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九月份的動作大片《信條》來了!
該片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被給予厚望,被美國電影人認為是最有可能拯救電影院的人。
對此,有的網友說:真是迷之自信。疫情期間,美國不防疫,不想著救人,還想著靠電影撈錢,真是想錢想瘋了!
更有網友直指「核心」:美國電影指望通過中國觀眾來獲得高票房。
01.諾蘭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拯救電影院的導演
自從2020年上半年的疫情爆發以來,影視產業可以說是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在這一形勢下,不免讓人發出了這樣的疑問:誰能拯救電影院?
這個救星既不是丹尼爾·克雷格、安娜·德·阿瑪斯、蕾雅·賽杜、拉米·馬雷克等人主演的《007:無暇赴死》,也不是漫威與DC的超級英雄電影;
更不是「出口轉內銷」,由劉亦菲、安柚鑫、甄子丹、鞏俐 、李連杰等人主演的,又剛剛宣布轉向網絡平臺發行的迪士尼電影《花木蘭》。
於是,眾人紛紛把眼光投到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身上。
為什麼這樣說?你先看看諾蘭曾經執導過的一些電影的成績:
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約瑟夫·高登-萊維特、艾倫·佩吉等人主演的《盜夢空間》(9.3分),豆瓣排名第9,全球票房約8.7億美元;
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傑西卡·查斯坦、麥肯吉·弗依等人主演的《星際穿越》(9.3分),豆瓣排名第12,全球票房約6.93.億美元;
克裡斯蒂安·貝爾、希斯·萊傑、艾倫·艾克哈特等人主演的《蝙蝠俠:黑暗騎士》(9.2分),豆瓣排名第27,全球票房約10.1億美元;
克裡斯蒂安·貝爾、休·傑克曼、麥可·凱恩、斯嘉麗·詹森、麗貝卡·豪爾等主演的《致命魔術》(8.9分),豆瓣排名第77,全球票房約1億美元;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8.8分)豆瓣排名第114,全球票房約10.1億美元;
還有《記憶碎片》(8.6分)豆瓣排名第166,《追隨》(8.9分)豆瓣排名第241,《敦刻爾克》(8.4)全球票房約5.3億美元……
這下子,你明白他為何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拯救電影院的導演了吧?
畢竟,能有兩、三部電影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是功成名就了,甚至被觀眾直呼神導了。
02.迷之自信的「華納兄弟」和導演
如果《信條》在疫情爆發之前上映,想必會是一部票房大賣的熱門電影,可惜沒有如果。
雖然《信條》是今年暑期檔唯一一部好萊塢科幻動作大片,華納兄弟影業與諾蘭導演在全球疫情依然十分嚴峻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在電影院發行,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的確,像《信條》這樣一部大製作的科幻動作大片確實不應該在家中電腦或電視上,你一個人獨自觀賞、體驗,而應該去一家設備齊全的電影院,才能享受到該電影帶來的極致體驗。
可是,以上只是電影的「主觀因素」,不可否認《信條》確實是一部不錯的電影,但我們還得考慮客觀因素和中國觀眾。
畢竟,因為疫情的原因,全球各個層面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動蕩,全球多國經濟衰退,觀眾還會購票去人口聚集、冒著被感染風險的電影院裡觀看電影?
同樣,美國大製作的電影包括好萊塢大片等都越來越看重中國的票房貢獻。
2019年全球票房最高的十部電影:《復仇者聯盟4》《獅子王》《冰雪奇緣2 》《蜘蛛俠:英雄遠徵》《驚奇隊長》《玩具總動員4》等,每一部都少不了中國觀眾的支持。
而不被中國觀眾看好的電影,如《黑衣人》、《雷霆沙贊》、《勇敢者遊戲2》、《X戰警》、《小飛象》等都票房慘澹。
今年,因為美國防疫不得力以及諸如黑人致死事件造成美國社會的動蕩,他們的電影產業自然也遭到了重創。
與之相反,我國防疫得力,社會相對穩定,經濟受到的影響不大而且也處於相對平穩狀態。即便如此,國內電影院都採取極為謹慎的態度和嚴格的防疫措施。
由此可以看出,在目前疫情仍十分嚴重的情況下,所謂的「拯救電影院」實質上是一種枉顧人命的撈錢行為。
而且正如網友所指出的那樣,美國電影票房還指望著中國觀眾來「拯救」。你覺得網友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