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平樂》說說「北宋仁宗帝」!

2020-08-27 哲修者儒門紫衣

原創/儒門紫衣

最近的電視劇《清平樂》可以說是非常的火。王凱飾演的宋仁宗也是深受大家的喜歡,那歷史上真實的宋仁宗是什麼樣的呢?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

宋仁宗雖然比不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那般雄才大略,但是宋仁宗絕對算的上是古代帝王中特別的一位。

比如宋仁宗的節儉樸素,每日粗茶淡飯,一件衣服洗了又洗,舊了也不捨得扔掉,連宮裡的人都看不過去,暗地裡當作笑談,為了節省開支,甚至還一次性遣返二百多名宮人,後來又多次遣返,減少宮中冗員。

宋仁宗還素有愛民之心,當各地遭遇旱澇兵戈,有孤老寡幼無人照料之時,甚至還下令官府把他們贍養起來,不能讓他們流離失所,當大臣呂夷簡稱讚仁宗皇帝時,說到;「即使古代聖君賢主,也不過如此啊」。仁宗更是羞澀地說:「不要對外人宣揚,顯得朕好像是在沽名釣譽」。

還有一次,深夜了,仁宗想吃個烤羊腿,想想先帝們都沒幹過這事,咽咽口水,硬是就這樣餓了一夜,以至於第二天都沒辦法好好上朝。

還有一次,怕下人被責罰,忍著口乾舌燥,逛了一下午的小花園。就算是吃飯吃出了石子,也不忍責罰下人,對待下人都如此貼心,對待當朝的文人們,那更是寵愛有加,張貴妃想為自己的哥哥張堯佐謀個官職,狂吹枕邊風,一直把自己的哥哥升到了三司使,後來此事被包拯知道了,包大人那就一個激動啊,「懟」的宋仁宗那叫一個「啞口無言」,還噴了宋仁宗一臉的口水,張貴妃再問起此事時,仁宗只好委屈的說道:「你難道不知道現在擔任諫官的是包拯嗎?」

大概也正是因為有宋仁宗這樣的皇帝,才會有包拯這樣的傳奇人物,能夠流芳百世。

宋仁宗在文治方面可以說是達到了頂峰,除了包拯之外,我們熟知的唐宋八大家,宋仁宗時期就佔了六位。還有像我們熟知的範仲淹、富弼、龐籍、司馬光、柳永、梅堯臣、張載、邵雍、周敦頤、沈括等等,都在那個時代綻放光芒。

尤其是在宋仁宗嘉祐二年的科舉考試,堪稱中國文學史上的全明星賽,文壇名人歐陽修,受命擔任科舉考試的主考官,考生有唐宋八大家的蘇軾、蘇轍、曾鞏,宋明理學的引路人張載、程顥;還有北宋名將王韶,以及王安石變法的核心幹將呂惠卿、曾布、章惇等等。蘇轍更是在考卷直接諷刺宋仁宗沉迷酒色,不顧天下百姓生活,連考官都看不下去了,請求緝拿蘇轍。結果宋仁宗卻說,科舉考試的目的就是為了選這些敢於說真話的人,應該給予功名,整個宋仁宗時期可謂是人才濟濟,廟堂之內盡皆忠良,朝堂左右均輔賢臣,當然同時也佔據了你們語文課本的半壁江山,《嶽陽樓記》、《醉翁亭記》、《赤壁賦》、《六國論》等作品的作者都是宋仁宗時期的人。

你要背的詩詞「春風又綠江南岸」「衣帶漸寬終不悔」「庭院深深深幾許」「大江東去」「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等等,後人更是評價道:「鉅公輩出,尤千載一時也」,有開明的君主,才能有敢諫敢言的仁臣,趙禎以仁治國,寬厚和善,知人善用,而且從諫如流,方才造就了這個「仁宗盛世」。

誰能想到到了清朝之後,三跪九叩成了風氣,就連當時的大學士曹振鏞都坦言為官秘訣就是:「多磕頭少說話」,宋仁宗去逝的時候,整個京城哭聲動天,數日不絕,消息傳到洛陽,市民也自發停市哀悼,焚燒紙錢產生的煙霧遮天蔽日,以至於「天日無光」,當宋仁宗趙禎駕崩的訃告送到了遼國後,「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時為遼國君主的遼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驚,衝上來抓住宋國使者的手號啕痛哭。

總體而言,宋仁宗雖然沒有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那樣大氣磅礴,而多了一份帝王將相們少有的人情味,也鑄就了一個讓後世無數文人墨客心馳神往的好時代。

相關焦點

  • 清平樂:宏大肅穆的北宋皇陵,如今雜草叢生,北宋皇陵為何寒酸?
    近日正午陽光的大劇《清平樂》開播,將我們又帶回了那個繁華的北宋仁宗年間劇集開篇第一集,就是少年仁宗回真宗陵墓永定陵,尋找守皇陵生母李順容。在我們的印象中,皇陵是皇家尊嚴的象徵,是天子權力的體現,只有威嚴、壯觀和奢華的皇陵設計才能配得上皇家的身份。而在《清平樂》劇中,也比較好地還原了這種宏大肅穆的氣氛。
  • 回望北宋豐華,在仁宗時代
    一部以北宋為朝代背景的《清平樂》,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仁宗時代經濟繁榮、名士輩出的盛世,國有城兮,城四方,城有君兮,仁以長。
  • 《清平樂》的歲月靜好可信嗎?從仁宗到徽宗,聊聊宋朝經濟那些事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清平樂》話題度頗高,不少人都被裡面北宋都城汴梁的風物深深吸引。那麼,歷史上對仁宗皇帝究竟有何評價呢?從宋仁宗到宋徽宗這段時期宋朝經濟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呢?話不多說,上乾貨!凡是學過歷史的小夥伴都知道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個奇葩的朝代,GDP全球第一,但是打架基本從來沒贏過,不僅首都被攻陷,皇帝還被擄走了——還是兩位。
  • 《清平樂》仁宗一個歷史上少有的皇帝,封建社會的白月光
    沒有清平樂之前本人特別討厭封建社會,清平樂讓我改觀不偏不移我們先來說仁宗這一廟號,死後廟號為仁宗的皇帝少之又少,為什麼?仁:仁孝,善良仁慈,寬厚仁愛,可以包羅萬物,趙禎作為歷史上第一個仁宗皇帝也是唯一的仁宗皇帝他這一生可以說是悲涼也可以說是幸運,悲涼:趙禎(仁宗)是趙恆第六子在太子時曾被趙恆(宋真宗)立過太子監國,後因真宗聽信大臣而受到傷害,仁宗的老師(李迪)表明真宗太子監國時仁宗並不好過!
  • 宋代皇帝太愛學習,《清平樂》中的仁宗,制定的這項制度不得不誇
    仁宗即位當年,劉太后就下詔:「皇帝聽斷之暇,宜召名儒講習經書,以輔聖學。」於是,從當年開始,翰林侍讀學士孫奭、龍圖閣學士馮元就開始給仁宗講《論語》,李維和晏殊每天陪著他讀書。》中的劉太后與《清平樂》劇中不同,仁宗的老師其實有4人,而不是只有晏殊一個。
  • 電視劇《清平樂》中,曹皇后與仁宗相敬如賓的局面是怎麼造成的?
    最近清平樂正在熱播,每晚一更新完必出熱搜,諸如#帝後發糖# #張貴妃下線#等等。歷史上的曹皇后與宋仁宗之間並無深厚感情,而電視劇播到目前為止,兩人之間互相敬重,但是感情上卻也沒有進展,帝後女孩期盼的糖不知道還能不能磕到了。那麼電視劇中,兩人的感情又是怎麼樣一步一步被推到這樣的境地呢?1.曹皇后的一廂情願。
  • 福康公主那糟心的婚姻生活——帝女的情感遠沒有《清平樂》精彩
    能在浩如煙海的網文中記住《孤城閉》,得益於書中帝女與其近身伺候的中貴人梁懷吉之間驚世駭俗而又英勇不屈的愛情。電視劇展演得更是欲說還休。徽柔興許開始沒有意識到與懷吉之間有什麼特殊情意,但在和駙馬李瑋三觀不合的婚姻中,感情的天平逐漸向懷吉傾斜。
  • 汴梁之夢 浮華三千——《清平樂》劇評
    該劇以北宋為背景,在風起雲湧的朝堂之事與剪不斷理還亂的兒女情長之間,還原了一個複雜而真實的宋仁宗。「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這是我對北宋的印象,也是我所認為的汴梁盛世。
  • 《清平樂》:四個女人四種不同的命運,卻都影響了仁宗的一生
    《清平樂》海報熱播劇《清平樂》已漸漸接近尾聲了,無論是電視劇還是歷史,我們都能看到仁宗皇帝治下的大宋王朝是繁榮的電視劇中除了講述仁宗皇帝的治理才能,還講述了仁宗皇帝的情感糾葛。作為一個皇帝,仁宗身邊的女子千千萬萬,有他的母親李氏,太后劉娥,郭皇后,曹皇后,熙春姑娘,張娘子,苗娘子,徽柔公主和其他一些娘子等等,那麼這些女子到底哪幾個對仁宗影響最大?我覺得是太后劉娥,曹皇后,張娘子和徽柔。
  • 《清平樂》發布「集賢致遠」群像海報 北宋天團實力圈粉
    播出至今,《清平樂》憑藉牽動人心的劇情和細膩鮮活的人物刻畫,使宋仁宗時期的朝堂風貌和市井百態走進眾多觀眾的視野,贏得了不少關注和熱議。昨晚劇情中,仁宗面對由推行新政牽出的朝堂博弈思慮清明多方制衡。王拱辰(何明翰飾)彈劾滕宗諒損毀帳本涉嫌貪汙,範仲淹慷慨駁議,力證滕宗諒挪用公錢實為穩定軍心絕非滿足私慾。仁宗念其事出有因情有可原決意對滕宗諒從輕發落,但王拱辰卻滿心憤懣絕食抗辯,致使朝野議論紛紛。
  • 北宋仁宗朝的繁榮,得益於他老爹的一個妥協條約——檀淵之盟
    看電視劇《清平樂》,被王凱飾演的宋仁宗趙禎圈粉。趙禎,無愧於他的諡號: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中的「仁」字,「仁政」,一直是傳統政治的最高理想,宋仁宗之前,沒有一個帝王能以「仁」為諡號或冠以「仁」。
  • 《清平樂》:皇帝的悲慘婚姻
    熟悉原著的粉絲都知道,《清平樂》是根據小說《孤城閉》改編,講述的是北宋年間,宋仁宗時期,在風起雲湧詭異莫測的朝堂下,還有後宮中剪不斷理還亂的兒女情長。說起後宮中的兒女情長,不自覺的會想起被人們封神的《甄嬛傳》。不過在大家被清朝的歷史劇荼毒良久後終於是迎來了宋朝美學。不得不說中國古人的服飾無論是哪個朝代都是如此的精美絕倫。
  • 《清平樂》真正的心機boy,比茂則還精明,把仁宗玩得團團轉
    隨著《清平樂》的熱播,除了核心角色外,正午陽光的「配角們」也逐漸引起討論,出彩角色持續冒頭,尤其是仁宗的多位名臣。
  • 電視劇《清平樂》前言的賞析——少年仁宗和韓琦的演技是亮點
    《清平樂》是今年很受關注的一部大戲,正午陽光的作品向來製作精良,劇裡服飾精美,各種錦羅玉衣,清新雅致,色彩典雅舒適,款式高度還原歷史。前兩集算是一個《清平樂》的前言,演員們演技都不錯,我們先看看兩位少年版。01.
  • 清平樂的過人之處:重塑一個從國畫中走出來的北宋全景圖
    《清平樂》是2019年1月5日才開機拍攝的新戲,雖然長達70集,仍然成為了2020上半年最受歡迎叫好叫座的古裝劇。少年仁宗從八大王口中得悉自己的生母秘密,跟當朝太后大娘娘劉娥瞬間形成「劍拔弩張」之勢,但解決矛盾的方法竟是仁宗先是在永定陵前跟臣子討論「人子之孝」 ,接著在朝堂之上再跟垂簾聽政的大娘娘劉娥就大臣範仲淹丁母憂辭官事件作一次「盡忠與盡孝」的爭論,並鋪墊出兩派官員的選邊站,十分的書卷氣。
  • 廣電總局下令,電視劇不宜超過40集,《清平樂》為何還能長線作戰
    整部《清平樂》,就像是一部北宋仁宗年間的歷史圖鑑,恢弘大氣的場景布置,更是讓人感覺走進了現實版的清明上河圖。它改變了小說《孤城閉》以梁懷吉和徽柔公主的感情為主的路線,而是在用心地講述一代明君「宋仁宗」的一生。宋仁宗作為仁宗盛世的開創者,他的故事,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有著大量的記載。
  • 「帝後CP」太難追!歷史上宋仁宗和曹皇后感情如何?
    這讓許多追「帝後CP」的網友大呼「憋屈」、「玻璃渣裡找糖」,為此還有很多人惡補宋朝歷史,以從歷史中彌補遺憾。那麼,歷史上的宋仁宗和曹皇后究竟感情如何?《清平樂》中,宋仁宗的第一任皇后郭皇后,因為與尚、楊兩位美人爭寵而誤傷仁宗,隨後被廢。宋仁宗本想將自己喜歡的商人之女陳熙春立為皇后,但遭到反對,無奈才接受了群臣舉薦的曹氏。曹氏為何能得到一致推薦,劇中解釋,一是出身名門,二是德高、誠信、有才華,三是貌醜不至惑君。也正因為這句話,宋仁宗在大婚之夜缺席,埋下了帝後之間的心結。
  • 大結局後,我還是要誇沒有成為爆款的《清平樂》
    伴隨著劇中韓琦娓娓道來的畫外音,在位42年的北宋仁君在熒幕上走完了他的一生,卻真正從史書走進觀眾,「活「了過來。仁宗離去之時,北宋國力強盛,百姓身處封建王朝少見的清平之世。主演王凱向角色告別說:如果有來生,我還是想做官家的。對,我說是《清平樂》。
  • 《清平樂》這座四方城,終究是孤城閉
    原著《孤城閉》講述北宋皇帝趙禎之女福康公主與宦官懷吉的愛情故事,本就是禁忌之愛,史書也說得很隱晦,我沒想到的是這居然是真實的歷史,公主與駙馬的糾葛也是眾說紛紜。衝著正午出品,必屬精品。這部劇的服化道、布景、演員、臺詞都很講究,延續了正午一貫的風格,儘管主線從女兒福康變成了父親趙禎,也沒有很突兀,主要人物提升大格局,安排了很多前朝戲份,眾多大腕老戲骨加盟北宋背會並默寫天團,前朝戲與後宮戲平分秋色,讓整部劇更飽滿了。
  • 比《清平樂》還殘酷,仁宗待廢后都比對她好些
    期待已久的《清平樂》今晚開播,宋仁宗與曹皇后與張貴妃之間的愛情糾葛,也引發了站「帝後CP」還是「帝妃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