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在夏天愛喝什麼酒?「大酒缸」又是什麼所在?

2021-01-18 北京日報客戶端

夏天,喝啤酒是「王道」。邀上三五個好友,坐在酒店飯館外面的涼棚下,一邊擼串一邊暢飲,天南海北一頓胡侃,時而捧腹大笑、時而打著飽嗝,那絕對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老北京的夏日舊影

這樣的樂趣,在老北京人的一些回憶文章裡也經常能見到,只是相邀的地點從烤串店變成了「大酒缸」,下酒菜從花生毛豆羊肉串變成了酥小鯽魚爆羊肉,但對他們所喝之酒則語焉不詳……直到很久以後筆者才知道,啤酒上個世紀初才傳入北京,而真正意義上在民間得到普及恐怕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事情,那麼在此前,老北京人夏日裡交杯換盞,到底喝的什麼酒?

蓮花白

夏季京城第一酒

提起「大酒缸」,好多人可能很陌生。老北京過去除了飯莊、飯館和二葷鋪外,在繁華的街頭和臨近鬧市的巷子口,經常開設有專門賣酒的酒館和酒鋪,這些酒館和酒鋪大多門臉很小,進門迎面都是一張櫃檯,有的是一字型的,有的是曲尺型的,櫃檯上放著許多大瓷盤,盤裡盛著應時的酒菜,葷的素的都有。櫃檯外邊擺著幾個貯酒的大缸,缸上蓋著朱紅色的大木蓋子,也有的用石板蓋。客人們來了,如果想要「堂食」,就坐在酒缸周圍的方凳子上,以缸蓋子為酒桌,擺上酒菜,邊吃邊聊,天南海北,掌故軼聞,無所不談。尤其到了夏天,一邊喝酒一邊來碟芥末墩兒、拌粉皮兒、花生米、豆腐乾、海蜇皮,你給我敬酒,我給你添菜,那種熱絡勁兒和濃濃的生活氣息,簡直比現在的各種串兒吧火鍋店還要豐富熱鬧!

喝酒划拳的女子

問題來了,酒杯裡到底盛的什麼酒?

答案是兩種:一種是白酒,一種是黃酒。

白酒主要是白幹燒酒,因為酒勁衝,俗稱燒刀子。現在仍在市場上暢銷的「二鍋頭」就是燒酒中的名牌。燒酒大多是用純高粱加酒麴釀製而成。也有用各種雜糧燒制的,則單叫「雜糧酒」。清代京城燒酒馳名全國,四郊均有釀造:南路燒酒產於採育鎮、禮賢鎮,北路燒酒產於立水橋,東路燒酒產於西集、燕郊,西路燒酒產於黑龍潭,其中尤以南路燒酒為佳。

據民俗學者、作家崔金生回憶:「早年在大柵欄外有個同豐號酒館,那兒的白幹燒酒最為有名,方圓十裡都上那裡去打酒。」很多人認為夏天喝燒酒有殺水氣,防暑降溫之效,其實燒心程度也很可觀。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大酒缸及小酒館裡出售的多是雜糧酒,主要是因為其成本低廉,故而售價更加平民化,惟其度數不低,且口味很好,足以令飲者一醉方休。

要說老北京人夏天最愛喝的白酒,還要說是蓮花白。蓮花白原為宮廷釀酒,後傳至民間,以海澱所產者最為馳名,雖然歷經元明清三朝,釀製方法有很多改變,但原料中總少不了蓮荷,是以開壇的一剎那,異香撲鼻,舉杯入口,令人頓覺置身入六郎莊十裏白蓮中之感。不過,舊時的「蓮花白」贗品居多,雖然在各個酒店皆有出售,「但皆白酒加糖而已」。著名學者金受申先生回憶:「海澱又以正街北頭路東仁和酒店為真品,確以白蓮菡萏釀酒」。夏天喝蓮花白應該涼飲、慢飲,不可像喝啤酒那樣長鯨吸水,正確的喝法是「每沾唇際,輒有蓮香泛濫,若熱飲絕無蓮香,快飲只第一口稍有蓮味,此為飲蓮花白須知」。

蓮花白之外,老北京人夏季還愛喝四消酒,所謂「四消」就是消食、消水、消暑、消氣。此酒實為藥酒,有消化散氣之效,舊京善制此酒的有德勝門內北益興酒店及鼓樓前四合義酒店。北益興酒店的歷史可追溯到康熙年間,「因承受百十年來傳統的舊大酒缸,以致缸底滋泥日厚,無異酒母,所以酒便較他處醇厚的多了」,其「四消酒」味深色濃而不太甜,據說比一般藥鋪的四消丸還有實效。到了夏天,門檻都能被買酒的客人踢破幾條。

民國年間北京街頭賣酒的商販

蝦米居

飲酒憑窗眺西山

雙合盛啤酒的廣告

接下來再說說黃酒。從元代起,北京一直以包容接納四海賓朋而聞名,尤其作為帝都,南來北往的人們來此安家者數不勝數,清朝科舉制度興盛,南人聰明好學,來京做官者不在少數,解鄉愁者,最好便是黃酒,尤其是紹興黃酒。北京的黃酒館一般比大酒缸裝修得古雅講究,設有八仙桌和座椅,座上客大都是穿戴整齊、談吐斯文的中上等市民。

老北京最有名的黃酒館當屬新街口南大街的柳泉居和阜成門外的蝦米居。柳泉居有一口甘甜可口的古井,井旁又栽有古柳一株,汲柳泉之水自釀北京黃酒,號為「柳泉佳釀」。庭院之中又有幾塊長滿青苔和爬山虎的太湖石,盛夏時分,坐在其側,涼意頓生。而蝦米居的營業廳後牆臨護城河,憑窗可以遠眺西山,近俯清流,遠山近水盡收眼底,夏天是絕佳的飲酒之處,別具匠心的店家又將河中打撈的鮮蝦活魚做成佐酒小菜,更給客人帶來一番結廬人境又遠離塵囂的清涼和野趣。據說直到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初,蝦米居仍然不安裝電燈,晚間點燃蠟燭,就是為了酒客能夠在晚上坐看河水東流西山無限的古意,倘若將醉未醉之時,窗外能下兩三點雨,響一片蛙鳴,那就真箇仿佛與辛稼軒共飲了。

除了鮮魚活蝦,夏季各個酒館裡的下酒菜還有很多,除了前面說的那幾樣外,還有醃雞子兒、冰黃瓜、醉蟹等等。除了這些涼菜之外,熱菜也有。最常見的是蔥爆羊肉,客人們可以要二兩至半斤,加蔥爆炒,熟後夾在火燒裡下肚壓酒;還有清水餃子,正所謂「餃子就酒,越喝越有」;而一些有名的大酒缸或黃酒店門前,聚集著賣熟食小吃的攤販,水爆羊肚、炸灌腸、滷煮小腸、羊霜腸什麼的,客人喝得興起,往往叫夥計到小攤上買幾樣來吃,開胃又開心。

直到今天,我們酒席上的很多話語其實都來自那個年代,比如「一口乾」,指的是一碗一兩二的白酒一口喝下,這樣做的人往往是騾車把式,趕車上路的當兒,路過酒攤酒館,把錢往案子上或櫃檯上一扔,來個一口乾就追上仍在馳行的騾車;還有「來二兩」,是進到店裡的一個最低消費,對於用兩輪、兩腳奔營生的人們而言,有這二兩酒墊底,就有了朝著好日子努力的力氣和勇氣。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別看舊時大夏天的北京人喝的是烈性酒,但很有酒品。日本學者丸山昏迷在目睹了老北京人喝酒的場景後,這樣感慨道:「《水滸傳》裡的豪傑等人物都是相當了得的酒豪,中國人幾乎都很有酒量,但是街上很少能看到喝得酩酊大醉的行人。即使屋內喝得瘋癲狂亂,也不會上街借酒勁調戲婦女。日本人肆無忌憚地耍酒瘋,或是在大街上調戲婦女等的酒後醜態,也是招致中國人厭惡的一個原因。」

買啤酒

提著暖壺去排隊

啤酒進入中國,是鴉片戰爭以後,隨著帝國主義勢力不斷侵入以後的事情。

一開始,中國人看老外捧著大酒杯在那裡牛飲,覺得他們酒量真大,更對冒著白沫子的啤酒感到好奇,一嘗之下,頓時嗤之以鼻:一來覺得那酒毫無酒香,且還有股中藥湯子味兒,稱之為「馬尿」;二來酒量稍大者能連灌十幾杯而不醉,覺得啤酒甚至還不如好茶能讓人產生微醺之意,便更對洋鬼子起了鄙夷之心。清末魏元曠在《都門瑣記》一書中就輕描淡寫地指出,啤酒和香檳、白蘭地一樣,只是在吃「番菜」(即西餐)的時候才有人喝,不過他也提及「啤酒為小麥及槐花所制,宜暑時飲之」,可見那時人們已經認識到啤酒與解暑之間的關係。

1915年,北京建立了第一家啤酒廠即雙合盛啤酒廠,這是中國人自己開辦的最早一家啤酒廠,位於廣安門外舊觀音寺。當時有職工五百餘人,年產量最高是三千餘噸,啤酒原料都是採選徐水和宣化的大麥,質量特別好,製酒所用酒花由捷克進口,酵母由丹麥進口,而且選用水質輕、味甘甜的京西玉泉山清宮御用泉水,總而言之是不折不扣的「黃金搭配、全優組合」,所以迅速在市場上打出了名號,1937年甚至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獎,成為享譽國際的名酒。

總的來說,老北京人長期對啤酒抱排斥態度。1949年以後漸漸接受,到了改革開放前,北京的啤酒產量乃至供不應求。彼時瓶裝啤酒很少,大多是散裝啤酒,那種散裝啤酒並不像現在的扎啤清涼可口、氣泡充足,而是一種由大罐車運輸到商店,再用泵打進商店的容器裡的啤酒,溫度高且質量不穩定,以至於每次喝的時候,口感都有所不同。可即便如此,每逢商店來了散裝啤酒,人們都提著暖壺、端著瓷盆等器具排著大隊去購買,有的人為了喝上一瓶啤酒,竟要到西餐店裡吃兩盤西餐,才能有機會買一瓶啤酒,不吃西餐不單賣啤酒。

在著名作家和建築師關庚先生的《我的上世紀》一書中,筆者看到一段真實的回憶: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一到下午,估計酒快來時,街坊鄰居就自備容器,前去排隊買啤酒,買回家後用涼水鎮著,到吃飯時喝,有的酒癮大的,買完就在當街喝上了。

買酒是一種樂趣,因為它給平淡的日常生活添點兒彩;買酒也是一種奮鬥,因為去晚了就沒了……」

百年滄桑,竟連夏天飲酒也經歷了那麼多的變遷:從蓮花白到啤酒,從散裝到瓶啤,從嗤為馬尿到排隊搶購,從供不應求到開懷暢飲——難道這些不同樣值得我們在酒桌上感慨萬千並浮一大白——不,浮一大「啤」嗎?

(原標題:大夏天的 老北京人愛喝什麼酒?)

來源 北京晚報

作者 呼延雲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大夏天的 老北京人愛喝什麼酒?
    這樣的樂趣,在老北京人的一些回憶文章裡也經常能見到,只是相邀的地點從烤串店變成了「大酒缸」,下酒菜從花生毛豆羊肉串變成了酥小鯽魚爆羊肉,但對他們所喝之酒則語焉不詳……直到很久以後筆者才知道,啤酒上個世紀初才傳入北京,而真正意義上在民間得到普及恐怕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事情,那麼在此前,老北京人夏日裡交杯換盞,到底喝的什麼酒?
  • 老北京的大酒缸
    石揮導演的電影《我這一輩子》裡出現過好幾次大酒缸場景,這種老北京最低檔的小酒館是窮人的樂園。
  • 淺談老北京「酒文化」,地道小酒館裡喝什麼的多
    但說起吃的時候,不少人都暗自捂嘴。原來,這傢伙去北京吃飯,竟然選錯了酒。北京是古都,不僅僅有包容的歷史文化,更有豐富的飲食文化和酒文化。要說酒文化,我先說兩個大家比較陌生的詞兒:大酒缸、小酒窯。一.大酒缸大酒缸是歷史產物,據說解放後就慢慢消失了。如今對大酒缸依稀有印象的恐怕也是80多歲的耄耋老者。那麼大酒缸為何會在老北京酒文化中佔據一席之地呢?
  • 如果時光可以釀成酒,歲月會是微醺的詩,聊聊老北京的酒
    老北京人愛喝酒,不管有錢沒錢,只要端起酒杯,局氣的勁兒就情不自禁地上了頭。老北京最常見的酒是燒酒(也被叫做白酒)、黃酒和露酒。舊時老北京的街巷裡,經常可以看到被稱為「大酒缸」的小酒館,零售白酒,貯酒的器具是超大的酒缸。
  • 京城記憶——胡同兒裡的大酒缸
    就說這買東西,五、六歲的孩子無非是菜鋪子打個油、買個醋,面鋪買斤棒子麵什麼物的,那時我就經常給爺爺打酒。真的,這二兩燒刀子(不算我半道上舔的那兩次,還得分幾次喝),一小碟蝦米皮,就是我們家老爺子偶爾在飯前獨人享受的特供了。
  • 老北京的草露酒哦,既有花香,又有藥氣:茵陳露、玫瑰露、蓮花白……
    惦記著喝點小藥酒的冬天,就想起了老北京。都說以前老北京,是個相對容易謀生的,「養」窮人的地方。無論ABCDE端人口,都能在大柵欄口或老酒館,排出不多枚的大子兒,喝上一碗:茵陳露、玫瑰露、佛手露、黃連液、四消酒、五加皮、蓮花白。。。老北京喝的酒,有錢人喝南方黃酒,老百姓喝燒酒。
  •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在夏天喝梅子酒?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在夏天喝梅子酒?每年到了初夏的時刻,就是日本青梅成熟的季節,這個時候也到了採摘青梅釀製梅子酒的時候。初夏的時候採摘青梅釀酒,等到了盛夏的時候品嘗,味道剛剛好。這樣的場景,真的是非常符合日本人的生活。旅居日本的時候,你會發現當地人的生活節奏都很忙,他們注重生活的質量,這一點,無論是從街道上,空氣裡,還是個人的家居方面,都能夠得到體現。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人喜歡在夏天喝梅子酒的原因。
  • 夏天到日本喝什麼酒?日本酒的夏季生活提案
    說到夏天,就想到冰涼的酒類飲品!不管是夢幻的氣泡酒、爽口的啤酒,還是清新的白酒工作後小酌一杯,仿佛就能消解煩悶!不過說到「日本酒」,可別以為就是一定得加熱喝,這次要為大家介紹幾款非常具有夏日氣息、可冷藏飲用的「日本酒」,想必會顛覆你對日本酒的印象!
  • 書房 四大名旦的酒
    程硯秋愛酒,愛到什麼程度呢?金融家資耀華回憶,他在1936年春坐火車外出公幹,偶遇程硯秋,大喜之下,便立即約請程在餐車上用餐。聽說要請程硯秋,車上的夥房傾其所有,用餐時全體工作人員一齊出來向程先生問好。
  • 弗萊明筆下的詹姆斯·邦德愛喝什麼酒?
    作為007的粉絲來說,大家都知道邦德對於美酒有著不俗的品味,那麼,詹姆斯·邦德都愛哪些酒呢?我們還是先來盤點一下,在之前的007系列中,邦德都喝過什麼酒? 但僅僅兩年之後,在第二部007電影——太空城(Moonraker)中,他就改喝唐培裡·儂(Dom Perignon),他說泰亭哲只是他的一種「時尚」。   在電影中,最受追捧的香檳當屬堡林爵。
  • 老北京愛喝的茵陳酒是什麼樣?
    錢太太的弟弟陳野求「是個相當有學問,而心地極好的中年瘦子」,這位陳先生「就非常的羨慕默吟了,默吟有詩有畫有花木與茵陳酒」。在整個一部《四世同堂》裡,錢先生始終都是穿著長衫,端著茵陳酒杯的儒雅形象。當他聽到兒子仲石開車摔死了一車的日本人時,「他倒了大半茶杯茵陳酒,一揚脖喝了一大口……低聲地說:『死得好!好!』」
  • 苦艾酒是什麼酒 苦艾酒喝法是什麼 苦艾酒怎么喝
    苦艾酒是什麼酒 苦艾酒喝法是什麼 苦艾酒怎么喝苦艾酒是什麼酒?
  • 吃貨看過來,上千年歷史的老北京廟會有什麼傳統好吃的?
    老北京廟會廟會的商販們,也在一個廟會結束前,又把全部家當搬到另一個廟會。因此北京的廟會雖然地方不同,內容卻又大同小異,經常逛廟會者都知道,走到哪裡全都是這些人。事實上,這些小吃大多數是北京日常街頭巷尾叫賣的食物,帶有北京本地特點,符合北京人的胃口,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北京廟會上的經典小吃主要分以下幾種:豆汁:有些人說,豆汁屬於老旗人的食物,事實上喜歡喝豆汁的並不限於民族,也不拘泥於貧富。
  • 【有財の酒.越喝越有.】2.酸菜豬腳之謎.
    老闆從大酒缸裡舀了兩杯出來給我們。大酒缸上寫著碗大的幾個字。羅平老廠酒。前面我已經說過了。富源和羅平是鄰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賣富源酸菜豬腳的。順帶兜售羅平的特產。真是太符合邏輯了。我和朋友想當然的以為。我們喝的就是老廠酒。無疑了。老廠酒。並不是什麼百年老廠做的酒。老廠是羅平縣的一個鄉的名字。
  • 老北京最暗黑的料理:豆汁兒
    進得有豆汁兒售賣的簡陋鋪子,見到一個粗瓷大碗裡盛滿泛著酸臭氣、色澤灰暗的豆汁兒擺在面前,能夠就著辣鹹菜絲兒、焦圈,一口氣喝掉兩碗的,必定是老北京人。而那些見到此物就避退三舍的人,十有八九不是老北京。當然,這不是什麼普遍真理,許多純粹的北京人也不喝豆汁兒,也有外地人對豆汁兒情有獨鍾,比如香港美食家蔡瀾先生每來北京,必喝豆汁兒。著名影星張國榮在世時,來北京就去尋豆汁兒,喝的滿頭冒汗。
  • 黃酒是什麼酒 喝黃酒有什麼作用
    黃酒是什麼酒?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源於中國,且唯中國有之,與啤酒、葡萄酒並稱世界三大古酒。那麼,黃酒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黃酒怎么喝?喝黃酒有哪些禁忌呢?下面就具體的來了解一下吧。黃酒是什麼酒黃酒屬米酒,是世界三大釀造酒(黃酒、葡萄酒和啤酒)之一。是以稻米為原料釀製成的糧食酒。不同於白酒,黃酒沒有經過蒸餾,酒精含量低於20%。
  • 朗姆酒是什麼酒 朗姆酒怎么喝 朗姆酒什麼味道
    朗姆酒是什麼酒 朗姆酒怎么喝 朗姆酒什麼味道朗姆酒是什麼酒?
  • 老北京人最愛的「吃秋」的時候到了!
    北京這一年當中最舒服的時候兒到了,享受著秋高氣爽的同時,也將迎來豐收的喜悅,眼下這個月份兒,是老北京人最愛的時節——「吃秋」的時節。吃秋也叫秋補,為什麼要補?因為古人將夏天稱為惡季,天氣熱、出汗多、消耗大,加上過去衛生條件較差,時常是疫病叢生,老話兒說:一夏無病三分虛嘛!
  • 李白都喝的是什麼酒?
    李白愛酒盡人皆知。杜甫著名的《飲中八仙歌》裡,以李白「酒中仙」壓軸,「李白鬥酒詩百篇」。
  • 君至尊:原漿酒是什麼酒?我們經常喝的哪些是原漿酒?
    喝酒的男人普遍健談,他們有更開放的胸襟,接納眾人的心態,相比處處設防的人,愛喝酒的男人更容易成為朋友;他們不會和你絮絮叨叨傳播負能量,卻會告訴你,人生短短幾個秋,不醉不罷休,醉笑陪君三萬場,不用訴離殤,只有愛酒的人,能把糾結瑣事丟在腦後。最近原漿酒越來越熱門,那麼什麼樣的酒才是原漿酒呢?我們經常喝的商品酒哪些是原漿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