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我們分析了,所謂崔杼戴了綠帽子,所以才弒殺齊莊公的故事,根本經不起推敲。
我們現在的問題是,崔杼為什麼要弒殺齊莊公呢?
這個,需要從晉國的一次內訌說起。
當時的晉國,是七大家族並立。分別是欒、範、中行、智、趙、魏、韓。
公元前552年,因為各種原因,欒氏家族的首腦欒盈,被晉國其它幾大家族逼得走投無路,只能亡命天涯。
公元前551年,欒盈就逃到了齊國。
面對欒盈的到來,齊國馬上分成主戰、主和兩派。
主戰派的態度很簡單,那就是,這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機會。晉國起了內訌,這是齊國反超晉國的機會啊。
主和派的態度也很簡單,那就是,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定時炸彈。欒盈在晉國沒法立足了,齊國收留他,這很容易引發晉國、齊國大戰的。
主戰派的代表人物,就是齊莊公。
齊莊公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藉助欒氏家族在晉國的影響力,先把晉國攪個天翻地覆再說。
欒盈在與齊莊公見面時,肯定沒少誇大晉國內部的矛盾,更沒少誇大自己在晉國的影響力。總而言之,只要齊國願意幫助自己,自己就可以重新殺回晉國,並且成為晉國最有影響力的家族。
在這種背景下,齊莊公就把欒盈當成貴賓看待,並且與欒盈一直進行各種密謀。欒盈的目標很簡單,那就是讓齊國幫助自己殺回晉國,成為晉國最有影響力的實權派;齊莊公的目的也很簡單,那就是利用晉國的內訌,讓齊國反超晉國。
主和派的代表人物有很多,最著名的人是晏子。
對於晏子,我們應該比較熟悉,因為我們小學課本中就有《晏子使楚》一文。晏子是春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聽到齊莊公想趁火打劫晉國,晏子告訴齊莊公,千萬不可以這樣。因為這樣很危險。
秋,欒盈自楚適齊。晏平仲言於齊侯曰:「商任之會,受命於晉。今納欒氏,將安用之?小所以事大,信也。失信,不立。君其圖之。」弗聽。退告陳文子曰:「君人執信,臣人執共。忠、信、篤、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君自棄也,弗能久矣。」
欒盈猶在齊。晏子曰:「禍將作矣。齊將伐晉,不可以不懼。」
主和派中,崔杼無疑是其中最強硬的一個。
崔杼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天下均勢已形成,齊國這樣招惹晉國,除了招來晉國的報復,不會有別的。
因為說破了天,晉國也是七大家族並立;欒氏家族再牛X,也在晉國處於邊緣位置了;而且家族首腦欒盈,也被逼得無法在晉國立足了。
齊國與欒氏家族合作,能有什麼結果呢?無非是遭受晉國的報復罷了。
崔杼諫曰:「不可。臣聞之:小國間大國之敗而毀焉,必受其咎。君其圖之。」弗聽。
因為右派力量強大,所以崔杼就有意無意的放出狠話說,如果齊莊公繼續一意孤行,大家可以考慮用武力解決他。
陳文子見崔武子,曰:「將如君何?」武子曰:「吾言於君,君弗聽也。以為盟主,而利其難。群臣若急,君於何有?子姑止之。」
但是,主戰派容易佔據天然的輿論優勢,畢竟,面對晉國的欺壓,齊國忍氣吞聲多年,應該雄起一回了。
所以,崔杼為代表的右派力量,雖然非常強大,但是也終於不敢對齊莊公隨便下手。在這種背景下,崔杼的態度也很簡單,那就是姑予待之,讓主戰派再表演一段時間。
公元前550年,在齊莊公的幫助下,欒盈秘密潛回了晉國。
與此同時,齊莊公也親率齊國大軍,深入了晉國境內。
欒盈回到晉國後,很快獲得欒氏家族積極響應;並且獲得了魏氏家族的支持。
但是,晉國畢竟是七大家族並列的格局,欒氏家族只是其中之一,就算聯繫了魏氏家族 ,也不過是兩大家族啊!
關鍵是,魏氏家族也很快被其它家族策反了。
在這種背景下,欒氏家族很快被清理出局了。
晉國七大家族並列的格局,從此就變成了六大家族並列。
與此同時,齊莊公親率的齊軍,攻克了晉國地處中原的朝歌。
然後,兵分兩路深入晉國腹地,一路打到孟門;一路打到熒庭。
孟門處於黃河岸邊;隔著黃河就可以看到秦國。
從這層意義上,晉國被齊軍打穿了;因為齊軍從晉國最東部的地區,一直殺到了晉國最西部的地區。
熒庭處於晉國都城附近,齊國大軍在這裡耀武揚威,並且把晉軍的屍體收集起來,埋成一個大墳。
雖然說,齊軍終究不敢殺到晉國都城之下,但是這種勝利,多少可以一雪,多年被晉國欺壓的恥辱了。
齊侯遂伐晉,取朝歌。為二隊,入孟門,登太行。張武軍於熒庭,戍郫邵,封少水,以報平陰之役,乃還。
但是,這就好像,殺人很容易,善後卻很難。
齊國趁晉國內亂,痛擊一下晉國,也沒有什麼難的。真正的問題在於,它如何善後呢?因為晉國肯定不會就此善罷幹休的。
等晉國緩過勁來,晉齊大戰一觸即發。
現在,齊國應該如何做呢?
如果此時的主戰派,還一如既往的強硬;一切還好說。
問題是,主戰派顯然認慫了。關鍵是,主和派勢力非常強大,所以當時的齊國,一邊倒的希望與晉國求和。
在這種背景下,曾經力主與晉國開戰,並且大舉進攻晉國的齊莊公,算什麼呢?
齊莊公被殺,是公元前548年的事。
弭兵大會的召開,是公元前546年的事。
單看這個時間線,我們也知道,呼籲世界和平的聲音,在當時是佔據主流的。
關鍵是,面對晉國隨時可能展開的大舉進攻,齊國如果想求和,總得表示一定的誠意吧!
不管怎麼說,前不久,晉國有內亂,齊國曾試圖趁火打劫,並且對晉國造成了巨大的傷害,這總得有個說法吧!
賠晉國一大筆錢,這是必須的。其它條件呢?
齊國的主和派,決定先把齊莊公的人頭送出去。
換而言之,此前的一切,就是齊莊公的個人行為,是他一意孤行的結果。現在,反對戰爭、酷愛和平的齊國人民,把齊莊公殺了;換一個希望推動世界和平的齊景公上位。
失去這種背景下,崔杼敢弒殺齊莊公,那就是他不想混了。
是的,崔杼的勢力非常大。問題是,崔氏家族,說破了天,也就是六大家族之一。
如果因為私人恩怨,崔杼就敢殺了齊國老大,那不是作死嗎?
關鍵是,齊國是六大家族聯合執政的格局,齊莊公的勢力到底有多大,實在是個未知數。他靠什麼敢公然給崔杼戴綠帽子呢?
殺掉齊莊公後,齊國是六大家族聯合執政。
崔氏家族首腦排在第一位;慶氏家族的首腦排在第二位;國氏、高氏、田氏、鮑氏四大家族首腦排在後面。
兩年之後,也就是弭兵大會剛剛結束,崔氏家族起了內訌。
慶氏家族首腦抓住機會,背後捅了崔氏家族一刀,於是偌大的崔氏家族就此出局了。
慶氏家族可以坐在最前排,是因為他與崔氏家族實現了默契。現在崔氏家族出局了,慶氏家族很快也被清理出局了。
這樣一來,齊國就是四大家族聯合執政了。
到目前看,齊國的政治格局發展,與晉國是驚人的相似。
但是,後來急轉直下,田氏家族把握機會,把其它三大家族都擠到邊緣地位,於是田氏家族在齊國一枝獨大,經過若干年的發展,終於把姜姓齊國和平演變了。
弭兵大會之後,春秋時代的歷史,一下變得突然平靜起來。
因為世界和平了,英雄創業的故事,就沒有空間了;因為世界和平了,腦殘亡國的故事,也沒有了空間。總而言之,大家都各守著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過日子,誰也沒有了起大起大落。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吳、越兩國突然成了春秋時代的主角。
吳越地區,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所以在過去的許多年裡,一直都是相對落後的未開化地區;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這裡終於大面積開發出來。
於是,英雄創業的故事了,腦殘亡國的故事也有了,讀者終於感覺又有故事看了。
歡迎大家關注下一節 歷史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麼
點擊下方標題,閱讀往期文章
淚痕春雨漫評春秋戰國
淚痕春雨漫評系列之漫評水滸
評書《廣盛原傳奇》
扁舟聽雨 晚唐系列之安史之亂
淚痕春雨漫評系列之玄武門之變
關注公眾號 關注淚痕春雨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記不住的那天》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欣賞淚痕春雨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