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午餐凝聚寧波愛心 貴州大山裡的孩子吃得越來越好

2020-11-27 寧波晚報

孩子吃得好,才能健康成長,有充沛的精力去學習。為了讓寧波對口幫扶地區的孩子吃得越來越好,從2009年開始,寧波市扶貧辦和寧波媒體先後發起了「溫暖午餐」和「陽光早餐」活動,募集了380餘萬元,改善貴州山區孩子們的就餐條件和夥食。

視頻 周志豪

2009年3月31日至4月5日,寧波市扶貧辦幹部和寧波媒體記者前往貴州,了解貴州山區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結果發現:當地孩子的讀書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但由於教育資源布局由偏遠地區逐漸向中心區域集聚,一些家住大山深處的學生上學之路越來越遠,不少學生的午餐是早晨從家裡帶來的冷飯。

2009年3月,學生課桌上放著芭蕉葉包著的冷飯糰,這是板其小學一些走讀生的午餐。

2009年3月,板其小學寄宿生中午自己做飯時的場景。

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冊亨縣丫他鎮板其小學,眼前的景象讓寧波市扶貧辦幹部和媒體記者感到震驚:因為學校沒有食堂,走讀生的午餐就是從家裡帶來的又冷又硬的米飯糰,寄宿生則在宿舍外自己生火做飯,做出的飯也只有米飯加白菜。因為午餐吃得不好,孩子們的身高普遍低於同齡人。

「捐出你的一元錢,就能讓貴州貧困山區的孩子吃上一頓熱騰騰的午餐。」2009年4月15日,由寧波市扶貧辦和寧波晚報等媒體一起發起了「溫暖午餐」活動,至當年9月,寧波市民共捐款320萬元,這些捐款被送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資助141所學校推行免費午餐。

2009年5月,寧波市民踴躍為「溫暖午餐」活動捐款。

2009年12月,雖然當時的「溫暖午餐」就一個菜,但板其小學的孩子們還是吃得很開心。

孩子們的「溫暖午餐」怎麼樣?2009年12月3日中午,記者來到了板其小學,在現場看到學生們一手拿著碗,一手拿著學校發放的免費飯票,排起了隊等待打飯。熱氣騰騰的白米飯上蓋著豬肉燉白菜,孩子們吃得特別香。時任板其小學校長的梁先勝告訴記者,學校用寧波市民捐的錢辦起了食堂,學生們吃上了熱氣騰騰的午餐。

十一年過去了,板其小學的孩子們現在午餐吃得怎麼樣?今年11月17日,記者再次來到板其小學。中午11點半,下課鈴聲一響,只見孩子們拿起飯盒歡快地向食堂跑去。當天,學校提供的午餐是兩菜一湯,有粉條炒肉、紅燒鴨肉和土豆燉排骨湯。「孩子們可以自己選菜,只選一個也行,三樣都選也行。」板其小學校長陳永祥告訴記者,如今,板其小學除了學前班學生外,絕大部分小學生都住校,寄宿生的一日三餐都在學校吃。

打好飯,孩子們三三兩兩回到教室吃飯。「學校的飯菜很好吃,昨天還有雞肉。」一年級學生駱萬興捧著飯碗開心地說,這裡的飯菜比家裡還香。

「現在國家特別關心山區孩子,每人每頓午餐補貼『營養改善補助款』4元,還給家庭貧困的寄宿生每人每學期500元生活補助,家長每學期只要再付300元左右,就能讓孩子在學校吃好一日三餐。」陳永祥說,寧波的12餘萬元捐款,讓板其小學的學生從2009年9月開始吃上了免費午餐,一直到2012年下半年,國家開始推行營養改善計劃,每個學生吃上了國家提供的免費午餐,寧波的「溫暖午餐」才退出歷史舞臺。

「寧波的情誼,我們一直記在心裡。」陳永祥珍藏著一本帳本,上面詳細地記載著每筆「溫暖午餐」善款的支出。

2020年11月,板其小學孩子吃上了國家提供的營養、美味的免費午餐。

「『溫暖午餐』補助持續了三年,如果不是後來有國家補助,還會繼續下去。」陳永祥說,2012年,國家給學生開始發午餐補助時,寧波市民的「溫暖午餐」捐款還有剩餘,學校便將這些錢用於給孩子們提供免費早餐。

吃上免費早餐的遠不止板其小學的孩子們。貴州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吃上了政府提供的免費午餐後,寧波市民的幫扶熱情依舊不減,得知一些貴州貧困留守兒童上午空腹上學,又發起了「陽光早餐」活動,捐款60餘萬元,讓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部分留守兒童吃上了免費早餐。

記者 楊靜雅 孫美星 攝影 楊靜雅 趙鵬程

相關焦點

  • 貴州都市報聯合騰訊公益推出「迴響計劃」——「免費午餐」 守護...
    貴州3.1萬餘人吃上"免費午餐" 時至今日,每個開餐日,黔西沙壩小學的微博上都會公布學生的夥食菜品,公示食堂食品採購與進貨的臺帳,偶爾還會分享孩子們吃飯的喜悅。在貴州,截至2020年秋季學期,「免費午餐」累計在92所學校開餐,共計幫助超過3.1萬人吃上熱氣騰騰的午餐。當前開餐學校共計43所,每個開餐日有超過1.7萬人在學校享用著午餐。
  • 貴州都市報聯合騰訊公益推出「迴響計劃」——「免費午餐」守護...
    貴陽市白雲區興民學校的孩子們正在吃免費午餐。貴州3.1萬餘人吃上"免費午餐"時至今日,每個開餐日,黔西沙壩小學的微博上都會公布學生的夥食菜品,公示食堂食品採購與進貨的臺帳,偶爾還會分享孩子們吃飯的喜悅。
  • 暖心的愛心午餐
    2月3日中午12時,「餓了麼」外賣德令哈運營中心的外賣小哥們,快馬加鞭為德令哈市奮戰在疫情一線的工作人員送去愛心午餐。上午10時開始,德令哈幾家餐廳的後廚裡忙得熱火朝天,工作人員正在準備午餐:炒菜、盛米飯、準備餐具……相互配合、有條不紊。
  • 《海普諾凱1897看見大山的美好,用愛守護孩子童心》
    12月24日,荷蘭高端奶粉品牌海普諾凱1897、福星寶貝母嬰連鎖與貴州凱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攜手為愛出發,來到貴州省畢節地區赫章縣城關鎮卸旗村卸旗小學,為大山的孩子帶來一場特別的公益童話劇演出,讓童心的種子在每個孩子心中生根萌芽。
  • 免費午餐溫暖山溝學子
    12月24日,驛城區板橋鎮英劉小學校園裡傳來孩子們的歡呼聲,大山深處的200多名師生開始享用豐盛的午餐。有了天中義工聯合會和眾多愛心人士的關心和幫助,他們再也不用為吃一頓午飯而翻山越嶺奔波於學校和家之間了。
  • 蘋果、牛奶、還有雞蛋……貴州校園裡的營養早餐獲新華社關注
    因孩子體弱,無法每天往返於 3 公裡外的中心學校就讀,教育部門專門在尖山苗寨開設了低齡兒童班。近年來,貴州省軍區各級累計投資 150 萬元資金用於尖山苗寨的教育幫扶,還動員社會力量向尖山小學籌措 " 營養早餐 " 專項款。記者翻閱尖山小學的夥食記錄看到,學校的午餐為三菜一湯,且幾乎每頓午餐都讓孩子們吃到肉。
  • 大山裡的愛心電影
    隨著夜幕降臨,在溫嶺市城南鎮聯誼村大山深處的上灣山自然村,十多位老人吃完晚飯,紛紛走出家門。他們帶著板凳,圍坐在一塊幕布前。當天,這場愛心電影放的是《王老虎搶親》。10月1日恰逢中秋節,阿華給城南鎮照谷村上洞自然村的老人們送去了越劇《追魚》。
  • 服務越來越好 村裡安心養老
    服務越來越好 村裡安心養老 2021-01-1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個「小湯圓」會打拳擊——看貴州大山裡的中國版《摔跤吧...
    這個「小湯圓」會打拳擊——看貴州大山裡的中國版《摔跤吧!爸爸》新華社記者駱飛她是貴州畢節邊遠山村的8歲小女孩,也是酷愛打拳擊的「小湯圓」。視頻中,揮拳快如閃電、動作反應敏捷的她圈粉無數,是社交媒體上國內外網友爭相膜拜的「拳擊小魔女」,奧運冠軍鄒市明也為她點讚。「小湯圓」父親鄭為新說,拍視頻本想只是記錄兒女成長的點滴,沒想到意外「走紅」。
  • 寧波東部新城的簡餐和咖啡,上海白領的健康午餐,也就這樣吧
    這些天我都在寧波的東部新城忙工作,東部新城據說投資千億級,是寧波唯一一個給我上海浦東感覺的地方。以前張愛玲在《十八春》裡寫曼楨跟著世鈞去南京,南京頂時髦的小姐說:上海就是兩樣,一個是看電影方便,一個是買東西方便!
  • 大山裡的「小黃人」,加油!杭州這支公益隊伍又出發了
    最近,晴雨公益的黨員們又出發了,這也是他們的第四批愛心走訪,前往貴州、雲南等地,幫扶看望那些家境貧寒,又經歷了肝移植的孩子們。貴州大山裡的侗族孩子小烽烽,先天性膽道閉鎖,必須通過肝移植才能挽救生命。經過移植手術後,恢復的非常好。
  • 愛心達人基金會9月工作簡報
    經過愛心達人慈善基金會聯合貴州銅仁、四川涼山及雲南昭通等23個國家級精準扶貧縣及屬地扶貧局連接,將300多種山區自然界一些綠色、有機的食材,從地上一步直達蘇州人餐桌,以買代幫、精準助農的方式下,持續給山區農戶增加家庭收入,讓孩子讀得起書,改變一家人的生活狀態。
  • 日本小學生一頓午餐,憑什麼震驚全世界?
    稀鬆平常的一頓午餐,有什麼值得學習呢?早上七點45分,一個五年級小女生走出家門。今天的食材,是這個學校6年級學生在校園農場裡耕種的。自己種的菜,變成中午的午餐,給孩子們的感覺一定很奇妙吧。要知道,好多從小被捧在手心的孩子根本不認識農作物呢。
  • 寧波愛心助力望謨學子圓夢
    據悉,「新日月獎學金」由我市愛心企業寧波新日月酒店物業股份有限公司出資設立,獎學金啟動資金10萬元,同時結對貧困學生15人。宏志班由寧波餘姚天一幫扶會發起設立,啟動資金25萬元,主要面向品學兼優的貧困學子,考上大學後,可以繼續對接資助;今年資助新大學生30人。
  • 現實版「放牛班的春天」,貴州大山裡的這支小學生樂隊火了!
    但誰能想到,相似的劇情,居然在貴州大山裡的一所小學上演了!只不過,這群少年可不是電影裡那種問題少年。她們淳樸內向不愛表達,卻擁有一個看起來充滿無限的名字——「未知少年」。上周,世界音樂菌有幸採訪到了故事的重要主角——貴州六盤水海嘎小學的顧亞老師,從他的講述中,我收穫了太多感動,關於人情的溫暖、代代的傳承,以及音樂的偉大力量。
  • 抖音為「貴州屋脊」的海嘎小學舉辦演唱會,雲端上的搖滾響徹大山
    抖音為「貴州屋脊」的海嘎小學舉辦演唱會,雲端上的搖滾響徹大山 發布時間:2020-09-04 12:42:29      來源:貴州日報
  • 日本小學生一頓普通午餐,何以震驚了全世界?
    一部《School Lunch in Japan》紀錄片,記錄日本一家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午餐,短短8分鐘的短片,信息量巨大,好多人看完都感嘆:跟日本孩子相比,我們的孩子算是輸在起跑線上了! 今天的食材,是這個學校6年級學生在校園農場裡耕種的。自己種的菜,變成中午的午餐,給孩子們的感覺一定很奇妙吧。要知道,好多從小被捧在手心的孩子根本不認識農作物呢。
  • 一個人的命越來越好,是有跡可循的
    但是在這個俗世中,有的人過得越來越不如意,有的人卻過得越來越好。失意的人總是羨慕別人的生活,埋怨上天對自己的不公。這些人往往自怨自艾,從來不思考自己的原因,甚至是就此頹廢一生,難有進步。其實呢,天底下並沒有白吃的午餐,一個人的命越來越好,是有跡可循的。
  • 一頓午餐,為什麼刷爆朋友圈?
    這麼貴的學費,就給孩子吃這些?難怪在場的家長,個個都怒不可遏。日本學校的午餐,從餐前準備到用餐完畢的衛生打掃,足足有45分鐘的時間。為了保證食物的衛生,學生們吃飯前得統一穿上白大褂,鬢髮也得塞到帽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