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男孩女孩火車「私奔」!在未成年人法律問題上應當注意什麼?

2021-01-08 宋律說法

2019年,又是一個十年。

算起來中國的世紀一代,2000年之後最大的也已經19歲,除了正在接受大學教育的學生,也有不少人已經走上社會。

這些年青人出生在新世紀,成長教育的時期正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對於飢餓沒有概念,也不會因為生存問題而發愁,同時無線網絡通訊技術的發展,使得信息無處不在,他們更能夠接受新鮮的事物,也願意去嘗試一些冒險的挑戰。

但是在這一成長過程中如果沒有受到師長們的良好引導,他們也會做出一些少不更事的行為。

前幾日吉林鐵路公安就通報一起令人啼笑皆非的現代版"紅拂夜奔"。

唐朝紅拂愛慕李靖,趁夜私奔,千古佳話

一名12歲的女孩與異地的15歲男網友坐火車私奔。他們被民警發現後,男孩對民警說,他一個月可以掙到一千八百多,"我每天上下班給她(掙錢),她自己在家裡玩玩手機什麼的,實在不行我就帶她去外地"。

這一番老氣橫秋的言詞,實在可逗!要知道他也不過是一個15歲的男孩。現在少男少女們發育得早,也許12、15歲就長得跟大人一樣,可是心智卻還是妥妥的小伢兒!

首先不說男孩去哪裡打工掙錢。單憑他到底能不能夠給僱傭老闆提供合法有效的身份證這一點就難找工作。一般正式的工作機會,用人單位都會要求勞動者提供合法有效的身份證明。

勞動法第十五條明確規定,

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並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試問哪家單位敢於招收童工呢?

其次,因為女孩才12歲,如果男孩與女孩同居,則男孩構成了強姦罪。

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第二款規定:

姦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姦論,從重處罰。

雖然男孩也才15歲,兩人還是男女朋友關係,但是刑法上對於幼女有特別保護,即使兩人是自願同居發生關係,還是要按強姦罪論處。

當然由於男孩亦系未成年人,且有上述情節,可以在量刑上減輕或從輕處罰。

最後,在民法上,未成年人還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他們單獨進行的民事行為,其法律效力尚處於未定狀態。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不管兩個小孩的現實情況如何,作為他們的監護人父母或者其他近親屬在教育上確有不到位、缺失的地方。

在這個年齡段是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青春叛逆期。

像這樣的離家出走,私奔還好被警察叔截了下來,可是人是活的,萬一再有下次,到時鑄成大錯,這可就毀掉了兩個孩子一生的前途!

人生路還長,遠方還能遇到更好的人與事,不必急在此時此刻!

少年,才是一部剛剛啟動的汽車

相關焦點

  • 白巖松談13歲男孩殺人:未成年人犯罪 法律怎麼改?
    一看到這句話大家馬上就知道說的是什麼,是的,一個13歲的男孩,殺害了一個10歲的女孩,兩個人都是未成年人,但是我們現在的法律規定了14歲以下這個犯罪的話,是不承擔刑事責任的,因此他最高也就是現行法律,可以三年的這種收容教養,這讓很多人都覺得有點想不通,是不是法律該改了,咱們先看一下記者在街頭採訪很多人的意見。  A:我感覺現在未成年人犯罪的情況挺多的。
  • 網際網路法治|未成年人網絡充值、打賞相關法律問題探析
    未成年人進行網絡充值、打賞的行為能力風險應如何分配?未盡之處應如何處理?這些問題亟待回答。本文試從探討網絡充值、打賞行為的法律性質出發,分析未成年人網絡充值、打賞行為的法律效力及行為無效的法律後果,以期為解決相關問題提供些許參考。充值、打賞行為的法律性質分析網路遊戲充值和直播打賞是未成年人網絡消費糾紛的高發領域。
  • 學者:法律對網絡線上侵害未成年人的規制仍存漏洞
    「線上侵害」未成年人  近日,多名從事未成年人保護研究的學者表示,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對於通過網絡進行「線上侵害」未成年人的規制仍然存在不少漏洞,大量的違法犯罪行為沒有相應的處罰手段,只能事後救濟、難以事先預防。
  • 17歲男孩與13歲女孩舉辦婚禮 未成年子女早婚父母應該擔責嗎?
    不過,事件背後的法律問題,卻持續引發輿論關注:未成年人早婚,父母應該承擔什麼責任?我國現行法律中性同意年齡的紅線是14歲,如果雙方發生性關係,那麼男方是否構成強姦罪?沒有進行登記就舉行婚禮,婚姻關係有效嗎?近日,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相關法律學者。
  • 17歲男孩與13歲女孩舉辦婚禮 未成年子女早婚 父母應該擔責嗎?
    不過,事件背後的法律問題,卻持續引發輿論關注:未成年人早婚,父母應該承擔什麼責任?我國現行法律中性同意年齡的紅線是14歲,如果雙方發生性關係,那麼男方是否構成強姦罪?沒有進行登記就舉行婚禮,婚姻關係有效嗎?近日,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相關法律學者。
  • 未成年人保護法新修訂,首次明確這些問題
    「從世界各國的相關數據和經驗來看,性侵未成年人等犯罪的再犯率是比較高的。」中國政法大學未成年人事務治理與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寧寧說,對於有過這些犯罪記錄的人員,應限制他們從事相關職業。 在防治校園欺凌問題上,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學校應當建立學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對教職員工、學生等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訓。
  •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讓法律之光照進「隱秘角落」
    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對待一些有可能「變質」的孩子?一系列探討把問題的本質引向了未成年人犯罪這一藏在「隱秘角落」的社會痛點。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呈現低齡化、暴力化趨勢,並出現了極端惡性犯罪個案,引發社會關注的同時,外界也期待法律法規的完善。近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兩部法律草案——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即對這一問題給出了最新回應。
  • 法學專家:對未成年人追究刑責必須慎之又慎
    懲治未成年人,重點不在懲治而在有效。近年來,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惡性犯罪案件時常成為社會熱點。2019年10月,大連13歲男孩蔡某某在家中將10歲女孩殺害,並拋屍灌木叢。因犯罪嫌疑人蔡某某未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警方對其實施收容教養,期限3年。諸如此類的案件屢屢刺痛大眾敏感神經,引發社會對如何懲治「小惡魔」的廣泛爭議。
  • 人大代表提議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至12歲,民眾大力支持
    未滿14周歲未成年人實施的惡性案件是否應追究刑事責任的問題,在近年來多起典型的未成年人殺人案件中,引起了社會關注。如湖南13歲羅姓男孩錘殺父母案、12歲男孩弒母案等。在四川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四川省人大代表、省法院特約監督員、四川瀛領禾石律師事務所主任曾文忠認為,對未滿14周歲未成年人惡性犯罪是否該追究刑責,實質是我國現行刑事責任年齡下限應否下調及下調多少的問題。他認為應當下調至12周歲。曾文忠談到,按我國現行《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 補齊法律短板 共同呵護未成年人——北京通州法院一級法官王寶榮談...
    完善法律全方位為未成年人成長保駕護航記者: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主要體現對未成年人的哪些保護?未成年人保護法與民法典是否存相關性,如何銜接?民法典中是否有關於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規定?子女已滿8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此次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4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離婚時,應當妥善處理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教育、探望、財產等事宜,聽取有表達意願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見。不得以搶奪、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爭奪撫養權。
  • 天使已去天堂,惡魔還在人間,莫讓未成年人保護法成了未成年人犯罪保護法!
    已知的是這個涉案男孩之前不止一次騷擾過其他女性。已知的有三位女子找我敘述了其中過程。有跟蹤上樓的。一直追到家門口的。後見女子發現了他並在敲家門而退走。時間為9月30日,受騷擾女子當時非常驚恐,和朋友發QQ聊天說:「這個人絕對有問題!」有跟隨進樓道門的。(先後跟隨4次)受害人有一次追出去拍到他逃走的照片。
  • 吉林中學生遭同學僱兇毆打,被逼下跪認錯,打人者:叫大哥
    通過視頻可以看到,打人者先是將紅衣男孩摁在床上,不斷用手掌用力拍其頭部,嘴裡喊著「過來啊,你給我過來」。紅衣男孩被拽起衣領質問「你知不知道錯」,隨後腿部被狠踹,「跪下,你給我跪下,我讓你給我跪下呢。」男孩聽話跪下後,幾人圍著他大聲道:「你給我記住了,能不能叫大哥,我問你呢。」直到圍觀者實在看不下上前相勸,這才罷休。
  • 從未成年人結婚鬧劇看法律
    一出未成年人的結婚鬧劇雖然得到及時制止,但其中涉及到的法律問題不容忽視,記者就此採訪了鄭州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郭德香。未達到法定婚齡結婚的法律後果是什麼?我國即將實施的民法典第1047條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
  • 企業在疫情期間應當知道的法律問題Q&A
    A:避免單方降薪,以友好協商解決為主,注意溝通時要明確雙方的意思表示,避免出現歧義。同時應當注意留存相關證據,有利於解決可能出現的糾紛。Q2:面臨疫情,企業能藉助什麼政策緩解經營壓力? A: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申請穩崗補貼,爭取房租減免,關注政府、園區的優惠政策,符合標準的主動申請。
  • 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就可以隨意犯罪?這是誤解,尚需承擔很大責任!
    據有關媒體報導,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目前,行兇男孩蔡某的父母,被法院判決賠償受害女孩父母128萬餘元。因蔡某父母拒絕支付賠償款,目前案件已經進入法院強制執行程序。法院將蔡某父母所有的一套房屋拍賣,2次流拍,可能將房屋折價抵償。
  • 未成年人結婚觸犯什麼規定?承擔什麼責任?
    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即使雙方已按當地風俗舉辦了婚禮,或已以夫妻相稱共同生活的,但無法構成法律上的婚姻關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男孩女孩均未達法定婚齡,依據《婚姻法》第十二條「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舉辦婚禮本身不違法,但雙方不能形成有效的婚姻關係。
  • 14歲女孩自願發生關係不算強姦?檢察官:未成年人表達親密不能簡單...
    王亮:我國刑法規定,違背婦女意志,採用暴力脅迫或其他方式強行與婦女發生性關係的,應當認定為強姦。性侵害犯罪損害的是女性的性自主決定權,即作為女性,與誰發生性關係,在什麼時間、什麼場合、以什麼樣的方式發生性關係等等,女性享有自主決定權,這是法律對於女性的特殊保護。
  • 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就可隨意犯罪?這是誤解,尚需承擔很大責任
    據有關媒體報導,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目前,行兇男孩蔡某的父母,被法院判決賠償受害女孩父母128萬餘元。因蔡某父母拒絕支付賠償款,目前案件已經進入法院強制執行程序。法院將蔡某父母所有的一套房屋拍賣,2次流拍,可能將房屋折價抵償。
  • 未成年人「早婚」不是「我願意」就行
    當地政府發布的情況通報指出,視頻中男孩盧某(17周歲,已退學)與女孩莊某(13周歲,已休學)於一年前自由戀愛,今年11月26日父母為雙方按照農村風俗舉行婚禮,但未到民政部門申辦婚姻登記。目前,潮陽區貴嶼鎮政府和區民政部門已對雙方家長進行法制教育,責令其讓女方回歸原家庭,由其家長履行監護職責。  在現代法治社會,未成年「早婚」,並不是一句「我願意」那麼簡單。
  • 未成年人犯罪問題,依靠降低刑責年齡就能有效解決嗎?
    人們認為更嚴苛的法律可以形成更強的威懾力,因而也能更有效地抑制未成年人犯罪。如果現實真是如此樂觀,那麼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將不會成為世界各國的一個長期困擾。從其他國家的實踐經驗看,法律的震懾作用往往是有限的;而在預防未成年人初次犯罪之外,如何降低犯罪者的再犯率是更棘手的問題。降低刑責年齡就能有效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率嗎?我國目前劃定的最低刑責年齡為14周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