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了無數信息的本能寺之變:決定織田信長勝負的一戰

2020-12-23 漢宮史海

引言:

1582年(天正10年)6月2日,日本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大事件發生了。這就是「本能寺之變」。明智光秀率領13,000人,突襲了正在京都本能寺投宿的織田信長。意識到無法與明智光秀對抗的織田信長,在寺院中放火自盡。

在本能寺之變中,本能寺也燒於灰燼。明智光秀想要尋找織田信長的遺體,在庭院中卻並沒有見到織田信長的遺體。之后豐臣秀吉在京都山崎擊敗明智光秀,讓他去搜索織田信長的屍體,也同樣一無所獲。同年10月,秀吉在京都的大德寺為織田信長舉行了葬禮,由於沒有遺體,只好命令工人們將新做的等身大的木雕燒了,把木雕的灰燼作為骨灰放入了骨灰盒。

絵《本能寺焼討之図》楊斎延一

在織田信長的時代,新舊完全相反的價值觀覆蓋了社會,兩者激烈地對立著。明智光秀在織田信長看來是叛軍兵,但在室町幕府將軍兵足利義昭看來卻是忠臣。由於織田信長逐漸專權化的政治布局,明智光秀面臨著降職的威脅,與領土被大幅削減的長宗我部元親、面臨政治生命危機的足利義昭。不可動搖的危機意識將三者聯繫在一起,演變成一場前所未有的戰爭局面。

本能寺之變的背景,終結織田信長統一日本的一戰

1582年(天正10年)3月,織田信長攻打甲斐地區,消滅了武田氏,取得了統一天下的勝利,凱旋迴到根據地安土。由於擊破了長年的宿敵,東北的伊達氏、最上氏、魯名氏,關東的後北條氏、佐竹氏等,除了北陸的上杉氏以外,其他主要的大姓氏大家族都向織田信長表示恭順之意,此時的織田信長,可以說幾乎平定了東國。

但是,西國的情況卻大相逕庭,雖然織田信長和九州的大友氏保持著友好的關係,和島津氏也有外交,但卻與西國最大的姓氏家族、位於中國的毛利氏保持著交戰狀態。四國的長曾我部不聽從織田信長的指示,要求織田信長將土佐一國和南阿波二郡以外歸還,由此形成了對立關係。

紙本著色織田信長像(狩野元秀畫、長興寺蔵)

為了實現統一天下的夙願,中國、四國的平定勢在必行,但為此強行討伐當時時合作關係的毛利氏和長曾我部氏是沒有必要的。1577年(天正5年)10月,織田信長命令羽柴秀吉徵伐中國,1582年(天正10年)5月,命令三子信孝作為總將軍兵徵伐四國。

1582年(天正10年)6月的時候,織田信長所重用的家臣率領的軍兵分散在全國各地,以遠徵中國的豐臣秀吉為首,柴田勝家和瀧川一益則率兵遠徵越中、能登和上野區域。當時的京都可以說處於戰鬥力一片空白的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織田信長的得力君臣中,能在近距離內移動支援他方的人只有一人,那就是明智光秀,他在當時於近江、丹波、山城等近畿一帶擁有軍兵事據點。

明智光秀畫像

當明智光秀從織田信長那裡得到了豐臣秀吉在徵伐中國地區時的援助請求時,明智光秀就有了從坂本往京都調動軍兵的合理名義,即使遠徵中的各方諸將在戰場上得知本能寺之變,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到達京都,為明智光秀的本能寺之變創造了絕妙的機會。

本能寺之變的經過與結局,下克上的殘忍變局

1582年(天正10年)5月17日,織田信長收到了備中高松城攻圍中的羽柴秀吉的請求支援的信函,於是命令明智光秀擔任援軍兵的先鋒。由此明智光秀從安土返回作為居城的坂本城,開始了出徵準備。同年6月1日,光秀率領13000名將士從丹波龜山城出徵。

在距離丹波國龜山東側的柴野約1町半(約164m)的軍兵事會議場上,據明智瀧朗的《光秀行狀記》記載,會議的地點在筱村八幡宮。明智光秀、滿、光忠、利三、藤田行政、溝尾茂朝共坐商討戰役,明智光秀在此宣布了謀反,商討如何打敗織田信長,成為天下之主。明智光秀讓這5個人寫了「起誓文」(向神發誓不違背約定的文書),為了防止背叛各自交換了人質。

本能寺之變時間點中織田家臣諸將所行路

在本能寺之變發生之前,織田信長為了支援毛利輝元的屬城中國(岡山縣),進攻高松城的家臣豐臣秀吉而進京,這一天正好落榻於本能寺。因為織田信長為了和朝廷保持距離,並沒有在京都築城。由於命令諸將出軍兵於各地,織田信長本人只帶了100人左右的隨從保護自己,因此這才使明智光秀有了可乘之機。

明智光秀帶領自己的將士們前往京都城,選擇了另一條道路。當時徵討的原本路線時從龜山到西國的道路越過南邊的三草山,但明智光秀命令軍兵:「翻過老之坂,繞山崎向攝津之地進軍兵,半夜讓士兵們用飯,讓馬匹休息。」(《川角太閤記》)為了不讓投奔信長的人洩露秘密,光秀召回家臣天野源右衛門(安田國繼),命令將可疑的人先行斬殺。

楓川亀遊「本能寺夜軍」

明智光秀的軍兵在清晨6點左右包圍了本能寺,所以是典型的「朝奔」(日本戰國時代的著名兵法為夜跑朝奔,旨在清晨或者深夜進行作戰,擊敗敵方。)本能寺是擁有石牆和護城河的城郭寺院,擁有一定的防禦力。明智光秀命令將領指使士兵們將火繩剪至一尺五寸,點火,每5根朝下舉起,包圍本能寺。討伐的時刻就在眼前,即使在這個時刻,還有人不知道要殺的人是織田信長。

本能寺裡的士兵因被包圍而一片混亂,面對從本能寺四面進攻的光秀軍兵,織田信長開始手持弓箭與之對抗。但是過一段時間,弓弦已經用盡了。織田信長接著用長木桿長箭來對抗,中途因為手肘受了傷向御殿中撤退,此時御殿已經被明智光秀用火箭引燃,火勢直逼到信長四周,情況危急。織田信長將自己鎖在御殿深處,從裡面關上門剖腹自殺,結束了49年的生命。這場持續了大約4小時的戰爭戰國時代最後的下克上,最終因織田信長的自殺而閉幕。

本能寺所處的地理位置

只是小小寺廟中的戰鬥,為何持續了4個小時呢?這源於本能寺的構造。當時的本能寺東有西洞院大路,西有油小路,南有市場坊門小路,北有六角通,獨立於東西長140米,南北長270米的廣闊土地上與周圍隔開而建的。並且整座寺廟寬約2 ~ 4米,深約1米的護城河周圍有0.8米的石牆和窯洞等,兼顧了防禦方面的城塞的功能,與一般的「寺廟」的大相逕庭,即使是擁有信長手下100倍、13,000人的光秀軍兵,進攻也需要4個小時。如果信長能堅持一天的話,就有可能得到為了徵伐四國而進軍兵大阪的三男信孝的援軍兵,從而保住性命。

戲劇般的尾聲:本能寺之變後將領們的道路

織田信長的嫡子信忠和五男勝長停留在離本能寺不遠的妙覺寺。(原計劃與家康一起前往堺,但在前一天改變了計劃),從京都所司代村井貞勝那裡得知明智光秀軍兵襲擊本能寺的消息後,便趕到本能寺。由於事態過於嚴重,出於自我保護的角度,兩人於是決定從缺乏防備的妙覺寺轉移到二條城。

得知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中喪命的羽柴秀吉,當時正在水攻高松城,因為織田信長的突然離世,馬上決定和毛利輝元進行議和。向京都帶領了全軍兵20,000人向京都出發,這就是著名的「中國大返還」。羽柴秀吉帶領行軍兵全速前進,速度驚人,從高松城到山城山大約200公裡的路程,在10天內就到達了目的地。

豐臣秀吉得知織田信長的死訊是在6月3日夜到4日凌晨,豐臣秀吉為免得知訃告後信息走漏風聲,對自己的屬下也發布號令,在毛利氏一方隱瞞織田信長的死締結了和約。

本能寺之變後各方勢力的軍兵數量

6月12日,秀吉軍兵在攝津國富田安置軍兵,「為了討伐因謀反而死於非命的主君信長的敵人,中斷中國遠徵也應該回歸戰鬥的弔唁之戰」。通過四處的宣傳與弔唁,豐臣秀吉成功獲得了軍兵其他家臣的支持和領頭的名分,帶領軍兵討伐明智光秀。同日,在位於攝津國與山城國交界處的山崎,秀吉軍兵與光秀軍兵在13日互相交鋒,僵持多日。

戰局改變的契機在沿著澱川北上的秀吉軍兵池田隊秘密渡過圓明寺川,想要偷襲光秀軍兵。明智光秀軍兵由此全面崩潰。豐臣秀吉所帶領的軍兵雖然在前線中消耗很大,但是在豐臣秀吉的不斷鼓舞之下,士氣並未鬆散,而明智光秀所帶領的軍兵,士兵的逃跑和離散相繼發生,數量減少到了700人。明智光秀被迫撤退,逃到了戰線後方的勝龍寺城,以據點坂本城為目標而撤退,但卻在此失去了性命。

從本能寺之變發生的6月2日到13日,光秀的「天下」只有短短的12天,以本能寺之變為契機,戰國亂世走向終結。此後,豐臣秀吉統一天下的道路開始了。

豐臣秀吉 狩野光信繪

本能寺之變中的假說與契機、歷史的未解之謎

與以統一天下為目標的織田信長所對立的室町幕府將軍兵足利義昭,在足利義昭的指令下,全國的幕府線組織都開始了對信長的圍攻。明智光秀和羽柴秀吉活躍在戰場前線,兩人得到織田家宿老的地位,以各自建立的派係為基礎,為信長目標的天下統一而奔走,在其中明智光秀作為與各大氏族具有密切交流關係的將領,始終無法清晰的擺脫各路關係的困擾。

從擔任赤膽忠心的家臣明智光秀,再到為了心中利益背叛織田信長的『叛徒』,人們卻始終不能清楚的找到明智光秀真正背叛的原因。關於明智光秀獨樹反旗的原因不明確,有很多說法認為明智光秀個人的怨恨和野心是這場鬧劇的開端,也有光秀以外的主謀者(幕後黑手)存在的假說。

」四國說「中的人物關係圖

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是,以2014年岡山縣林原美術館和共同研究的岡山縣立博物館公布的文書為開端的『四國說』。這封書信是長宗我部元親所寫,告知明智光秀要其準備要遵從信長命令的信。

當時的元親打算在四國統一的方向中努力,但是由於與大坂本願寺的達成餓了和解,織田信長改變了當初的友好關係,要求長宗我部方面從土佐以外的佔領地撤退。5月7日,織田信長任命三男神戶信孝為總大將,準備討伐四國。

在本能寺之變約5個月前的1月11日書信中,利三建議元親「遵從要求對長宗我部家有益,光秀也在努力。」長宗我部元親於5月21日回信:「希望能告訴織田信長他們從阿波國中心各城撤退的消息」。

絹本著色 長宗我部元親像 作者不明

本能寺之變是在6月2日發生的,據說這一天丹羽長秀等人打算從大阪出徵四國地區進行徵伐。與元親關係密切的光秀,或許是想迴避織田信長的四國徵伐。

本能寺之變是當時最大的掌權者織田信長自盡,成為時代轉折點的事件,討伐信長的明智光秀沒有公開其動機,而且明智光秀的重臣也在短時間內幾乎被討伐殆盡。此外,光秀所寫的信等也因諸侯後怕而幾乎被隱瞞下來,所以能夠證明本能寺之變動機的資料極為有限。

由於沒有發現織田信長的遺體,這場戰役存在著許多真真假假的學說,有人認為是豐臣秀吉的陰謀,因為在當時看來十分具有野心的明智光秀在本能寺之變一時的輝煌後就迅速的衰落了,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歷史資料,使人難以辨別當時他的真實想法。

總結

只是在這次精彩的下克上事件後,戰國時代最終迅速的敲響了結局的晚鐘,豐臣秀吉以他卓越的參政、軍兵事能力完成了織田信長的夙願,但是他有更大的野心——進軍兵朝鮮與中國,當然並沒有完成他就撒手人寰了。日本的戰國時代在紛亂中結束,和平的時代短暫的停留,這場本能寺之變最終刻入了歷史的碑章,倘若信長活下來了,諸侯的紛爭是否又會不一樣呢?

相關焦點

  • 本能寺之變丨明智光秀與織田信長的較量,為何會讓日本陷入僵局?
    本能寺之變發生在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於天正十六年六月二日,公元1582年6月21日,發生在今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本能寺的一場叛亂。織田信長的家臣,戰國時期名將明智光秀在京都附近引兵叛變,討伐了正位於本能寺之內的織田信長,並逼迫其長子織田信忠自殺。本能寺之變時發生火災,信長命喪火海屍骨難尋。
  • 桶狹間之戰與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的崛起與死亡之謎
    織田信長利用奇襲取得了桶狹間一戰的勝利,今川家的精英損失殆盡,今川家的勢力被武田家和德川家康瓜分了。與此同時,織田信長聲名鵲起,知名度迅速得到提高,他在中日本和近畿地方迅速擴張勢力,最終成為日本戰國時代最強的霸主。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被殺,明智光秀賭了2把,結果一敗塗地!
    實際上,本能寺之變後,明智光秀賭了2把,結果我們都看到了,一敗塗地! 儘管本能寺之變發生的原因至今未解,但可以肯定的是,發動叛變是光秀臨時起意,所以他在叛變之後只能放手去賭。
  • 本能寺之變爆發前,織田信長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
    摘要:本能寺之變爆發前,織田信長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織田信長在本能寺遭叛將明智光秀突襲,身邊沒有足夠護衛的情況下,遺憾地結束了自己的人生,在人生五十年的戰國時代,身為風雲兒的織田信長,一生可謂波瀾壯闊,那麼身亡於本能寺的信長,他徵服日本的進程完成了多少?
  • 日本絕無僅有的黑人武士,擔任織田信長侍衛,本能寺之變自殺殉職
    日本影視劇中的彌助公元1581年,範禮安帶著彌助前去拜見已經基本統一日本的織田信長,並準備把彌助獻給織田信長當禮物。當織田信長看到彌助的時候,他感到萬分驚奇,不肯相信有人天生的皮膚是黑色的,而是懷疑彌助身上的黑色是塗上去的。於是,織田信長親自用清水擦拭彌助,結果什麼都擦不掉,這才相信彌助是天生的黑皮膚人,也知道了世界上還有一塊大陸,上面生活的人皮膚天生都是黑色的。由於彌助是織田信長生平見過最驚奇的人,所以織田信長很喜歡彌助,要把他留在身邊,並為他取了日本名字「彌助」。
  • 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嫡系血脈有何遭遇,是否遺留至今?
    摘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嫡系血脈有何遭遇,是否遺留至今?本能寺之變爆發後,織田信長及其繼承人織田信忠相繼身亡,織田家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由於信長生前並未培養本族人才,造成清州會議上沒有織田家的人員參與,最終織田領地被重臣分配一空,織田家遭到大幅削弱。
  • 史看人心:3分鐘了解明智光秀為何背叛織田信長,發動本能寺之變
    明智光秀自從跟隨了織田信長之後,他在很多戰爭中都有參與,不久之後他為信長的擴張立下了汗馬功勞,並成為了一個忠肝義膽的著名將領,也因此得到了織田信長的信任和重視。從歷史的記載可以看出來,他和信長的相處並沒有出現大的摩擦,從理論上來講他應該對自己崇拜的信長忠心耿耿才對,其實從後面的戰爭和捨命相救的事實來看也確實如此。
  • 日本戰國之織田信長
    他老爹「尾張猛虎」織田信秀和嶽父「美濃之蛇」齋藤道三是為數不多看出信長能力的人,信秀執意將家督之位傳給了信長,齋藤道三將女兒歸蝶嫁給信長。「上洛」是諸如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等戰國大名追求的目標,也是無數戰國梟雄一生都沒能實現的理想,伊達政宗就是如此,而今川義元、武田信玄這樣著名的日本戰國之雄更是為此賠上了性命。
  • 綾瀨遙出演《本能寺酒店》 堤真一飾演織田信長
    綾瀨遙出演《本能寺酒店》 堤真一飾演織田信長 時間:2016.06.2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木月 分享到:
  • 日本懸案「本能寺之變」真相的趣談
    在這些變動中使得整個日本戰國的趨勢發生了改變,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本能寺之變」。事變發生在日本天正10年6月2日(公曆1582年6月21日)凌晨,織田信長的得力部下明智光秀在京都的本能寺中起兵謀反,殺害其主君信長。雖然說戰國時期,謀反的事例比比皆是,但是這一次的謀反相比其他的更為蹊蹺。
  • 本能寺之變中,明智光秀「謀反」的動機到底是什麼?
    織田信長身邊只有少數貼身侍衛,無法戰勝明智的大軍,最終一把火燒了本能寺後自盡,這就是所謂的本能寺之變。有說法稱「沒有找到織田信長的屍體」因而主張織田信長活了下來,但是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在大量的焦屍中分不出來哪個才是織田信長」。織田信長的嫡男織田信忠也受到明智光秀部隊的襲擊,最後在二條御所自盡,於是織田家的司令部被連根拔起。
  • 吳座勇一:本能寺之變的種種「陰謀論」
    如果沒有本能寺之變,那麼我們就看不到豐臣秀吉統一日本,江戶幕府也就不會出現了。因此可以說,本能寺之變是日本史最大的陰謀之一。問題是明智光秀為什麼要這麼幹。他為織田信長效力後不久就深受信任,急速升遷,最後成了領有丹波一國的大名。受了這麼大的恩惠,為什麼明智光秀要倒打一耙呢?這個問題正是人們都在思考的「本能寺之變的謎團」。使這個問題更加難解的是人們的線索太少了。
  • 本能寺之變調查報告(1)
    泰明導讀:本能寺之變是日本戰國時代最著名的事變,因為明智光秀的反叛,織田信長死於本能寺,這個事件也直接影響了日本歷史的走向。
  • 113 本能寺之變的真相 ②
    不過,對於歷史的大脈絡,交待不是很清楚,對於沒有玩過《太合立志傳》或者《信長之野望》的讀者來說,很有可能會搞不清楚誰在打誰,誰在哪個方位,誰和誰是盟友。看了這玩意兒,我又仔細搜索了一下我最喜歡的戰國人物明智光秀,還有和他關係最大的事件——本能寺之變。
  • 織田信長——月
    武田氏的覆滅天正十年(1582年)正月,畿內大小諸侯都前往安土覲見織田信長,恭賀新春,在他們行至惣見寺、百百橋一帶的時候,突然路旁石牆塌方,壓傷了不少人。惣見寺是信長特命在安土城中建造的,不知道從哪裡搬來一塊「蛇石」擺在其中,作為神體——當時普遍認為,「蛇石」只是一個象徵,真正的神體應該是信長本人——惣見寺附近的塌方,被認為是天下又將變亂的不祥之兆。
  • 敵在本能寺——本能寺之變的發動者究竟是誰?
    」,帶兵包圍了信長在京都的居所——本能寺。也很奇怪,明明和光秀走的特別近的這位朝廷大員,在光秀死後很快就又和勝利者羽柴秀吉打得火熱,更奇怪的是,吉田兼見的日記中,對本能寺之變的整個事件都有很詳細的描寫,唯獨,沒有提到光秀告訴他的謀反的真正原因!為什麼沒有提?是不想?還是不願?或者是,不敢?
  • 齊名柴田勝家的丹羽長秀,本能寺之變後的人生軌跡如何呢?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喪命,日本歷史由此改變,這場動亂同時也改變了丹羽長秀的命運。那麼,本能寺後的丹羽長秀人生軌跡如何呢?丹羽長秀丹羽長秀從1550年開始侍奉信長,1553年初陣,參加了織田家早期大大小小無數場戰役,堪稱起家陪臣,織田棟梁,在織田集團內部是老資格。
  • 活躍在日本的黑人奴隸,是織田信長信任的武士,一度任命他為城主
    織田信長被眼前這位長相魁梧的黑人奴隸十分的感興趣。特別是經曆日本戰國動亂的織田信長特別的迷信武力。而彌助恰好力量強大,據記載他擁有「十牛的剛力」。這使得織田信長想要讓他成為自己統一日本的助理。織田信長向範禮安付出了高額的報酬,從他的手中把彌助買了下來。而彌助這個名字也是織田信長賜給他的。彌助也很感激織田信長。對織田信長表示了效忠。
  • 織田四天王:人人功勳卓著,但其中一人卻發動政變害死織田信長!
    在織田信秀死後,曾一度擁立織田信長之弟織田信行叛亂,兵敗後因作戰勇猛而被饒恕。此後在信長麾下屢立戰功,成為家臣團的領袖。淺井家滅亡後,並被任命為北陸探題,主導對越前本願寺勢力和越中、越後、能登之上杉勢的侵攻,居城在北之莊城。本能寺之變後與羽柴秀吉對立,1583年在賤嶽之戰戰敗,退回居城,點燃儲存在天守閣內的炸藥而自殺。
  • 為什麼織田信長人氣高?
    懷著這一份疑問,今天咱們就聊一聊織田信長為什麼這麼受歡迎。他的身上都具有哪些我們應該學習借鑑的東西呢?事先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覺得說的不好,歡迎指教。搬運不跟我說的,說實話,我這樣的你都抄。你是有多次!織田信長(1534-1582)是「尾張之虎」織田信秀的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