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洲岸/蘆荻飛/長帆落日雨相違/一袂紅袖/步搖金釵碎/怎堪回味畫舫夜/笙歌沸/纏頭金粉去又回/二分明月/依間有歌吹/誰與同醉興廢尋常事/人老木蘭非/莫道廣陵散/明月耀清暉
一曲《二分明月》,唱盡揚州繁華興替,如煙如夢。
歷史劇值得看的有幾部,《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大秦帝國之裂變》、《漢武大帝》。
最近偶然發現鮮有人提的電視連續劇《大清鹽商》也是一部好劇,劇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演員無論主配演技均贊。講述了乾隆年間以汪朝宗為代表的一代鹽商與乾隆、官僚、鹽工、戲子乃至天地會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鹽政歷史春秋時期齊國開中國鹽政之始。管仲推行「官山海」政策,以民制為主,官制為輔,鹽史學者稱為「部分專賣制」。
西漢實行「官自煮鹽,官自賣鹽,產、運、銷三項完全官營」,鹽史學者稱為「全部專賣制」。東漢廢「官鹽專賣」,產制運銷皆任民營,官徵其稅,鹽史學者稱之為「就場徵稅制」。隋朝是唯一無鹽稅朝代,既不行官賣,又免徵鹽稅,實行無稅制。唐朝恢復鹽稅,劉晏改革鹽政,實行「民制、官收、官賣、商運、商銷五大綱領」,鹽史學者稱為「就場專賣制」。五代十國實行官商並賣之制。嚴禁私煮私販,違者一斤一兩皆處極刑,是為中國鹽政史上最嚴酷時期。宋初因循五代舊法,實行官商並賣制。經歷了「折中法」、「鹽鈔法」。後來蔡京在唐朝「就場專賣制」基礎上創行「引法」。並為以後各朝代沿用。元代沿用宋制,專用引法,並加以完善。明初仿宋折中之制而行「開中法」,以場鹽官收為基礎,仍屬民制、官收、官賣、商運、商銷的就場專賣制。萬曆四十五年(1617)廢開中法,立「綱法」。從此官不收鹽,由商人與煎戶直接交易,收買、運銷之權悉歸於商人,並得世襲。鹽史學者稱為「商專賣制」。清代承襲明末綱法,實行民制、商收、商運、商銷的商專賣制,一稱官督商銷制。「專商積弊與清代相終始」。民國20年(1931)5月30日,國民政府公布新《鹽法》:「鹽就場徵稅,任人民自由買賣,無論何人,不得壟斷。」。1996年5月,國務院第197號令發布《食鹽專營辦法》,決定對食鹽實行專營管理。2016年取消食鹽專營,放開鹽產品價格。
油是精神,鹽是氣力。
海鹽中,淮鹽為上;池鹽中,乃河東鹽居首;井鹽中,自貢鹽最好。
波平流急康乾盛世,萬國來朝。率土之濱,莫非王土。
古代的中國地大物博,自給自足,在工業革命的車輪滾滾而來之前,東方王朝皇威自恃。
此時的大清王朝,論地方財富,「揚一益二」,揚州第一,成都第二。
「飽暖思淫慾」,每天乾隆所要思考的是怎樣讓這兩個地方安定。
揚州鹽商,已經打敗了素有「秦晉之好」的陝商晉商聯盟,獨佔了兩淮鹽業。
然而兩淮鹽政尹如海的自殺,卻揭開了揚州鹽政鮮為人知的內幕蓋子。
文字原創,謝絕商轉。
阿克佔臨危受命阿克佔受命嚴查揚州鹽政,一則催繳鹽商繳納捐輸100萬兩,西南平叛急用;二則查清揚州庫銀一千萬兩虧空。
「阿克佔,你去揚州給朕辦好兩件事。這一呢,先收齊一百萬兩捐輸來,阿桂那邊急著要用;這二呢,揚州運庫應該有一千萬兩庫銀,你去看看,那些銀子還在不在?若在,為什麼尹如海寧肯尋死也不拿出來?若不在……」他的神色變得嚴厲了,「你就得給朕弄清楚,那些銀子到底去了哪裡?一兩也不能含糊!」
阿克佔出身軍武,雷厲風行,剛正不阿。
通過離間鹽商,緝拿私鹽,整頓鹽價等一系列舉措,阿克佔收齊了捐輸,上交了一本假帳冊。在整治鹽政上,取得了一些成果。
因汪朝宗擅自截留高家堰維修款100萬兩,阿克佔難辭其咎,被革職發配伊犁效命。
阿克佔用力過大,乾隆恐其損壞國庫財源,不得已就此作罷。
汪海琨為鹽農請願,加入天地會,抗洪救災三天三夜,以一人之軀堵住管湧,保住揚州城。卻被當作反賊射殺。阿克佔深明大義,依然率眾為汪海琨下跪。
小妾紫雪私拿貪官收繳,阿克佔予以嚴斥。紫雪以阿克佔之名,私自向鹽商借鹽,發明鹽浴所得數十萬兩,也被阿克佔上繳國庫。
由此可見阿克佔對朝廷的忠心,為官的清白。
阿克佔是一柄雙刃劍。
深明大義徽商汪朝宗揚州四大鹽商之首,前任總商蕭裕年之女婿。
汪氏是徽州大族,儒商人才輩出。尤其是在鹽業根深葉茂。瘦西湖「一夜堆鹽造白塔,徽菜接駕乾隆帝」便是歷史上八大鹽商之一的江春的傑作。
汪朝宗先後被御賜「內務府奉宸苑卿」、「布政使」等頭銜,薦至一品,並賞戴孔雀翎,賜黃馬褂。
乾隆幾次下江南便住在汪家的「康山草堂」。和珅稱其為「以布衣結交天子」第一人。
汪朝宗明事理,擔大義,高情商,善商賈。有勇有謀,敢於擔當。
汪朝宗洞悉乾隆帝整治鹽政意在威嚇吏治,而非一網打盡。幾番拒絕交出記載庫銀支出的帳冊。
在繳納捐輸時,以私宅抵押給晉商,替鮑總商籌措銀兩。西闖建昌,買官鹽換藥材,再赴四川賣藥材平復瘟疫,最後將捐輸軍餉直接送到平亂前線阿桂大營。通有無、交相利。展現了極高的商業頭腦。
同時,通過這次西行不但解除了鮑以安與自己的商業矛盾,還結交了後來的軍機大臣阿桂。可謂是一舉數得。
在第二大總商馬德昌意圖以私鹽彎道超車汪朝宗時,汪展現出了超凡的大局觀,以四兩撥千斤,將馬德昌置於破產境地,後出手相救,在人格上徹底壓制了馬德昌。至此,解除了四大鹽商之間的矛盾,避免了內訌,挽救了揚州鹽業,穩定了兩淮鹽務。
乾隆南巡,汪朝宗冒死進諫,讓自家戲班春臺班表演桃花扇。明末抗清名將史可法守揚州失敗,投江殉難,揚州百姓每家都供奉史可法。清軍的大屠殺延續了十天,死亡逾八十萬人,史稱「揚州十日」。乾隆知揚州百姓民意不可違,「治國者當知人心向背,不可拂逆」,三十七年(1772年)贈史可法諡「忠正」。
這裡要提一提徽班。「三慶」、「春臺」、「四喜」、「和春」是徽州四大戲班。乾隆年間四大徽班先後進入北京演出,名噪華夏,這就是著名的徽班進京。清道光、鹹豐時期,徽劇在北京同湖北漢劇等劇種結合,逐漸演變成京劇。
身先士卒,疏通河道,放糧賑災,補助鹽工,修建五亭橋。一系列的舉措,使汪朝宗深得揚州人民口碑讚譽。
汪朝宗私送前線兵餉,私扣官銀賑災。看似是膽大妄為,欺君罔上。其實是汪朝宗深得聖意之為。
汪朝宗對阿克佔說,「要懂得揣摩聖意,皇上要的不是帳冊 ,也不是銀子,而是人心。」
吏治不嚴,提引為患。鹽政積弊,盤根錯節。紙帳冊已燒毀,還有一本帳冊,便是隨阿克佔去伊犁的汪府管家。他從小就背誦帳冊,倒背如流。
這既保留乾隆的臉面,又沒有使得官場地震,還給皇上留了一個後手。高瞻遠矚,乾隆很滿意,撥銀贖回康山草堂,御賜黃馬褂。
同時,這也是一個隱喻,即老百姓心裡有本帳。
大家閨秀蕭文淑蕭文淑,前任總商之女,知書達理,賢良溫婉。
揚州鹽商總商有一個魔咒,即每一屆總商必有一位沒有兒子,沒有兒子則不能世襲鹽業專賣權。
蕭文淑生有一女,為隱瞞沒有兒子的秘密,女兒一直女扮男裝。她一心想為汪朝宗納妾生兒子,延續鹽商命脈。最先選中了戲班班主婉兒,無奈婉兒鍾情汪家侄子汪海琨。又選揚州歌姬姚夢夢,汪朝宗以紅顏知己不忍納為妾。最後乾隆將捉拿的天地會香主英子賜予汪朝宗為妾。
俞飛鴻的古裝簡直太美了!
亦正亦邪二鹽商馬德昌,外公張承詔官至二品,一任鹽院,被鹽商逼死。自己做了鹽商,勵精圖治,意欲復仇。
馬德昌出身書香門第,儒有餘商不足。借梅雨季節陰雨連綿,勾結鹽販子私藏大量私鹽,並在市場大量收購屯鹽,操縱鹽價。想一舉壓過汪朝宗的財勢。汪朝宗看破馬德昌計策,留三成庫存半價售鹽。阿克佔面對飛漲的鹽價,出臺限價售鹽。高利貸屯鹽的馬德昌幾近破產。汪朝宗出手相救,讓馬德昌心悅誠服,不再內鬥。兩淮鹽運使盧德恭因貪汙入罪,馬德昌繼任。在抗洪救災、解除災後瘟疫中任勞任怨,負起擔當。
鮑以安是鹽商中的大老粗。沒有文化,專善美食。
阿克佔為離間鹽商,將其引岸(售鹽區域)建昌劃給汪朝宗。鮑以安不服,勾結當地私鹽,意欲打敗汪朝宗保住引岸。後被汪朝宗與當地官衙聯手,以買賣私鹽緝拿。汪朝宗力保鮑以安無罪釋放,並一同千裡送軍餉,結識阿桂將軍,攀上高貴。
鮑以安附庸風雅,私刻《退思集》,被乾隆定為反詩。後經軍機大臣阿桂和汪朝宗運作,出獄並返還抄家財物。此時鮑以安深知學識淺薄,官場水深,退出鹽業,回歸桑田。
汪朝宗按照嶽父蕭裕年的忠告,步步為營,以德服人,恩威並施,將揚州鹽業攬於一身。
善揣聖意和中堂富可敵國,功高蓋主,權傾朝野。這三樣是皇帝最忌憚的。
和珅和中堂便佔了前後的兩樣。只要和珅沒有篡位之心,乾隆就對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替皇家辦事,和珅還是很得力的。
銀子只要不出國,在國內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無論在誰的口袋裡都是皇家的。想收就收。
權利是皇帝給的,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想拿下就拿下。
只要不反,就好。
和珅認為皇上平叛大小金川,意在削弱揚州財勢。自己可以藉機抓住朝廷官員的把柄,為己所用。
揚州鹽政貪汙中,居然沒有和珅的收受證據,這讓乾隆出乎意料,也更憤怒:和珅隱藏得太深了。
面對汪朝宗拿來的趙松雪的孤品《江鄉秋晚圖》。
和珅愛不釋手:「和某是個散淡的人,就這麼點愛好。每次見到這文玩古董,就像見到自己失散多年的孩子,情不自禁。」
和珅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當場表示,「明天向皇上說鹽商挪用官銀也是不得已。押解捐輸,解四川平叛兵餉之急,後賑災濟民。功不可沒。救災事急從權,情有可原。」
皇上順臺階而下,「汪朝宗差事辦得盡力,富而有仁,其心可嘉。法外開恩,下不為例。」
通過與和珅的交往,汪朝宗又展示出了極高的「官商之道」。
上結天子,下交重臣,官商相庇,徽商之道。
揚州鹽政存在五大問題:陳疙,積弊,貪腐,奢靡,捐輸過重。
汪朝宗,「一百年來鹽務帳目不清,虧空累累,這是沉痾。大清立國以來,朝廷的鹽引法度一成不變,這是積弊。鹽官過手油水太重,不能潔身自好,往往流於貪腐。鹽商們坐擁巨利,揮金如土,不知疾苦,這是奢靡。捐輸過重,鹽務苟延殘喘!」
乾隆,「盛世比亂世難!承平日久,死水一潭。要攪亂這潭死水,讓這個天下活起來,朕就不能不作為,不能不花錢!」
乾隆深知御駕南巡造成的揮霍之患,自此不再南巡,後世子孫也不得南巡。
劇中有兩條主線:一是整治鹽政,二是感情線。副線是反清復明。
為什麼要整治鹽商?殺一儆百,整治吏治。削弱揚州財勢,安定地方。
「聖祖遺訓,永不加賦。缺錢不能取之於民,只能索之於商。」
鹽政之弊,因為投鼠忌器,怕傷了大清的錢糧命脈。朝廷每年財政收入中有四分之一來自揚州鹽業。
揚州歷來是反清的重要根據地,由於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也成為了天地會的重要據點。江南民間多有崇敬民族英雄史可法之心。
地方恃財違命,恃財藐威,是統治者的心結。
片尾曲歌詞「人老木蘭非」,是指清朝到了晚期,日暮西山的意思。
木蘭:清代皇家獵苑——木蘭圍場,既是皇家獵苑,也是演練軍旅的場地,更是滿清教育後代不忘出身的教育基地,「習武木蘭,毋忘家法。」
面對揚州鹽政沉痾積弊,乾隆也是一聲嘆息:「唉、」
阿克佔一到揚州,便急著查庫銀。
庫銀千萬兩,僅餘「九十七萬三千二百兩」。虧空之大,令人咂舌。
這讓阿克佔深感責任之大,查處之艱。
官官相護,系統性腐敗,動一處而牽全身。病入膏肓,投鼠也忌器。
何師爺見怪不怪,「天下的銀倉,糧倉,鹽倉,能有幾處的庫存跟上報的帳單相符?」
蠹蟲自古有之。查無不獲。縱然有嚴格的牽制制度,怕的是整個系統的腐敗。
南巡接駕、鹽官酬酢名目支出高達千兩。巧借名目,中飽私囊。症起朝上。
何師爺作為和珅的耳目,一方面暗中向和珅通報,一方面也被阿克佔的一身正氣所欽佩。
對於最終阿克佔被發配伊犁,何師爺對阿克佔表示出了同情與不舍之情。
感情線汪朝宗-姚夢夢
汪朝宗與姚夢夢,互為異性知己。姚夢夢被汪朝宗的儒商氣質所吸引,視汪朝宗為知音。汪朝宗因姚夢夢一句「去科舉便回不來揚州」而棄考,遠赴贛川將關係鹽商命運的帳冊託付姚夢夢。因不忍姚夢夢作妾受委屈而不娶。最後乾隆將捉拿的天地會香主英子(姚夢夢的雙胞胎妹妹)御賜汪朝宗為妾。(乾隆手段厲害,讓鹽商管理天地會)
「你去哪兒?」
「去一個能把心放下的地方。」
姚夢夢跟隨鄭冬心遊歷山水,擺脫紅塵。「老漁翁,一釣竿,靠山崖,傍水灣,扁舟來往無牽絆,沙鷗點bai點清波遠, 荻港蕭蕭白晝寒,高歌一曲斜陽晚,一霎時波搖金影,驀抬頭,月上東山。」
浪跡天涯,心無處安放。
鄭冬心是「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的影子。
阿克佔-紫雪。
「揚州瘦馬」紫雪被鹽商獻給阿克佔。這是一枚腐蝕「利刃」阿克佔的糖衣炮彈。
紫雪給了異地辦差的阿克佔一絲感情安慰。寄人籬下的紫雪也從阿克佔處找到了歸處。
紫雪背著包袱,攔住阿克佔的馬車。「你騙我。」
阿克佔低下頭,「伊犁是極寒蠻荒之地。」
紫雪,「我知道,揚州也是。」
阿克佔,「我不想連累你。」
紫雪深情地看著阿克佔,「誰知道。」
阿克佔心軟了下來,「你真傻。」
紫雪,「你也是。」
廣袤的西域,多了一對彼此依靠的心。
汪海琨-婉兒
汪海琨是汪朝宗侄子,汪氏鹽業繼承人。因為了鹽工請命而入天地會。
汪海琨是一位思想先進青年,讀禁書黃梨洲《明夷待訪錄》,「皇帝將天下作為一己之私,而大臣應該是為萬民服務天下人,而不是皇帝一家。不能以一家之法來取代天下之法。」
在抗洪救災中,以身堵管湧,卻被射殺。
汪家戲班班主婉兒仰慕青年才俊汪海琨,以身相許。敢愛敢恨,怎奈未成眷屬。
汪雨涵-馬大珩
汪雨涵女扮男裝,與馬大珩青梅竹馬。
馬大珩在平復災後瘟疫的過程中,勇敢地獨闖疫區,傳遞疫情與藥品,立下大功,展現了豪門子弟的擔當。
劇中汪雨涵說了一句「我等你」,差點以為又是感情劇套路捨身不歸。
強強聯姻,也算是門當戶對的一對吧。
揚州汪氏康山草堂
徽商是官商結合的典範。成於官敗於官。
現在的皖南徽州古鎮,廳堂裡都掛著楹聯:「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
徽州素有「東南鄒魯,禮儀之邦」之說。「十戶之村,不廢誦讀」,讀書為經商、為做官,經商為做官,做官為經商。
徽州往事:
醉美西遞全攻略丨尋夢徽州,唯一的李唐後人在此隱姓埋名近千年
皖南古村落丨千年西遞,看一場國內唯一的古牌坊燈光秀
歡迎關注《鵲華煙雨明湖風》,美食、旅遊、文化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