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木通經方醫案---中醫臨床廿五年》是難得一見的地道的中醫醫案專著,名副其實,貨真價實。
朱木通又名朱芾亭(1904--1977),號虛秋,臺灣嘉義人,出身金飾業家庭。
朱木通先生是純粹的中國文人
先生的次女朱佩蘭女士是這樣形容父親的:「我的父親是個自視頗高的人,不甘心繼承金飾業,一心追求詩書棋畫的世界,終日沉迷於詩繪畫作,流連於大陸江南的明媚風光,把父母和子女的擔子全部推給母親一人身上,在當時是個被視為不務正業的人。」據其嫡孫女朱侃如回憶:「他力爭上遊,不但自學成為集詩、書、畫於一身的文人,更靠著自己的藝術成就結交了嘉義的上流社會。他浪蕩不羈,後來更賣掉了金飾店遠走上海蘇杭,遊歷江南名勝寫生,拿自己的作品向國畫大師劉海粟大師等人請益。可惜這趟江南行的寫生薄後來因祝融之災而遭燒毀,只能從朱芾亭的詩句中找到痕跡『半年鴻爪印江南,名勝全憑彩筆探。收拾六朝歸畫本,杏花春雨卷中酣。』」朱木通先生的繪畫作品先後入選過六屆臺展、一屆府展以及光復後的一屆省展,後來研究者認為先生入選臺展的作品:「描繪鄉間竹林人家,可說是對臺灣風土寫生的成功作品,甚至是1970年代臺灣鄉土追求的先驅。」先生自十五歲始就開始加入詩社學習作詩,後一直活躍於嘉義詩壇,後人將其詩作出版,名為《雨聲草堂吟草》。先生除長於詩畫外,還精於書法,臺灣著名書畫大師和教育家林玉山先生這樣評價:「兄之書法傾慕襄陽米家,所臨運筆瀟灑,有韻有神,頗有造詣,晚年大有接近米法之妙。」另一位臺灣畫壇前輩黃鷗波也說:「朱芾亭是一位玩世不恭的高人,他聰敏過人,有多方面的才智,他能詩善畫,書法也相當脫俗瀟灑。」我以為更能體現先生中國文人特質的,是以下史實,據其次女朱佩蘭女士回憶:「父親有個謙虛的筆名,叫做『芾亭』。其實父親一身傲骨,除非真正懂得欣賞的人,否則不輕易送人字畫。而在生活上,父親也是絕不屈服或妥協。記得我小學一二年級時,那時父親經營的印刷廠在當地是屈指可數的印刷廠之一,主要的經營對象是糖廠和學校等公家機關,而當時的公家機關都是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下。戰爭末期,許多本省人被迫改換日本式的姓名。因為改了姓名好沒有改姓名的,糧食的配給量不同,其他方面的待遇也不一樣。改了姓名的好像高人一等似的。我看到同年齡的小朋友叫綾子、淑子、菊子等,而且過年過節穿著七彩繽紛、顏色鮮豔的垂長袖和服,總是很羨慕,但父親絕對堅持不改姓名,他說那是拋棄祖先的行為,儘管生意大受影響也在所不惜。我還記得父親恐嚇我說,假使我想改姓名,就把我改成『山中豬子』,嚇的我再也不敢盼望叫做什麼『子』了。而在推行日語家庭的時候,父親常抽空教我漢字,『人之初,性本善』就是那時候背出來的。」這種傲骨難得,真是難得!
朱木通先生是地道的中醫經方大師
先生除了擅長詩、書、畫外,還有就是精通醫聖張仲景的學問,是純粹的中醫臨床大家。先生在自序中說:「以一書生於業餘從事《傷寒論》之研究凡幾十餘星霜,區區末技,初僅施於家居而無意於問世;更不敢望於如范文正公之初衷也。」1947年有感於日本漢方興起而奮然投身市井,先後經過六次考試克服了在《憲法》和《三民主義》等政治科目記憶上的障礙終於1967年以63歲高齡獲得中醫師執照。自從投身中醫事業以來,先生活躍於當時的臺灣省中醫界,加入了當時的日本漢方醫學會,還在當時臺灣省著名的醫學雜誌如《中國醫藥》、《中西醫藥新聞》、《革新中醫》多次發表學術和臨床經驗論文,其中發表在《中國醫藥》雜誌第七卷第五期的《關於中醫學現代化》一文被當時的臺中私立求真函授學校收入教材。先生還著有《高血壓症自己治療法》、《我的中醫療法心得》和《中醫臨床廿五年》等書,去世後仍留有許多有待整理和刊行的珍貴醫案和藥帖。先生一生勤於臨床實踐,正如先生在自序中所說「與患者共朝夕,與藥囊共甘苦,兢兢業業,臨深履薄者轉瞬廿五年矣。」先生是一位學驗俱豐的真正的中醫大家。先生治學從《傷寒論》和《金匱要略》而始,對仲景學問造詣頗深,推崇經典,旁採各家之長,對日本漢方醫學精華和後世時方的經驗兼收並蓄,自成一家,正如先生在本書中自謙地說:「因為我平素偏重《金匱》及《傷寒論》,對於此二書以外的醫書自然疏忽,因此,當事到危急,則不得不求諸臨床醫書。」(見本書「狹心症?心臟血管神經症?」一案之按語),讀者可以在本書中發現先生每臨床雖首重經方,但是也絕不排斥行之有效的時方,並對一些著名時方十分推崇。先生認為中醫臨床診治疾病必須依據四診為基礎,而在四診之中特別注重問診,問不厭其詳;重視體質對疾病發生、生展和轉歸的影響,辨證論治以體質為先,臨證首察體質,書中每一醫案都對此有詳細記錄,十分難得;先生強調辨證與論治必須統一才能提高臨床療效,在西醫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的年代不拘病名,堅持實踐方證辨證,有是證用是方,不僅有力證明了古方可以今用、經方仍然效如桴鼓,而且還大大擴展了古方的施治範圍,其實書中每個醫案以及諸多按語都對此做了十分精彩的論述,對我們後人研究中醫學問極具啟發性,值得我們細細琢磨。還有,先生此書絕大多數醫案忠實地記錄了治療的全過程,效與不效都記錄在案,真實可信,值得效法。
此次整理此書,是根據臺灣林白出版社1973年版本進行的,主要是將繁體字轉換為簡體字,還根據大陸的習慣對部分病名、藥物名稱等名詞進行了調整,改正了一些微小的錯誤,除此之外,我沒做任何多餘的工作。
在此,我要感謝學苑出版社的陳輝先生大力支持,感謝高振英先生的通讀審稿,也感謝我家人的理解和寬容,使我在某一期間可以全力以赴來做這件有意義的事情。
朱 俊 於廣西桂林
2014年11月9日
--
學苑出版社部分經方類圖書書目
《經方實驗錄》(增訂) 曹穎甫 著
《傷寒論113方臨床使用經驗》 李翰卿 著
《臨床應用漢方處方解說》矢道數明 著
《經方化裁》 李文瑞 編著
《經方躬行錄》 閆雲科 著
《經方治病經驗錄》劉含堂編著
《經方世界》 張再良 編著
《經方異病同治》 瞿嶽雲 編著
《用方臨證指要》 王付 編著
《經方藥對》 王付 編著
《經方雜談》 姜宗瑞編著
《方證學習精義》 趙俊欣 著
《經方活用心法》毛進軍 編著
《國醫大師經方驗案精選》楊建宇等 主編
學苑出版社中醫火神派系列圖書
宗聖人之典,創一派新法
中醫火神派三書
《醫理真傳•醫法圓通•傷寒恆論》【清】鄭欽安著 19.00元 (合刊)
《醫理真傳》 【清】鄭欽安著 10.00元 (單行本)
《醫法圓通》 【清】鄭欽安著 10.00元 (單行本)
《傷寒恆論》 【清】鄭欽安著 10.00元 (單行本)
火神派醫家醫著系列叢書
《範中林六經辨證醫案選》 範中林 著 18.00元
《舉罕集——火神派臨證經驗擷錄》周即生著 楊啟富編注向天清 整理 14.00元
《周定奪醫案醫話選編》 周定奪 原著劉世峰 整理 28.00元
《姜附劑臨證經驗談》 傅文錄 編著 21.00元
《火神派學習與臨證實踐》 傅文錄 編著 28.00元
《火神派方藥臨證指要》 傅文錄 編著 28.00元
《火神派當代醫家驗案集》 傅文錄編著 15.00元
扶陽學派傳承與臨床應用叢書
總主編:孫永章 楊建宇
《扶陽經方臨證精要》 18.00元
《扶陽中藥臨證應用》 20.00元
《扶陽療法臨證輯要》 17.00元
《扶陽名家治驗良方》 25.00元
《扶陽名家醫案評析》 30.00元
《扶陽食療法要》 20.00元
《扶陽食療效驗良方》 25.00元
-
如需購書請登錄
學苑網站www.book001.com查學苑網店。
直接致電010-67601101學苑讀者服務部
學苑微店http://wd.koudai.com/s/168754906?wfr=qfriend
喜歡「中醫學苑」今天的內容,請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推薦給你的朋友。
熱愛中醫、關注學苑的朋友,請加入「中醫學苑」,了解更多學苑中醫圖書信息。可選用如下兩種方法:
① 請在微信「添加好友」→→「搜索公眾帳號」裡查找「xyzych1988」也可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微信「中醫學苑」
② 或者點擊本文右上角按鈕後,選擇「查看官方帳號」→→「關注」
熱愛中醫、關注健康的朋友,也可以掃描下面的二維碼,關注公眾微信「最美中國方」(微信號:zuimeizgf),立享更多中醫精粹、名家體悟、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