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方家——朱木通經方醫案

2021-03-02 中醫學苑

《朱木通經方醫案---中醫臨床廿五年》是難得一見的地道的中醫醫案專著,名副其實,貨真價實。

朱木通又名朱芾亭(1904--1977),號虛秋,臺灣嘉義人,出身金飾業家庭。


朱木通先生是純粹的中國文人

先生的次女朱佩蘭女士是這樣形容父親的:「我的父親是個自視頗高的人,不甘心繼承金飾業,一心追求詩書棋畫的世界,終日沉迷於詩繪畫作,流連於大陸江南的明媚風光,把父母和子女的擔子全部推給母親一人身上,在當時是個被視為不務正業的人。」據其嫡孫女朱侃如回憶:「他力爭上遊,不但自學成為集詩、書、畫於一身的文人,更靠著自己的藝術成就結交了嘉義的上流社會。他浪蕩不羈,後來更賣掉了金飾店遠走上海蘇杭,遊歷江南名勝寫生,拿自己的作品向國畫大師劉海粟大師等人請益。可惜這趟江南行的寫生薄後來因祝融之災而遭燒毀,只能從朱芾亭的詩句中找到痕跡『半年鴻爪印江南,名勝全憑彩筆探。收拾六朝歸畫本,杏花春雨卷中酣。』」朱木通先生的繪畫作品先後入選過六屆臺展、一屆府展以及光復後的一屆省展,後來研究者認為先生入選臺展的作品:「描繪鄉間竹林人家,可說是對臺灣風土寫生的成功作品,甚至是1970年代臺灣鄉土追求的先驅。」先生自十五歲始就開始加入詩社學習作詩,後一直活躍於嘉義詩壇,後人將其詩作出版,名為《雨聲草堂吟草》。先生除長於詩畫外,還精於書法,臺灣著名書畫大師和教育家林玉山先生這樣評價:「兄之書法傾慕襄陽米家,所臨運筆瀟灑,有韻有神,頗有造詣,晚年大有接近米法之妙。」另一位臺灣畫壇前輩黃鷗波也說:「朱芾亭是一位玩世不恭的高人,他聰敏過人,有多方面的才智,他能詩善畫,書法也相當脫俗瀟灑。」我以為更能體現先生中國文人特質的,是以下史實,據其次女朱佩蘭女士回憶:「父親有個謙虛的筆名,叫做『芾亭』。其實父親一身傲骨,除非真正懂得欣賞的人,否則不輕易送人字畫。而在生活上,父親也是絕不屈服或妥協。記得我小學一二年級時,那時父親經營的印刷廠在當地是屈指可數的印刷廠之一,主要的經營對象是糖廠和學校等公家機關,而當時的公家機關都是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下。戰爭末期,許多本省人被迫改換日本式的姓名。因為改了姓名好沒有改姓名的,糧食的配給量不同,其他方面的待遇也不一樣。改了姓名的好像高人一等似的。我看到同年齡的小朋友叫綾子、淑子、菊子等,而且過年過節穿著七彩繽紛、顏色鮮豔的垂長袖和服,總是很羨慕,但父親絕對堅持不改姓名,他說那是拋棄祖先的行為,儘管生意大受影響也在所不惜。我還記得父親恐嚇我說,假使我想改姓名,就把我改成『山中豬子』,嚇的我再也不敢盼望叫做什麼『子』了。而在推行日語家庭的時候,父親常抽空教我漢字,『人之初,性本善』就是那時候背出來的。」這種傲骨難得,真是難得!


朱木通先生是地道的中醫經方大師

先生除了擅長詩、書、畫外,還有就是精通醫聖張仲景的學問,是純粹的中醫臨床大家。先生在自序中說:「以一書生於業餘從事《傷寒論》之研究凡幾十餘星霜,區區末技,初僅施於家居而無意於問世;更不敢望於如范文正公之初衷也。」1947年有感於日本漢方興起而奮然投身市井,先後經過六次考試克服了在《憲法》和《三民主義》等政治科目記憶上的障礙終於1967年以63歲高齡獲得中醫師執照。自從投身中醫事業以來,先生活躍於當時的臺灣省中醫界,加入了當時的日本漢方醫學會,還在當時臺灣省著名的醫學雜誌如《中國醫藥》、《中西醫藥新聞》、《革新中醫》多次發表學術和臨床經驗論文,其中發表在《中國醫藥》雜誌第七卷第五期的《關於中醫學現代化》一文被當時的臺中私立求真函授學校收入教材。先生還著有《高血壓症自己治療法》、《我的中醫療法心得》和《中醫臨床廿五年》等書,去世後仍留有許多有待整理和刊行的珍貴醫案和藥帖。先生一生勤於臨床實踐,正如先生在自序中所說「與患者共朝夕,與藥囊共甘苦,兢兢業業,臨深履薄者轉瞬廿五年矣。」先生是一位學驗俱豐的真正的中醫大家。先生治學從《傷寒論》和《金匱要略》而始,對仲景學問造詣頗深,推崇經典,旁採各家之長,對日本漢方醫學精華和後世時方的經驗兼收並蓄,自成一家,正如先生在本書中自謙地說:「因為我平素偏重《金匱》及《傷寒論》,對於此二書以外的醫書自然疏忽,因此,當事到危急,則不得不求諸臨床醫書。」(見本書「狹心症?心臟血管神經症?」一案之按語),讀者可以在本書中發現先生每臨床雖首重經方,但是也絕不排斥行之有效的時方,並對一些著名時方十分推崇。先生認為中醫臨床診治疾病必須依據四診為基礎,而在四診之中特別注重問診,問不厭其詳;重視體質對疾病發生、生展和轉歸的影響,辨證論治以體質為先,臨證首察體質,書中每一醫案都對此有詳細記錄,十分難得;先生強調辨證與論治必須統一才能提高臨床療效,在西醫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的年代不拘病名,堅持實踐方證辨證,有是證用是方,不僅有力證明了古方可以今用、經方仍然效如桴鼓,而且還大大擴展了古方的施治範圍,其實書中每個醫案以及諸多按語都對此做了十分精彩的論述,對我們後人研究中醫學問極具啟發性,值得我們細細琢磨。還有,先生此書絕大多數醫案忠實地記錄了治療的全過程,效與不效都記錄在案,真實可信,值得效法。

此次整理此書,是根據臺灣林白出版社1973年版本進行的,主要是將繁體字轉換為簡體字,還根據大陸的習慣對部分病名、藥物名稱等名詞進行了調整,改正了一些微小的錯誤,除此之外,我沒做任何多餘的工作。

在此,我要感謝學苑出版社的陳輝先生大力支持,感謝高振英先生的通讀審稿,也感謝我家人的理解和寬容,使我在某一期間可以全力以赴來做這件有意義的事情。

朱 俊 於廣西桂林

2014年11月9日

--

學苑出版社部分經方類圖書書目


《經方實驗錄》(增訂) 曹穎甫 著

《傷寒論113方臨床使用經驗》 李翰卿 著

《臨床應用漢方處方解說》矢道數明 著

《經方化裁》 李文瑞 編著

《經方躬行錄》 閆雲科 著

《經方治病經驗錄》劉含堂編著

《經方世界》 張再良 編著

《經方異病同治》 瞿嶽雲 編著

《用方臨證指要》 王付 編著

《經方藥對》 王付 編著

《經方雜談》 姜宗瑞編著

《方證學習精義》 趙俊欣 著

《經方活用心法》毛進軍 編著

《國醫大師經方驗案精選》楊建宇等 主編

學苑出版社中醫火神派系列圖書

宗聖人之典,創一派新法

中醫火神派三書

《醫理真傳•醫法圓通•傷寒恆論》【清】鄭欽安著 19.00元 (合刊)

《醫理真傳》 【清】鄭欽安著 10.00元 (單行本)

《醫法圓通》 【清】鄭欽安著 10.00元 (單行本)

《傷寒恆論》 【清】鄭欽安著 10.00元 (單行本)

火神派醫家醫著系列叢書

《範中林六經辨證醫案選》 範中林 著 18.00元

《舉罕集——火神派臨證經驗擷錄》周即生著 楊啟富編注向天清 整理 14.00元

《周定奪醫案醫話選編》 周定奪 原著劉世峰 整理 28.00元

《姜附劑臨證經驗談》 傅文錄 編著 21.00元

《火神派學習與臨證實踐》 傅文錄 編著 28.00元

《火神派方藥臨證指要》 傅文錄 編著 28.00元

《火神派當代醫家驗案集》 傅文錄編著 15.00元

扶陽學派傳承與臨床應用叢書

總主編:孫永章 楊建宇

扶陽經方臨證精要 18.00

扶陽中藥臨證應用 20.00

扶陽療法臨證輯要 17.00

扶陽名家治驗良方 25.00

扶陽名家醫案評析 30.00

扶陽食療法要 20.00

扶陽食療效驗良方25.00

-

如需購書請登錄

學苑網站www.book001.com查學苑網店。

直接致電010-67601101學苑讀者服務部

學苑微店http://wd.koudai.com/s/168754906?wfr=qfriend

喜歡「中醫學苑」今天的內容,請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推薦給你的朋友。

熱愛中醫、關注學苑的朋友,請加入「中醫學苑」,了解更多學苑中醫圖書信息。可選用如下兩種方法:

請在微信「添加好友」→→「搜索公眾帳號」裡查找「xyzych1988」也可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微信「中醫學苑」

或者點擊本文右上角按鈕後,選擇「查看官方帳號」→→「關注」


熱愛中醫、關注健康的朋友,也可以掃描下面的二維碼,關注公眾微信「最美中國方」(微信號:zuimeizgf),立享更多中醫精粹、名家體悟、原創作品。

相關焦點

  • 經方家中,你最佩服的是哪個各家經方
    曹氏之對經方感興趣,並矢志研究經方,從《經方實驗錄》的原序中可以歸納出其原因有二:其一,其父病洞洩寒中,病危之際愈於附子理中;其二,曹本人赴試金陵,重病之時愈於桂枝白虎。經自己切身體會,他不得不感嘆「仲景方治,果足脫人於險也」 ,故「益信經方」。他38歲時,系統地學習了《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並開始獨立行醫。
  • 近代經方第一人,51歲才出名!
    曹穎甫先生耀眼的一生中,著作頗多,但尤以《傷寒發微》《金匱發微》《經方實驗錄》和《曹穎甫醫案》,彰顯曹氏一代學術風範。《傷寒發微》是曹穎甫先生40餘年對《傷寒雜病論》探索的心得,論述密切臨床,精湛允當,曹穎甫先生注釋《傷寒論》一洗空泛之浮論,專務實學,考據精詳。凡無字之處必反覆探討,一再解釋,而仲景之不出方治者,綜而核對,甚為周密,提出方治,以啟示後來。
  • 臺灣「經方奇人」張步桃治療心得,每天門診400人的經驗分享
    臺灣經方奇人,每天門診三四百人,研究應用傷寒論經方幾十年,自己說手抄傷寒雜病論之前2000多遍,對經方條文熟悉到倒背如流。導讀:"我個人研究《傷寒》、《金匱》,差不多30多年了。我的《傷寒論》念了大概有5000遍吧!所以我出門在外是很少帶資料的,給我什麼題目,我就講什麼題目。
  • 胡希恕經方故事十四則
    作者/胡希恕⊙ 編輯/王超導讀:非常感恩《胡希恕醫案醫話》的編者能在胡老長篇的講座中,提取出這些簡短、有趣又含義豐富的經方故事,它們是那樣地富有生命力,可以讓我看了又看。編者(原書編者,下同)按:在《經方傳真:胡希恕經方理論與實踐》《胡希恕病位類方解》中對此總結道:「本條(《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第5條)的裡水,是就病水的原因說的,也即相對於風氣相擊的風水說的。風水可說是外因,此由於小便不利為內因,故以裡水別之。有的注家改皮水,值得考證研究。
  • 當今經方界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
    偶讀此文,作者將當今經方大家的特點娓娓道來,頗有江湖味道。 真正的經方家都是很有個性的,因此就會形成一些特色鮮明的流派,近代以來,經方流派眾多。 在說「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之前,先說說那些身懷絕技,但因種種原因未能開宗立派的大師們。
  • 經方的治病原理
    經方扶陽派將這種生命的能量稱之為陽氣,即生命力。疾病則是生命體內部結構和功能的無序化。無論是治療外感發熱還是內傷雜病,經方扶陽法都是立足在恢復機體能量代謝的基本面上,在治療上不斷的調整能量代謝,使不足的補充上來,祛除引起能量過度消耗的因素,從而恢復機體的自愈之機,即扶陽氣,助氣化。
  • 傳承中醫文化,弘揚國粹經方——遼寧省胡希恕經方醫學傳承基地成立...
    10月31日,由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主辦、我院中醫科承辦的「遼寧省胡希恕經方醫學傳承基地成立大會」在瀋陽召開。遼寧省衛生健康委中醫綜合服務處處長張宏邈、我院黨委副書記楊娉婷出席大會。胡希恕出生於瀋陽市,是我國近代著名中醫經方臨床家、教育家,深諳傷寒精髓學說,倡導六經辨證,指出方證是辨證的尖端,對國內外中醫界有著重要的影響力。遼寧省胡希恕經方醫學傳承基地在我院的成立,對胡希恕經方學術思想在遼寧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經方,不可能是中醫!」你錯了!世人對經方中醫的誤解何時才能解開.....
    但是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純正的經方中醫目前在中醫界還處於劣勢。 這裡必須強調一下。 純正的經方中醫,不僅區別於學院派、時方派,還有一個關鍵點是只用經方藥,不用時方,不搞那些所謂的經時結合,而且堅持原方量一兩15克。
  • 黃煌經方深圳平樂工作室揭牌!
    深圳平樂醫院此次與黃煌教授合作主要為推動經方理論、經方臨床實踐經驗的運用,讓經方醫學及經方文化服務基層、服務群眾。黃煌教授團隊將通過示教、帶教等方式為坪山區中醫院培養中醫後備力量;另外,通過對經方的研究,可以帶動科研,進一步在臨床上去應用去推廣。揭牌儀式後,黃煌教授圍繞經方進行了授課。
  • 全國著名經方大師王付教授在經方班精講藜蘆及其十八反配伍組方的若干首要問題
    > 大事記之一2016年9月河南經方醫藥研究院正式成立河南經方醫藥研究院擁有全國一流的經方中醫門診擁有全國一流的經方教研基地 全國著名經方大師王付教授/主任中醫師創辦河南經方醫藥研究院中醫診運用經方辨治各科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及疫病,臨床療效深受病人廣泛好評,診治病人來自全國各地(包括港澳臺)及世界各地
  • 南京中醫藥大學成立國際經方學院
    不過,近幾十年來我國經方人才後繼乏人,經方的普及推廣萎縮,經方在中醫臨床使用的比例日益下降,大大影響了中醫的臨床效果,也制約了中醫學術的發展。&nbsp&nbsp&nbsp&nbsp國際經方學院作為南京中醫藥大學的辦學特區,在成立後將大力開展國際教育、繼續教育、全日制教育等不同層次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同時將開展經方醫學知識與技術的普及推廣,讓經方進入社區、進入家庭,還方與民,藏方於民,最終達到經方惠民的目標。
  • 經方瑰寶 薪火相傳丨第七屆西部經方論壇在西安中醫腦病醫院圓滿舉行
    走進經方裡的中醫智慧 西部經方論壇作為立足西部、輻射全國的廣大醫務工作者學習交流經方的學術平臺,始終致力於推動中醫藥瑰寶傳承,深化對經方的認識、應用與研究,在臨床中切實做到經方惠民。
  • 見證經方傳承與發展,分享臨床驗案與感悟丨第三屆全國經方實戰論壇...
    見證經方傳承與發展,分享臨床驗案與感悟丨第三屆全國經方實戰論壇隆重召開 2020-12-02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方大師嶽美中:古方子,除脾溼,軟硬兼施!請用心學習
    別著急,你先來聽我給你講一張經典的醫案。 話說,有這麼一個患者,男,患有慢性胃炎。什麼症狀呢?就是常年以來,只要吃完飯,肯定會噯氣,而且噯氣的味道特別臭。別說其他人受不了,連他自己都受不了。與此同時,胃脹不已。患者自己說,他的胃仿佛就是個垃圾桶,吃下去的東西,根本不吸收,全都存在那裡「腐爛」了。
  • 經方派PK時方派,誰主沉浮!冷眼看「倪海廈」!
    其實,效哥想說一句,經方派和時方派兩派的目的都是為了「治病救人」,就不要再爭了,你再是經方派,買房子開發商也不給你打折,意義又何在呢?就如同充飢,你願意吃大米,我願意吃麵條,都能吃飽,經方也好,時方也罷,充其量不過是一種「救死扶傷」的工具,抓住老鼠才是好貓,不管你是仲景的家的貓,還是趙閔堂家的貓?
  • 學習經方的體會—經方治癒產後遺尿
    單位:北京三空間杏林隆源中醫經方工作室      近些年來在經方家馮世綸先生身邊跟診
  • 中醫兩大流派,經方派,時方派
    醫家常以「效如桴鼓」來形容經方的療效,但為什麼經方的普及不盡如人意?雖然柯琴說「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門人人可入」,但是大部分中醫開方用藥,都是用時方,或者是用時方的理論體系來用經方,從老師到學生都知道經方好,但是一開方就是時方,這是為什麼呢?
  • 中醫療效的活水源頭 經方
    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現在中醫的療效在逐漸下降,不會用或不善於應用經方辨證論治的中醫大有人在,而泛用時方甚或盲目地按照西醫理論來套用中藥的醫生也不少見。  為何會形成如此局面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總的根源就在於我們普遍存在著忽視中醫經典理論,如《內經》、《傷寒雜病論》、《難經》、《神農本草經》,特別是《傷寒雜病論》的學習和應用。因為只有經典理論和經方,才是中醫療效的源頭和根本。
  • 我用經方治癌症
    中專畢業留校以後,我經過四年的努力,考上了南京中醫藥學院傷寒專業研究生,在三年攻讀傷寒專業學位期間,我覺得《傷寒論》的重點和精華在經方,所以我當時寫了近三千張卡片,主體就是「經方各科臨床新用」。  1988年畢業以後分配到第四軍醫大學,1992年我就出版了第一本書《經方各科臨床新用與探索》。
  • 第七屆西部經方論壇在西安圓滿舉行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 通訊員 卓坤利 楊萃萃  記者  李佳 宋雨  )12月19日-20日,由陝西省中醫藥管理局 、 陝西省中醫藥學會主辦 , 西安中醫腦病醫院 、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 、 宋虎傑名中醫工作室和孫萬森名中醫工作室聯合承辦的第七屆西部經方論壇 在西安中醫腦病醫院圓滿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