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教授竟每節課都吸菸,什麼讓他如此「囂張」?

2020-12-23 騰訊網

吸菸有害健康的意識,在這些年已經得到了全面的認識,而二手菸對於其他人的危害,也是目前人們非常注意的,為了減少吸菸帶給周圍人的一些負面影響,我國所有的校園幾乎都是禁菸的,尤其是在課堂上是明令禁止吸菸的,但是即便是在這種明令禁止之下,復旦大學有一名教授,依然每天上課的夾著煙上課,近期這名教授上課的視頻被人傳到網上之後,引發了人們的熱議,那麼這名教授究竟是何方神聖,在如今禁菸要求如此明確的時候,他還可以在高校課堂上公然吸菸呢?

根據網上流傳的這個視頻我們可以看到,這名教授在上課的時候,確實有抽菸,而且菸癮不小,一口煙吸進去,基本上吐不出來煙了,而且一支煙幾口就被洗完了,足以看得出來這名教授確實菸癮非常之大。菸癮這樣大,怪不得要在課堂這麼重要的地方依然堅持抽了,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這名教授在課堂上抽菸這個事呢?

據悉,在課堂上抽菸的這名復旦大學教授名叫王德峰,這名曾經的上海有色金屬工廠的工人,在恢復高考的第二年,以22歲的「高齡」考入復旦大學學習,在復旦大學本科學習結束之後,他曾經在上海譯文出版社擔任了長達5年的哲學譯著編輯,在之後,他又回到了復旦大學攻讀碩士,並且在碩士畢業之後成功留校任教,一直到現在,他依然是復旦大學非常著名的哲學教授,並且除了教授的任職之外,他還是復旦大學任重書院院長。

原則上來說,我們的校園禁菸這個事情,應該是全民都應該遵守的,不管是這個人有什麼才能,有什麼任職,都應該嚴格地遵守這個禁令,但是為何王教授依然能夠「逍遙法外」,甚至還受到了很多學生的一致同情和理解呢?並且王教授的課堂,到目前為止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這是為何?

其實王教授能夠獲得如此的「特權」,並不是因為他自己目前在復旦大學的任職,主要是因為他自己在哲學領域上的才華,王教授可以說是復旦大學哲學系的一位「神人」,被人親切地譽為「哲學王子」,這足以看得出來王教授在業內還是非常受認可和歡迎的。也正是因為他在哲學領域上的突出成就和傑出貢獻,就讓他的特殊癖好,被學校所寬容了,當然復旦大學在這個方面對王教授網開一面,則體現的是我國高校的「不拘小節」和對頂級人才的特殊癖好的寬容。

其實王教授除了吸菸之外,他還有一大特殊癖好,就是因為,根據他的說法就是,不吸菸就無法好好的思考,哲學我們知道是一個非常需要學者去思考的科學,很多人在進行深刻思考的時候,都會有自己的特殊癖好,對於王教授而言,吸菸和聽音樂,是可以讓他很好思考的一個訣竅,為了讓他自己在哲學上的這種思考不要受到影響,他也只能延續自己的這種對外界影響非常大的癖好了。

王教授對他的這個特殊癖好,帶給學生們的不良反應,還是相當的歉疚的,根據上過王教授的課一些復旦學子的描述可以看出,在每節課開始之前,王教授都會先提出歉意,尤其是對前排的學生的歉意是更多的,這種主動承認自己錯誤的解決方式,也獲得了復旦學子們的一致認可,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他的哲學課非常的有意思,這也是讓學子們能夠在他的煙霧繚繞中安心聽課的主要原因。通過王教授的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只有我們自己在自己業內有著絕對的實力,才可以讓一些缺點不斷的放小。不過編者依然不建議各位讀者吸菸,或者是養成在思考的時候吸菸,吸菸有害健康。

相關焦點

  • 92歲復旦大學教授李鬱芬逝世
    回憶起雷射教研室的老師李鬱芬,復旦大學副校長徐雷脫口而出這句話。在他看來,這句話是李鬱芬思維的準則,她一輩子就是按這個信條來做的。  「在李鬱芬的眼裡,沒有冷板凳、熱板凳,也沒有冷科研、熱科研。只要國家需要,她就應該做什麼。」徐雷說。
  • 收費講座穿公益馬甲騙教授上臺 復旦教授發現被忽悠
    東方網4月26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昨天,網友「發條女」發給復旦教授馮瑋一條微博,內容是有關一個收費的「公益」講座,引起馮瑋和諸多網友的關注。   馮瑋昨天連發數條微博,聲明他只是被邀參加一個公益講座。他表示,儘管該培訓機構已「改口」稱講座不收費,但他和復旦同事馬世紅教授絕對不會參加講座。
  • 教授在B站|「復旦山哥」教你來算帳
    神似《半澤直樹》中「大和田」的「復旦山哥」。「李佳琦的狗是暴發戶還是萬元戶?遊戲公司盈利43億元不靠遊戲?直播平臺如何應對做空?」......今年6月份,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李若山註冊了自己的B站帳號「復旦山哥」,開通「山哥話財務」視頻節目,在半年裡收穫近10萬粉絲。
  • 炒菜油煙的危害竟堪比吸菸!那麼,用哪種油炒菜危害最小?來自復旦...
    這是文章有復旦大學陳建民教授主導,以Assessing the Effect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Profiles Coming from Certain Types of Chinese Cooking on the Toxicity of Human Bronchial
  • 消失在國權路上的這家飯店,曾是復旦的「校外食堂」!名教授們都是...
    它算不上什麼老字號名店,卻是20世紀60年代寶山縣五角場鎮的明星店鋪,登過報、當過先進。不少名教授,如周谷城、周予同、趙景深和全增嘏等先生都是這裡的常客。「那些名教授,你在復旦食堂未必找得到他們,但在『來喜』,卻能經常遇見。」當年還是中文系學生的於成鯤先生說,「附近的小皮匠都願意到『來喜』門口做生意,因為教授們修鞋從不討價還價,他們收入高呀!」那些年,青年教師們也喜歡到來喜用餐。
  • 「老二次元了」對線肖戰粉絲的復旦教授沈逸火出圈!他說:我從來不...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訊 沈逸出圈了在三次元,沈逸擁有一長串身份——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國際政治系教授,復旦大學網絡空間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主任。「老二次元了」,是粉絲對他的調侃,也是年輕人確認其為「自己人」的暗號。近年來,隨著網絡安全日益受到關注,沈逸本人和他研究的議題都不止步於書齋。我們在復旦大學的課堂上找到這位出圈的教授,和他聊了聊賽博空間。復旦課堂上的沈逸。
  • 我是復旦美研中心教授韋宗友,川普支持者們在期待什麼,問我吧!
    我是復旦美研中心教授韋宗友
  • 懷念|復旦英文系著名教授陸谷孫:秋風行戒悲落葉——憶師長
    識書識人是楊豈深先生對復旦外文系最大的貢獻,無他人可比。復旦外文系一度圖書資料豐足,曾是兄弟院系羨慕的對象。例如後來被稱為20世紀50-60年代美國反叛青年「聖經」的The Catcher in the Rye《麥田守望者》,書出版不久,外文系資料室已經購得,有位學者專程從北方來,竟把全書摘抄了去。
  • 復旦學生為退休教授補拍婚紗照 定格幸福時光
    復旦大學 供圖圖說:「新娘」張立明老師披上婚紗,拿著家庭老照片。復旦大學 供圖圖說:歷經幾十年風雨,老夫妻愛情仍如甜美鮮花。志願者們為他們留下美好瞬間。復旦大學 供圖圖說:復旦大學歸巢公益社團的同學們與復旦老教授夫妻合影。
  • 什麼叫時代力量?復旦大學物理學院5名青年教授發表CNS主刊論文
    中國高校大革新2000年開放的人才政策在2000年國家設立科技興國的大方針下,對高端科研人才提出了許多優惠政策,特別是面向海外優秀青年高端研究人才,中國派出了人才,成為了人才引進國,如果要表徵中國大學的進步,就用CNS高級主要刊物的數量來說明,2000年左右,中國所有大學的研究機構只發表了12篇CNS主要刊物的論文,後來幾年,老牌院校每年不發表CNS主要刊物的論文,就連對外宣傳都做不到
  • 鹿晗吸菸,胡歌吸菸,李易峰吸菸,都沒有他的造型帥
    對於吸菸這個東西來說,都是最終養成的習慣,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吸菸,當然這個東西是非常不健康的,但是呢,又是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吸菸的人非常多,當然我們看到很多明星也是吸菸的,而且都非常的有造型。
  • 復旦大學教授馮瑋微博無法顯示 頭像改為「上甘嶺」
    1月21日,認證為中國名博沙龍常務副主席的司馬平邦在微博上稱,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日本問題專家馮瑋微博被清空,並且頭像從其本人改為「上甘嶺」三個字。 「奶茶妹妹」微博 據公開資料顯示,馮瑋是上海市人,1986年考入復旦大學歷史系世界史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現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日本慶應大學客座教授。
  • 3nm晶片關鍵技術獲得突破,復旦大學教授建「奇功」
    每次在談及晶片話題的時候,我國國內網友雖然對國家充滿信心,但是也不乏一些悲觀的網友對於我國能夠突破美國的晶片封鎖而擔憂,在他們看來我國晶片製造領域在和美國有著如此巨大的鴻溝情況下,想要在5年以內實現國產晶片7成自產率簡直是天方夜譚。
  • 流浪地球、兼職男模和復旦教授
    而另一篇是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副教授,觀察者網專欄作者沈逸的「《流浪地球》意外成了……試金石」。讀罷二文,如骨鯁在喉,實在不吐不快,特寫此文,與二位作者商榷。 需要說明的是,老夫長期關注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上面精品文章不少;復旦大學自然就更不必說,是英才輩出的著名牛校。沈逸先生既然是復旦的教授,那麼才學人品想必是有保障的。
  • 復旦類腦研究院:破解大腦奧秘,為實現人工智慧「自我思考」奠定基礎
    走進位於地下一層的磁共振室,只見五臺世界上最先進的磁共振掃描儀正在工作,研究人員介紹,「這是亞洲唯一、世界第四臺3T腦連接磁共振,可以清晰展示人腦的白質連接;這是亞洲第一臺可以用於病人掃描的7T磁共振,人腦內部最細微的血管,均一覽無遺……」通過一次次實驗,人腦的一個個功能被挖掘出來——據類腦院院長馮建峰教授介紹,為打造實現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的國之重器、國之利器,2016年上海市政府和復旦大學牢牢把握時代脈搏
  • ...一生守護的國家秘密 參加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的復旦教授李鬱...
    12月8日凌晨2時42分,原子能材料專家、雷射物理學家、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參與國家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的復旦大學教授李鬱芬,因病搶救無效,在復旦大學附屬徐匯醫院(籌)逝世,享年92歲。
  • 復旦大學教授一個月的收入能有多少?看了工資單,你可別羨慕
    復旦大學教授工資條出來了,引旁人圍觀,實發金額沒有過萬 大學教授的工資收入一直以來較為保密,各所高校也並不會向社會公眾公開大學教授的工資收入明細。
  • 普通人讀這3本書3個月,自己能「算命」,復旦大學王德峰教授推薦
    復旦大學位於中國上海,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高校,全國高校排名也是穩居前十。真正的學子求學聖地,在這樣的高校裡我們見到的老師肯定都是德高望重。可是當你走進一個課堂,發現講臺上講課的老師卻在「噴雲吐霧」的抽菸,你肯定會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
  • ...CoV016(JS016)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張菁和教授張文宏...
    2020-11-06 16:31:38來源:FX168 【張文宏聯合主持的新冠中和抗體藥已進入Ib/II期臨床研究】11月6日,第三屆進博會上,展商禮來中國與君實生物、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召開
  • 他從青海湟川中學考進復旦大學,如今他在復旦生活學習得如何?
    金樹清,畢業於湟川中學,2019年考入復旦大學,專業為經濟學類。十二載春秋苦讀,只為叩開你屹立百年的大門;十餘歲朝思暮想,惟願躍進你無邊無際的海洋。2019年的初秋,凝望著紅牆白縫的大門,滿懷激動與深深的敬意,終於緩步踏入了這所古老莊重而又生機勃勃的百年名校,在復旦星河中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