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學習成趨勢 在線教育不「下線」

2020-12-24 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觀展者在教育服務專題展區了解一款英語學習手機APP。新華社發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教育迎來蓬勃發展。利用信息技術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已成大趨勢。

  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在線教育的提質升級,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將成為教育的新常態,教育領域的國際合作有望駛入快車道。與此同時,家庭教育的積極參與,將成為推進中國教育發展的重要動力。

  中國在線教育創奇蹟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面對停課不停學、不停教的考驗,中國在線教育挑起重擔,各地教師支撐起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在線教育。

  「在全球教育領域內,這是一個奇蹟。」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說,疫情期間,中國及時開通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面向高校免費開放包括1291門國家精品課程在內的3萬餘門在線課程,針對偏遠地區開設空中課堂,滿足2億多學生居家學習需求。

  近日,騰訊主要創始人、「一丹獎」創辦人陳一丹在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詹姆斯·赫克曼進行線上對話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社會第一次全面了解到科技為教育帶來的巨大變化,一批成熟多年的技術方案在教育體系核心中落地,催生了教育新模式。

  「以前在線教育是進不了K12(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課堂的,只能在課外輔導、技能培訓等外圍板塊作為輔助手段。但在疫情期間,在線教育第一次『打入』K12課堂,成為承擔教育工作的主力。」陳一丹說。

  科技的發展為教育加速向線上轉移提供了支撐。疫情期間,很多地區採用AI技術、大數據手段等信息化工具實現學習打卡、作業批閱、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方案等。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報告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4230億元,用戶規模預計達3.31億人。

  「在疫情之前,很多家長並沒有認識到在線教育的好處。實際上,在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知識與能力不應只靠學校或線下教育提供。」在線教育平臺「大咖知識學堂」創始人璐瑤媽媽說,疫情期間有更多家長加入了自己的平臺。從排斥到了解,再到依賴在線教育,是不少家長的心路歷程。

  在線教育的技術門檻是否會加劇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教育差距?業內人士指出,只要滿足硬體條件、解決了「沒有」的問題,線上教育就能打破優質教學資源的地域限制,讓不同地區的學生享受到多樣化教育資源。

  中國教育科學院國際比較教育研究所所長王素近期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疫情期間,我國中部地區孩子每天在線學習時長高於東、西部地區。對孩子在線學習效果的滿意度,中部地區學生家長也顯著高於東、西部地區家長。

  「應當通過技術賦能,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在優質在線教育資源顯現集約化發展趨勢之下,避免新的數字鴻溝的產生。」王素表示。

  為國際教育合作開渠道

  隨著正常教學秩序的恢復,線上教育的需求也開始趨於正常。業內人士預計,疫情之後,教育的形態將發生變化,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育將成為必然。

  在上海,「空中課堂」在新學期仍堅持「開課」,為150萬中小學生提供線上學習空間。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認為,疫情期間在線教育的實踐為推進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的進一步融合提供了契機,促進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空中課堂」不僅為學校提供了託底保障資源,還促進了教師專業能力發展。有不少老師表示,隨著線上線下教育的打通,「因材施教」的重點更加突出。

  在線上對話時,赫克曼也指出,在線教育技術的發展,讓更多個性化教育成為可能。

  「利用新的技術發展出更為個性化的教育方法,以更靈活的方式去理解孩子,而不僅僅是把孩子們帶到學習的下一階段。這種新的教育模式允許孩子們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和成長,也可以讓我們及時監測到孩子的成長變化,為他們的技能培養提供幫助。」赫克曼說。

  「只有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育,才能讓每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而不應該像工廠裡的產品一樣被加工成同樣的產品。」璐瑤媽媽介紹,大咖知識學堂通過社群服務,實現一對一群內答疑,指導家長對孩子因材施教,讓家長掌握和孩子溝通互動的方法,接下來的學習就會變得非常簡單。藉助這樣的教育方式,也讓孩子發展出一系列的興趣愛好。

  與此同時,在線教育的發展也為國際教育的交流合作開闢了新渠道。

  「一些早教和課外的輔導機構在海外尋找合適的英語教師,通過網際網路視頻教育,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全球教育供應鏈。」陳一丹說,在中國教育體系走向現代化的改革進程中,加強國際交流符合各方利益,這對全球的科技、經濟包括文明的發展都是有幫助的。

  數據顯示,通過各類在線教育平臺教中國學生英語的北美教師目前已超10萬名。在疫情影響下,很多被迫待業或失業的美國教師通過中國在線教育平臺得到了收入和生活保障。而在上個月於北京舉行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專門設立了教育專題展,參展廠商超過120家,其中在線教育企業佔了大部分。

  劉利民指出,相對低成本、高效率、大規模的在線傳播形式為國際間教育交流合作打開了突破口,也為跨境教育提供了新渠道,有利於促進包括跨國網絡教育、遠程教育等教育服務貿易的發展。

   凸顯家庭教育重要性

  「傳統的教育系統需要一個老師和一間教室。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父母與孩子以某種方式被分隔開了。而在疫情期間,父母一直和孩子、老師在一起,這樣的教育效果實際上是更好的。」赫克曼指出,在線教育發揮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把更多的學習過程和環節帶到了家庭當中。

  疫情期間陪孩子天天在家上網課,讓不少中國家長「抓狂」。但與孩子的相處時光,也讓很多家長找回了「初心」。

  「有的家長告訴我,以前光忙工作,孩子9歲了自己都沒陪他學習過。」璐瑤媽媽舉例說,疫情期間,很多家長跟孩子一起學習後感慨:不是孩子不喜歡學習,而是家長過去沒有參與到孩子的學習與成長中。

  「在線教育讓家長意識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過去不少家長認為學習是學校和線下機構的事情,家長可以做甩手掌柜。當不得不參與在線教育的過程時,家長才恍然大悟,教育不是讓孩子一個人努力,而是要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璐瑤媽媽說。

  在線教育的風靡,不只讓產業站上了發展風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

  在赫克曼看來,疫情時期的線上學習創造了機會,而不是障礙。家庭是孩子學習知識和技能的核心場所,但如果不去指導父母、不讓父母參與子女的教育,則可能加劇在線教育下的不平等狀況。

  教育學者熊丙奇同樣指出,長期以來,家庭教育圍著學校教育轉,而且核心是知識教育。「學生在線學習,要求家長改變傳統的家庭教育理念,要重視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意識、能力,讓孩子獲得自主性、獨立性、責任心的提高。」熊丙奇說。

  不過,赫克曼也坦言,相較於美國,中國家庭更為穩定,中國父母也更重視家庭教育。「推動信息技術和家庭教育的結合,拉近學校和家庭之間的聯繫,讓家庭參與進來,是好教育的重中之重。「赫克曼說。

相關焦點

  • 2021年在線教育趨勢預測
    編輯導讀: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機會,成為了一大風口。隨著科技的進步,在線教育未來還會有哪些新的發展?文章對此展開了梳理分析,總結了2021年在線教育的9個發展趨勢,一起來看看~
  • 疫情期間教育學習app日活量達1.27億 在線教育會成為趨勢嗎?
    在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在線教育成為全國2.65億學生的抗「疫」武器 ,無數老師搖身一變成了網絡主播。一時間,「雲開學」、「網課」、「在線教育」等關鍵詞頻頻登上熱搜榜,有人認為這為在線教育市場帶來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也有人認為疫情期間的在線教學活動就是大型的「翻車」現場。"我兒子這段時間成績怎麼比之前學校裡要差了?」這是一位父親在社交媒體上的訴苦。
  • 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於歆傑:混合式教育教學會成為大勢...
    (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攝)  當前,全球疫情還在持續,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如何做到實質等效,讓幾千萬大學生在家以在線的方式開展高質量學習活動,從而確保學習質量,是每一位高校管理者和教師在這場疫情防控大考中都需要回答的問答題。
  • 在線教育不「下線」-中傑科技
    中國在線教育在全球已屬於領先水平。目前,中國是全世界線上教育規模最大的國家。在線教育有力促進了不同區域的教育公平,極大提升了中國教育的整體質量,也讓大家看到了在線教育的力量,此後在線教育的地位在教育行業佔據一席之地。
  • 2020上半年中國在線少兒英語教育行業研究報告
    隨著在線教育下沉,本地化網校將迎來崛起,地域龍頭布局本地化網校,OMO 混合服務模式將愈發普遍。的受訪者選擇線上教培的少兒英語教育形式,另外還有41.9%的受訪者選擇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此外,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表示對在線少兒英語感到滿意。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少兒英語在線教學的模式,將其作為線下教學模式的有益補充,少兒英語在線教育逐漸滲透進更多消費者的生活。
  • 金課丨混合式學習已成趨勢?高校該如何創新互動教學
    混合式教學對比傳統教學又有哪些優勢?  「我們再也不可能、也不應該退回到之前的教與學狀態。」 在5月14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對未來高校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建設提出建議:「在線教育仍然可以和課堂教學並行,也可以採用混合式教學......引導學生探究式與個性化學習,從單純的知識傳遞向知識、能力、素質的全面培養轉變。」
  • 搭建在線教育系統與線下的區別是什麼
    4、教育費用高5、受教的時間不穩定不過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問題在日後也會逐漸的擁有了相關的解決方案,但這也都是關於線下傳統教育的,而隨著未來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搭建在線教育系統必定會成為一大趨勢,所以還是有必要了解、考慮一下線上教育模式的。
  • 巨證未來教育培訓:打造一個網際網路+教育的在線學習平臺
    傳統的職業教育模式受限於時間和空間,讓優質教育出現了普惠程度較低、分布不均的情況。而「網際網路+教育」的出現,則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趨勢和變革。作為一家致力於立足中國,走向國際的教育科技企業,成都巨證未來信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巨證未來教育」)秉持用網際網路推動教育進步的使命,致力於讓每個人都能享有理想的教育。
  • 在線自主學習:一場正在發生的翻轉式教育變革
    比如,學生們會問,如果我們的所有課程都可以線上聽網課、所有的作業都可以線上找答案,那是否還有必要去學校學習嗎?老師們會問,我們通過線上教學,又看不到學生真身,聽不聽課全憑自覺,這教學還能有效果嗎?如果說「教室-講臺-聽課」是傳統線下教育的典型模式,Zoom、MOOC就是傳統教育的一種線上複製模式。
  • 疫情防控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優秀案例展: 櫥窗設計
    在疫情背景下,《櫥窗設計》課程教學充分利用慕課平臺資源,以企業真實任務為引領,企業專家線上教學、線上學習與線下實踐融合、企業評價「以賽代考」等方式,探索與實踐混合式教學。完善慕課建設利用慕課前期建設的優勢,進一步完善省精品在線課程平臺的建設,教學視頻、課件、習題作業以及拓展資源等,做好線上教學資源保障。
  • 2020年中國移動應用趨勢洞察白皮書—在線教育篇
    在線教育細分領域APP使用情況學習工具、K12教育類APP用戶規模最大、使用時間最久從細分領域看,教育工具類APP用戶規模最大,有效使用時間最長。最受歡迎的在線教育細分領域APP學習工具中有道詞典和學習強國遙遙領先,K12教育類作業幫位列第一學習工具類APP中,查詞類APP有道詞典月獨立設備數最多,達4860.6萬臺,其次是學習強國、安全教育平臺等官方教育類APP,其中學習強國APP用戶的使用時間最長;K12教育類APP中,集合了口算、拍搜等功能的作業幫月獨立設備數和用戶有效使用時長均位列第一,且遙遙領先
  • 一起教育科技預計年內在美上市,2020中國K12在線教育趨勢分析
    K12教育作為我國重點教育階段,不斷在在線教育領域蓄勢發力。伴隨K12在線教育發展潛力的顯現,資本紛紛搶佔K12在線教育賽道,企業也爭相走向上市道路。中國K12在線教育用戶將達3765.6萬人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5-2020中國K12在線教育用戶規模擴大。在K12群體少量下滑的情況下,K12在線教育用戶規模不降反增,滲透率不斷增加。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K12在線教育作為在線教育的一重要內容。
  • 如何應對「混合留學」時代的到來
    還有很多正在為海外留學做準備的高中國際項目學生,也因為關鍵外語和學業考試的大面積取消,以及留學前景的不明朗而陷入迷茫焦慮。面對這些問題,各國高校普遍啟動了線上教學,滯留海外的留學生可以遠程參加課程學習。很多短期留學項目及時做出靈活調整,如歐盟「伊拉斯謨」計劃啟動「混合流動」方案,項目學生可以在本國在線參加留學目的地院校課程,根據疫情發展靈活選擇入境留學時間。
  • 對啊酷學網:直播將成在線教育平臺標配功能
    內容成王道,垂直直播是趨勢未來的直播,必將走向深耕方向,這就不得不提及垂直類直播。不同於單純的直播平臺,「直播+」模式,也就是在原有平臺基礎上引入直播,結合直播優勢,讓平臺發揮更大優勢,讓直播在形態上向外延展會是直播行業轉型的重要方向。移動垂直直播相比起秀場、遊戲、體育直播等,更注重內容的深耕與延展,相比起它們,專業性更強,盈利模式更牢固。
  • 掌門教育出席2020中國教育資本論壇展望未來教育新十年趨勢
    掌門教育受邀出席大會,圍繞「教育行業如何打造核心競爭力」、「線上教育面臨機遇與挑戰」以及「變革趨勢下教育行業駛向何方」等議題,掌門教育聯合創始人吳佳峻與參會嘉賓共探新時代環境下,教育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 疫情下的教育機構:線下課程「轉戰」線上 在線教育迎爆發點?
    「我們除了高思線下班,本身也有線上學習平臺『高思在線』,學生轉到線上學習,除了教師和課程內容保持一致外,在學費上也會給家長一定的返還。另外,現在技術也能夠支撐眾多學生同時在線上上課,因此切換起來還是比較順滑。」李川說。記者了解到,由於線上學員數量猛增,部分培訓機構伺服器出現宕機的情況。
  • 在線教育移動應用趨勢洞察:軟硬結合、精準匹配供需助推新增長
    這類APP主要為教育機構推出的免費查詞、翻譯等引流類APP或是官方的教育學習APP;其次,則是剛需性最強的K12教育APP,從獨立設備數看,K12教育APP的滲透同樣已達天花板,但用戶使用時長仍在不斷提升,尤其是疫情期間。
  • 慧科研究院2020教育科技融合趨勢前瞻正式發布,聚焦數位化人才
    慧科集團合伙人、慧科研究院院長陳瀅博士基於對未來2-3年教育行業發展趨勢的洞察,從教育與科技深度融合的視角,與到場的專家學者、高校老師、媒體等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必經之路。這是慧科研究院自2014年以來,連續第7年發布的教育趨勢報告。
  • 艾媒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報告:家長注重外教口語提升 VIPKID領跑賽道
    隨著技術的升級和教育平臺的不斷完善,在線教育普及度逐年上升,成為極具發展潛力的行業。本次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國在線少兒英語教育行業研究報告》主要針對在線教育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師資力量等領域進行市場解讀、用戶研究以及未來趨勢預測。
  • 疫情下線上教育、直播帶貨等站上風口 未來熱度能否延續?
    疫情下線上教育、直播帶貨等站上風口 未來熱度能否延續?線上購物、在線教育、在線辦公等新業態,迎來爆發式增長,成為推動經濟復甦的重要支撐。直播電商作為一種新興的購物方式,隨著線上購物這種新場景應運而生。全球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發布的《中國直播電商趨勢解讀報告》顯示,伴隨線上渠道不斷創新以及疫情對線上消費習慣的加速養成,直播電商作為一種新興購物方式迎來全面爆發,正在成為全民參與的商業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