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就要到了,這是我們民俗中的大節,絕大部分的人,只要條件允許,不管天南海北,都得趕回家團團圓圓過個年,吃個團團圓圓的年夜飯。
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是農曆除夕(每年最後一天)的一餐。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一家相聚,共進晚餐。
你在準備年夜飯的年貨了嗎?在雞鴨魚肉樣樣齊全的餐桌上。如何學會運用當季的時令食物,結合食物的性味搭配一桌年夜飯呢?。
「五穀為主」,主食是不可少的,也許平常米飯吃得多,那麼臨近春節就可以勤動小手來一道五色餃子。五色餃子也能給餐桌帶來五彩繽紛的氣氛。
菠菜汁、南瓜汁、紫甘藍汁、胡蘿蔔汁、黑芝麻粉等加麵粉做成餃子皮,餡因自己喜好而定,可用大白菜餡,也可以用蝦肉餡,羊肉餡、菌菇餡、素餡等,最好菜多肉少。
羊肉歷來作為補益佳品,一大部分人有冬吃羊肉的習慣,寒涼的天氣,適量吃些羊肉具有溫補的作用。羊肉性溫味甘,具有溫中暖腎、益氣補血的作用。年夜飯的餐桌可以來一道羊肉煲。羊肉洗淨,先將下鍋將水分炒幹,後放入壓力鍋,加入酒、生薑、味精、冰糖、小米椒等調味品,也可根據情況搭配桂皮、熟地、豆蔻、甘草、陳皮等藥材包,高壓鍋壓約15-30分鐘左右即可。「冬吃蘿蔔夏吃薑」冬天天氣寒冷我們進食的食物大多數比較偏溫熱,而冬天身體包裹嚴實,體內熱量難以外洩,反倒易生內熱,適當吃點蘿蔔可以去火。釀蘿蔔一道手工菜,好看好吃的同時對身體具有清補的作用。
荸薺、胡蘿蔔、黑木耳、三層肉切細混合一起調味,蘿蔔切成小圓塊中間挖洞,四周抹上水澱粉,在將和好的肉泥團填入蘿蔔中,放入鍋中蒸20分鐘左右。準備一個西紅柿洗淨去皮切細,加適量的水、糖、檸檬在鍋中熬煮成汁,加適量水澱粉勾欠,均勻的灑在蒸好的蘿蔔上面即可。
在閩南文化的習俗中,每逢大小事豬腳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佳餚。中醫的角度看,豬腳性平,味甘鹹,具有補虛弱,健腰膝等功能,與黃豆、墨魚乾的搭配具有健脾寬中、壯腰補膝等功效。
黃豆提前浸泡1小時左右,豬腳洗淨剁塊焯水瀝乾,墨魚乾切條,少許生薑切片,將所有食材放入砂鍋中燉煮約1.5小時左右至豬腳熟爛加鹽調味即可出鍋。
中國人過春節講究好意頭,年年有魚是「年年有餘」的諧音,可謂中國傳統吉祥祈福最具代表的語言之一,所以年夜飯的餐桌上當然也少不了魚。而魚的品種很多,做法也很多,其中清蒸鱸魚就是一種簡單易行的做法。
魚洗淨在魚背上兩邊處各切一刀,蒸鍋水燒開後再將魚放入鍋內蒸煮10左右分鐘;另起鍋,燒熱油,在蒸好的魚裡加入蒸魚豉油和生薑絲、紅椒絲、蔥花,再淋上燒熱的油即可。
《黃帝內經》中就有「五色入五臟」,年夜飯的餐桌上當然也少不了選擇當季時令蔬菜做一道開胃健脾、平補五臟的佳餚。
山藥、黑木耳、荷蘭豆、胡蘿蔔、紅椒洗淨切塊,鍋置火上加入適量的水、油、鹽將蔬菜焯水片刻撈出瀝乾,另起鍋,倒入適量植物油,先加入洋蔥翻炒後加入蝦,再分別倒入山藥、黑木耳、荷蘭豆、胡蘿蔔、紅椒炒熟即可出鍋。
過年,大魚大肉之後,容易引起積食、腹脹等現象,因此在年夜飯的餐桌上可以加上這道鴨肉湯,具有消食除積清腸等功效。
牛蒡切丁或細條,先用高壓鍋煮15分鐘,待冷卻後取出備用。蘋果、山楂、玫瑰茄、鴨肉洗淨後,入燉鍋,放入處理好的牛蒡一起燉至鴨肉爛熟,加鹽即可。
「雞」與「吉」諧音,在年夜飯的餐桌上就成為了吉祥的代名詞。而我們都知道雞是偏溫熱的食物,對於燥熱體質的人群並不適合食用,所以可以用不同的烹飪方式去平衡他的寒熱之性,這樣一道白斬雞用食鹽去平衡它的熱性使之具有平補的作用,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 將雞洗淨,將整隻雞上蒸鍋蒸約30-60分鐘至雞熟透,取出趁熱將鹽均勻抹在雞上,切塊整盤即可食用。螃蟹性質寒涼,可以用幹煎和加入適量的生薑去平衡他的性質。
1、螃蟹先用刷子刷乾淨,再用水衝洗乾淨,切塊,生薑洗淨,切片,蔥洗淨,切段;
2、鍋裡放少許油,放入辣蔥頭和薑片翻炒,待香味出來的時候,倒入螃蟹幹煎,香煎兩面金黃色之後,加適量白酒,加適量食鹽、蓋上鍋蓋燜煮至蟹熟透;
3、收汁,裝盤即可。
現在三高人群比較多,與油脂的攝入增多是有一定關係的,拌青菜,就是用不一樣的烹飪方式來減少油脂的攝入。
做法:鍋中水燒開,加入適量的鹽、少許的油,水開後加入青菜焯熟,撈起加入一兩滴芝麻油、蒜末拌勻即可。
隨著春天的來臨,在食物的選擇上也可以適量的選擇一些具有升發性質的食物,來幫助提升人體陽氣的升發,如紅椒、青椒等。紅椒、青椒、香菇、馬蹄與三層肉搭配做成肉丸子,具有團團圓圓、紅紅火火之意。
三層肉剁碎,香茹、紅椒、黃椒、馬蹄切細丁,混合一起放入醬油、胡椒粉、鹽調味, 加適量澱粉使增加粘性;取一團肉泥,在虎口處擠成一個丸子,碼整齊,在表面裹上小米,上鍋蒸約20分鐘左右即可熟透。
雞鴨魚肉樣樣全的餐桌上,記得再來一道時令水果沙拉,《黃帝內經》有「五果為助」飯後水果可以幫助消化,時令水果可以選擇山楂、草莓、香蕉、橙子與酸奶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