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限薪令、俱樂部名稱中性化落地

2021-01-07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14日消息(記者張聞)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14日下午,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備受關注的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政策落地。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抑制金元足球和投資泡沫,中國足協發布了2021-2023賽季中超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中超俱樂部單個財政年度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青訓費用和女足費用,但不包括體育場和訓練基地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費用。一線隊國內球員單賽季個人薪酬不得超過稅前500萬元人民幣,俱樂部一線隊國內球員的單賽季平均薪酬不得超過每人稅前3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單賽季個人薪酬不得超過稅前300萬歐元,俱樂部外籍球員單賽季薪酬總額不得超過稅前1000萬歐元。俱樂部主要賽事單場稅前獎金限額為中超聯賽及足協杯贏球獎單場不超過300萬元人民幣,亞冠聯賽贏球獎不超過600萬元人民幣。

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說:「足球市場價格嚴重背離價值,廣大投資人、廣大有良知的從業者、廣大人民大眾都不滿意。中超俱樂部一線球員的工資薪酬是日本J聯賽的5.8 倍,韓國K聯賽的11.67倍,這些數字是觸目驚心的。我們難道還要繼續生活在這樣虛無的環境中嗎?潮水終將褪去,我們實行限薪限酬規定,不管是誰,名聲有多大,不管哪家俱樂部,俱樂部的牌子有多大,一經查實嚴肅處理。搞陰陽合同的球員停賽24個月,涉及到俱樂部的一律降級。」

從2021賽季開始,俱樂部在工商部門註冊的官方名稱應為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其中,俱樂部名稱不得超過四個漢字,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從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創立之初開始存在的企業化名稱俱樂部,將在下個賽季前,全部完成俱樂部名稱變更。

相關焦點

  • 足協公布「最嚴限薪令」:金元足球成往事 中超重回小成本?
    落幕的不僅是2020賽季,中國足協本月正式公布了「最嚴限薪令」,這意味著中超將徹底告別「金元時代」。曾在亞冠賽場締造輝煌的中超球隊將因此經歷陣痛期,失去大牌外援的名氣與流量加持後,中國足球將回到打基礎與提升自身能力的老問題上。繞了一大圈路,該解決的問題無法逃避,戳破金元足球的泡沫後,中超將如何書寫「小時代」(重回小成本經營)的新篇章?
  • 國內外球員再限薪、球隊名稱去企業化最冷冬日裡中國足球在滬拋出...
    會上發布的若干通知顯示,中國足協拋出了把限薪進行到底、俱樂部名稱要進行非企業化變更等等新政。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表示,減費降薪對於中國足球的健康發展十分必要。他表示,對比亞洲其它足球發達國家的薪酬,中國聯賽的薪酬已經高到十分可怕的地步,因此減費降薪也勢在必行。
  • 中國足協:三成俱樂部提交更改中性化名稱申請
    中新網12月26日電 12月25日,中國足協發布公告稱,目前已提交更改中性化名稱俱樂部的申請數量佔三級聯賽俱樂部總數的三成,其中個別俱樂部對文件理解存在歧義,將及時與俱樂部溝通反饋有關情況,提出修改意見。資料圖:廣州恆大在比賽中。
  • 又拿中超抬價!曝恆大4800萬歐引進球星遭拒,球迷:不知限薪令?
    中超聯賽結束後,關於中超球隊引進外援的消息不斷地傳出,而最近一則中超球隊引援的消息再次令不少的球迷感到有些不可思議,外媒哥倫比亞媒體「bolavip」報導,尤文圖斯的誇德拉多拒絕了來自中超廣州恆大的一份天價報價!
  • 限薪令後大牌球星離隊會對中超球隊有影響?
    我們先來看看限薪令詳細內容。11月25日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舉行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中國足協向各中超俱樂部代表公布了中超俱樂部中、外球員「加碼限薪」的具體細則。2021賽季,中超每家俱樂部單季支出總額不得超過6億元,其中用以支付本土球員及外籍球員薪酬的最高分別最高不得超過7500萬元人民幣、1000萬歐元。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中、外球員平均年薪最高分別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元、150萬歐元。
  • 中超俱樂部中性改名具有遠見卓識,一般人看不出?
    限薪已是大勢所趨,異化的「金元足球」已將中國足球推入到懸崖邊沿,不限薪,中國足球必然死路一條,所以,儘管有雜音,但是,限薪才是中國足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迫不得已的選擇。但是,要求中超各俱樂部中性化改名,遇到的阻力很大,有些俱樂部名號己久,具有很大的文化價值和品牌價值,一旦中性化改名,這些價值將蕩然無存,因此,從俱樂部到球迷都覺得改名沒必要,傷害人們的感情。
  • 韓媒客觀評論足協限薪令,一針見血:別抱怨,腳踏實地
    中國足協將推出限薪令,不僅得到了很多國內媒體關注,而且也得到了亞洲媒體的關注。韓媒《今日亞洲》撰文表示,中國球員與其感嘆優越的薪資不再,倒不如腳踏實地提升水平。韓國媒體作為旁觀者,給因為足協限薪前途堪憂的中國球員指出了一路明路。確實國內球員面對足協推出限薪令,抱怨和發牢騷已經沒有什麼用處。
  • 不再向錢看,中超新賽季強推「限薪+更名」
    文 | 一白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中超、中甲、中乙和中冠四級聯賽共58家俱樂部參會。中國足協在會上正式發布了2021-2023賽季各級職業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通知文件。這份文件對俱樂部總支出限額和一線隊球員薪酬限額分別做了明確規定。俱樂部方面,單個財年總支出限額,中超不超過6億元人民幣,中甲不超過2億元人民幣,中乙不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
  • 韓媒:中超限薪會讓中國球隊將更多目光轉向K聯賽
    韓媒Best Eleven撰文點評中超新政,該媒體表示,限薪令的出臺會讓中國球隊將引援目光轉向K聯賽,從而促進K聯賽轉會收入的提升。該媒體表示,中超聯賽在過往的十年中吸引了無數超級巨星登陸,但並未給中國足球帶來實質性提升。因此,中國足協在前不久頒布限薪令,希望讓中國足球回歸理性,回到正軌。
  • 澳媒:中國足協推出限薪令參考了澳超的工資帽制度
    虎撲12月01日訊 在中超進一步推行限薪令之後,澳大利亞媒體TheWorldGame對足協的舉措也進行了評論,該媒體以「中超學習澳超工資帽縮減開支」為題報導了中超限薪。文章稱,在研究了澳大利亞等亞洲國家的聯賽薪資水平後,中國足協決定在明年採取更嚴格的限薪措施。中國足協發現,中超球員的工資水平已經超過日本聯賽球員6倍,是韓國聯賽球員10倍,超出澳大利亞聯賽更多。
  • 俱樂部中性名成焦點 「泰達」二字真的留不住了
    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限薪令和各俱樂部中性名的改革,成為了外界熱議的焦點。 加強版限薪令 在這次會議上,中國足協公布限薪新政,其中規定中超一線隊國內球員年薪不超過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平均年薪不超過稅前300萬元人民幣,外援年薪不超過稅前300萬歐元。中超俱樂部年度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青訓費用和女足費用。
  • 中國足協中性化改名為何遭質疑?歐洲主流聯賽其實也有特殊條款
    如果說中國足協要求俱樂部更名,是為了俱樂部以後能夠形成獨立品牌,獨立經營,形成穩定的足球文化,這個初衷無可厚非。但問題是,從目前實際情況看,目前中超任何一家俱樂部都不可能實現獨立經營。 投資人就好像是俱樂部的爹媽,中超球隊就好像是兒女,中性化更名意味著子女成年獨立,從而成家立業。
  • 評足協的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新政:初衷雖好,可不要一刀切
    最近,中國足協開啟了所有中國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政策。根據政策,球隊不得再出現企業、投資人的名稱,也不得出現類似於FC之類的字眼,而是體現且地域傳統精神、人文情懷。此新政出臺之前,大連一方就將俱樂部名稱改為大連人。2020賽季,大連隊正是以大連人的名稱參加了2020賽季的中超聯賽。
  • 足協限薪令讓中超巨星無望歸化?俱樂部有高招,上港之前就已用過
    因此,從去年開始中國足協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勵有實力的俱樂部來歸化高水平的外籍球員,希望藉此能夠快速提高國足的水平,實現打進世界盃的目標。目前,包括廣州恆大、北京國安和山東魯能都已經有了血緣和非血緣的歸化球員。包括艾克森、洛國富、費南多、蔣光太、李可在內的多名歸化球員。
  • 足球俱樂部中性化更名政策呼之欲出,26年老字號「河南建業」怎麼改?
    11月底,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會議,其中一個重要議題就是俱樂部名稱要在2021賽季前「去企業化」,完成中性化更名。雖然中國足協還未正式對外公布該政策,但各家俱樂部已經收到了消息。這一勢在必行的改革,引起球迷的熱議。而具體怎麼改?
  • 限薪令後仍有「大魚」?中超隊報價意甲勁旅10號!他年薪200萬歐
    北京時間12月15日,來自權威外媒《GOAL》的義大利記者雷納託-馬伊薩尼的消息,一支中超隊已經向效力於意甲勁旅亞特蘭大隊的10號隊長亞歷杭德羅-戈麥斯,送上了一份報價。因為與主帥加斯佩裡尼關係破裂,戈麥斯計劃在冬窗轉會離隊。
  • 中超16隊更名完成審核:12隊達標,5老牌冠軍「留名」2隊二次修改
    2021年1月,中超聯賽四大變革全面實施,第一是限薪令;第二是投資帽;第三是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第四是建立職業聯盟。目前前三個變革已經穩步推行,只有職業聯盟的建立還處於醞釀階段,對於各俱樂部來說,當下最棘手的問題依然是俱樂部更名。
  • 【中超】中國足協:逾80%俱樂部申報中性名稱符合要求
    中國足協1月8日發布公告稱,超過80%的俱樂部申報中性名稱符合相關文件要求,少數俱樂部需要儘快修改名稱後再次上報。 公告表示,「中國足協職業俱樂部名稱專家審核小組經過三次全體會議討論,在2021年1月8日向58家中超、中甲、中乙及中冠升級俱樂部發出書面回復,其中符合要求的答覆同意,不符合要求的向俱樂部說明具體理由並要求俱樂部儘快修改名稱後再次上報。」 中國足協在公告中稱,在全部申請材料中,超過80%的俱樂部申報中性名稱符合相關文件要求。
  • 中超4億巨星一周後將轉會,已獲2大豪門邀請
    2020年歲末,中超聯賽又到了一個關鍵的時刻,在即將步入新賽季備戰周期之際,中超面臨前所未有的4大變革,第一是限薪令,第二是薪酬帽的出現,第三則是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第四是職業聯盟的建立。其中限薪令和投資帽成為中超聯賽邁進新時代的重要標誌,意味著各俱樂部將回歸理性經營時代,深耕青訓和完善基礎設施成為了俱樂部未來崛起的根基。原本以為新的變革不會波及歸化球員,但是在歸化運作上還是出現了令人意外的劇情。根據近期的消息,原先有多家媒體和記者確認特謝拉將歸化成為國足最強歸化,而他的歸化入籍操作大概率要籤下2份合同,一份是職業合同,一份則是入籍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