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劇 你知道嗎?《大清鹽商》裡有個你從未見過的乾隆

2021-03-03 央視微C

無論是《戲說乾隆》裡的鄭少秋,還是《還珠格格》裡的皇阿瑪張鐵林,抑或是《乾隆王朝》裡的焦晃,哪個乾隆皇帝不是被塑造得風流倜儻、才華橫溢?但這回在電視劇《大清鹽商》中,一個你意想不到的乾隆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

他是新《三國演義》裡的司馬懿、《槍炮侯》裡的侯九滿、《滿城盡帶黃金甲》裡的蔣太醫,各位小夥伴們猜到了嗎?沒錯啦,他就是老牌戲骨倪大紅!在倪大紅以往塑造的角色中,古裝角色著實佔了不小比重,其中更不乏權傾朝野的重臣士大夫,卻始終沒演過一個皇帝。對此倪大紅笑言:「這只能怪我長得比較基層,當不了大幹部。」

如今在著名導演張黎的大型歷史劇《大清鹽商》中,倪大紅「時來運轉」地穿起了龍袍,演起了歷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一代乾隆。說起這次的乾隆角色,倪大紅坦言:這對自己來說真的是個驚喜。《大清鹽商》中的乾隆皇帝雖然展現的不是年輕乾隆的風流倜儻,但在倪大紅的演繹下,卻依舊氣度不凡,很好地詮釋了晚年乾隆面對大廈將傾的重重憂慮。

該劇的演員陣容堪稱豪華。以清代徽商巨富、「天子故交」江春為原型的男主角汪朝宗,由國內一線男演員張嘉譯擔綱,很少出演古裝劇的張嘉譯此番剃髮出演《大清鹽商》,雖是首次嘗試清朝扮相,但張嘉譯舉手投足間沉穩大氣、智勇兼備的表演,完美詮釋了主角的氣節,難怪能引得俞飛鴻、莫小棋兩大美女都在劇中為其爭風吃醋呢!

《大清鹽商》以乾隆時期的「大小金川戰役」為開端,以轟動一時的「兩淮鹽引案」為故事背景,通過描述以汪朝宗為代表的揚州鹽商內部的明爭暗鬥,以及官商之間相互糾結又彼此對抗的複雜關係。相信在如此多大腕兒演員的陣容下,一定能將這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情感糾葛演繹得分外精彩。

相關焦點

  • 《大清鹽商》:這盛世,不如你所願
    而2017年上半年最火的國產劇莫過於《人民的名義》,這是一個反腐劇。商幫劇+反腐劇,這不由讓我想起2015年開年播出的歷史劇——《大清鹽商》。不管是寫商幫還是寫反腐,《大清鹽商》都明顯要比2017年這兩部劇更勝一籌,但它不可避免地「寂寞開無主」。2014對於國產歷史劇是個分水嶺。
  • 《大清鹽商》面面觀
    據說《大清鹽商》的監製是張黎先生,那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這部劇的「張黎」味兒那麼明顯。張嘉譯、倪大紅、張志忠...都是張黎「系列歷史劇」的老面孔了;鹽引案、揚州抗洪... 理一下《大清鹽商》的故事,可以這樣梳理:揚州鹽務出現大問題(虧空、貪腐),恰逢西南戰事缺軍餉→乾隆帝委任阿克佔為兩淮鹽政,索「捐輸」、查「虧空」→鹽商、官員、天地會,甚至乾隆,各有各的心思→四大總商持有的帳冊(涉及了多位達官貴人的貪腐問題)成為關鍵→風雨飄搖,阿克佔捅了馬蜂窩,被流放伊犁...而總商汪朝宗依然在苦苦支撐揚州鹽業...
  • 《大清鹽商》:一個大鹽商,半部大清史
    羊年一開,《大清鹽商》就隆重登場了。要知道,唐朝以前,各地區的鹽多產於北方池鹽,後因氣候等原因,山西等地鹽業開始沒落。隨後兩淮鹽業開始發展,直至西漢吳王劉濞始盛,至民初沒落。縱觀中國鹽商史,可謂歷史悠久,堪稱國事命脈。僅以清時為例,當時全國共計11個鹽區,兩淮鹽區規模最大,每年賺銀1500萬兩以上,上交鹽稅600萬兩以上,佔全國鹽課60%左右。也正因之,儘管當時鹽商系派不同,但唯有揚州鹽商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大清鹽商」。
  • 文化《大清鹽商》:一個大鹽商,半部大清史
    作為2014年壓軸和2015年開箱大戲,這部電視劇描寫了壟斷鹽業政策的專制時代,鹽官、鹽商、鹽民、鹽匪等各個階級、階層、集團的生存狀態以及尷尬處境,其中有乾隆時期揚州鹽商的生活態勢以及官商博弈的爾虞我詐,也有牽涉五個家庭、上下兩代、跨度十年的恩愛情仇。
  • 《大清鹽商》最愛人物123
    我看電視劇好像總有點後知後覺,從來不追新,特別無聊的時候,才在舊劇裡找評分高的,找自己喜歡的老戲骨的劇看一看。《大清鹽商》是從高中畢業後,第一次主動從頭到尾看完的一部劇。因為一直不大喜歡視頻的東西,一個是太吵,一個是太被動,一個是太累。
  • 《大清鹽商》站在歷史的高度 直面民族的重擔
    》於1月11日在央視八套熱播結束,儘管趕在跨年這個大劇扎堆的檔口,但《大清鹽商》仍然引發了業內和觀眾的熱切關注。如《大清鹽商》這樣有正氣、有擔當的作品少之又少。前不久,習主席在文藝作談會上提出:「在文藝創作方面,也存在著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存在著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的問題,存在著機械化生產、快餐式消費的問題。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麼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否則文藝就沒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單純感官娛樂不等於精神快樂。」
  • 《大清鹽商》只是電視劇?你錯大啦!
    正在熱播的央視大戲《大清鹽商》引發收視狂潮,這部揚州元素眾多的電視劇講述了揚州鹽商對於中國經濟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 大陸劇:大清鹽商
    評分: 8.4導演: 韓曉軍編劇: 南柯主演: 張嘉益 / 張志堅 / 俞飛鴻 / 倪大紅 / 莫小棋類型: 劇情 / 傳記 / 歷史 / 古裝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首播: 2014-12-31(中國大陸)又名: The Merchants of Qing Dynasty     巍巍大清進入康乾盛世
  • 新劇丨《大清鹽商》官商+反腐 編劇談創作初衷
    這究竟是一部怎樣的作品?昨天揚子晚報記者專訪編劇南柯,聊創作的前前後後。揚子晚報記者 張漪從「兩淮鹽引案」開講「官商關係」作為2014年壓軸和2015年開啟大戲,電視劇《大清鹽商》以鹽商汪朝宗為核心人物,以揚州鹽商與乾隆皇帝之間的真實故事為基礎,描述了乾隆時期揚州鹽商四大家族的生活態勢以及官商博弈的爾虞我詐。
  • 一個CEO看《大清鹽商》悟到的經商法則
    倘若能夠看到以經商為主題的電視劇,其實很有寓教於樂的效果。以最近熱播的《大清鹽商》為例,我們從中不難悟到經商的道理,看一部《大清鹽商》等於上了兩個EMBA班。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逐一分析。《大清鹽商》是以歷史上揚州鹽業總商江春布衣上交天子為故事藍本,講述了揚州鹽商對於中國經濟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 淮安:《大清鹽商》將在當地電視臺播出
    6月27日至7月10日,第二檔將在淮安新聞綜合頻道晚間黃金時間播出每集播出前插播淮鹽品牌宣傳片6月4日起,電視劇《大清鹽商》熱身片花宣傳預告將在淮安綜合頻道、淮安公共頻道、淮安影視娛樂頻道播出  《大清鹽商》是一部以鹽商為題材的電視劇,由張嘉譯、張志堅、俞飛鴻、莫小棋、倪大紅等一眾實力派演員加盟出演。
  • 【影像力】皇帝不是好差事——評電視劇《大清鹽商》
    有三種文人不能信,一是御用文人,滿臉馬屁,文過飾非。二是狷狂書生,飽讀詩書,語不驚人死不休,但對政治卻不甚了了,還自以為是。若是妄議朝政,常常莫名其妙地成了刀下鬼,如金聖歎之流。三是村塾先生,識文斷字,卻沒見過世面。無萬卷詩書的積累,更無壯遊天下的經歷,閉門造車,說給孩子聽聽還行,登不了大雅之堂。由他們所寫的歷史,能信嗎? 其四,歷史是後人寫的。
  • 《大清鹽商》熱播 霍青張嘉譯官場對決
    《大清鹽商》霍青飾演盧德恭  搜狐娛樂訊 由張嘉譯領銜主演的大型歷史電視劇《大清鹽商》時下正在央視八套熱播,該劇是著名導演韓曉軍又一力作,講述了乾隆年間發生在兩淮鹽商與朝廷之間驚心動魄的故事。  電視劇《大清鹽商》雖然把時代背景設置在清代,但其中的故事放在今天仍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為了籌借西北軍費,兩淮鹽運使盧德恭(霍青飾演)苦苦支撐的場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邊要應對上司阿克木的咄咄逼人;一邊還要好言相勸,讓鹽商主動捐款。但與總商汪朝宗(張嘉譯飾演)的PK,卻讓觀眾看到了盧德恭強硬聰明的一面。
  • 大清鹽商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
    阿克佔看著乾隆已經花白的頭髮,不由得鼻子一酸。乾隆隨和地說:「朕吃飽了。阿克佔,你都進了它,你是廝殺漢,肚子大。」「奴才……謝恩!」阿克佔拿起小饅頭一個一個地吃著。乾隆直勾勾地看著阿克佔,阿克佔緊張地放下饅頭。他突然對著阿克佔笑了一下,問:「白頭髮沒見少啊,雄心壯志還有嗎?」
  • 《大清鹽商》央視開播 霍青再演治世能臣
    演員霍青《大清鹽商》造型  搜狐娛樂訊 由張黎任藝術總監,韓曉軍執導的大型歷史現實題材電視劇《大清鹽商》今晚登陸央視八套黃金檔與觀眾見面。作為央視的開年大戲,《大清鹽商》匯聚了張嘉譯、張志堅、俞飛鴻、莫小棋、倪大紅、霍青等眾多實力演員,同時在劇情方面也是扣人心弦,不僅展現清代鹽商與眾多勢力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還細膩的刻畫出人與人之間的悲歡離合。繼魯肅、張良後,演員霍青再度延續「能臣」系列,在劇中打造了剛正不阿、才情兼備的兩淮鹽運使盧德恭。
  • 《大清鹽商》裡的處世哲學
    《大清鹽商》不錯的一部劇,大叔張嘉譯妥妥的,將怕老婆也演繹成境界了。不過還是老嶽父厲害,做人做事講的明白。整理出來蕭老爺子的幾句臺詞,供大家借鑑。1、世人黑白分,往來皆榮辱。2、你以為你是在幫他,你幫的越多,錯的越多,他也是四大總商之一,你的恩惠他承受不起。3、忠恕是你為人的好處,也是你的缺點,不見得每個人都懂忠恕之道,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忠恕之道。4、倘若有一個人全然無辜,你為了做生意,布局運勢,你能不能下手,把這人活活給治死呢?
  • 大清鹽商:引領揚州文化時尚潮流的頂級富豪們
    而說到揚州的歷史,當然就離不開「大清的鹽商」。那麼,揚州的大清鹽商對當時的揚州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呢?其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揚州文人的「雅集」;二就是對揚州的飲食文化;三就是對揚州的戲曲文化。01 揚州鹽商的興起自管仲以來,鹽業專營就一直是中國歷代朝政的經濟命脈,清朝也不例外。
  • 《大清鹽商》:一部扛鼎歷史劇,寫滿了揚州徽商榮辱興替史
    歷史劇值得看的有幾部,《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大秦帝國之裂變》、《漢武大帝》。最近偶然發現鮮有人提的電視連續劇《大清鹽商》也是一部好劇,劇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演員無論主配演技均贊。講述了乾隆年間以汪朝宗為代表的一代鹽商與乾隆、官僚、鹽工、戲子乃至天地會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 大清鹽商
    外族兵進來,他可不管你是不是鹽商,照樣開刀,揚州的很多明代沿襲下來的大鹽商都死在那一役了,有的甚至被滅門,當然也有少數倖免於難逃出城的。兩淮鹽商於此元氣大傷。清初,國家要恢復經濟,於是採取了比較寬鬆的賦稅政策,北方就封了八大皇商,如範永鬥、王登庫這些人就是那時候慢慢地被清軍扶植起來的。清廷政府很看重兩淮的鹽,所以很快將各地鹽務進行了整頓。
  • 《大清鹽商》直臣能臣?領導究竟需要什麼樣的人
    《大清鹽商》沒有大貪大惡,但卻處處透著貪的反貪商鬥劇。喜歡倪大紅老師這個版本的乾隆,既不以貌取勝,也不故作威嚴,以我的眼神看不出裝腔作勢的痕跡,就是一個管理大家庭的老人,是走下神壇的乾隆,也會焦慮,也會疲累,也會無能為力,他不需刻意展示威嚴,因為在那個位置上,一舉一動,就是威嚴,一言一行,都會有人體察深意。看到阿克佔拿出尹如海寫的條幅:拿人一文,則半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