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動畫片成人味濃重 劇本多是「隨便找個人寫」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讓孩子看動畫片「有風險」。早教專家、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朱家雄抱怨:「國產動畫片十有八九是打打殺殺、你死我活、爾虞我詐……這種情況應當改變。」

  應當改變的,首先是動畫片的劇本。過去5年,中國動畫年產量從8萬分鐘躍升至22萬分鐘,已居全球之首,但兒童文學作家極少有為國產動畫片寫本子的。按理說,動畫與兒童文學有天然的聯繫,問題出在哪兒呢?

  動畫劇本多是「隨便找個人寫」

  王一梅1994年起寫童話,至今出版的書超過100種,許多是暢銷作品,還多次獲國家級兒童文學獎項;但直到今年才上了電視:上周,她參與編劇的《快樂心心》在央視少兒頻道首播。製片廖金梅說,這是國內一線兒童文學作家的首部編劇作品。王一梅則說,在《快樂心心》之前,從未有動畫製作公司找過她。

  國家扶持動漫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專家張維達告訴記者,國產動畫片的編劇多是半路出家;某些片子裡雖能找到知名作家的名字,但僅僅是原著作者,或是掛名的藝術指導。

  杭州市作協副主席、兒童文學作家趙冰波是浙江省動畫片審片組成員,深知內情,他的批評更直接:許多動畫片的本子是製作公司隨便找個人寫的。趙冰波也是《快樂心心》的編劇之一。

  許多人感覺,國產動畫片成人味濃重,情節脫離兒童生活和心理,對白則是對兒童語言的生硬模仿。原因就在於外行寫劇本。

  廖金梅坦言,他們本來也沒想到要找兒童文學作家寫劇本,項目啟動後,一直在「動畫圈子」裡找人。周周折折一年多,試了許多本子,都不滿意。最後才經人介紹,找到了王一梅和趙冰波。

  急功近利的圈子不需要正經作家

  託爾斯泰說,幼兒文學呈現出其他文學作品不具備的清晰、明確、溫和、美麗的品質,煥發著源自純潔童心和純粹人性的理想光輝。遺憾的是,眼下大部分動畫片距離這樣的境界很遠。

  在張維達看來,國內動畫圈子非常急功近利,「這是一個進入門檻很低的行業,結果魚龍混雜,大部分人只為牟利,並不重視藝術打磨。」因此,國產動畫片雖然產量驚人,但精品極少;又由於供過於求,電視臺不肯提高購買價格,高成本、高質量作品很難贏利,於是企業心態更加浮躁,轉而追求低成本、高產量,靠政府對動漫業的資助維持生計。一方面質量高低意義不大,一方面盈利能力低下,因此許多動畫企業不想請、也請不起一線的兒童文學作家。

  在急功近利的環境下,正經作家即使參與動畫片創作,也受很多掣肘。趙冰波此前曾經參與過幾次,發現製片方最看重的無非是抓眼球:「比如要求多點搞笑。我們寫了,還看不上,他們要的是粗俗的笑話。」趙冰波為此一度在各種場合勸人不要讓孩子看動畫,包括他參與的作品。

  另一種抓眼球的「捷徑」是暴力。早教專家朱家雄說,也許因為暴力能加強動畫片的節奏感,引人亢奮,如今諸多國產動畫以打打殺殺為賣點,再穿插進惡意、欺詐和陰謀。傳統國產動畫片很少涉及暴力,即使有,也並非為打鬥而打鬥,如孫悟空對付妖魔鬼怪。

  為了孩子們「那麼多的第一次」

  王一梅對動畫片很感興趣,也想讓孩子們在電視上看到上乘作品。第一次當編劇,她遇到了好的合作方。

  這部片子的主題和風格適合作家,它偏重幼兒情感教育,每一集都試圖讓學齡前兒童領悟一種心態,學會面對一個問題,如煩惱、寬容、勇敢,甚至是怕黑、尿床。製片方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耐心,市科委、教委、婦聯等都支持,這更是編好劇本的基礎。為了給《快樂心心》第一集確定風格,大家花了1年半,做了4次重大調整,每次都到幼兒園和社區做調研。就這樣,整個團隊用了3年,完成了52集的製作。

  作家和製片方的磨合併不簡單。王一梅說,最初對方希望多寫一點「打打鬧鬧」的故事,但她堅持要體現文學的美感。最終,製片方讓步,她也對文字風格進行修正,突出影視特點。

  在樣片中,記者看到了一些童稚但動人的對白——

  雪人:我知道,太陽出來的時候,我會變成水蒸氣,回到天上去。

  搗搗:你回到天上去會變成一朵雲的,對嗎?

  雪人:是的,一朵有一點遺憾的雲。

  蛋蛋:遺憾?為什麼?

  雪人:因為,因為,我沒有鼻子。

  跳跳:鼻子?鼻子對你很重要嗎?

  雪人:當然很重要,沒有鼻子就不能聞到各種味道。這是雪人生活中的遺憾。

  雪人流下了眼淚,大家一下子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這一集的片名是《超級胡蘿蔔》,說一個教孩子作出犧牲、幫別人實現夢想的故事。

  最近10年,動畫、網遊等取代傳統的圖畫書、故事讀本,成了幼兒最初接觸生活常識、知識乃至是非善惡觀的主要渠道。王一梅說,孩子們也許將在動畫中認識第一個「壞人」和「好人」,第一次被角色感動,第一次把自己想像成故事裡的人物……「那麼多的第一次,我都希望是好的。」(記者 張懿)

相關焦點

  • 小蝌蚪找媽媽到底是怎樣的一部國產動畫片
    《小蝌蚪找媽媽》這部動畫片,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上個世紀60年代製作成的一部水墨動畫片。也正是這部動畫片,開創了用中國傳統的水墨山水國畫風格製作一部動畫片。水墨動畫電影 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找媽媽 是一幅流動的中國水墨畫作為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全片整體的氛圍就是那種中國畫特有的素雅,再配合以古琴和琵琶,那優美意境直接就把你溶入其中。
  • 95後的童年,是國產動畫片最後一個「黃金時代」
    群裡熱鬧了大半天,還是沒人找到正確的答案,反倒是那些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片名,突然喚起了我十多年前看動畫片的記憶。跟現在日漫佔據大半江山的狀況不同,95後童年時期接觸的國產動畫數量之多,放在現在也可以算是盛況。
  • 國產動畫片:時代的眼淚
    國產動畫片按理說應該做的更好了吧?實際上並沒有。見白八歲的小侄女至今最喜歡的動畫片還是《熊出沒》。2006年,國家廣電總局的一則通知讓國產動畫廠商興奮。在此背景下,我們記憶中的大部分回憶殺誕生了。這些動畫片呢,迅速壟斷電視臺,收視率也蹭蹭的往上漲。
  • 這些國產劇集動畫片音樂你聽過嗎
    動畫創作的模式探究國產動畫片在配樂上曾經一度有著非常執著的探索,這種探索是在動畫片模式探索的大方向上裹挾的,但是僅從配樂的創作上我們就能看到國產動畫的艱辛。相比與歐美日本動畫片,國產動畫片沒有了複雜的成人思考,沒有了艱深的命題,而是純粹的對少年兒童世界的關照和鼓舞,這種關照和鼓舞可能會在未來的成長中遭遇質疑,被無數次的檢驗,甚至被現實瓦解打破,支離破碎。但沒有人能否認曾經的幻想是假的,因為,童年的幻想和真實本不應該帶到未來去檢驗,只應該留在過去,當我們不經然回頭,那一份純真依然堅在,那些旋律依然悅耳,就已經足夠了。
  • 我推薦給00後的國產「成人動漫」NO.1
    我臉上寫著「搞黃色」三個字?我此刻還真有點無語了,但又不能在這些小崽子面前丟了範兒,手機這頭的我沉吟了片刻,打出了一行字:你們看的這些動漫都特麼是小兒科,勞資6歲就看完了中國最牛逼的一部成人動漫,想要資源的私聊我。然後我又發了一張光頭作者的半碼照片,群裡的00後說:一看這貨的氣質就知道能搞出好片子!
  • 國產十大動畫片排行榜Top8:我們童年美好的記憶《寶蓮燈》
    那時候電視裡的動畫片都是《葫蘆娃》《舒克與貝塔》這種渣畫質作品,突然冒出《寶蓮燈》這樣一部不僅劇情優秀而且畫面質量也非常高的作品時對於我來說是怎樣的一種爆炸感!《大鬧天宮》、《山水情》、《小蝌蚪找媽媽》、《寶蓮燈》這些動畫電影是不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褪色的神作。是真正的中國動漫的巔峰之作!曾經的中國動漫從業者是實打實的用熱情、用真心去製作自己最喜歡的動畫的。
  • 《熊出沒》《喜羊羊》被排少兒動畫片底端,國產動畫片問題在哪?
    《迪士尼》、《海綿寶寶》、《託馬斯小火車》等歐美日韓引進的動畫片,最末尾的是《喜羊羊》、《熊出沒》、《豬豬俠》等國產動畫片。在北京工作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她並非不待見國產動畫片,而是覺得一些國產低幼動畫的教學功能偏弱,「看《迪士尼》可以學數學,看《熊出沒》就是看劇情,而且英語是非常重要的生存技能,如果能從小就掌握的話,對上學太有幫助了」。
  • 國產動畫片排行榜前十名
    不少人都喜歡看動畫片說起動畫片大家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日本日本的動漫的確是全球聞名但其實我們國內也有不少優秀的動漫作品。動畫片前十名有哪些?第一名《秦時明月》把《秦時明月》放在第一位大家應該沒有什麼異議吧?這是中國第一部大型武俠CG/3D(電腦三維動畫)動漫連續劇啟發來源於溫世仁原著小說於2007年春節期間在全國各地首映。
  • 聚焦動畫片成人化現象:小豬佩奇究竟「犯了什麼事兒」
    「當這隻粉紅色小豬成為某種象徵符號,助長了孩子間攀比的風向時,動畫片便不那麼單純了,甚至可能間接影響到孩子的性格,演化成對其童年的隱性傷害。」有家長稱,自家寶寶沉迷英國動畫片《小豬佩奇》,常模仿其中的小豬跳床、跳沙發、跳泥坑、跳水坑,還天天學豬叫,學了一年多。「你一說小豬佩奇,我侄子就自動學豬叫,跟聲控開關一樣。」
  • 影音視聽 | 1960-1990年代國產動畫片(高清)全84部珍藏精品合集
    那些年,我們曾看過那麼多經典國產動畫片這些動畫片給現在的小孩子看也是秒殺喜洋洋灰太狼之類,豆瓣上隨便一查,這些動畫片基本都在8分以上。 今天再看,依然會讓我有種「哇」的感覺。 記憶和童年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還是因為它們製作的精良和用心。今天小編帶給小夥伴們的這套資源是1960-1990年代國產動畫片全84部珍藏精品合集。
  • 國產成人動畫該怎麼做?
    原創力:國產動畫的問題在劇本 「國產動畫一般來說在劇本上的問題比較明顯,包括我們自己。」阮瑞在聊到國產動畫的問題時這樣說道。 在「國產動畫到底缺點什麼?」的這個大問題下,其實原因紛繁複雜。但歸結到原點,依然是劇本的問題。缺少原創的好故事,是整個行業的切膚之痛。
  • 寫兒童劇就要尊重兒童 劇本荒歸根結底是劇本盲
    寫兒童劇就要尊重兒童  ——第二屆中國兒童戲劇節研討會綜述  記者 喬燕冰   「我們的孩子就是我們的上帝。 」  第二屆中國兒童戲劇節研討會現場,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藝術創作部主任陳傳敏的一席話,道破了兒童劇發展的關鍵,說出了兒童戲劇人的心聲。
  • 90後國產動畫片有哪些 小時候看的經典動畫片盤點
    ­  90年代末和世紀初,應該的國漫的巔峰,那時候出現了很多優秀的中國動漫,比現在的動漫市場繁榮、精彩多了。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90後的國漫有哪些吧。­  虹貓藍兔七俠傳­  大氣磅礴的武俠動漫,劇情跌宕起伏,絲毫不輸給現在播出的武俠劇情節,這部動漫很是成熟,劇本即便是拿來拍電視劇,也是綽綽有餘。
  • 國產成人3D動畫已確定全網開播 福利給力來襲!
    國產成人3D動畫已確定全網開播 福利給力來襲! 國產動畫常被批評低幼
  • 國產翻拍劇仿佛是AI寫的劇本,過腦了但不走心
    我有點懷疑國產翻拍劇是AI寫的劇本。輸入原版劇情,填寫當前年份和目標集數。AI經過計算,改編原版不符合時代的劇情,瘋狂注水到目標集數。最後生成一部套版式電視劇。 安娜雖然安娜是女二,但在原版她的戲份到腳受傷之後回臺灣才多起來。新版為了展現安娜的戀愛腦,加了各種她和王析翊視頻通話的戲份,所以她大部分時間都是這樣的。
  • 《女王的柯基》適合小孩看的動畫片,不是成人動畫片
    剛剛看了哪吒沒的看就選了這個動畫片,一開始就吸引了我,因為沒有在電影院看過國外的動畫片,選擇坐前排看,感覺好真實的場景,動畫片主題也很明確,團結就是力量,不用太恢弘的場景也可以做到真實的體感,全程孩子👶🏻看得都很專注,適合低齡孩子看,以後會多關注國外的動畫片。裡面有的人物似曾相識,可能只有成人懂的
  • 一劇之本,專業動畫劇本編劇怎麼找?
    在中國國產動畫逐步提高作品質量的大環境下,在外部的呼籲加之內部的急需狀況下,「動畫劇本創作」這個關鍵詞開始被國產動畫的作者們畫上了重之又重的標記。曾經滄海難為水,國產動畫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動畫劇本創作似乎一直不是動畫創作的重點,國產動畫編劇在動畫業界也幾乎無人關注。這中間的原因何在?其實不然。在我所接觸的國產動畫創作者們中間,幾乎每一個導演都對故事表示出強烈的渴望和需求。
  • 看過這些國產動畫片的人都已經快有孩子了
    星星眨著眼,月兒畫問號彗星拖著長長的尾巴彩虹來架橋聽名字就知道規模不是一般的大。各種系列應有盡有,多到無法精確統計。有一項數據說明這部動畫片現存4847集.近年來又重新火了起來,竟然是因為藍貓的配音演員……
  • 《變形金剛》動畫片的劇本魅力
    日本動畫大師手塚治虫發明的減少動畫幀率和採用重複場面的方法,進一步降低了動畫片的製作時間與成本。作為《變形金剛》發源地的美國,在工作分工中選擇了劇本一項,一方面緣於這部分不是耗用人工時間最多的部分,卻是動畫片的靈魂和能否成功的關鍵,同時,要帶動玩具的銷售,就要讓觀眾們愛上動畫片裡形形色色的角色,如何通過劇本把變形金剛宇宙以及其中的人物完美地呈現給觀眾,成了劇本創作人員面臨的重要課題。
  • 國產動畫片要在「鄙視」中雄起
    因為這些80後、90後家長對動畫的內容往往有較高的鑑賞水平,他們覺得,看那些進口的或原版的動畫片對孩子的成長幫助更大,而這或許正是不少國產動畫片被排在「動畫片鄙視鏈」最底端的重要原因。  如今的不少家長,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特別講究,總希望孩子能夠在觀看動畫片的同時也有所收穫,為今後的成長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