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昂:從物質流能量流分析初探北方秋冬季節霧霾成因 | 大氣汙染...

2020-12-24 澎湃新聞

鬱昂:從物質流能量流分析初探北方秋冬季節霧霾成因 | 大氣汙染精準治理對策第二次座談會

2020-12-22 1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鬱昂 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專家 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助理)

摘要:霧霾在北方秋冬季節集中爆發。從物質流的角度分析鋼鐵企業、燃煤電廠,量化各環節汙染;從能量流的角度分析鋼鐵企業、燃煤電廠及煙氣「脫白」。提出鹽凝霾理論及溼度(水汽)對霧霾的影響,分析產業結構並估算硫酸鹽、銨鹽的排放。


關鍵詞:物質流 能量流 鹽凝霾 產業結構 氨排放

研究表明二氧化硫跟霧霾天數有部分的反相關性,最主要是重汙染天氣中硫酸鹽、硝酸鹽、氨氮的大量增加;歐盟的標準與美國標準及中國標準中關於氮氧化物的標準存在差別,歐盟2021年才執行150、175mg/Nm3的標準,除此之外CPM的標準在國內是欠缺的,我們認為這是在霧霾的形成原因中被漏掉一些因素,可以用物質流的方法進行分析,並探討其成霾機理。

關於國內對氨的來源探討很多,並花了很多錢,今年兩會期間得出結論,大氣環境容量減少50%,但我們認為不是比去年或者比前幾年減少50%,而是汙染天氣下減少50%。可以看到消除了氣象因素排放以後,目前特別是氨的排放量整體是增加,東部地區增加比較多,有現成的文獻可以看到氨的排放變化。

第一,物質流。

氮氧化物有熱力型、燃料型和快速型的,重點關注熱力型,在一定的溫度下,氮氣和氧氣結合佔比是最大的。

煉鋼各個工序的氮氧化物存在一定的差距,最後計算出在超低排放下的噸鋼產量,產生接近兩公斤的氮元素大氣排放量,相當於噸鋼排放44.59毫克每立方米的氮化合物,特別是氨逃逸或者銨鹽逃逸佔比較大;同樣燃煤電廠的氮物質流,可以看到熱力型氮氧化物的氮物質流,相當於噸煤排放47.78毫克每立方米的氮化合物。

近年來二氧化硫直線下降,但選擇性脫硝增加了三氧化硫的催化,轉化率按2%來算,噸鋼排放約為32毫克每標準立方米,可以計算生成的硫酸鹽和銨鹽的數量。由圖表可以看出2013年快速的減排,特別是脫硝設施的快速增長,和霧霾的天數是相對一致的,在2013年達到4倍的增長,而脫硫設施的數量增長是比較均勻的,至少在2000年前後是比較均勻的,這與煙塵的監測點安排在電除塵之後有關。根據脫硫漿液霧化乾燥的試驗,發現霧化以後PM2.5的比值佔的比例非常大,可以佔到46.22%。

其它途徑的鹽排放也很大,冷卻塔的鹽排放以及海水冷卻的鹽排放的數量大大超於硫酸鹽、銨鹽的量,但暫時不在我們的考慮之列,通過離子測定也間接證明了硫酸鹽和銨鹽的排放。

最後得出結論,硫酸銨、銨鹽的排放量,以折算成排到大氣中硫酸氫銨的量來計算,噸鋼排放3.953千克,噸煤排放0.40千克,有了這個基礎,從而外推到行業和區域的變化。

第二,關於能量流。

煉鋼和燃煤過程能耗損失很大、轉換過程複雜,燃煤電廠的發電效率只有40%,損失顯熱空氣和原料中的熱量佔比不大,而水蒸氣潛熱的佔比很大,水蒸氣實際上能代表能量流,後續的白色煙氣排放及脫尾現象,跟可凝結顆粒物有密切關係,而可凝結新顆粒物粒數量很大,但是隨著不同的氣象條件下,在排出煙囪後質量變化非常大。目前煙氣脫白環保標準非常混亂,各地判定標準無論在方法和數值均有很大不同。

    

基於鹽凝霾的理論,硫酸鹽、銨鹽的生成對現有的重汙染天氣影響最大,鹽在低溼度情況下大氣中累積,在足夠高的溼度下長大和沉降,這就是為什麼北方冬季才有重霾,夏季沒有,而南方幾乎全年沒有重霾。人為水汽在冬季對北方乾燥地區大氣相對溼度影響十分明顯,在冬季低溫季節,如0攝氏度條件下,人為水汽排放可以29-35小時內讓相對溼度從10%上升到50%,而在20攝氏度條件下接近100個小時才可以達到50%。由圖表可以看出相對溼度與PM2.5、PM10的相關程度北方城市大於南方城市,但北京是一個特例,北京煤改氣以後天然氣造成人為水汽的大量排放,增加了鹽凝霾這種現象。

從遙感照片上反演水汽的含量也可以看到上述一致性。舉個難以用傳統理論解釋的例子:2016年12月31日有重霾,僅僅幾個小時AQI就從600快速降到60甚至降到20,如果不用鹽凝霾的東西解釋,在沒有風的情況下用傳統顆粒物質理論是解釋不清楚的。我們還注意到每年都有北京汙染高於周邊的現象,圖中每年只選其中一次,北京已經治理這麼多年,為什麼高於周邊,用傳統理論也是很難解釋清楚。

基於以上結論,從京津冀、廣東省等各省統計煤和鋼產量,從碳排放強度計算大氣硫酸鹽銨鹽每平方公裡的排放強度,可以得出京津冀地區並不是最高的,而上海和天津是其它省市的2到9倍,河北和東部沿海省的排放都比較高,也可以統計出大氣鹽排放在26+2城市的聚集情況。每年重汙染天氣天數有隨著年際變化,從京津冀向西擴散到汾渭平原,再向北擴散到內蒙、新疆和東北等地方的趨勢,實際上跟溼法脫硫、脫硝環保措施的加強是密切相關,可以看出隨著脫硝後氮氧化物減排量重霾呈擴散趨勢。

綜上所述,三氧化硫和氨氮的大氣逃逸造成銨鹽和硫酸鹽的大氣排放量是非常值得評估的,並折算到每平方公裡,在南方或北方的夏天可能幾天全部沉降,但是在北方秋冬季節就會有一個累積的過程,工業水蒸氣排放推高相對溼度,大氣中的幹態水溶性離子顆粒物吸溼長大是造成霧霾的原因。

建議可以通過煙氣脫白、消除水汽的同時消除鹽凝霾;通過監測可凝結顆粒物,也可間接檢測方法(如測冷凝水中的電導率)進行驗證;統計脫硝用氨的量,包括柴油車尾氣治理用尿素的量。是時候開始反思指定的三個煙氣排放指標是否存在技術路線錯誤的問題,謝謝!

整理/王語寬 校/sky 編/Angel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綠髮會:「十四五」大氣汙染深度治理的問題與建議(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11月24日,由中國綠髮會國際環境專項基金主辦的「大氣汙染精準治理對策第二次座談會」在京召開,與會專家就《「十四五」大氣汙染深度治理的問題與建議(徵求意見稿)》展開討論,現將徵求意見稿內容刊發如下,邀請社會各界共同諫言。摘要:今年是從2018年開始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制定新的「十四五」大氣汙染治理規劃的時間。
  • 大氣汙染,在不同時期的表現有啥區別?
    20世紀以來人類文明經歷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鎮化與工業化發展但大氣汙染也隨之而來在各國發展的不同時期,出現的大氣汙染及表現也有所不同。1英國倫敦煙霧事件1952年12月,一場災難降臨到英國倫敦。政府部門在幾周後公布的報告中顯示,截止至12月8日,霧霾導致約4000人死亡,十萬人受呼吸道疾病影響。2004年的報告指出,「倫敦煙霧事件」導致約12000人死亡。直到上世紀70年代,倫敦市內改用煤氣和電力,並把火電站遷出城外,使城市大氣汙染程度降低了80%,才逐漸摘掉了「霧都」的帽子。
  • 科普動畫|大氣汙染有啥表現?
    20世紀以來,人類文明經歷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鎮化與工業化發展,但大氣汙染也隨之而來。在各國發展的不同時期,出現的大氣汙染及表現也有所不同。政府部門在幾周後公布的報告中顯示,截止至12月8日,霧霾導致約4000人死亡,十萬人受呼吸道疾病影響。2004年的報告指出,「倫敦煙霧事件」導致約12000人死亡。直到上世紀70年代,倫敦市內改用煤氣和電力,並把火電站遷出城外,使城市大氣汙染程度降低了80%,才逐漸摘掉了「霧都」的帽子。
  • 科普動畫 | 大氣汙染有啥表現?
    科普動畫 | 大氣汙染有啥表現?政府部門在幾周後公布的報告中顯示,截止至12月8日,霧霾導致約4000人死亡,十萬人受呼吸道疾病影響。2004年的報告指出,「倫敦煙霧事件」導致約12000人死亡。直到上世紀70年代,倫敦市內改用煤氣和電力,並把火電站遷出城外,使城市大氣汙染程度降低了80%,才逐漸摘掉了「霧都」的帽子。
  • 霧霾是癌症的誘因,五大名醫給你抗霧霾最有效的方子,收好
    ,天地之氣痞塞,陰陽逆亂,這個能量場,天地都運化不開了。。到了秋冬,尤其到了冬天,天地之氣就不交了,小雪的第三候叫做「閉塞成冬」,意思就是天地之氣完全不交,天地間處於一種閉塞的狀態,完全進入冬季。在自然條件下,秋冬季節的霧就要多一些。因為天地不交,所以地氣發,天氣不應,於是有了霧。我們今天則認為:「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
  • 【解讀】2014西湖全年天氣圖告訴你杭州霧霾真相!
    杭州市氣象局副局長宋健曾在採訪中這樣告訴記者,這一行業標準將相對溼度從60%提高到80%,原來被考慮為輕霧的天氣現在都被歸為霾天氣,實際可能是霧霾混合。「簡單地說,現在霧多的時候也被列為霧霾,但此時空氣中的PM2.5可能並不高。」 因此,霧霾天不一定就是大氣汙染天。
  • 2020秋冬季節必染的4款發色,顯白溫柔又大氣,黃皮妹子也能駕馭
    尤其是在現在秋冬季節,很多小仙女們不僅悄悄地更新了衣櫃,更是換上了新的髮型,搭配上了新的發色,從而讓自己看上去更加的完美。當然,要想撐起一個好看的髮型,其中選擇到好看的發色則顯得至關重要,因為適合自己的發色不僅能夠很大程度的提升整體的顏值和氣質,最主要的是還能夠達到很好的顯白襯膚色效果。那麼今年秋冬適合的發色到底有哪些呢?
  • 霧霾天不主張早晚開窗通風
    昨日,南昌不少上班族出門時發現,空氣比平日顯得朦朧了許多,不禁感嘆「南昌出現空氣汙染了」。據省環境質量信息發布平臺的數據,昨日多個時段,包括南昌在內的我省多個城市空氣品質指數(AQI)在100以上,屬於空氣汙染級別。南昌市生態環境部門相關人士稱,此次南昌出現空氣汙染天氣,主要是受北方汙染團輸入和本地汙染源累積共同影響。
  • 柴靜說杭州每年200天霧霾?2014西湖全年天氣圖,告訴你真相
    杭州市氣象局副局長宋健曾在採訪中這樣告訴記者,這一行業標準將相對溼度從60%提高到80%,原來被考慮為輕霧的天氣現在都被歸為霾天氣,實際可能是霧霾混合。「簡單地說,現在霧多的時候也被列為霧霾,但此時空氣中的PM2.5可能並不高。」因此,霧霾天不一定就是大氣汙染天。
  • 科普 宣傳霧霾知識 預防霧霾危害
    近日北方的霧霾成了網友們的熱點話題你們那裡霾怎麼樣?
  • 防治大氣汙染 河北喚回藍天(央視《新聞聯播》)
    河北省一度是京津冀地區汙染最嚴重的省份。近年來,河北省出重拳、下猛藥,防治大氣汙染,讓久違的藍天重回百姓身邊。 漫畫愛好者師彥文老人用自己的畫筆記錄著幾年來河北大氣質量的變化。
  • "中國尊"上談霧霾與混合層
    霧霾和藍天的分界是明顯可見的。霧霾到了分界位置,不容易上下擴散,因此逆溫層就像個蓋子,壓在上空,造成霧霾層很高的汙染物濃度。所以12月16日下午北京市是在300米上下厚度的混合層內,造成嚴重汙染。不同氣象條件下,逆溫層可以更低些,混合層更薄些,如下圖,樓房伸到了大霧之上。
  •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對河北省大氣汙染治理成效進行報導
    近年來,河北省出重拳、下猛藥,防治大氣汙染,讓久違的藍天重回百姓身邊。漫畫愛好者師彥文老人用自己的畫筆記錄著幾年來河北大氣質量的變化。河北省石家莊市民師彥文:(前幾年)冬天霧霾特別嚴重的時候,兩個人走到對面,誰也看不清誰是誰,白天汽車都開著大燈。這兩年隨著汙染的治理,可以說是巨變,天高雲淡,心情舒暢,覺得生活特別幸福。
  • 近半國土持續霧霾覆蓋 全國霧霾天數創紀錄
    8日,上海、南京、天津、北京、青島、武漢等中國中東部城市繼續被覆蓋在大範圍霧霾天氣之中。一周以來,霧霾已經覆蓋了我國將近一半的國土,陸續有25個省份不同程度出現霧霾天氣,104多座城市達到重汙染。今年全國平均霧霾天數已創下52年之最。
  • 韓國終於承認:霧霾這鍋不該中國背
    韓國總統直屬治霾機構「治霾國家氣候環境會議」11日承認,「關於霧霾的錯誤信息」引發國民對霧霾成因的誤解。韓國近年屢屢就「中國汙染物導致韓國霧霾」對中國大加指責。但韓國總統直屬治霾機構「治霾國家氣候環境會議」11日承認,「關於霧霾的錯誤信息」引發國民對霧霾成因的誤解。
  • 霧霾英文怎麼說?
    入冬以後,藍天白雲漸行漸遠,北京及大部分北方城市又陷入了四面「霾」伏。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中國不少地區將霧併入霾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smoke是「煙」的意思,其實更加接近霧霾的本質,因為從工廠排放出的有毒有害的煙就是smoke.而fog是霧,有霧(fog)也有霾(smoke),那就是霧霾(smog)了。
  • 【專家談】省環科院院長:大氣環境治理需要人人參與
    大氣環境治理需要人人參與  一微克一微克地摳出藍天  今年以來,「成都藍」不斷刷屏朋友圈,我雖未久居成都,依然時常通過手機屏幕領略到成都的美景,有藍天白雲,也有雪山晚霞。  需要認識到,大氣汙染防治無法畢其功於一役,具有複雜性、長期性、艱巨性的特點。特別是進入秋冬季節後,四川盆地風速小、靜風頻率高、大氣層結構穩定、逆溫頻率高、溼度大等獨特氣候條件的劣勢,將愈發凸顯。通俗的講,大氣邊界層跟打氣筒似的,冬天下壓,汙染物濃度高,夏天邊界層上抬,汙染物濃度低,所以夏天藍天白雲多,而冬季多霧霾,是普遍存在的規律。
  • 我省四地啟動汙染天氣應急響應
    江報君從省生態環境廳找到了答案:進入12月份,北方地區陸續出現大面積汙染天氣,汙染物隨冷空氣南下影響我省,加之冬季大氣邊界層下降,環境容量變小,靜穩天氣多發,導致我省空氣品質急劇惡化。截至12月20日,本月我省各地共出現了31個汙染天氣。也就是說,受「輸入性汙染+靜穩天氣」影響,「髒天」變多了。
  • 【專題】霧霾與電力——火力發電對環境汙染有多大?
    這個季節,天氣漸冷,早上不願起,但是為了擺脫討厭的霧霾,我們依舊喜歡風雨的天氣。。。(不貼圖片請自行補腦)「他說風雨中這點凍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這樣才能見陽光」自覺哼唱的小朋友請去文末點讚。。。PM2.5的二次生成是指排放到大氣中的氣態汙染物通過多種化學物理過程產生的二次細顆粒物。人類活動排放的大量氣態汙染物如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氨氣NH3、揮發性有機汙染物(VOCs)等,都能在大氣中被氧化產生硫酸鹽、硝酸鹽、銨鹽和二次有機氣溶膠(SOA)。這些新生成的細顆粒物是大氣中PM2.5的重要來源。
  • 「霧霾」的英語是haze、fog還是smog呢?
    入冬以後,藍天白雲漸行漸遠,北京及大部分北方城市又陷入了四面「霾」伏。這期我們就來聊聊「霧霾」相關的英語。Smog這個詞最早出現於20世紀初的倫敦,用來描述覆蓋整個城市的低空汙染。Vog只有在附近的火山向空氣中釋放二氧化硫並與那裡的物質發生反應時才會發生。和我們提到的「霧霾」最接近的兩個詞就是haze和sm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