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秦檜還有三個好朋友」,再壞的人,也有臭味相投者惺惺相惜。武周朝酷吏來俊臣,兇殘暴虐、陰險狡詐,朝野上下,官民避之唯恐不及,然而,這樣的人也有兩個「好哥們兒」。並且,驕橫拔扈、不可一世的來俊臣,最終還是栽在了這兩個「好哥們兒」手裡。
因爭功,「好哥們兒」反目成仇
先說來俊臣的第一個「好哥們兒」吉頊。後人對吉頊的評價不低,認為他抑武擁唐、抵禦突厥,是位能臣良吏。其實,他與來俊臣一樣,都是一個「酷吏」,《舊唐書》將其列入《酷吏傳》,說他性格「陰毒」。
吉頊乃進士及第,累遷至明堂縣尉。明堂縣在西京長安,縣尉負責一縣治安工作,吉頊在辦案過程中,竟然發現,箕州刺史劉思禮與洛州錄事參軍綦連耀有謀反跡象。吉頊立即寫信,報知時任合宮縣尉的來俊臣。
吉頊為什麼不自己去揭發謀反呢?一來,明堂縣在長安,身為縣尉無旨意不可擅離職守;二來,其時好哥們兒來俊臣正處人生低谷,急需立大功,重新進入武周政治中心,吉頊一時義氣,有好事大家一起分享。
哪知,來俊臣卻不這麼想。此案株連甚廣,成為武則天極為關注的大案要案。來俊臣欲將首告功勞全部據為己有,便羅織罪名構陷吉頊。吉頊得知後,大為驚恐,藉口告發其他謀反事件,得以面見女皇,述說委屈,才倖免於難。
後來,吉頊與來俊臣均因此案受到提拔。但是,從此以後兩位好朋友反目成仇,為來俊臣棄市街頭埋下伏筆。暫且按下不表。
擔心報復,「好哥們兒」舉報來俊臣
再說來俊臣的另一位好朋友衛遂忠,史書說他「雖無行,頗有辭辯,素與俊臣善。」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作為來俊臣的朋友,衛遂忠也是個沒有品行的人。
有一天,衛遂忠喝得酩酊大醉,前去拜訪來俊臣。其時,來俊臣正與老婆的娘家人飲宴,來府的門人見衛遂忠醉態十足,怕他鬧酒,便不與他通報。衛遂忠大怒,乘著醉意,闖進來府破口大罵。
當著妻子娘家人挨罵,來俊臣覺得掃了面子,便將衛遂忠捆挷起來,關在廷堂。後來,看在昔日好哥們兒的情分上,來俊臣又將其放了。
來俊臣的妻子本是許配給一個叫段簡的人,因為長得漂亮,被來俊臣假託詔命,強行娶為妻子。衛遂忠大鬧來府的時候,將這段往事也揭了出來,來妻不堪羞辱,竟然自殺。
間接殺了來俊臣的老婆,衛遂忠害怕了,整日擔心來俊臣報復。其實,衛遂忠想多了,來俊臣根本就是無情無義之人,斷不會將一個女人當回事兒。老婆死了正好,聽說段簡的小妾長得如花似玉,來俊臣稍一暗示,段簡趕忙就將小妾送了過來。要說段簡真夠倒黴,被來俊臣奪了妻不說,小妾也讓搶了去。
來俊臣專橫拔扈,群臣都不敢惹他,便自覺不可一世,漸漸竟有了不臣之心。衛遂忠獲知後,立刻揭發:來俊臣打算羅織罪名,誅殺武姓皇族各親王和太平公主;並準備誣陷太子李旦與廬陵王李哲;進而勾結皇宮南城、北城重要官員,一同謀反。
武家皇族各親王及太平公主大為恐懼,共同揭發來俊臣的罪行,武則天遂逮捕來俊臣。
昔日「好哥們兒」落井下石,來俊臣命斷神都
來俊臣謀反罪名坐實,被判死刑。然而,判決文書呈上三天,卻不見批覆。原來,女皇念在來俊臣這麼多年東咬西吠,立下汗馬功勞,竟打算赦免他。
前文提到的,與來俊臣反目成仇的明堂縣尉吉頊,這一日被武則天召見。武則天在御花園遊玩,吉頊為其牽馬。女皇「問以外事」,詢問民間最近發生什麼事。吉頊回答:「民間對陛下不批准來俊臣死刑深感奇怪。」
女皇道:「俊臣有功於國,朕方思之。」來俊臣對大周朝有功,我正在考慮。吉頊見女皇猶豫,趕快又說:「當初於安遠告發太子李貞謀反,李貞果然謀反,於安遠立此大功,到今天也不過當一個成州司馬;來俊臣聚集一些流氓無賴,誣害忠良,接受的贓物堆積如山,被害死的冤魂,塞滿道路,是國家的蟊賊,殺之何惜!」
吉頊這番話有理有據,深深打動女皇,遂下令處死來俊臣,四十七歲的來俊臣被斬殺於洛陽西市。
來俊臣貪功陷害吉頊,吉頊反過來就能落井下石;衛遂忠信不過來俊臣,所以才能出賣「朋友」。唯真正仗義之士才能交到肝膽相照的真朋友;而來俊臣之流陰險狡詐的小人,哪有什麼真正的朋友,不過是一幫相互利用的狐朋狗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