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老北京「酒文化」,地道小酒館裡喝什麼的多

2021-01-18 京平媒

最近有朋友去了一趟北京,四天三宿那是玩得好吃得好,回來以後簡直紅光滿面。但說起吃的時候,不少人都暗自捂嘴。原來,這傢伙去北京吃飯,竟然選錯了酒。北京是古都,不僅僅有包容的歷史文化,更有豐富的飲食文化和酒文化。要說酒文化,我先說兩個大家比較陌生的詞兒:大酒缸、小酒窯。

一.大酒缸

大酒缸是歷史產物,據說解放後就慢慢消失了。如今對大酒缸依稀有印象的恐怕也是80多歲的耄耋老者。那麼大酒缸為何會在老北京酒文化中佔據一席之地呢?其實,這還要從大酒缸的受眾說起。大酒缸顧名思義,一個店面,裡面是一口口的大水缸。水缸裡是酒,上面置一木板,客人在木板上喝酒,不夠呼喚夥計打酒,這酒就從身下的酒缸裡出。大酒缸是老北京酒文化的一種濃縮,也是萬千平民尋找心頭好的理想之地。在1940年的北京,兩個人喝得美美的,也不過十個銅子。

二.地道小酒館,喝什麼酒的多?

其實啊,古代的酒沒有現代的豐富,也不像超市裡那樣天南海北的酒全都有。那時候交通不方便,喝得最多的還是北京地產酒。在清末民初的時候,大概最火的老北京酒要屬源升號,這也就是所謂的小酒窯了。源升號就是現在的紅星二鍋頭,與北京二鍋頭、牛欄山二鍋頭號稱現代三大鍋,去北京小館子吃飯的你,選對了嗎?

相關焦點

  • 老戲骨蔣雯麗,帶領大家感受50年代的老北京故事,小酒館裡趣事多
    《正陽門下小女人》是由劉家成執導,蔣雯麗、倪大紅、田海蓉主演的年代情感劇。該劇通過小酒館為切入點,講述了女主人公在經營過程中久經磨難,最終成為女強人的故事。把老北京的年代感,人物形象都演繹的淋漓盡致。從老北京的小酒館入手,貫穿整部劇,講述了在徐慧珍(蔣雯麗飾)經營的小酒館裡發生的日常。老北京故事,京腔京味,獨自帶著孩子的酒館女老闆,一群有事沒事去喝酒討好的三教九流,喜歡蹲在角落裡喝酒的守護者,這些元素和細節把一個帶著煙火氣的五十年代的老北京真實再現,北京人看著親切,不是北京人看著熱鬧。
  • 老北京人在夏天愛喝什麼酒?「大酒缸」又是什麼所在?
    老北京的夏日舊影這樣的樂趣,在老北京人的一些回憶文章裡也經常能見到,只是相邀的地點從烤串店變成了「大酒缸」,下酒菜從花生毛豆羊肉串變成了酥小鯽魚爆羊肉,但對他們所喝之酒則語焉不詳……直到很久以後筆者才知道,啤酒上個世紀初才傳入北京,而真正意義上在民間得到普及恐怕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事情,那麼在此前,老北京人夏日裡交杯換盞,到底喝的什麼酒?
  • 大夏天的 老北京人愛喝什麼酒?
    這樣的樂趣,在老北京人的一些回憶文章裡也經常能見到,只是相邀的地點從烤串店變成了「大酒缸」,下酒菜從花生毛豆羊肉串變成了酥小鯽魚爆羊肉,但對他們所喝之酒則語焉不詳……直到很久以後筆者才知道,啤酒上個世紀初才傳入北京,而真正意義上在民間得到普及恐怕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事情,那麼在此前,老北京人夏日裡交杯換盞,到底喝的什麼酒?
  • 石家莊 喝一杯STYLE 莊裡小酒館的故事
    總來這裡的客人有的時候乾脆也不拿自己當外人,想喝水了,自己倒,想吃什麼,自己端。在這家樸實無華的傳統中餐館子裡,進口的比利時啤酒和印度的洗手皂卻被不善言辭的路老闆津津樂道。十幾年從事餐飲行業的經驗,讓他感覺有些累了。於是才有了這種小而溫暖的小館子。菜品雖然不多,但這樣做,卻能把味道的品質發揮到極致。幾種菜品也是用最傳統的方法做出來的,充滿了家常的味道。
  • 一個地道的老北京是怎樣煉成的?來北京你一定要做這些事,不然就白...
    五月一日起故宮開放參觀,我們熟悉的那個北京城仿佛又回來了,張恨水曾寫到「北平的五月,是一年裡的黃金時代」,跟小編一起看看老北京的專屬記憶吧? 一、想要感受地道的老北京生活,還得去胡同裡找 除了京味兒和厚重的歷史底蘊,這裡還有柴米油鹽的味道。精緻的四合院,黝黑的宅門,老樹下扯閒篇兒的老人,走在晚蜿蜒迂迴的胡同裡,仿佛穿越時光回到了從前。
  • 槍花小酒館:城市中有那麼多小酒館,而你卻走進了我的……
    你一定也在街頭巷尾尋找過吧,像槍花小酒館這樣,用酒和熱情,包容你一切好壞情緒的溫柔角落。坐標:上海路的小院子去年9月,槍花小酒館從南京最繁華的新街口大華電影院吵鬧的負一樓搬到了上海路這個安靜的小院子。對於南京人來說,上海路聚集著南京最重要的文藝基因,隨便走走就能撩到很多有意思的小店,槍花就是其中之一。在槍花的斜對面是張嘉佳的梅茜,他們共用一個院子,藏在上海路的骨血裡。
  • 〖評客探店〗成都排名TOP·1的國潮酒館,新年的微醺局,來這兒就對了!
    所以這裡還是個隱形在都市裡的拍照聖地,極具特色的國潮風環境,結合一些小道具,隨手一拍就是大片。獨創的鬥酒文化,都是度數偏低的中式雞尾酒,大杯喝起來也不會很快醉,也符合店裡「微醺」的主題。結合中國傳統的茶文化和酒文化,茶酒相融,清冽甘甜,怎么喝都不上頭。
  • 上海深夜酒館不完全指南,跟著喝就對了
    原創 丨 上海有腔調 收錄於話題#上海47#酒館1#精釀1#美食27下班後去小酒館裡喝喝小酒,和朋友聊聊天,美酒佳餚,微醺即可。酒館廚師是做川菜的大廚,幾道下酒小菜做的相當地道!毛血旺、辣子雞、香脆土豆、鴨腸等等,分量不大,可以多點幾種分著吃。
  • 地道的老北京早點都有哪些?這些都是北京人的摯愛,充滿京味兒的早點!
    點擊上方藍字「指間味集」關注我們曾經有這麼一個笑話兒,話說90年代初的時候,傻老外們剛開始時興來北京旅遊,看什麼都覺得新鮮,聽什麼都覺得有意思
  • 老北京地道小吃,豆汁兒,灌腸,炸醬麵,驢打滾你吃過哪幾種呢
    要說起老北京,應該有很多人對它有深厚的情誼吧。老北京人說話的兒化音應該也是很多人都喜歡聽的吧,反正小編是很喜歡的。老北京是對古都北京的傳統風俗的叫法,北京作為七大古都之首,無論是老百姓還是官員們,對衣著打扮都相當重視。
  • 李光復亮相《正陽門下小女人》發布會 演繹老北京「片兒爺」
    今日,由劉家成執導,編劇王之理,蔣雯麗、倪大紅、李光復、李文玲、那威等一眾實力派老戲骨傾情加盟的電視劇《正陽門下小女人》在北京舉行開播發布會,老戲骨李光復和眾主創一同亮相。有趣!李光復《正陽》演繹拉洋片的「片兒爺」電視劇《正陽門下小女人》講述了蔣雯麗飾演的徐慧真新婚不久便與丈夫決裂,繼承祖產當上了小酒館的老闆。在公私合營、改革開放等歷史浪潮中,她與倪大紅飾演的丈夫蔡全無相互扶持歷經磨難,最終在家人子女的共同努力下,成為女企業家的勵志故事。在劇中,老戲骨李光復飾演了一個拉洋片的「片兒爺」。
  • 老北京溜24小時玩法,比長城故宮有味道多了
    就算不喝豆汁兒,進了這店也算感受過老北京的豆汁兒文化了。五六張桌子的店裡,一水兒得上了歲數的老北京,左手燒餅,右手焦圈兒,面前一碗咕嘟著泡的豆汁兒,京華時報攤開在鐵皮桌子上。親切的京片子在耳邊響起。龍潭湖右安門內大街,大寶飯店對面藏著這麼一家實惠地道的小館子。10來平米的屋子,擺下四五張桌子,一對兒老北京夫婦經營了多年。攤開菜單,價格會讓你恍惚回到了10年前。點了滿桌子菜也不過幾十塊錢。
  • 想喝地道老北京酸梅湯,關鍵得看配料表裡的「糖」
    而遊走街巷賣酸梅湯者,右手拿著兩個小銅盞兒,摞在一塊兒,上下相碰,發出叮叮之音,這是表示當年醫生用來盛酸梅湯的銅碗兒。宋末元初學者周密所著筆記《武林舊事》中有「滷梅水」的記錄,據說就是酸梅湯的前身。而今天我們所喝的酸梅湯,其實是從清宮御膳房傳到民間的。乾隆學者郝懿行在《曬書堂詩鈔》裡就寫道:「底須曲水引流觴,暑到燕山自然涼。銅碗聲聲街裡喚,一甌冰水和梅湯。」
  • 別人喝酒配肉,于謙喝酒配奶茶,于謙:我吃得慣,還能多喝幾兩酒
    一碗奶茶喝下去,不僅能在胃裡形成黏膜,起到保護的作用,還能讓人多喝幾碗酒。這兩個說法,到底誰對誰錯?于謙並不關心。反正能吃肉、能喝奶茶、能喝酒,對于謙來說,就是享受。大食客于謙將這些菜單,悉數拿下,紛紛進了他的肚子。
  • 地道的老北京炸醬麵,在家裡也可以做,別提多香了
    加上念大學,和朋友去玩還有工作出差已經去過不少次北京了,去北京的天安門看過升旗,登長城滿頭大汗,去歡樂谷玩過山車,跑去前門吃過老北京的炸醬麵。一提老北京的炸醬麵前門的炸醬麵真是一絕,店面特別的不起眼,裡面是兩個老夫妻在忙活,但是那人可是真的多啊,在那裡可是等了好一會才吃上炸醬麵的,因為來北京該玩的地方也差不多了,總也得吃點當地的美食吧。
  • 如果時光可以釀成酒,歲月會是微醺的詩,聊聊老北京的酒
    老北京人愛喝酒,不管有錢沒錢,只要端起酒杯,局氣的勁兒就情不自禁地上了頭。老北京最常見的酒是燒酒(也被叫做白酒)、黃酒和露酒。舊時老北京的街巷裡,經常可以看到被稱為「大酒缸」的小酒館,零售白酒,貯酒的器具是超大的酒缸。
  • 《于謙小酒館》:體味兒於大爺的自在人生
    這不,最近于謙於大爺也跟酒扛上了,開了家小酒館《于謙小酒館》。02於大爺:喝酒只是我的「癖好」說起相聲界的于謙於大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被奉為「德雲社相聲皇后」。於大爺有三大愛好:抽菸喝酒燙頭髮。打小,於大爺就對酒有好感。於大爺住的那個北京西城區,有一個大茶葉胡同,胡同西口(宮門口)有一個特別出名的小酒鋪,遠近聞名。那時候,於大爺就經常跑去玩兒。總看見有一幫老頭兒,每天早上都到那裡去,打上二兩酒,一個小瓷杯子酒,一喝就是一上午,到中午了才回家吃飯。
  • 南京小酒館地圖請收下,適度微醺才是人生!
    🍹🍹🍹成年人的世界,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累的時候,酒蟲上身的時候唯有那一間間溫暖的小酒館為你敞開、令你釋懷今天樂樂就貢獻出自己的小酒館list來一期#小酒館私藏大放送!#美酒在手,菜品好吃不貴約上知己好友,小酌閒話,微醺恣意Helens海倫司小酒館是一家擁有15年歷史的老牌小酒館,深受大家的喜愛。
  • 【美食神探】Origine,隱秘在胡同裡的法式小酒館
    時尚洋氣的西餐廳和經歷滄桑的老北京胡同,這樣的組合似乎總能傳達出更多的情愫,讓人更心之嚮往。
  • 老北京溜達出來的24小時玩法,比長城故宮有味道多了
    就算不喝豆汁兒,進了這店也算感受過老北京的豆汁兒文化了。五六張桌子的店裡,一水兒得上了歲數的老北京,左手燒餅,右手焦圈兒,面前一碗咕嘟著泡的豆汁兒,京華時報攤開在鐵皮桌子上。親切的京片子在耳邊響起。龍潭湖右安門內大街,大寶飯店對面藏著這麼一家實惠地道的小館子。10來平米的屋子,擺下四五張桌子,一對兒老北京夫婦經營了多年。攤開菜單,價格會讓你恍惚回到了10年前。點了滿桌子菜也不過幾十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