重開後的大英博物館將以減少展品,同時儘可能給予觀眾提供更好的觀展體驗。博物館還將在展陳中正視西方殖民與奴隸制的歷史,承認複雜的過去。

經歷了163天的閉館,這是大英博物館歷史上和平時期最長的閉館時間。除了兩位引導遊客的工作人員,博物館的大中庭如今幾乎空無一人。進入館內,你跟隨地板上的箭頭進入古埃及文物廳。巨大的石雕頭像聳立在你的頭頂,角落裡風扇呼呼地旋轉,吹來一陣穿越時代的風。展廳幾乎也是空的,體驗與感受和過去完全不同。現在,這裡更多的是逝去的人留下的痕跡:墓碑、紀念碑、雕像,每個展廳都在提醒你,帝國、文化、社會與城市都建於過去的廢墟之上。少了一群群的遊客與學生,大英博物館讓人感覺寂靜又空曠。

空曠的博物館大中庭

和英國的其他大型藝術場館一樣,大英博物館要求觀眾預定分時段門票,並在入館後遵循單向的參觀路線。在重開後的最初幾周內,只有部分底樓展廳開放。包括羅塞塔石碑和埃爾金石雕等9000件藝術品將向觀眾展出。

羅塞塔石碑

相比於往常的8萬件,這只是冰山一角。不過,早在新冠疫情前,大英博物館館長哈特維格·費舍爾便在計劃削減展品數量,並且對展品進行重新組織,其中包括將底層的埃及雕塑與樓上的埃及木乃伊並置起來。「重要的不是展品的數量,而是它們的布局,」費舍爾說道。「展品之間應該彼此互動……新的單向路線使這一點成為可能。」觀眾數量的減少也會有所幫助。為了保持社交距離,每天大英博物館只允許2000人入館,這一數目是疫情前的10%。

「我們的藏品可能是最複雜的,」費舍爾解釋道。許多展品可追溯至幾千年前,它們非常脆弱,例如劉易斯棋子就由有機材料製成。在疫情隔離期間,這樣的展品不得不從展櫃中取出並儲存,以避免害蟲的威脅。「現在這些藝術品又得重新放回展櫃,這需要時間與精心呵護。」

劉易斯棋子

與疫情帶來的社交距離措施相比,另一大挑戰對於費舍爾與重新開放後的大英博物館而言或許更為棘手。在過去的幾個月內,「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持續進行,費舍爾撰寫博客,宣稱他與該運動的精神和靈魂同在。然而,他的言辭被批虛偽,因為大英博物館的許多文物都可能是以「不正當的手段」從非洲獲得的。在大量戶外殖民者紀念碑被推倒後,人們的關注是否會轉向那些室內文物?

「關於文物歸還的爭論並不新鮮,這也是我想在博物館內部去探討的問題,」費舍爾表示。他無意放棄任何一件產品,但承認「世界擁有複雜的過去,而我渴望去拓寬我們所講述的故事的來源。」

啟蒙運動展廳

為此,大英博物館在世界各地的專家的幫助下,在隔離期間對展牆文本與展籤進行了修改。費舍爾介紹道,觀眾將在啟蒙運動展廳注意到最為明顯的區別,「啟蒙時代與殖民、奴隸制的關係得到了明確化。」其中,一大新的展陳關於「大英博物館之父」漢斯·斯隆,他的收藏行為受益於他妻子家族在牙買加的種植園的利潤。

大英博物館收藏有世界上諸多珍貴歷史文物,其館藏基礎來自於創始收藏家、醫生漢斯·斯隆爵士(Sir Hans Sloane)(1660–1753)的遺贈。由於創始收藏家與奴隸貿易有關,該博物館日前已將漢斯·斯隆爵士的半身像從展示基座上移走。

"斯隆讓我們直面這一時期的複雜性和多元面貌,他是一名醫生,收藏家,學者,恩人,也是奴隸主,"大英博物館館長費舍爾說。

漢斯·斯隆(Hans Sloane)大英博物館藏

漢斯·斯隆是一位熱愛收藏的醫生,平生收藏逾7萬件,他龐大的收藏構成了大英博物館館藏基礎,且仍在供公眾參觀。近日,鑑於有關公共場所雕像的爭論,大英博物館將其創始收藏家漢斯·斯隆的半身雕像從基座移走,放入展示櫃,與反映他收集的殖民活動的物品並置在大英帝國和奴隸經濟的背景中。

漢斯·斯隆(Hans Sloane)肖像, Stephen Slaughter繪, 1736

斯隆的收藏生涯始於1687年,他航行到當時還是英國殖民地的牙買加。在那裡,他是奴隸種植園主的醫生,也是殖民地新總督的醫生。在英國種植園主和被奴役的西非人的協助下,他收集了800種植物標本,還有動物和珍品。他後來娶了一位牙買加甘蔗種植園的女繼承人,種植園使用奴隸勞作。大英博物館網站稱,「除了醫療收入外,這些利潤極大地增強了他在隨後幾年的收入能力」。

斯隆在牙買加之後的幾十年裡,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建立起他的大量收藏。他吸納了其他人(多半為他的朋友)的全部收藏,並從不斷擴張的大英帝國周圍的旅行者和殖民定居者那裡購買大量的自然和人工珍品,從北美、西印度群島到南亞和東亞。

漢斯·斯隆(Hans Sloane)的標本託盤。

"斯隆讓我們直面這一時期的複雜性和多元面貌,他是一名醫生,收藏家,學者,恩人和奴隸主,"費舍爾說。"我們將繼續探索我們的歷史,並將與世界各地的人們合作,平等地重寫我們共同的、複雜的、有時甚至是非常痛苦的歷史。"

此舉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一場風暴,一些評論員指責該博物館「對一個慷慨幫助保存了如此多世界歷史供數百萬人欣賞的人不尊重和忘恩負義」。也有博物館協會的有關人士在推特上表示:「雕像沒有被移走,而是被移動。它沒有被取消(展示),而是有了更多的背景。」最近幾個月,世界各地的機構和社區一直在重新考慮歷史人物的遺產。

大英博物館入口大堂,George Scharf 繪,1845 年。

許多城市都拆除了紀念有爭議的歷史人物的雕像和紀念碑,包括克里斯多福·哥倫布 ( Christopher Columbus)、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 Leopold II )和英國奴隸商人愛德華·科爾斯頓(Edward Colston)。

美育新視點介紹

MEIYUXINSHIDIAN

素質教育,美育現行。美育新視點的宗旨是為美育工作者做好服務,為美育成果做好宣傳,引領美育最新方向、政策,推動美育的推進和傳播,完善美育基礎服務平臺。歡迎同行朋友留言交流,互通有無,一起為美育事業做貢獻!

美育初心、美育使命、美育責任、美育擔當。

- END -

統籌:張帆 | 編輯:只談美

素質教育,美育先行。歡迎關注《美育新視點》唯一微信公眾平臺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今重開:減少展品,正視殖民歷史
    今天,大英博物館重新開放,這是英國最晚開放的大型藝術機構。館長哈特維格·費舍爾表示,重開後的大英博物館試圖以更少的展品與觀眾來提供更好的觀展體驗,為了防疫而採取的單向路線將實現展品之間的互動。此外,作為對「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呼應,博物館將在展陳中正視西方殖民與奴隸制的歷史,承認複雜的過去。大英博物館經歷了163天的閉館後,大英博物館於今日開放。這是博物館歷史上和平時期最長的閉館時間。除了兩位引導遊客的工作人員,大英博物館的大中庭如今幾乎空無一人。進入館內,你跟隨地板上的箭頭進入古埃及文物廳。
  • 大英博物館——800萬件展品和每年600萬觀眾
    再次踏入大英博物館的橢圓形穹頂大廳,頗有久別重逢之感。  一小時環遊世界  為保證參觀者和工作人員的健康,大英博物館重開後實施預約制,參觀者需先在網站上預約。筆者看到,開館頭幾天的參觀名額很快被預訂一空。  實際上,大英博物館在1759年對外開放之初,也是需要門票進入的。
  • 大英博物館百物展到上海,備受矚目的第101件展品是二維碼
    據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仲謀介紹稱:按照策展方的要求,第101件展品應是一件結合展覽所在地,反映人類歷史且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最終,我們選擇了二維碼作為第101件展品。二維碼已成為深刻影響當代社會的重要媒介,且其重要性在中國尤其突出,正如展廳裡的視頻顯示的那樣,它的廣泛應用早已深入各個領域,所以我們選擇它作為當代生活的標誌。
  •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鈞瓷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中國很多珍品也被收藏在這裡,其中就有鈞瓷。
  • 大英博物館: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博物館,更是座「戰利品大寶庫」
    走到任何地方,當地的博物館都是小娘子的必選項,因為在我看來,這是最便捷的了解每一個地方人文歷史、物種風貌的途徑。英國之旅,自然也不能放過舉世聞名的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
  • 大英博物館發展史:創立之初竟是為了安置遺物?
    帝國殖民事業最有力的展示臺 隨著「日不落帝國」的日益擴張,大英博物館也成了其殖民事業最有力的展示臺。通過擲金購買、組織考古發掘,甚至明目張胆的劫掠,世界文明的各類載體如春潮洶湧般匯入大英博物館。最有名的莫過於庫克船長藏品、埃及古物、埃爾金石雕以及敦煌文書的入駐。
  • 大英博物館"搬"到香港了,約嗎?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這裡也是去英國必須到訪的熱門景點之一。現在,好消息來了!5月9日起,香港歷史博物館將展出200餘件來自大英博物館的展品,票價也只需要10元港幣,趕快安排你的大英博物館之旅吧~2018年5月9日至9月3日,香港歷史博物館將舉行「奢華世代——從亞述到亞歷山大」展覽,展出210件由大英博物館借出的珍貴文物,包括亞述、巴比倫、波斯等帝國的奢侈品和戰利品;來自中東、北非和印度的貿易朝貢品;以及平民以替代物料仿製的奢侈品等,展示歷史上多個文明帝國的奢華生活
  • 大英博物館裡真的有幽靈嗎
    傍晚,當最後一批參觀者離開大英博物館的建築,外部大門封鎖後,博物館便恍然進入另一種狀態。 保安的夜班開始了,此時博物館中的大部分燈都已熄滅。
  • 大英博物館:到底是大英帝國的光榮還是恥辱,看看藏品就知道了
    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裡區,收藏了大約八百萬件文物,是目前存在的規模最大,最全面的博物館。(不清楚800萬件是什麼概念,我告訴你,我國最大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連地上的可以當文物的磚頭算上,也才180萬件文物。)
  • 大英博物館官方上淘寶直播 網友:在淘寶已經環球世界了!
    大英博物館官方上淘寶直播 網友:在淘寶已經環球世界了! iwangshang / 網商君 / 2020-06-30 摘要:繼凡爾賽宮首次淘寶直播後,大英博物館也來了!
  • 只要10港幣,5月9日起,去香港逛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
  • 牛津大學博物館移除「種族主義」展品,稱與價值觀相背
    博物館館長表示,「這些展品強化了種族主義和成見,與博物館今天的價值觀背道而馳。」牛津大學皮特裡弗斯博物館以收藏稀奇古怪的珍品而聞名。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流行,皮特裡弗斯博物館( The Pitt Rivers Museum )已經關閉了幾個月。當它在9月22日重新開放時,觀眾將會發覺它看起來很不一樣。
  • 大英博物館,大火紀念碑,厄爾布魯士
    大家好,我是譚卉桐,今天給大家說說《大英博物館》《大火紀念碑》《厄爾布魯士山》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歷史可追溯到二三百年前的喬治二世國王的醫生漢斯·斯隆爵士。這位醫生鍥而不捨地收集世界各地的書畫、錢幣、服裝、動物、花卉等,希望在他去世之後,這些東西都保存在一起,供人們前來大開眼界,大英博物館就這樣誕生了。1795年大英博物館正式開館,這時漢斯·斯隆爵士已逝世6年了。初時,博物館一周只開放3天,且每小時只許進10人,因此誰也沒有充裕的時間仔細觀看展品,參觀者只得匆匆穿過各展覽室。
  • 博物館原來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你是否考慮過這些展品是怎樣被放進玻璃展箱的呢? 例如,如果沒有被奴役的非洲人生產的糖以及殖民貿易路線,如今的歐洲就不會有標有「糖罐」,「糖篩」或「糖鉗」的博物館物品。 許多博物館的遺產植根於殖民主義, 它們的藏品來自從帝國中受益的捐贈者,大英博物館藏品中就有很多來自漢斯·斯隆爵士的奴隸種植園。
  • 閉館近半年後,倫敦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重新開放
    當地時間8月27日上午10點,閉館已長達163天的大英博物館將迎來重新開放,結束這座著名博物館自1759年首次對外開放以來最漫長的一段閉館時間。 8月25日,工作人員在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舉行的媒體預展上將展品上的灰塵撣掉
  • 從暴力走向良知:我們需要大英博物館還是野蠻博物館?
    他的新作《野蠻的博物館》(The Brutish Museums)文筆優美、論證嚴謹,在書中他認為,博物館裡充斥著無休止的暴力、無休止的創傷,以及每天早晨當長條燈點亮就再次犯下的殖民罪行。博物館即戰場。這本書是一個重要的行動號召:部分是歷史調查,部分是宣言,要求讀者廢除現存的「野蠻博物館」,並為它們找到新的存在方式,不是作為暴力或創傷的場所,而是作為「良知的場所」。
  •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要來魔都了!帶娃一口氣看完200萬年全球文明史~
    ,這個風靡全球的世界性巡展繼日本、臺灣、澳大利亞、阿聯……「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終於要來魔都了上海博物館約不約!免費「大英展」緣起於2010年大英博物館與英國BBC廣播公司的合作項目,該項目希望借100件館藏文物講述世界歷史,後大英博物館與企鵝出版公司出版了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中文版《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一書。
  • 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羅浮宮…世界級博物館展傳世瑰寶來助興
    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羅浮宮…世界級博物館展傳世瑰寶來助興。打頭陣的展覽名為「羅浮宮的創想-從皇宮到博物的八百年」,展品來自世界最大的博物館:巴黎羅浮宮,該展正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為期三個月的展覽,香港文化博物館將展出羅浮宮豐富多樣的皇家收藏,由雕塑至古董到著名的大師級畫作,展示羅浮宮不同時期的藝術瑰寶。
  • 大英博物館將重新開放,是英國最受歡迎景點之一
    8月27日,在關閉了數月之後,英國大英博物館將重新開放,大英博物館是英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受疫情影響從 3 月 18 日起閉館,以減少公眾和工作人員被感染的風險,這也是大英博物館自從1759年以來閉館時間最長的一次。
  • 大英博物館之父:居然是被牛頓怒罵的流氓
    2020年8月25日,現任大英博物館館長哈特維希·菲舍爾(Hartwig Fischer)公開宣布,館方已將博物館創始人漢斯·斯隆爵士(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