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嘗試中西醫結合助帕金森病患者最大限度獲得生活自理能力

2020-12-24 和訊

中新網上海10月25日電 (陳靜 施嘉奇)運動併發症是帕金森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甚至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度過藥物治療效果的「蜜月期」後,患者發生運動併發症的機率非常高。怎樣讓帕金森患者獲得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能力?

25日,上海探索成立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帕金森一站式診療中心,能夠一次性完成帕金森病的早期診斷和中晚期評估,開展運動、非運動症狀及運動併發症一體化幹預,針對不同患者進行個體化、精準化診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劉振國表示,對帕金森病患者一站式診治的管理模式將令這一疾病的管理治療更加規範。

中西醫結合治療帕金森運動併發症的啟動時機應貫穿疾病全程。今年7月,新華醫院牽頭出臺了《帕金森運動併發症中西醫結合診治專家共識(2020)》。據此,目前西醫對於運動併發症的治療優勢明確,但缺乏對疾病整體治療的理念。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理念正是對西醫治療不足的有效補充。

劉振國說,帕金森患者需要長期管理體系:一方面需要長期監測,顱腦情況、步態測試、色覺及嗅覺檢測等,及時了解疾病的發展進度;另一方面需要不斷調整治療方案,中西醫結合,藥物與運動康復結合等,讓患者可以更長時間地保持生活自理能力和質量。這位專家直言,「對帕金森患者而言,哪怕是多爭取一天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一種勝利。」

對帕金森病患者一站式診治的管理模式將令這一疾病的管理治療更加規範。新華醫院供圖

據介紹,76歲的李女士受帕金森疾病折磨將近8年,今年以來,她更難以控制自己的軀體,常常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直到今年7月,新華醫院看了神經內科劉振國主任的專家門診,為她制定了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才一定程度減少了她的症狀。

據悉,帕金森病運動併發症出現的症狀複雜多樣,有的患者會出現「開關現象」。身體活動「開關」開著,患者就能動,可一旦「關閉」,患者便無法運動,關鍵是,誰也不知道這身體的「開關」何時開、何時關,開多久、關多久。有些患者則表現為運動過多,包括面部肌肉、四肢等不自主地簡單重複動作,肢體像舞蹈樣擺動不受控制。這種不自主動作很容易造成患者受傷或殘疾。

目前,帕金森病雖然無法完全治癒,但如果早期發現、系統治療,可控制病情並延緩進程。據了解,中國帕金森患者數量龐大,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快,每年新增患者數量不少。接近15%的患者在患病2年以上才去醫院就診,錯失了早期幹預治療的最佳時機。劉振國接受採訪時表示:「運動併發症的治療效果不佳,明智的選擇只有預防其發生。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醫生提示:帕金森症候群或導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診治手段需了解
    導語:通過對臨床數據分析發現,帕金症候群,在老年群體中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雖然說這種疾病並不會直接剝奪人的生命,但是當病情逐漸嚴重的時候,那麼就直接失去了生活的自理能力,因此這種疾病我們也不應該忽視,應該儘快地接受治療,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如何診斷治療,所以帕金森診治方法有哪些?
  • 哈醫大二院多學科聯合成功實施腦起搏器術為帕金森患者恢復自理能力
    人民網哈爾濱6月4日電 近日,哈醫大二院神經外科二病房牽頭、多學科合作為一位患帕金森病十年的66歲患者張女士成功實施了腦起搏器術。在開機程控後,困擾患者十年的肢體震顫和僵直症狀立即消失,已經有五年臥床無法行走的張女士,可以再一次獨立行走,恢復了生活自理能力。
  • 帕金森病患者怎麼治療可以減少併發症
    1、注意用藥時間 帕金森病早期若病情未對患者造成心理或生理影響,應鼓勵患者堅持工作,參與社會活動和康復訓練,這些都能暫緩症狀性治療用藥。如果帕金森病開始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則應開始症狀性治療。
  • 帕金森病患者除治療外「康復的目的」是什麼?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我國65歲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約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為散發病例,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紋狀體DA含量顯著性減少而致病。
  • 世界帕金森日 | 帕金森病患者便秘怎麼辦?試試中醫藥調理
    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60歲以後發病。其症狀表現為靜止時手、下肢、唇、下頜等處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說起帕金森病,多數人會想到手腳顫抖或者是行動很慢、動作笨拙、表情呆板。
  •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帕金森病呢?
    核心提示: 帕金森是一種患病率極高的老年慢性疾病,患帕金森的病人生活質量都比較差,因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損害,所以要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帕金森重在預防,在生活中對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多多引導,做好預防工作,這樣就可以讓他們離帕金森越來越遠。
  • 什麼是帕金森病 帶你了解帕金森病
    什麼是帕金森病?帕金森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人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病變在黑質和紋狀體。震顫、肌強直及運動減少是本病的主要臨床特徵。那麼,你還知道帕金森病的症狀有哪些嗎?如何治療帕金森病?來了解一下吧。什麼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我國65歲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約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為散發病例,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
  • 帕金森病患者關心的幾個問題?
    帕金森病起病隱襲,進展緩慢。首發症狀通常是一側肢體的震顫或活動笨拙,進而累及對側肢體。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步態障礙。
  • 科學家嘗試「光療」帕金森病
    但它能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狀嗎?今年秋天,法國將首次進行此類試驗,以找出答案。  研究人員在7名患者的大腦中,植入一根光纖,能把近紅外(NIR)光脈衝直接傳送到黑質,黑質是大腦深處的一個區域,因帕金森病會退化。Clinatec研究所神經外科醫生Alim- Louis Benabid領導的研究組希望光能保護那裡的細胞免於死亡。
  • 帕金森病還能治好嗎?帕金森手術可不可靠?
    帕金森病是在老年人群體比較常見的疾病,也是無法根治的疾病,隨著病情的發展,嚴重影響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慢慢的會喪失自理的能力。目前對於帕金森病的治療主要以藥物為主,手術只是作為補充,因為手術也僅僅是改善症狀。帕金森病能治好嗎?
  • 身體出現僵硬一定是帕金森病嗎?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患病人數在逐年增加,一般出現在45歲以上的中老年當中,帕金森病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傷害,嚴重的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工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帕金森病的症狀。 很多臨床病例表明,知識分子易患帕金森病,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作家巴金等人都曾深受此病折磨。
  • 科學網—科學家嘗試「光療」帕金森病
    但它能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狀嗎?今年秋天,法國將首次進行此類試驗,以找出答案。 研究人員在7名患者的大腦中,植入一根光纖,能把近紅外(NIR)光脈衝直接傳送到黑質,黑質是大腦深處的一個區域,因帕金森病會退化。Clinatec研究所神經外科醫生Alim- Louis Benabid領導的研究組希望光能保護那裡的細胞免於死亡。
  • 帕金森是什麼病 這些症狀是帕金森的預兆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會患有帕金森的症狀,那你知道帕金森是什麼病嗎?帕金森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平日裡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帕金森的發生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帕金森是什麼病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痺,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震顫是指頭及四肢顫動、振搖,麻痺是指肢體某一部分或全部肢體不能自主運動。
  • 山東省首家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專病中心成立
    劉藝鳴提醒,當被診斷為帕金森病時,治療方案需要在標準化的同時要注意個體化差異,例如結合病人的病情表現、身體綜合症狀等制定治療方案,力爭用最少的藥物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滿意度。「保持輕鬆愉快的情緒是預防帕金森病的重要方面。」劉藝鳴表示,情緒的低落壓抑或壓力過大會導致腦內神經遞質的改變,會增加帕金森病的風險。
  • 羅替高汀貼片助力帕金森病患者重獲優質生活
    日前,優時比生物製藥公司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旗下創新藥物優普洛(羅替高汀貼片)正式在中國上市,助力帕金森病患者重獲優質自在生活。作為神經系統疾病領域的領先者,全球性生物製藥公司優時比著力改善患者體驗和生活質量,不斷為中國市場推出更多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方面的創新藥物及解決方案。
  • 關於帕金森病如何康復的這些「事」!你GET到了嗎?建議收藏!
    帕金森病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50歲以後發病。其運動症狀表現為靜止時肢體不自主地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晚期會導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與此同時,病人的非運動症狀, 如心理方面的問題如抑鬱、焦慮等也給病人及家屬帶來較大負擔。
  • 帕金森病晚期死前有哪些症狀
    帕金森病又名「震顫麻痺」是一種神經系統常見的遺傳變性疾病,多見於中老年人群,隱匿起病,緩慢發展。帕金森病並非單因素所致,而是多因素交互作用下發病,研究發現其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臨床上以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和姿勢步態不穩為主要的臨床表現。
  • 最全的資料整理——什麼是帕金森病?
    病情晚期,病人坐下後不能自行站立,臥床後不能自行翻身,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特殊姿勢:儘管患者全身肌肉均可受累,肌張力增高,但靜止時屈肌張力較伸肌高,故病人出現特殊姿勢:頭前傾、軀幹略屈、上臂內收、肘關節彎曲、腕略伸、指掌關節彎曲而指間關節伸直,拇指對掌,髖及膝關節輕度彎曲。
  • 什麼是帕金森病的藥物蜜月期?過了蜜月期,帕金森病患者何去何從
    帕金森病患者經常會聽到一個詞就是帕金森病的「蜜月期」,那麼究竟什麼是帕金森病的蜜月期呢?一般把新婚的第一個月稱「蜜月」,主要指的是新婚夫婦充滿柔情蜜意的一段時間,讓人倍感甜蜜。帕金森病的發病機制就是腦部分泌的多巴胺細胞減少,腦內多巴胺濃度降低,當補充左旋多巴製劑後,會在腦部轉換成多巴胺,藥物治療主要就是通過外源的方式補充腦部的多巴胺不足,患者症狀會得到明顯改善,因為這個時期,藥物治療效果非常好,就被稱為「蜜月期」。一般「蜜月期」為3-5年,不過每個人情況不同,藥物治療的效果長短也不一樣。
  • 帕金森是什麼病,一般有什麼症狀?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人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病變在黑質和紋狀體。震顫、肌強直及運動減少是本病的主要臨床特徵。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見的神經變性疾病。 帕金森病症狀主要有四肢僵硬、行走困難、容易摔跤、不能自理等。患者會隨著病症加劇逐漸出現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