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安靜乖巧了,是怎麼回事?這樣做,可以使孩子活潑而安靜

2020-12-20 金色育兒

孩子太調皮了,你會擔心他惹禍不安全,可是遇到乖巧的孩子,卻又禁不住另有顧慮,怎樣才能明白孩子乖巧的那一面呢?怎麼做可以讓小傢伙既活潑又安靜?

反常現象背後的原因。

愛和懲罰。

認真想一想,有沒有發現父母會有這樣的口頭禪:「寶寶很乖,媽媽不喜歡你。」兩歲以上的兒童已經能夠理解簡單的對應關係,在他幼小的時候,心理就把安全感放在首位。要得到父母的愛,他會讓自己表現得「乖巧可愛」,而這樣的行為會被不斷的表揚和肯定,最終讓寶寶變成一個真正不淘氣,乖巧可愛的孩子。

要有溫暖的陪伴。

和寶寶相處的時候,如果陪伴者讓他感到安全,並且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裡,可以讓他做自己想做的遊戲,也可以讓他一起看繪本講故事。孩子需要父母的時候,父母能及時地給予他關心和陪伴,那麼孩子就會很容易平靜下來。因此,它看起來像一個非常安靜乖巧的孩子。

一對雙胞胎

它能在嬰兒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嗎?家長平和的待人態度,安靜的處理自己的事情,都會對寶寶產生影響。也許,爸爸媽媽都是比較內向,比較安靜的人,那麼家裡的氣氛也會讓寶寶表現出這樣的氣質,與其他好動、不安的寶寶相比,大人們也會簡單的說:「這孩子很乖巧。」

動靜,結合,展開。

到了這年紀,動靜結合更適合孩子全面發展。要給孩子一定的規則,鼓勵孩子積極探索,促進思維活動發展。運動可分為以下三類:

感覺靈敏的動作動作

在聽,看,嘗,摸等活動中,不同的感覺信息相互印證,這是孩子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基本保證。

體育鍛鍊不可少。

跑步、跳躍、衝撞,孩子不但鍛鍊身體,更學會了控制,這是孩子能主動影響環境的根本保證。

探尋興趣運動

沒有聽,沒有看,沒有跑,沒有玩,沒有翻滾,孩子的好奇心就會消失。而且是好奇、探險,幫助孩子積累經驗,掌握大量的信息輸入與整合,因此,我們必須細心呵護。傳統性的學習,有時需要安靜,因為它伴隨著大量信息的輸入;有時需要移動,因為它要上中學。

隨著兒童通過實踐獲得更多的經驗,並能夠靈活運用,兒童所建構的知識結構也會更加穩固,這也是為創新而積累的知識和經驗。

相關焦點

  • 活潑的孩子和安靜的孩子,竟有這麼大的差距
    孩子們的性格都各有不同所以興趣愛好也是截然不同的有些孩子喜歡安靜的畫畫有些孩子喜歡活潑的打鬧
  • 孩子吃飯老喜歡「東奔西跑」?媽媽這樣做讓他快速安靜下來
    很多媽媽們在孩子開始吃主食後會長舒一口氣,覺得自己終於不用再每天辛苦餵奶了。但是很快媽媽們就會面臨一個更讓人頭疼的事情:孩子吃飯一點都不安靜。每天吃飯時都要追著孩子跑,從餐廳到客廳,從客廳到臥室,可把媽媽們給忙壞了。怎麼樣讓孩子能安靜坐下來吃飯呢?
  • 孩子突然變「安靜」?或是陷入糟糕的「情緒低潮」怎麼辦?
    孩子們在鬧騰的時候總是讓家長頭大,家長們非常希望孩子什麼時候能安靜下來做一個乖孩子,但是孩子安靜下來就一定是好事嗎?最近有一句話特別的火,孩子安安靜靜的一定在作妖。現實也說明了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但是除了安靜的在作妖,孩子身上真的不會發生性格突然變得安靜起來的轉變嗎?當然不是,孩子有的時候性格也會突然由活潑變成了安靜,這個時候正是孩子的心理發生轉變的時候,需要家長引起重視。
  • 安利一個國外很火的早教神器「安靜書」:能讓孩子專注與安靜下來的書 …
    以前我陪娃陪得百無聊賴,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該玩什麼的時候,只能打開電視讓娃自己看兩集動畫片…最近我自己在家解鎖了一個國外很火的陪娃神器 —— 安靜書,一下子打開了我家的早教新世界!,需要媽媽們自己裁剪,縫製,對於心靈手巧的媽媽自然不在話下,但是對於職場媽媽來說每做一本都會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性價比不高。
  • 安靜的力量:如何幫助內向的孩子成功?
    尤其是在美國這樣公認以「外向」為主的國家,「安靜」和「內向」這樣的詞都是含有貶義的。內向的孩子往往會被排斥和嘲弄,同學們會覺得他們缺乏魅力,甚至認為他們是怪胎。連老師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無法倖免於難,經常給那些內向孩子的父母提出這樣的建議,「你家孩子能不能在課堂上更活躍一些?」
  • 蔡少芬帶兒子出行,母子倆開心自拍,張樂兒安靜乖巧呆萌可愛
    孩子是父母幸福和快樂的源泉,有了孩子以後,隨著孩子成長,父母沒有發現自己其實也在成長,也在悄然改變,變得更可愛了、更溫柔,也更多愁善感了,而這些改變都是難掩為人父母的喜悅,也是為了更好的愛孩子。,經常被孩子可愛的表情或者舉動萌到,難掩開心忍不住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 如果你的貓咪突然安靜乖巧,你就該小心一件事
    貓咪天性活潑,而且最喜歡在主人忙著的時候搗亂。所以,如果當鏟屎官在忙的時候,貓咪沒有過來搗亂,鏟屎官肯定會很開心吧。不過,有句話說的好:最怕空氣突然的安靜。所以,如果你的貓咪突然變得安靜乖巧,而且很久沒有出現在你的視線裡,那你多半會收穫「驚喜」,因為我家貓就時不時會給我些「驚喜」,就光今天,就給了我倆「驚喜」呢,你說開心不開心?早上,貓咪喵喵叫著喊我,畢竟我跟他已經不能更熟悉了,所以從叫聲判斷,我知道他是喊我給添貓糧。
  • 李玫瑾:老實安靜的孩子大多學習好,小嘴伶俐的孩子不是學習的料
    她還說:凡是成績好的,都是偏蔫一點、老實安靜、話少的孩子。特別活躍的、小嘴伶俐的,一般成績都不好。因為安靜的孩子專注力強,上課盯著黑板看,知識從老師嘴裡出來,落到黑板上,他能把知識連貫起來,就會學習好。
  • 你要安靜知我是神:做個安靜的人
    這樣難以安靜的心讓我們離神越來越遠,敬拜似乎失去了方向,所做的一切都成了形式化,如同當年在曠野兜圈子的以色列人。安靜,安靜,安靜.....內心安靜,才能做一個安靜的人,如果你裡面被各種壓力、重擔纏繞;為生活中瑣碎的事耿耿於懷;始終不能饒恕曾經得罪過你的那個人;為明天的事憂慮煩惱;那麼,你的心裡始終暗潮洶湧,掙扎不止,你就無法做一個安靜的人。
  • 張栢芝服裝店冷清仍開門,張承禮陪伴媽媽上班,乖巧又安靜
    當然了,也有人說現在還處於防疫的特殊時期,很多人都不敢出門,所以待在家裡以至於很多做生意的無生意可做。好在張栢芝自己的財富足夠多,所以就算店鋪冷清沒有什麼生意,她其實也可以承受。加上謝振南謝振軒一直有謝霆鋒給撫養費,未來的前程謝霆鋒似乎也為兒子們做了安排,所以張栢芝對孩子們其實不需要多擔心。
  • 孩子吵鬧讓人煩?不如帶他去「安靜王國」 | 遊戲力案例分享【23】
    一種可能是:孩子雖然委屈的閉了嘴,但是看到他們難過的眼神,你心裡湧出的內疚和擔心卻開始吵鬧,使得你在「安靜」的房間,也沒有辦法安下心來工作。今天分享的案例來自昨天剛剛結束的遊戲力工作坊上的一位媽媽,叫鄧鄧。昨天晚上和侄兒(3歲)侄女(6歲)玩追逐打鬧遊戲,倆娃滿屋尖叫歡笑,這時候,爺爺要接一個電話,說我們聲音太吵了,要安靜一點。
  • 孩子哭鬧沒完沒了,家長做好這幾點,讓孩子變得乖巧起來
    家裡的孩子很活潑往往我們看到了,如果家裡面的孩子很活潑的,他們通常會呈現出來愛哭愛鬧的狀態,這和孩子的性格有關係,有的孩子天生比較沉默,但是有的孩子天生卻比較活潑。父母如何做才能夠讓孩子變得乖巧呢?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我們經常提到這樣一句話,無規矩不成方圓,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變得乖巧聽話,我們一定要想盡辦法和他制定一些規則。
  • 這幾種貓咪性格安靜且乖巧,最適合送給父母,陪伴老人家了
    貓咪的性格雖然大部分都比較安靜,但是卻也有一些品種是精力旺盛的小調皮鬼哦。如果家裡有需要安靜的老年人,那麼養這些喜歡玩鬧的貓咪就不太合適了。如果家裡有老人,最好飼養那些安靜且性格溫順沒攻擊性的品種比較好哦。這幾種貓咪性格安靜且乖巧,最適合送給父母,陪伴老人家了!
  • 當一個女人開始變得安靜
    女人在什麼時候最安靜?其一是,和一個人沒什麼好說的時候,其二是,她實在是太過於傷心的時候。大多數女人,在她不是那麼熟悉的人面前,她會顯得很矜持,經常是一副很高冷的樣子,而在她熟悉的人面前,特別是不僅熟悉還很在乎的人跟前,她則會總有說不完的話。正如那句話所說的那樣,在外人面前,她很正經,然而在熟人面前,卻會很神經。
  • 《德雲鬥笑社》:九熙臺上活潑臺下安靜,自曝活的很通透
    九熙並沒有被別人討厭,他只是私下裡和臺上性格不同,臺上是很活潑的,臺下很安靜。我記得我在網上看到個視頻,是大林子在成都專場的後臺視頻,視頻裡九熙就很安靜的在椅子上坐著,九華和大林子就在旁邊聊天。有自己主見,而且那期活前一段真的很棒,但是後一段就是因為他經驗不足節奏不太好,但是從那一段其實可以發現他其實還可以
  • 娃兒靜悄悄,必定在作妖:孩子突然變安靜,就問你怕了嗎?
    可是,沒想到,一不留神,就被幾個孩子直接泡在了浴缸裡。浴缸裡,除了被泡得稀爛的衛生紙之外,還有五顏六色的玩具。真正是令人窒息的一幕啊!估計,那一刻,媽媽的內心是生無可戀的。許多網友紛紛留言:「孩子堪稱滅霸,有孩子的人才能體會」、「要不拿出來晾晾」……作為過來人,千萬不要指望孩子能「靜一靜」,因為哪怕孩子只安靜30秒,也會驚現讓你欲哭無淚的場面。
  • 教你「新生兒5S安撫法」,孩子瞬間安靜
    寶寶的哭鬧不止總是讓很多新手爸媽措手不及,朋友的孩子就是這樣,經常會莫名其妙地嗷嗷大哭,明明奶也餵了,尿不溼也換了,該做的事情似乎都做了,唱歌、邊走邊搖寶寶等哄寶寶的方式都不管用,父母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手忙腳亂卻是一籌莫展,讓朋友很是焦躁。
  • 蒙臺梭利幼教是怎麼回事?你的孩子適合嗎?
    1,安靜的環境比起一般幼兒園熱熱鬧鬧的景象,蒙氏幼兒園會顯得安靜得不太正常,孩子們大都在默默的「工作」。是的,是「工作」而不是「玩耍」,這也是蒙氏理念特別注重的,讓孩子通過「工作」,反覆的擺弄教具的過程中自主學習,培養專注力和耐心。
  • 太活潑的孩子一定不是自閉症?
    但即便如此,媽媽對於昊昊的行為仍不加以深究,更不會將孩子往自閉症的方向考慮,因為媽媽認為,小孩子的情緒那麼「變化無常」,這都是小孩子的「特有的天性」。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性格活潑的孩子就一定不是自閉症嗎?首先我們來了解以下自閉症的具體表現。 自閉症屬於先天性疾病,是一種社交技能、認知和交流等多方面的發育障礙。
  • 央視紀錄片追蹤孩子成長12年,父母經常做這事,再活潑的孩子都會自閉!
    為了幫孩子撕掉其中「偏負面」的標籤,家長們急不可耐、焦慮、想盡了各種辦法。孩子太內向了,為了將來的社交:「你得交朋友。」沉迷實驗怎麼行?你都沒有朋友:「媽媽幫你報了語言培訓班。」誰能說這不是「以愛出發」的思量?但對於孩子們來說,這樣的思量是否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