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名柴田勝家的丹羽長秀,本能寺之變後的人生軌跡如何呢?

2021-01-17 歷史上的今天官網
丹羽長秀

相較於柴田勝家,丹羽長秀的名氣似乎沒有那麼大,但他其實是和柴田勝家齊名的猛將,人稱「米五郎佐」或「鬼五郎佐」,是典型的軍政全才武將。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喪命,日本歷史由此改變,這場動亂同時也改變了丹羽長秀的命運。那麼,本能寺後的丹羽長秀人生軌跡如何呢?

丹羽長秀

丹羽長秀從1550年開始侍奉信長,1553年初陣,參加了織田家早期大大小小無數場戰役,堪稱起家陪臣,織田棟梁,在織田集團內部是老資格。

織田信長

丹羽長秀地位也高。丹羽長秀深受織田信長的信任,他娶了信長的養女、其兄信廣的女兒,他嫡男長重迎娶了信長的五女,兩代聯姻,織田家臣中也只有他有這樣的待遇。後來京都閱兵他第一個進場,佐久間失勢後丹羽地位僅次柴田。

不僅如此,丹羽長秀還很有能力。都知道織田信長最討厭庸人,在他手下幹不出業績他就讓人趕緊滾蛋,比如林秀貞和佐久間信盛。丹羽長秀是典型的軍政全才武將。至本能寺之變為止,丹羽長秀可以說反而以武功見長,參加了從初期開始的幾乎所有戰役,戰績頗豐。

丹羽長秀最為突出的還是築城。1563年丹羽長秀擔任小牧山城的普請奉行,小牧山城相當於美濃攻略的橋頭堡,後來織田信長把本居都遷到了這裡,可見這座城有多重要,而將這麼重要的城交給丹羽長秀,可見他對丹羽長秀有多看重。

不過丹羽長秀築城史上最輝煌的時刻並不是擔任小牧山城的普請奉行的時候,而是擔任安土城普請總奉行。安土城不僅是擁有日本第一個五重七階高三十餘米的天主,同時也是全用石垣壘起來的巨城,相比較隔壁小四修個新府城修的天怒人怨,丹羽築城水平高下立判。

織田信長

要資歷有資歷,要地位有地位,要能力有能力,丹羽長秀卻在本能寺之變後沒有什麼作為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能寺事發之時,丹羽長秀無力與明智光秀對抗,只能依靠外援,後來與羽柴秀吉軍匯合。在消滅明智光秀後,長秀接收了佐和山城,又與羽柴秀吉一起下髮禁止穩定美濃的局勢。自山崎合戰後,秀吉、長秀二人多有配合,清州會議上站在了羽柴秀吉一方,會後獲得了若狹及近江的志賀、高島兩郡。但再往後,丹羽長秀的地位便逐漸由同僚而漸漸落於羽柴秀吉下風。

豐臣秀吉

賤嶽合戰,秀吉拉攏丹羽長秀擁立織田信雄為織田家家督,對抗織田信孝、柴田勝家。賤嶽合戰後,丹羽長秀獲越前及加賀的江沼、能美二郡,之後居于越前府中,安心治政,後再沒有什麼出彩的表現,直至死亡。據說他得了一種怪病,就是現在的「結石」,他死後3年秀吉才去世。

齊名柴田勝家的丹羽長秀,本能寺之變後的人生軌跡如何呢?

相關焦點

  • 本能寺之變後,豐臣秀吉是如何與柴田勝家走向對立的?
    摘要:本能寺之變後,豐臣秀吉是如何與柴田勝家走向對立的?本能寺之變後,織田家在豐臣秀吉、柴田勝家、丹羽長秀、池田恆興的主持下,織田信長及織田信忠父子的遺領被瓜分一空。只有嫁給柴田勝家的阿市,建議勝家為信長舉辦法會,勝家採納後於京都妙心寺舉辦了一場長達百日的法會,這是雙方翻臉的前奏。柴田勝家為信長舉辦法會是在1582年的9月。豐臣秀吉作為替主君報仇的主要將領,在清州會議上佔據上風,這是為了確立他在織田家的領導地位,同時吸引更多的織田家臣投向他。在替織田信長成功復仇後,確實有不少中下級家臣倒向秀吉。
  • 比織田信長還小的丹羽長秀在很多影視劇裡為什麼都是「老頭」?
    本能寺之變前夕,織田信長麾下有五大重臣:柴田勝家、丹羽長秀、羽柴(豐臣)秀吉、明智光秀、瀧川一益。在與安土桃山時代有關的影視劇中,以上這五大重臣幾乎都是大概率出場的主要人物。在織田家五大重臣中,豐臣秀吉的年齡最小,次之是丹羽長秀。
  • 【人物誌】織田四天王-丹羽長秀
    因為表現出眾,丹羽長秀與柴田勝家、瀧川一益、明智光秀並稱為織田家四大天王。正因如此身為後輩的秀吉才會從勝家和長秀的姓中各取一字,改姓"羽柴",並以此表示出對他們二人的尊敬和信賴。信長討伐淺井長政時,得到了朝廷的許可,將官位賞賜給老部下們。但長秀卻堅持不必如此,拒不接受這身份和榮譽的象徵。由此可見,丹羽長秀在忠誠、隨和、穩重之外,也有自己頑固的一面。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被殺,明智光秀賭了2把,結果一敗塗地!
    實際上,本能寺之變後,明智光秀賭了2把,結果我們都看到了,一敗塗地! 儘管本能寺之變發生的原因至今未解,但可以肯定的是,發動叛變是光秀臨時起意,所以他在叛變之後只能放手去賭。
  • 敵在本能寺——本能寺之變的發動者究竟是誰?
    正如上一講我們提到的:人生五十年,與下天之住人相比,宛如夢幻一生得生者,豈有不滅之理乎? 後面發生的事情我在上一期的「天王山之戰」中已經有所描述,在此就不贅述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我的上一期內容:隨便聊幾個日本戰國的梗兒。
  • 明智光秀發動本能寺之變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1582年的本能寺之變讓整個日本的歷史發生了變化,而原本作為織田信長家臣的明智光秀也因此而變得為日本人所熟知。一明智光秀出身美濃守護土岐家支流,由於遠離主流太久而僅僅成為明智鄉的一個普通國人。從元龜二年(1571)開始,明智光秀成為了平定丹波國的主將,並且與柴田勝家,丹羽長秀,瀧川一益並列為織田四天王。
  • 柴田勝家為何會是織田信長手下頭號家臣?
    引言:安土城的天守閣有7層,而織田信長的頭號家臣柴田勝家的北之莊城高達9層,因此成為了日本最大級別的城堡。在信長統一近畿的一系列戰鬥中,柴田勝家可以稱的上是表現最好的將領了。「破竹之柴田」這個稱號來自於一次著名的突圍,當時勝家帶領部下被六角軍包圍在長光寺,六角軍把水源給斷了,形式危急。勝家在命令所有人一起喝完一口水後,把手中剩下的盛水竹瓶都劈掉,破釜沉舟突擊六角軍,最後成功突圍。柴田勝家的強,主要是戰鬥力強大,作戰勇猛,而在謀略方面要差一些。在吞併齋藤、朝倉、淺井等大名的戰鬥中,柴田勝家都有不錯的表現。
  • 織田四天王之一丹羽長秀,部隊指揮官「人設」,為何沒有「存在感」?
    上洛後,信長在京和近江多有活動,近江指出檢地、伊勢大河內城攻略,姊川之戰,進攻佐和山城,勸服佐和山城主開城,獲得佐和山城主。實際上,除了美濃和修安土城的戰鬥,丹羽長秀幾乎沒有什麼獨當一面的時候,也很難找出他他立過什麼大功,抑或是成為某場戰爭的中堅力量。即便領導四國軍團也是輔佐信孝,且最後副將的機會也沒好好把握住,因為本能寺之變而不了了之。戰國無雙裡丹羽長秀都出了6,7代,作為主角的他依舊沒有雙臉是有原因的。
  • 埋藏了無數信息的本能寺之變:決定織田信長勝負的一戰
    >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到達京都,為明智光秀的本能寺之變創造了絕妙的機會。戲劇般的尾聲:本能寺之變後將領們的道路織田信長的嫡子信忠和五男勝長停留在離本能寺不遠的妙覺寺。(原計劃與家康一起前往堺,但在前一天改變了計劃),從京都所司代村井貞勝那裡得知明智光秀軍兵襲擊本能寺的消息後,便趕到本能寺。由於事態過於嚴重,出於自我保護的角度,兩人於是決定從缺乏防備的妙覺寺轉移到二條城。
  • 本能寺之變中,明智光秀「謀反」的動機到底是什麼?
    如果沒有本能寺之變,那麼我們就看不到豐臣秀吉統一日本,江戶幕府也就不會出現了。因此可以說,本能寺之變是日本史最大的陰謀之一。明智光秀為什麼要這麼幹?他為織田信長效力後不久就深受信任,急速升遷,最後成了領有丹波一國的大名。受了這麼大的恩惠,為什麼明智光秀要倒打一耙呢?這個問題正是人們都在思考的「本能寺之變的謎團」。
  • 吳座勇一:本能寺之變的種種「陰謀論」
    如果沒有本能寺之變,那麼我們就看不到豐臣秀吉統一日本,江戶幕府也就不會出現了。因此可以說,本能寺之變是日本史最大的陰謀之一。問題是明智光秀為什麼要這麼幹。他為織田信長效力後不久就深受信任,急速升遷,最後成了領有丹波一國的大名。受了這麼大的恩惠,為什麼明智光秀要倒打一耙呢?這個問題正是人們都在思考的「本能寺之變的謎團」。使這個問題更加難解的是人們的線索太少了。
  • 吳座勇一:本能寺之變不是推理小說,絕非「完美犯罪」
    但現實情況是,如果不考慮與毛利氏作戰的秀吉、與上杉氏作戰的柴田勝家,其他大將都是事發前不久才被派到遠方的。瀧川一益的領地由伊勢變為上野是在天正十年三月,織田信孝和丹羽長秀出徵四國直到五月七日才定了下來。而明智光秀能夠堂堂正正集結兵力,則要到五月十七日受織田信長之命出徵中國地方(支援秀吉)後。後面我還會詳述,明智光秀為了避免織田信長與長宗我部氏徹底鬧翻做了不少工作。
  • 本能寺之變真相揭露,明智光秀親筆信記錄其謀反的動機!
    羽柴秀吉知情後急忙回師,於京都·大阪府境內發動山崎之戰,擊潰明智光秀。明智光秀謀反的動機,有趁織田信長之隙而意欲奪天下的「單獨謀反說」和「怨恨說」等各種說法。然而關於本能寺之變的謎團卻有諸多,其中明智光秀謀反的動機一直耐人尋味,歷代學者之間產生了諸多爭議:有明智光秀意圖取代織田信長而奪取天下的說法,也有明智光秀的怨恨從而促使謀反的論點。由於第一手史料的獲取極為有限,數百年來對此重大歷史事件依舊缺乏翔實可信的評價和定論。而本能寺之變對於日本的歷史進程的重要性,使官方學者、民間歷史愛好者對其興致不減,長年以來一直是令人入神的歷史謎團。
  • 織田信長的12子8女下落如何?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怎麼對待他們?
    織田信長織田信長身死本能寺,之後織田家族逐漸沒落,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相繼崛起。那麼,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是如何對待織田信長的子嗣的呢?或者說織田信長的子女後來都怎樣了呢?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怎麼對待他們?織田信長兒子信忠、勝長都死在本能寺之變。信忠之死很可惜,他對內對外都有表現出才能,本是信長最好的繼承人。
  • 戰國名將柴田勝家的悲劇
    本能寺之變後,1583年賤嶽之戰戰敗,於居城北之莊城焚城自殺。最近小編重溫了大河劇《利家與松》,其中,柴田勝家落敗焚城自殺的場面拍的很是動情,小編看完後,竟然感動落淚,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這場英雄末路的悲劇。首先,利家與松講述了戰國名將前田利家與妻子阿松亂世中相愛相守並使家業逐漸壯大的故事。
  • 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嫡系血脈有何遭遇,是否遺留至今?
    摘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的嫡系血脈有何遭遇,是否遺留至今?本能寺之變爆發後,織田信長及其繼承人織田信忠相繼身亡,織田家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由於信長生前並未培養本族人才,造成清州會議上沒有織田家的人員參與,最終織田領地被重臣分配一空,織田家遭到大幅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