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小芸來信說,她最近陷入了巨大的恐懼之中,她說她從沒有像現在這樣害怕變老,對生命盡頭的這段路,她越來越不敢想像它的坎坷和猙獰,她說:「我並不怕死,我只是不敢面對這人生最後的劫難」。
小芸的父親一年前查出了膀胱癌,發現時已是晚期,由於腫瘤堵塞了輸尿管,必須手術切除膀胱。
當時醫生讓家屬自己做決定,因為切除後就必須在腎上插管將尿液引流到體外,而且腎插管要每月更換一次,每次更換插管都會特別痛苦,即使這樣,病人最後也堅持不了幾個月,最後還是會腎衰竭。
當時小芸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安排手術,就想著但有一線希望,也要為父親治病。
等到手術後需要腎插管的時候,小芸才知道醫生說的特別痛苦究竟會痛苦到什麼程度。
小芸的父親曾經當過兵,轉業後一直自己跑運輸,特別能吃苦,常年的勞作煉成了一身腱子肉,朋友們都稱之為「鐵漢」。
就是這樣的鐵漢也在插管時疼得臉色發青,每次插完管,全身都被汗水溼透,整個人都虛脫了,每次插管,小芸在手術室外聽著父親壓抑的哼叫聲,她都會心如刀絞,看到手術後父親那種死去活來後的疲憊,再聯想到這樣的劫難竟然每個月都要遭受一次,小芸想像過病魔的殘酷,但沒想到竟然殘酷如此。
到最後,小芸的父親已經被折磨的形銷骨立,只剩一身骨頭架子,腎管裡流出來的已經分不清是血還是尿,人已經連翻身都不能了,可疼痛卻沒一刻停止,只能靠強效止疼藥維持片刻的安寧。
有一次,小芸的父親實在熬不住了,拉著小芸的手,痛哭流涕,「爸沒做過啥孽啊,為啥要受這種折磨?」
這句話總是時不時在小芸耳邊迴響,成了她揮之不去的夢魘。
「那時,對於我父親,我平生第一次希望死亡早點來臨。」小芸說,她並不為這個想法感到愧疚,只是感覺無比的傷心和絕望。
最後,父親終於耗盡了最後的力氣,離開了人世,那一刻,看到父親停止了呼吸,小芸真的感覺父親解脫了,安詳了。而小芸自己,卻早早地對人生的末路產生了恐懼,不能釋懷,也不知如何面對。
其實,我能感受到小芸的痛苦和恐懼,因為我也曾經失去過親人。
陪伴親人走過人生最後的旅途,的確是一種莫大的痛苦,尤其親眼目睹親人遭受病痛的折磨,那種對命運無常的深深無力感才是最讓人絕望的事。
生老病死,這是大自然的規律,沒有人能夠對抗。無論你是什麼地位,無論你有多少錢,都無法左右時間的推進,都沒法讓自己永遠年輕,都沒法永遠不生病,更不可能永生。
世界上最公平的事就是,每個人都終將死亡。
就像小芸說的,死亡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最終那段道路上的坎坷與荊棘。
如何去對抗這種恐懼?
世間讓人恐懼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眼前的事,比如工作做不好被老闆辭了,開車不小心把人撞了,或者還有自然災害:颱風、洪水、火山爆發、世界末日等等。
我們恐懼的事物都有一個同樣的特點,那就是它們並不以我們的意志而轉移,不是我們不想讓它發生它就不發生,如果我們能夠控制的事情,我們就不會恐懼了。
這就是佛家常說的:「無常,苦。」
我們無法左右變幻莫測的未來,所以就要承受意料之外的痛苦。
唯一能做的,就是善待自己,親眼目睹人生最後旅程的艱辛,讓人痛苦和恐懼,可同樣讓人覺悟和超脫。
如果這個世間真有什麼是最重要的,那一定是你的健康!都說健康的乞丐比生病的國王都要幸福,沒有了健康,榮華富貴都是浮雲。
看到了病魔的殘酷,就應該更加重視自己的健康管理,人的身體就如一臺持續運轉的機器,你平時不呵護和保養,那它一定會鬧毛病。
「我不怕死,我只是怕老」,相信很多人都不是怕死,而只是怕老無所依,怕終日面對恐懼的那種無力感。每個人的晚年都是一次渡劫,不管你情不情願,都只能接受,只能面對。
上了年紀就更應該注重養生,中年人就得有中年人的自覺,老年人就得有老年人的心態,量力而行,不該較勁的就別再較勁,凡事看開點看淡點,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樂觀的心態,這才能提高晚年生活質量。
人生道路的盡頭布滿荊棘,讓人心生恐懼,要正確的看待這種恐懼,接受這種恐懼,面對這種恐懼。
沒有人知道未來什麼樣,將這份恐懼轉化成敬畏,警醒自己,崇尚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樂觀的心態,珍惜當下的美好時光,認真的過好每一天,如果真的做到了,那麼這份恐懼就是上天賜予你的一份禮物,讓你早日領悟生命的真諦,體驗人生的美好。
(圖片來源網絡)
今日話題:你有對親人離去的哀痛、對逐漸老去的擔憂、對死亡未可知的恐懼嗎?歡迎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