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兩部作品,都沒有少林和武當掌門

2020-12-22 古山青衫客

《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是前後兩次華山論劍之五絕的天下,少林和武當掌門沒資格參與江湖上的事情。前後五絕,太過耀眼,實力強橫,輝映武林,他們所處的年代,根本不是少林和武當兩個門派能夠參與的,因此,他們的掌門沒有出現,也純屬正常現象。

一、少林寺火工頭陀事件。

大約在第一次華山論劍的十多年之前,少林寺中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件事情影響了少林寺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讓少林寺的實力下降得厲害。

有一個火工頭陀,被管理廚房的僧人欺負,火工頭陀就在暗中偷學功夫,很快學習了一身高深的武功。但是,他極為能隱忍,即便是他已經能打得過管理廚房的僧人,他還是裝著不會武功,一直等待著個機會,能夠一鳴驚人。

他忍了二十多年,直到第一次華山論劍的十多年之前,在一次切磋大會上,出來報復。

這一次事情,導致苦智死亡。

少林寺苦字輩的高僧相互指責,相互怪罪,又導致苦慧遠走西域,在西域開創了西域少林一脈。

這個事情,導致少林武道衰落了數十年。

其實,根本原因並非是火工頭陀到底殺了多少,而是他們那些人相互指責,相互怪罪,內部不和,最終導致了少林衰落。

二、少林內部不和,武道中落,五絕縱橫江湖。

火工頭陀的事情出現,導致了少林內部,苦字輩高僧之間出現了十分嚴重的不和,對這件事情的發生,沒有任何人想要承擔責任,都在相互推諉,相互指責。

事情出了之後,他們沒有想去解決問題,更沒有做好防禦,當天晚上,火工頭陀再次出現,誅殺了當年欺負過他的幾個人。

偌大的少林,一直是藏龍臥虎,高手如雲,火工頭陀的事情,原本不該造成那麼大的影響。只因內部紛爭,才導致了數十年的衰落。

而彼時的江湖,後來的天下五絕,正在飛速成長。

又過了十幾年,王重陽邀請天下高手,匯聚華山之巔,進行論武,最終勝利的五個人,代表著江湖上武功最高的五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五個人的傳說,在江湖之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前後五絕開始崛起,比如周伯通、比如郭靖等等,這些人的崛起,續寫著江湖故事。而威震天下的少林寺,卻只能呆在山門之中,追憶過往的榮光。

三、武當掌門,年紀太小。

《倚天屠龍記》裡,張三丰雖然是輝映千古的絕代大宗師,天下第一強者。可是,張三丰的第一次出場是在《神鵰俠侶》的結尾,這個時候 ,張三丰十二三歲。

楊過比張三丰要大二十多歲。

《射鵰英雄傳》後期,楊過才剛剛出生,還不滿一歲,此時的張三丰,還不知道在哪裡。

所以,《射鵰英雄傳》裡,沒有張三丰,這個武當派的開山祖師還沒出生,自然不會有武當掌門了。

古山青衣客總結:火工頭陀事件,導致少林內部爭鬥不斷,無瑕行走江湖,所以,沒有少林掌門出現。至於武當,張三丰都還沒出生,因此武當掌門也沒資格出現在《神鵰英雄傳》,想要出現,就得穿越回去。

相關焦點

  • 射鵰三部曲中,最後一部《倚天屠龍記》和前兩部,都有哪些聯繫?
    十五部小說都有單獨的故事,但卻又有些聯繫,其中聯繫最為緊密,最被讀者熟知的就是「射鵰三部曲」,即《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兩部小說中間,只有十餘年的空白時期,從《射鵰英雄傳》開篇到《神鵰俠侶》結束,也不過只有五十多年的故事。
  • 83版《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一脈相承,為啥後者沒有大火?
    1、幕後班底總導演蕭笙被譽為武俠劇的開山鼻祖,耳熟能詳的作品《天蠶變》、《大內群英》、82版《天龍八部》、《雪花神劍》以及這一部83版《神鵰俠侶》都出自其手,挖掘過諸多巨星:無線五虎將、米雪、萬梓良、鄭伊健等。
  • 83版《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一脈相承,為啥後者沒有大火?
    1、幕後班底總導演蕭笙被譽為武俠劇的開山鼻祖,耳熟能詳的作品《天蠶變》、《大內群英》、82版《天龍八部》、《雪花神劍》以及這一部83版《神鵰俠侶》都出自其手,挖掘過諸多巨星:無線五虎將、米雪、萬梓良、鄭伊健等。
  • 金庸小說射鵰和神鵰都有五絕,倚天屠龍記裡也評五絕,誰能入選?
    金庸《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都曾經評定了天下五絕,他們分別是:中神通王重陽、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一燈大師、北丐洪七公,和老頑童周伯通、東邪黃藥師、西狂楊過、南僧一燈大師、北俠郭靖。射鵰裡五絕和神鵰裡五絕分別代表了兩書裡武功的最高水平。其中射鵰五絕以王重陽武功最高,神鵰五絕以大俠郭靖武功最高。
  • 83版,從射鵰英雄傳穿越到神鵰俠侶中的演員,你看出了幾個
    《射鵰英雄傳》與《神鵰俠侶》同一年拍攝,而且都是由香港無線電視臺出品,所以,共有的演員非常多。演員沒有變化,更容易讓人接受。許紹雄,《射鵰英雄傳》郭靖的二師父「妙手書生」朱聰,到了《神鵰俠侶》,轉變為道貌岸然,卑鄙下流的「絕情谷」谷主公孫止。
  • 83版,從射鵰英雄傳穿越到神鵰俠侶中的演員,你看出了幾個
    同樣是83版,《射鵰英雄傳》的續集,劉德華、陳玉蓮主演的《神鵰俠侶》,繼承了射鵰的所有優點,但影響力卻相差甚遠。不過,這部電視劇也曾在我們內地熱播一時,看過的人應該不在少數。《射鵰英雄傳》與《神鵰俠侶》同一年拍攝,而且都是由香港無線電視臺出品,所以,共有的演員非常多。
  • 射鵰三部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金庸其他作品中都找不到
    我們知道,金庸公開發表過15部武俠作品,其中,《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由於故事一脈相承,又被稱作射鵰三部曲。金庸作品中,只有這三部作品單獨拿出來算作一個系列。其實,射鵰三部曲除了故事相互關聯,還有一個重要特點,這個特點是射鵰,神鵰,倚天所獨有的,金庸其他作品都不具備這個特點。這個特點就是,射鵰三部曲每一部作品,它的主線情節,時代跨度都特別長,至少20年。作品交代了主人公詳細的成長曆程,堪稱小型人物史詩。我們不妨來仔細扒一下三部作品的主線時代跨度。射鵰開篇是郭嘯天和楊鐵心飲酒聽書,此時郭靖尚未出生。
  • 《神鵰俠侶》小龍女為啥被欺負?其實《射鵰英雄傳》早已埋下伏筆
    《神鵰俠侶》是一部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金庸武俠,這部作品最讓人稱道的,當然是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故事。
  • 兩部電影版《射鵰英雄傳》殺青,《鹿鼎記》《神鵰俠侶》也已立項
    據不完全統計,這15部小說已經被改編成100多部影視作品,其中被改編最多的小說是《笑傲江湖》,一共有11個不同的影視劇版本。近兩年,又有一批新的金庸武俠電影正在籌拍當中。根據《射鵰英雄傳》改編的電影《射鵰英雄傳之降龍十八掌》和《射鵰英雄傳之九陰白骨爪》日前已宣布殺青,預計都將在2021年上映。雖然兩部電影看著很像姊妹篇,但其實是兩個團隊的作品。
  • 你可能不知道的《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之間的故事
    」的前兩部《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的故事一脈相承不言而喻。而後兩部《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的故事年代相距七八十年,人物基本已經全部更迭了。    射鵰三部曲(三聯版) 然而,這兩部小說仍有一定的關聯。《神鵰》第四十回,少林寺覺遠大師和少年張君寶一路追趕偷取《九陽真經》的瀟湘子和尹克西來到華山而與楊過、郭靖等一群剛剛評完「新五絕」的《神鵰》主要人物碰面的故事。
  • 《神鵰俠侶》中小龍女的母親是誰?網友:原來是她!
    《神鵰俠侶》中的小龍女身世成謎,因為她只是一個棄嬰,在襁褓裡也沒有什麼可以證明她身份的東西。若是真的開一下腦洞,去分析小龍女是誰的女兒,似乎還真的有跡可循……因為小龍女是《神鵰俠侶》的女主角,所以她的父母最大可能性就出現在《射鵰英雄傳》或者《神鵰俠侶》中。
  • 神鵰俠侶還有傳人?她怎麼學到的九陰真經,跟屠龍刀有關!
    九陰真經是貫穿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兩部作品,在最後一次華山論劍時,通過少年張三丰(張君寶)和覺遠大師,引出了另一種絕學,可與九陰真經相媲美的九陽真經
  • 射鵰三部曲中,二十位絕頂高手都有誰?小龍女和黃蓉皆榜上有名
    金庸先生留下了十四部經典的武俠小說,這十四部小說中,有三部是情節聯繫最為密切的,讀者們給它們冠名《射鵰三部曲》,熟悉金庸武俠的朋友,應該都清楚《射鵰三部曲》為哪三部了,分別是《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最初在民報上連載時也稱為天殘地缺)、《倚天屠龍記》射鵰三部曲中,出現的角色眾多,大小角色加起來近千位,這麼多角色,作者皆處理的有來龍,有去脈,實屬一件不簡單的事情。
  • 94版《射鵰英雄傳》為何沒有大火?穆念慈是一大槽點
    《射鵰英雄傳》作為我國的經典武俠小說,一直深受武俠迷們喜歡,因此這部小說也多次翻拍成了影視作品,在眾多版本的《射鵰英雄傳》中,演員的表演以及人物的塑造都各有千秋,不過最讓大家喜歡的還要當屬是83年的版本,這一版本的《射鵰英雄傳》是無數國人的記憶,也是武俠劇上的經典。
  • 看過很多《神鵰俠侶》,卻依然摯愛古天樂和李若彤版
    先是1960年由金庸參與編劇、峨眉影業出品的謝賢、南紅版;接著,1976年香港佳視推出了第一部電視劇版本,由羅樂林、李通明主演;而後邵氏還製作了兩部電影版,分別由傅聲(1982,這版沒有小龍女)以及張國榮、翁靜晶領銜(1983,片名《楊過與小龍女》)。與此同時,TVB也有劉德華、陳玉蓮(1983)及古天樂、李若彤(1995)兩個版本,都取得了成功。
  • 曾參演《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演員譚炳文去世,享年86歲
    新浪娛樂官博介紹:「譚炳文出演過《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九品芝麻官》及1983年版《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多部影視作品,更是香港配音界的始祖人物,曾配音過《藍精靈》《聖鬥士星矢》《龍珠》《建元風雲》《水滸傳》《包青天》等各類影視作品……」在留言區,截止到本文發布前,眾網友留言已達4800多條。
  • 曾參演《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演員譚炳文去世,享年86歲
    》《九品芝麻官》及1983年版《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多部影視作品,更是香港配音界的始祖人物,曾配音過《藍精靈》《聖鬥士星矢》《龍珠》《建元風雲》《水滸傳》《包青天》等各類影視作品……」@不正經的神經貓:一路走好,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亞視的《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裡姚小蝶的父親;@多巴胺是個好東西:老戲骨,一路走好;@清虛子GM:演過包拯也演過龐太師,85歲演員曾獲終生成就獎,心臟不好仍堅持工作,可敬的藝術家;@路人也驕傲:他是包青天的粵語配音演員!也是香港的著名演員;@一隻好運的喵啊:熟悉的老戲骨了啊,感謝帶來的快樂和感動,一路走好老先生!
  • 香港TVB十大經典武俠劇,《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上榜
    據說電視臺本打算讓劉德華擔綱主角,飾演胡斐,但年少氣盛的他事前和電視臺鬧翻。所以臨時改為了呂良偉。這部劇沒有被引進內地,倒是對它照葫蘆畫瓢的91臺灣版風靡了大江南北。呂良偉演技不錯,再有曾華倩、周秀蘭、趙雅芝、戚美珍等TVB幾大花旦加盟,這部劇想不成功都很難。
  • 《神鵰俠侶》主要人物大全
    ——神鵰俠侶宗次郎《故鄉的原風景》「射鵰三部曲」當代著名作家金庸《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三部武俠小說的合稱因三部小說在情節上有承接關係,故有此名,《神鵰俠侶》為射鵰三部曲第二部。這是一部集合了文學,歷史,宗教,地理和哲學的兩性關係實用百科全書。
  • TVB竟然翻拍了兩次《神鵰俠侶》,三次《倚天屠龍記》!!!
    ,人就進了那個情景,「猛風沙、野茫茫」,英雄「射鵰引弓塞外奔馳,笑傲此生無厭倦」,美人輕吟「藤樹兩纏綿」、「身經百劫也在心間」。可能是先入為主的觀念,讓大家認為這一版的郭靖和黃蓉不可顛覆。然而這並不是第一部被改編為影視作品的《射鵰英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