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第十一個媽媽》:有些女人本沒有資格做母親,可偏偏最合適

2020-09-03 鱈零讀書

韓國電影《第十一個媽媽》的結局,父親曾問十歲的兒子財洙這麼一句:


「你就這麼喜歡她嗎?這麼喜歡這個媽媽?」


「嗯,喜歡,她就是我的親媽」


女人,不僅僅只是因為生了孩子才有母親的頭銜,有些女人,也許本沒有資格當個母親,可事實上,偏偏她就是那個最合適做媽媽的人。


電影裡,四歲就被親生母親拋棄的財洙一直和拉皮條的粗暴父親生活在一起,父親三不五時地就帶一些陌生女子回家,她們通常都停留的很短暫,但父親都會讓財洙叫她們「媽媽」。


這天,父親又帶了一個漂亮女子回家,算起來是第十一個財洙要叫媽媽的女人了。


雖然不情願,但還是被父親逼著叫了聲「媽媽」。


這個女人的到來,對財洙貧困生活沒有減輕,反而成了他的負擔,整天就只會吃飯睡覺,還時不時偷他的食物兌換券。


雖然這個女人好吃懶做,對他愛答不理,但只有她在財洙被父親虐待時第一個出手護著他,漸漸地,她成了他的「媽媽」,他當了她的「兒子」。


01

兩個孤零零不暖和的人 靠一起就會變得暖和


《如懿傳》裡,皇上為失去母親的皇子永璜選額娘,永璜選了如懿,母子兩回到延禧宮後:

永璜問:「嫻娘娘,我選您,是因為您待我好,那麼,您為什麼選我呢?」


如懿回答:「因為嫻娘娘孤零零地沒有孩子,永璜呢,孤零零地沒有額娘,所以兩個孤零零的人要相互靠在一起,就像冬天,兩個不暖和的人靠在一起就暖和啦。」


財洙和「媽媽」就是這樣兩個孤零零不暖和的人。



因為拉皮條父親的不管不顧和拳腳相向,再加上每個月的社會保障金都會被父親花掉,沒爹疼沒娘愛的財洙只能自己養活自己,自己保護自己,除了上課,其他時間他都在發傳單賺取生活費,省吃儉用到只用超市兌換券換食物維持自己的一日三餐,有時饞嘴了,就蹭一蹭超市裡的試吃攤,這樣就可以讓他幸福地飽餐一頓。


「媽媽」呢,自小無父無母,獨自艱難地長大,患有糖尿病卻無法好好養病,因為要想活下去,她就必須要出去賺錢買藥治病,於是她做起了妓女,靠著皮肉錢維持著自己的生活,在皮條客們的「售賣」下,她四處漂泊,最後來到了財洙家。



兩個不溫暖的人本不會互相關心和心生親情,只不過母子的世界總會有本童話故事將它們串聯在一起。


在皮條客父親無意中翻出財洙還保存著親生媽媽留給他的童話書時,大發雷霆,將妻子逃離這個家的憤恨全都發洩在了財洙身上,難以忍受一個孩子被一個男人打的如此兇狠,「媽媽」便出手護住了被皮條客父親暴打的財洙,無奈一個女人和一個孩子始終不是他的對手,兩人雙雙被打。


就這樣,母子兩敞開心扉地聊了起來,「媽媽」曾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憐的人,在得知財洙的童年後,發現這個孩子其實過的比自己還辛苦,但他不像自己自憐自唉、自暴自棄,他一直在努力地生活,儘管生活給了他這個年紀本不該有的磨難,他卻一直在微笑面對,她不由得心疼起這個只有十歲的孩子。



於是兩個不溫暖的人就這樣靠在一起,」媽媽」還改寫那本童話書裡的悲慘結局,說:「小男孩的故事才不是這樣,他的結局必須要改寫,他沒有凍死在教堂,反而是茁壯成長並且成為了······嗯,成為了一間小學的藝術老師,這是個好工作,你可以教他們畫畫賺錢。「


就這樣一本童話書加深著媽媽和孩子的關係。


而被她改寫的童話故事結局也帶著一個「媽媽」對兒子的期盼:


她希望財洙將來不是什麼藝術家,而是一個小學藝術老師,有一份穩定體面的收入和溫暖的家就好。


因為往往平凡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人。


02

有媽媽,即使生活再苦那也不叫慘


電影裡,財洙對「媽媽」說:「你才是最慘的人,我只是第二,因為我有媽媽,可是你連媽媽都沒有」。


財洙覺得女人是因為自己沒有媽媽,所以過的悽慘無比,而自己起碼還有個拋棄自己的媽媽,她還活著,自己也曾見過她,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執著,他才努力地養活自己。


也許是因為自己沒有媽媽,不忍心財洙也像自己一樣連母愛都沒體會過就冰冷地長大,「媽媽」真的像極了媽媽,帶著兒子去遊樂場玩、打扮體貼美麗地出現在「兒子」學校的歌唱表演上、把兒子放在超市手推車上,推著他一起購物買菜、陪他一起睡覺······



得知自己患癌,她人生第一次真誠又崩潰地求著醫生救她:「醫生,我以後再也不撒謊了,現在有一個人真的很需要我,我想再活一年,哪怕六個月也行啊,只要能活我什麼都願意」,但醫生也無力回天。


認清了自己真的時日無多時,她整顆心不在自己治病身上,而是擔心「兒子」以後怎麼辦?於是,她開始一遍又一遍地教兒子炒他愛吃的年糕,給兒子買了一堆的「偏大」可以穿很久的衣服、心疼地罵兒子亂花錢給她買治糖尿病的保健藥······



臨死前,媽媽乞求覬覦了她很久的鄰居猥瑣男:「萬一我走了,我們財洙以後······要是那個混蛋再打他,你要阻止他,不要讓他再打我可憐的財洙了,可以嗎?拜託你了」。


就這樣,猥瑣男不忍心轉身離開了,可她嘴裡還不停地說著那句:「我可憐的財洙」,就這樣,喊著「財洙」名字的她在寒冷的雪夜地離開了人世。


父親因為刑事案件被逮捕入獄,從監獄探監出來的財洙奔跑在櫻花樹下,穿著「媽媽」給他買的衣服,拿著「媽媽」改寫新人生的童話書,對著天空幸福地微笑著,似乎,那是他在向天堂的「媽媽」保證:「媽媽,我會努力生活,快樂地活著······」



母愛偉大,或許就偉大在這力量不會隨著人消失而褪色,母子間的愛只要存在過就不會被忘記,「媽媽」雖然只短暫地出現在財洙十歲這一年的幾個月,可是,卻真真正正地讓他感受了只有母親才能給的愛和關懷,瑣碎的生活小事是「母親」留下的回憶,內心踏實的溫暖是他往後追求人生幸福的源泉。


也許母親給的家不是最溫馨的,也許母親給的物質不是最好的,也許母親不是最溫柔的,但她的存在對你來說永遠是最好的!


—完—

相關焦點

  • 他出生顯赫、顏值逆天,本應該是王子,卻偏偏去做孤獨騎士
    ……中國馬術第一人爺爺是毛澤東親口稱讚的,「孤膽英雄」。奶奶是戰地醫生。華天和母親爸爸是中國首家私營航空,——大眾航空的創始人。雖然賽中落馬,沒有到達終點,但依然被載中國奧運入史冊。因為那是歷史上中國運動員,第一次參與奧運會馬術比賽,也是第一次涵蓋奧運會28個大項。
  • 《以家人之名》:不是每個生下孩子的女人,都有資格做母親
    本劇向觀眾傳達了罕見的主題:「沒有血緣關係也能是家人,真摯地陪伴不曾囿於歲月,溫暖包裹著成長的路。」誠然,劇中對女性角色的塑造有點過於刻薄,凌霄的媽媽、子秋的媽媽都相繼狠心棄兒子遠去。 一、為人母親,請尊重孩子的出生權 劇中的三個孩子,相繼失去母親。 李尖尖,她的媽媽因生二胎發生意外離世。
  • 馬伊琍談女性價值:子宮是女人自己的,誰也沒資格逼我們做母親
    人們對馬伊琍最深的印象可能不是她的作品,而是她的婚姻。在馬伊琍與文章的那段婚姻裡,她用實際行動給婚姻裡被辜負的女人上了一課,告訴女人該如何在讓男人付出代價的同時保護好自己。馬伊琍和文章告別後,文章的事業遭到了重創,一蹶不振,馬伊琍的事業越做越大,贏得了人們讚許的眼光。
  • 遙遠的救世主,天道中的三個女人,她做老婆最合適
    沒有大火也好,畢竟真理還是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那些年正是國家改制,想想多少老闆受到丁元英的啟發後尋找著道的規律,在商場上獲得了或多或少的成就。這部電視劇或者是這本書不同於一般言情和虛幻類小說,字裡行間充斥著心理學,社會學等理論,很多可以值得反覆推敲甚至是進行一場辯論賽也不為過。但是難能可貴的是,這一部充斥著商戰,劫富濟貧的大道的劇情中,作者也帶來了具有代表意義的三位女性,耐人尋味。
  • 有一種女人,永遠不配做母親——電影《無人知曉》
    到目前為止,這是坎城電影史上最年輕的一個影帝,同時也是日本唯一一個坎城影帝。《無人知曉》改編自日本東京一個真實事件——西巢鴨棄嬰,真實的案件過於沉重。一個女人在1968年到1986年期間相繼與多位情人發生關係,一共生下五個孩子。次男一歲時死於家中,被女人藏屍在柜子裡。其餘孩子,除了長子以外都是"黑孩子",沒有戶口,無人知曉。而女人,也被這些情人接連拋棄。1987年秋天,女人帶著四個孩子搬到了西巢鴨的一間公寓裡。她隱瞞了其他幾個孩子的存在,告訴房東自己僅有長子一個孩子。半年後女人留下一些錢,拋下孩子去了大阪。
  • 為什麼說女人當了媽媽以後就沒有退路了?
    為什麼說女人當了媽媽以後就沒有退路了?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職業,也是世上最愛我們的女人!我的母親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女人,我所有的一切都歸功於我的母親,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都歸功於我從她那兒得到的德、智、體的教育。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歸功於我天使般的母親。
  • 伊能靜的一句「沒資格放縱」,讓我決心做一個自律的媽媽
    》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雖然跟婆婆的年齡差不大,但是從外表,談吐和社會觀念等方面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怎麼看都不像已經52歲。她在自己的隔離日記中說:「等到米粒30歲的時候,我80歲了,別人是奶奶,我是媽媽,我是沒有資格放縱自己的,我不是那種年輕媽媽,就像我跟我兒子,他青春期了,我還可以陪他去旅行,跟他到處玩,可是米粒那時我80歲了,所以為了讓她在那個時候還可以看到健康的我,我現在只能很節制的去照顧好我的身體。」
  • 媽媽和女兒一起看A片合適嗎?
    除了我白天去上班,其他時間女兒基本和我在一起,加上她爸忙著開公司,天天在外奔波,很少能和她溝通什麼,跟父親的關係也挺僵的。另外,我發現她的手機通訊錄,微信好友,扣扣什麼的可以說沒有一個男性朋友,而且和她逛街,她總是盯著美女看,幾乎不看男孩子,我實在有些納悶她的交友圈子和性取向,真怕她是個女同。
  • 《親愛的自己》張芝芝:作成女人最慘的樣子,只因她做了這兩個字
    就說張芝芝討好那些精英圈子的家長,可她也是為了女兒,劉洋抱怨她的時候,她可以站出來維護自己,告知劉洋沒有資格埋怨她。她是在這方面做得不對,但,劉洋對她只有反感和不耐,並沒有體會到她為女兒付出的不易。婆婆逼著張芝芝喝藥,她雖然不情不願,但,她最終還是一次次妥協。
  • 《花千骨》白子畫的十一個稱謂,一個小骨最愛,一個暴露白子畫
    娛樂昨天梅子姐向大家介紹了楚喬的十多個稱謂,今天我們來看看《花千骨》中男主人公的稱謂,梅子姐敢打包票,你們有些絕對沒注意過,不信就一起來看看吧!白子畫稱謂第一個稱謂是白子畫,這是我們男主人公的本名,非常的好聽,很有詩意,不過劇中並沒有交代這個稱謂的來源,也不知是誰想出的這麼好聽的一個名字,很有才情哦!子畫
  • 流金歲月:戴茵的人生是自由的,可她偏偏選擇了最難走的一條路
    電視劇《流金歲月》裡,活得最沒有的底氣的就是蔣南孫的媽媽戴茵。看似她嫁了好人家,每天光鮮亮麗,不做飯不做家務,天天打麻將。但是,她生活的並不幸福,甚至連離婚的勇氣都沒有。戴茜的婚姻不幸,特灑脫,直接離婚。反觀她的姐姐戴茵,婆婆重男輕女,看不上她只生了一個女兒,老公是個敗家子,只知道賭。在這樣一個家庭忍辱負重幾十年,她應該離婚的。
  • 電影《春潮》:有些愛,比死冷
    如果說線上觀影帶走了視聽享受,所幸,《春潮》這部電影並沒有讓大眾失望。這部電影的海報上印著一句話:&34;這句話很簡短,卻很深刻。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對一個人是巨大的。有些人一生都在回憶童年,可有些人一生都在對童年作出補償。
  • 《喜福會》-最適合和媽媽一起看的電影
    這個訂閱號的女性訂閱者數量巨大,所以今天想來介紹一部非常適合女兒和媽媽一起看的電影,《喜福會》。 這是一部由美國華人女性導演王穎指導的根據華裔女作家譚恩美同名作品改編的電影,一部女性寫給女性的電影。這一部電影,四個家庭,三代女性的故事,其實濃縮了許許多多中國的女性---女兒,母親和外婆的故事。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可以從中看到自己,母親,和祖輩的女性。
  • 譚松韻新劇《以家人之名》:陳婷,你這樣的女人也配做母親?
    所以當媽媽再一次把他們反鎖在家裡時,他又稱職的給妹妹剝起了核桃。可誰知從此核桃卻成了他一生的陰影。云云在吃核桃的時候不小心被卡住了,凌霄急忙跑去開門想要找人求助,才想起來門已經被媽媽從外面反鎖了。他知道媽媽只是把鎖掛在門栓上,並沒有鎖上,只要能把鎖拿下來就可以開門。於是他迅速來到窗戶邊打碎了玻璃,可伸手時他才發現自己的手根本夠不著門框。
  • 周星馳背後的女人, 比他所有電影都精彩
    有一次,夫妻倆帶著兒子外出,小小的星仔被玩具吸引,便哭鬧著要求父母買給自己。母親當然反對,畢竟和吃穿用度相比,玩具是不必要的支出。父親卻表示:算了算了,就買給他了。夫妻倆意見不合,又因此而大吵一架。而始作俑者小星仔,也免不了被一頓胖揍。
  • 周星馳背後的女人,比他所有電影都精彩!
    從記事起,生活就打著「艱難」的烙印,父母吵鬧成最典型的貧賤夫妻,豉油撈飯就是人間最盛大的美味……可即便如此,凌寶兒依然保持著舊文人式的驕傲與純淨。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三個孩子的名字中窺見些蛛絲馬跡。周文姬、周星馳、周星霞。
  • 《媽媽是超人》裡,她才是最強大的女人
    然而,這一集我卻被黃聖依的兒子安迪感動了。 當安迪站在「炫耀媽媽大舞臺」上,從羞澀到敞開心扉,再到如數家珍的展示出媽媽的所有亮點,最後發自內心的表達了對媽媽的愛…… 你很難想像這個過程裡發生了什麼,作為母親的黃聖依又做了哪些了不起的努力。要知道,節目開始的時候,安迪對媽媽的排斥是非常強烈的。
  • 看到這部電影裡的三位母親,我更不想生孩子了
    本以為她是一個刀槍不入、全副武裝的女人,可成為一個母親後,讓李捷失去所有鎧甲。可她的犧牲和付出被視作理所當然,「沒有收入」本是她巨大犧牲的結果,卻在婚姻法中判定她是否有能力獨立撫養孩子時,被當做原罪。在庭外,她上前質問幫她老公打官司的李捷,顯得既可笑又可憐:"你也是個女人,這些話你怎麼說得出口。"李捷則冷冷地說:"你想多了。碰巧我的委託人,是你的前夫。盡力打贏這場官司,是我的工作,僅此而已。"
  • 「超人媽媽3」裡面,她才是最強大的女人!
    當安迪站在「炫耀媽媽大舞臺」上,從羞澀到敞開心扉,再到如數家珍的展示出媽媽的所有亮點,最後發自內心的表達了對媽媽的愛…… 你很難想像這個過程裡發生了什麼,作為母親的黃聖依又做了哪些了不起的努力。要知道,節目開始的時候,安迪對媽媽的排斥是非常強烈的。 1 .
  • 《十一羅漢》:十一個團隊成員的華麗出場
    第二版超過第一版,除了大牌雲集外,有些地方確實可圈可點。哪些大牌?喬治·克魯尼,《地心引力》《逃離德黑蘭》與他關係親密;布拉德·皮特,無數部片子,《秋日燃情》是我的最愛;馬特·達蒙,近些年火得燃起;朱莉亞·羅伯茨,《美食·祈禱·愛》那個尋找自我的女人;卡西·阿弗萊克,《海邊的曼徹斯特》男主角;唐·錢德爾,多部《復仇者聯盟》跟他相關……這些人物這些影片都與奧斯卡有親近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