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進階星際迷航骨灰粉完整攻略

2021-01-13 影視邪神V

如果你看過美劇《生活大爆炸》,一定對《星際迷航》十分熟悉,因為在這部劇裡提到《星際迷航》超過了80次,而劇中人物謝耳朵就是狂熱的Trekkie(星際骨灰粉)。作為與《星球大戰》齊名的科幻片系列,其作品所涉及的世界觀、概念等等均令人震撼。本文帶你回顧這個偉大作品的前世今生,讓你五分鐘從「星際小白」進階「星際粉」。

· 創作背景·

《星際旅行》是一部美國科幻娛樂影視系列。我們從第11部電影起就改稱《星際迷航》。最初的《初代》是由尤金·羅登伯裡製作的美國電視電視劇,1966年首次播出並製作了三季。故事是描述詹姆斯.T.柯克上校與聯邦星艦進取號 (NCC-1701)艦員們的星際冒險故事,其後衍生出數部電視劇(共計726集)、十三部電影及授權製作的各種衍生商品,該系列產生了一群擁護劇中觀念的狂熱支持者,並慢慢融入了美國文化當中。

原始構想

由於對科學幻想的長期熱愛,吉恩·羅登伯裡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了《星際旅行》虛構未來時空的構想,並將之付諸屏幕。最初的《星際旅行》講述的是一艘大型太空飛船探索銀河系的故事。

星際旅行:原初劇照

羅登伯裡在後來提到,他的靈感來自於範·沃格特的「獵犬號」(《獵犬號宇宙飛船》)、埃裡克·弗蘭克·拉塞爾的「馬拉松號」(《地球人、火星人和機器》)與1956年的電影《禁忌星球》;類似的還有1954年的一部科幻電視劇集《Rocky Jones, Space Ranger》,這部太空歷險劇的包含了後來形成《星際旅行》的很多元素:組織、船員關係、任務、艦橋的設計,甚至還有一些未來科技。因為當時西部片在電視上很流行,羅登伯裡便以一個類似「星際篷車隊」的形式來向幾大電視網來推介他的構想。

海報

星際旅行:原初系列

1964年,吉恩·羅登伯裡與德西路公司籤訂了一份關於《星際旅行》最初構想的三年合約。第一個試播章節在1964年制播完成。

羅登伯裡在《星際旅行》中提出了許多超前的概念。在他設想的23世紀中,種族和性別歧視已不復存在,這在當時是頗具爭議性的,因為那個時候在美國還有很多地區仍然嚴格地實施種族隔離政策。因此,他認為星艦的成員理應由多個種族的人共同組成:讓一名半人類、半外星人血統的角色擔任星艦的重要職位;也理應有女性的身影:讓一名女性成為星艦的大副。

烏乎拉Uhura是當時

《星際旅行》的試播章節「The cage」最初提供給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但被他們回絕了,改而選擇較為主流的艾文·亞倫製作的《太空迷航》。接著它又被送到全國廣播公司(NBC),一開始NBC也是回絕,認為它太花腦筋而且缺乏動作場景。但後來劇中的一些概念對NBC的高層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讓他們做出了極不尋常的決定:希望能夠繼續拍攝下去並形成一個系列:這就是後來所知的《星際旅行:初代》。

Spock大人

《初代》的故事是敘述星艦「進取號」以及它的航員的歷險過程。故事的設定是發生在有著烏託邦背景的23世紀。

每一集開頭的旁白說明了他們的目標:

宇宙,人類的終極邊疆。這裡敘述的是星艦進取號的旅程,它的五年任務,是為了要探索這全然未知的新世界,尋找新生命和新文明,勇踏前人未至之境。

不過原來的試播版本「The cage」並未獲得播出。受到當時保守風氣的影響,試看的觀眾對於一個女性能夠擔任大副的職位感到無法接受,日後正式拍攝時多數主要角色也被更換。後來「The cage」的部分畫面被剪接到正式電視劇「The Menagerie」之中,成為原主角派克艦長回憶的一部分。

該部電視劇於1966年9月8日在NBC首播。最初它並不成功:收視率低且廣告收入亦不理想。然而,當這個節目第二季隱約出現了停播的噩兆時,忠實的影迷們展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爭取運動,從而成功說服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繼續製作第三季。最後一集於1969年6月3日首播。在日後各臺的重播中,該電視劇受到了驚人的歡迎。

星際旅行:動畫系列

《星際旅行之動畫系列》是一部發生在《星際旅行》時空的科幻動畫電視系列劇。由飛美遜公司製作,並播映了兩季共22集每集半小時的動畫。初代中大部分演員均為他們的動畫角色配音。

《星際旅行:動畫版》劇照

雖然動畫的自由度足以架構大型的外星場景,不過預算限制仍然是主要的問題,動畫的品質並不好,而且常常重複使用之前的片段。該系列並不被認為是經典,亦因此造成了影迷間的一些爭議。然而,動畫系列中的一些設定已成為《星際旅行》正史的一部分。比如柯克艦長的中間名「泰比裡厄斯」,最早出現於動畫系列,然後在電影《未來之城》當中正式成為官方設定的一部分。在後來的電視劇《進取號》中,一些動畫系列中的概念也成為了正史的一部分。

星際旅行:第二期

《星際旅行:第二期》是一個胎死腹中的電視系列劇計劃,原本預定於1978年春季在派拉蒙打算成立的電視網中首播。故事內容是基于吉恩·羅登伯裡原創的《星際旅行》角色與時空背景。電視劇主要是描述「星艦進取號」的航員進行第二次五年任務期間所發生的冒險故事(接續自前一個系列完結之後)。

儘管電視劇大部分的準備工作、許多電視等級的模型(包括星艦進取號本體以及許多試播章節裡的模型)、與十二集完整的劇本都已經完成,電視劇的制播計劃最後還是中止了,可能是因為最近上映、叫好又叫座的《星際大戰》電影,使得派拉蒙決定製作一部《星際旅行》電影。

星際旅行:下一代

由於哈維·貝內特製作的幾部《星際旅行》電影在票房上都有不俗的表現,派拉蒙影業在1986年決定製播一部全新的《星際旅行》電視劇。65歲的羅登伯裡最初拒絕加入,但在經歷早期概念創作上的不開心後,他還是加入了製作者的隊伍中。1986年10月10日,《星際旅行:下一代》的創作宣告正式開始。電視劇不同尋常地採用了幾個電視網聯合,而非單一電視網的首播方式。《下一代》的時間設定在《初代》約一個世紀之後,描述的是一艘新的星艦和新的航員組的故事。

《星際旅行:下一代》劇照

它於1987年9月28日首播第一集《遠點遭遇戰》,之後持續播映七季,最後一集是於1994年5月29日首播的《曲終人散》。電視劇在播映期間吸引了許多追隨者,在世界各地重播。它的大受歡迎也衍生出一系列的衍生電視劇,它們不間斷地播映,直到2005年。

每一集開頭工作人員介紹時的旁白跟《初代》類似:

宇宙,人類最後的邊疆。這是星艦進取號的航程,它繼續的任務,是去探索未知的新世界,找尋新的生命和新的文明,勇敢地航向前人所未至的領域。

「星際旅行」系列的創造者吉恩·羅登貝

1991年,羅登伯裡逝世。但他的後繼者們用他所創造的《星際旅行》遺產繼續創作了三部新的電視劇集:《深空九號》、《航海家號》與《進取號》。這三部電視劇集都被劃入了《星際旅行》的正史當中。2015年11月,CBS宣布預定了2017年的一個新的星際迷航電視劇。新的電視劇將基於重啟的初代製作。CBS宣稱將啟用全新的角色。2016年7月23日,CBS宣布該劇片名為《星際迷航:發現號》。本劇預定於2017年1月在CBS的電視臺和付費流媒體中同步播出。

星際旅行電影列表

截至目前為止,星際迷航共有13部官方電影,其中最新上映的就是本片《星際迷航:超越時空》。

· 觀看順序·

按劇中時間線:進取號——原初系列——原初動畫版——電影1~6(7的部分)——下一代、深空九站、航海家號、7的部分和電影8~13

[入門故事]《星際旅行:進取號》, ENT是」進取「號傳奇的開端,也是ST系列中最新一個系列,講的是亞契船長和人類第一艘曲速5級的飛船」進取「號NX-01 的故事。時間設定在星際聯邦成立之前,此時的人類科技並不十分發達,正處於緩慢恢復時期。它是目前人氣最高的一部「星際旅行」系列,也是國內字幕組選擇翻譯的第一部ST系列,因此可以做為深入「星際旅行」龐大世界的入門首選。

[主線故事]《星際旅行:原初系列》, TOS講的是柯克艦長和他的」進取「號的五年傳奇歷程,三人鐵三角:柯克艦長,瓦肯史波克,萬能醫生麥考伊,因為很少有人能堅持看完一部66年電視劇,不管是拍攝手法還是特技還是劇情,己經不是很多人所能接受的了,所以除非你資歷己深或是己經看完全部其它《星際旅行》,不要輕易去看。

[主線故事]《星際旅行:下一代》, TNG是」進取「號-D傳奇故事的一個主線,講光頭艦長皮卡德和」進取「號的探險故事,星際旅行的主線故事也是由此而展開,同時TNG還是百部最佳科幻電視劇的榜首。在延續TOS對大人文精神關懷的同時,講述了人類勇敢探索未知之地的故事。

《星際旅行:深空九號》、《星際旅行:航海家號》都是支線故事,可以在看完入門劇集後自由選擇觀看與否。《星際旅行:動畫系列》則作為承接故事,給資深或是骨灰級愛好者準備。

時空設定

「平行世界」的觀念……是決定整個《星際旅行》演出形式的關鍵,它假定在與地球相似的條件之下,其它世界會發展出與地球相似的社會及文化……這樣我們就能夠使用地球上的器物、地點以及服裝等表現出外星世界,而在有限的預算之內,製作出冒險動作的科幻電視劇。 ——吉恩·羅登伯裡

時間設定

《星際旅行》設定在地球未來發展路線的一個平行時間線上,它的時間跨度從21世紀中期延伸至24世紀末。在這個平行時間線上,人類於21世紀中期爆發了一場幾乎毀滅全球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戰爭結束後的十幾年間,人類進行了第一次曲速飛行——一次突破光速障礙的試驗飛行,這意味著人類進入了曲速時代。在第一次曲速飛行後,外星種族瓦肯人便與人類進行了第一次接觸。此後的五十年裡,人類結束了自身的貧窮、疾病和戰爭,並成立星際艦隊以探索宇宙。在22世紀中期,人類與銀河系中的一些種族聯合起來,共同創建了星際聯邦。

由於瓦肯人提供了先進的科學技術,並對人類的發展進行了適當的幹預,進入23世紀後,人類已能克服人性的弱點與罪惡。此時,星際聯邦已然成為銀河系第一象限三大勢力之一;儘管與另外兩大勢力的大小衝突時有發生,但從未來的事實可以看出,星際聯邦並沒有因為這些衝突而衰落。在23世紀末,星際聯邦與三大勢力之一的克林貢帝國和解,並在24世紀結成了聯盟。在24世紀,星際聯邦吸收了更多的行星成員,並在24世紀前期成功地維繫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和平。在24世紀後期,星際聯邦開始面對來自其他象限勢力,尤其是博格人的威脅。

在《星際旅行》中,時間旅行雖然神秘但卻很常見,它往往涉及到時間線的修改。因此以下所敘述的內容,在沒有新的正史故事出現前,均為可能的平行時間線:在平行時間線的25世紀中,聯邦發展出了抵禦博格人的武器與裝備。從另一個平行時間線的劇情中可以推知,聯邦在25世紀到26世紀的某個時期發展出了成熟的時間旅行技術,儘管在23世紀就有一群船員通過一種危險的方式回到了過去。在平行時間線的26世紀,克林貢人、Ithenites、辛地人加入了星際聯邦。

空間設定

《星際旅行》的所有故事均發生在現實世界的銀河系之中。但在《星際旅行》的虛構宇宙裡,銀河系被人為地劃分為了四大象限: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與第四象限。每個象限下又有數千個星區,星區內一般都有幾個行星系。例如,地球就位於銀河系第一象限的0-0-1星區的太陽系。

《星際旅行》的影視作品,通常都是描述隸屬於聯邦星際艦隊的人類和外星人成員共同探索宇宙的故事。他們尋找新的世界與新的生命,同新的文明接觸,同時散播聯邦的和平理念。

· 主要勢力與種族·

在《星際旅行》虛構宇宙的設定中,總共存在著數百個的外星種族。其中,大部分都是只在某幾集電視劇中露面的「配角種族」;但也有一些非常強大,對劇情發展起著重大作用的種族或勢力;還有一些種族的人物是某部電視劇中的主要角色。在這裡,簡要介紹部分有較大影響力的勢力與種族。

星際聯邦

星際聯邦是《星際旅行》虛構宇宙中位於銀河系第一象限的一個虛擬國家。星際聯邦的首都位於星區0-0-1的地球的巴黎;轄有星際艦隊。星際聯邦的設定,被認為是參考了美國聯邦制度。它所使用的國旗近似於聯合國旗。

克林貢帝國

克林貢帝國是由克林貢人建立的帝國,它的主星是克羅諾斯星。 在《初代》中,克林貢帝國在2218年第一次與星際聯邦接觸;但在《進取號》中,人類與克林貢人的第一次接觸卻在2151年,聯邦的創始成員之一瓦肯人與克林貢人的第一次接觸則更早。

在設定中,克林貢人是自傲、並極為重視榮譽的戰士。克林貢人是《星際旅行》中設定最為完整的外星種族:擁有完善的歷史、文化設定,使用專門設計的克林貢語。

羅慕倫帝國

羅慕倫帝國由羅慕倫人創建。羅慕倫帝國的主星位於銀河系第二象限的羅穆盧斯星。遠古的羅慕倫帝國曾經橫越整個第二象限。2158年,羅慕倫帝國與當時的地球聯邦發生了一場核戰爭。這場戰爭同時威脅到了第一象限其他的一些種族,並最終促使了星際聯邦的建立。2160年羅慕倫人被打敗,後與星際聯邦籤訂和約並劃定中立區。

羅慕倫人是瓦肯人的一個分支,在公元4世紀時便離開了瓦肯星——他們拒絕克制自己的情感。羅慕倫人被認為是性情暴躁、具有侵略性、但卻崇尚榮譽的種族。

· 社會影響·

吉恩·羅登伯裡是政治平等主義的狂熱擁護者,常常在電視系列劇裡宣揚他對一個基於平等原則的未來社會的願景。知名的女性航員烏蘇拉,是第一個在美國電視頻道飾演主要角色的非裔美國人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短短二十年後,《初代》裡就有亞洲血統的軍官蘇魯光。在第二季裡還加入了一位俄羅斯人帕維爾·切科夫。足以可見,這個節目在當時很先進和大膽。

在羅登伯裡死於1991年之後(事實上是一段時間之前就開始),有越來越多的象徵讓一些星艦迷把整個星旅系列連鎖事業不僅僅是視為一個單純的娛樂,而是把羅登伯裡的觀念幾乎當成一種宗教。

由於《星際旅行》的大受歡迎,一些其中的觀念與語言慢慢融入了美國大多數人的文化當中,而可以被視為一種流行文化。例如「斯科提,把我傳送上去!」(Beam me up, Scotty!)、「吉姆,他已經死了」(He's dead, Jim)、以及「反抗無用」(Resistance is futile)等,已經被美國文化廣泛地熟悉與理解。

1977年,由於星艦迷的遊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第一艘原型太空梭命名為進取號。1990年代初期,蘋果電腦公司的一項將麥金塔作業系統移植到其他非蘋果生產個人電腦的計劃,使用了代碼為星際旅行計劃的名稱。因為它的目的是到達「麥金塔前所未至的領域」(where no Mac had gone before)。諸如此例子眾多。

許多人認為他們的人生因為《星際旅行》而改變。其中最著名的是《下一代》中吉南的扮演者:烏比·戈德堡。她在小時候受到《初代》中的黑人女性角色烏乎拉的影響,立志成為一名演員。也有不少太空人坦承是《星際旅行》促使了他們選擇探索星空的職業。

1915年,一名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的測量員以羅馬神話中火神的名字「Vulcan」(即瓦肯)給位於加拿大亞伯達省南部的小鎮命名:瓦肯鎮。在《星際旅行》中,恰好也有一個外星種族的名稱叫做「瓦肯」。應這個巧合,瓦肯鎮的居民便將小鎮建設成了一個《星際旅行》的主題觀光點,一座巨大的進取號複製雕塑被立在小鎮的廣場上。這個小鎮吸引了全世界為數眾多的《星際旅行》愛好者前往觀光。

今年恰逢《星際迷航》五十周年,這不僅是一次周年紀念,也是在回顧該系列留下的巨大影響。星際旅行,根本上已經成為一部歷史,沒有哪部電視能如此影響好幾代人。回顧整個系列,仍被初心動容:Its contiuning mission: to explore strange new worlds, to seek out new life and new civilizations — to boldly go where no one has gone before。它繼續的任務,是去探索未知的新世界,找尋新的生命和新的文明,勇敢地航向前人所未至的領域。

相關焦點

  • 《星際迷航3》:小白進階星際粉完整攻略
    (星際骨灰粉)。本文帶你回顧這個偉大作品的前世今生,讓你五分鐘從「星際小白」進階「星際粉」。· 創作背景· 《星際旅行》是一部美國科幻娛樂影視系列。我們從第11部電影起就改稱《星際迷航》。儘管電視劇大部分的準備工作、許多電視等級的模型(包括星艦進取號本體以及許多試播章節裡的模型)、與十二集完整的劇本都已經完成,電視劇的制播計劃最後還是中止了,可能是因為最近上映、叫好又叫座的《星際大戰》電影,使得派拉蒙決定製作一部《星際旅行》電影。
  • 星際迷航攻略
    星際迷航怎麼玩,有不少的玩家都想知道答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星際迷航遊戲玩法攻略,希望可以幫到玩家。星際迷航遊戲玩法攻略玩家會赫然發現寇克艦長身陷重圍、正與擁有數量上優勢、長相怪異的外星人激烈駁火中,接著一聲「艦長、小心手榴彈」才剛從耳際傳來,整個畫面就瞬間變黑壓壓一片,在被炸飛的寇克總算恢復意識之後,大副史巴克則是一臉怒視著他,兩位主角二話不說就面對面朝彼此衝了過去,仿佛準備重演「鐵拳對剛拳」那經典的一幕… 畫面接著轉到星艦「企業號」(Enterprise),這會兒寇克艦長跟大副史巴克卻在悠閒地下棋,可想而知這次《星際迷航
  • 比《星際迷航》更精彩的10部星際迷航電影
    去年適值經典科幻系列《星際迷航》誕生50周年,派拉蒙推出了重啟系列的第三部電影《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這部電影得到了積極的評價,許多影評人對其表演、動作場面、配樂、視覺效果,以及向安東·尤金和倫納德·尼莫伊的致敬大為讚揚。其全球票房收入達3.335億美元,但並不是票房最高的星際迷航電影。
  • 最具收藏價值的《星際迷航》系列解析
    作為與《星球大戰》齊名的科幻片系列,《星際迷航》所涉及的世界觀、概念等均令人震撼。可別以為這是科學宅男的專屬,海豹君今天就帶你回顧下這個偉大作品的前世今生,讓你五分鐘從「星際小白」進階「星際粉」!源起《星際旅行》是一部美國科幻娛樂影視系列,從第11部電影起改稱《星際迷航》。最初的《初代》由吉恩·羅登貝瑞製作,1966年首次播出並製作了三季。
  • 《星際迷航3》
    今年9月,是《星際迷航》問世的五十周年紀念月,五十歲的企業號將在這個歷史性的時刻第三次駛入中國銀幕,與觀眾共同書寫這部太空史詩的新篇章。主演: 克裡斯·派恩 / 扎克瑞·昆圖 / 佐伊·索爾達娜 《星際迷航3》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0%          在《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首輪試片後,媒體及觀眾對該片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為該片動作場面震撼刺激,兼具娛樂性和幽默感,在爛番茄上的新鮮度更是高達90%。
  • 《星際迷航》的科普力
    資深星際粉謝耳朵。圖中手勢為《星際迷航》中瓦肯族的經典問候手勢。此圖為作者提供
  • 科幻大片:《星際迷航》
    而《星際迷航》的無上限,就體現在系列作品上,到現在為止,《星際迷航》已經出了6部電視劇、1部動畫片、12部電影和上百部小說。今天要為您推介的這部佳片,就是《星際迷航》的第12部,2013年的《星際迷航:暗黑無界》。
  • 《星際迷航:發現號》開播,好科幻劇該是這樣的!
    一個楔子已經抓人眼球,不愧是CBS的經典大IP「星際迷航」——《星際迷航:發現號》《星際迷航:發現號》是IP衍生的第六部電視劇,距離上一部劇集的播出,已相隔10年。而它的播出讓人看到,這10年的等待是值得的。
  • "星際迷航"系列科普
    作為今年暑期檔最令人期待的大片之一,《星際迷航3》在爛番茄上收穫了83%的好評,這一成績要優於同一檔期的絕大多數超級大片。原版《星際旅行》電視劇中的企業號成員  作為一代人的科幻啟蒙,誕生於1966年的《星際迷航》系列已經50歲了。宇宙飛船企業號在茫茫無垠的太空中體驗了一次又一次的冒險與發現,催生了無數科學家、科幻作家和科幻片導演。
  • 看完這份《星際迷航》骨灰級影迷速成攻略,感覺逼格高了一大截!
    《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9月2日即將登上全國各大影院,若是不了解這系列影片來龍去脈的話,保不齊會有些許懵逼,於是乎,貼心的小編這就找到一篇速成觀影攻略供大家提前預習
  • 《星際迷航》50周年攻略,30個關鍵詞速成鐵粉
    正值《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上映和《星際迷航》系列50大壽之際,我們提取了該系列 30大關鍵詞,由淺入深帶你走進星際迷航的宏觀宇宙,在最短時間內速成「星迷」(Trekkies)《在星際迷航》中,整個銀河系被分為了四個象限,每個象限都是虎踞龍盤—克林貢人,星際聯邦,瓦肯人,羅慕倫人,數得上名字的星系勢力就有289個,他們之間的建交與衝突構成了《星際迷航》這部龐大的太空史詩。
  • 看了那麼多年的《星際迷航》,那你知道《星際迷航》之父是誰嗎?
    當然,這並不是《星際迷航》的結局。 事實上,《星際迷航》中最精彩的部分不僅不是羅登貝瑞編寫的,而且在私下裡,甚至在公開場合都遭到了他的強烈反對。 像羅登貝瑞這樣複雜的人,他的《星際迷航》值得進行更細緻入微的分析,而不僅僅是他和其他人花了多年時間圍繞他建立的簡單化神話。
  • 歷久彌新的經典 盤點《星際迷航》
    1966年《星際迷航:原初》播出第一季,星際迷航元年開啟,首部作品保持著系列最高口碑。隨後《星際迷航2:可汗怒吼》成為早年最精彩的一部作品,「星際迷航」的電視劇續作也陸續重生,其中最有名的是《星際迷航:下一代》,故事發生在最早一版故事之後約100年,一組新的船員在新的星艦上展開了和前輩們類似的冒險。星際迷航的熱潮在美國一直持續到了1990年代後期。1996年《星際迷航8:第一次接觸》拿到新千年重啟前系列作品的最高票房。2002年《星際迷航10:剋星》上映,老版本就此在大銀幕上完結。
  • 星際迷航:人的邊疆
    而在星際迷航中,世界的絕大部分是未知的,是等待著人們去探索的,其中最主要的文明聯盟——星聯,也不是一個以防衛或入侵為宗旨的組織,相反,星聯的建立是為了更好地探索未知的宇宙,而星際迷航的故事就發生在這些探索的過程中。
  • 《星際迷航經濟學》:從《星際迷航》裡看未來社會可能的經濟體系
    《星際迷航》系列描述了一個樂觀的未來世界,人類與外星種族一起建立了一個星際聯邦。在那裡,科技高度發達,沒有疾病、種族差異、貧窮、偏執與戰爭。這數十年來,《星際迷航》系列陪伴了他的成長,他也見證了《星際迷航》系列的發展成熟。
  • 楊紫瓊參演「星際迷航」 兩集領便當
    《星際迷航:發現號》於美國時間25日登陸CBS電視臺,約有960萬觀眾在螢屏前等待這部「星際迷航」系列第6部劇集的回歸。CBS如此前承諾,在視效和鏡頭上花費大量心血,讓劇集看起來更有「電影質感」。  《發現號》故事以女性大副「邁克·伯納姆」的成長為主角,延續了「星際迷航」系列探索宇宙無人到達之地的樂觀精神。
  • 《星際迷航3》新選角傳聞 艾爾巴或加盟出演反派
    《星際迷航3》新選角傳聞 艾爾巴或加盟出演反派 時間:2015.03.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薴節 分享到:
  • 《星際迷航》系列劇集將用AR牆取代實景拍攝
    影視執行製片人Alex Kurtzman目前正加緊準備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製作三部真人版《星際迷航》節目,並計劃制定將延續至2027年的《星際迷航》電視劇集長期計劃。所有這些科幻表演都依靠最先進的特殊視覺效果,而Kurtzman現在正在尋求增加最新的技術創新,其計劃將在拍攝片場增加一面AR牆。
  • 《星際迷航4》又回來了
    諾亞·霍利將執導《星際迷航4》終於有消息了!DeadLine報導,派拉蒙影業正在與諾亞·霍利(Noah Hawley)進行最後商談,諾亞·霍利將執導《星際迷航4》。預計克裡斯·派恩(Chris Pine)將重新擔任詹姆斯·T·柯克(James T. Kirk)艦長的角色,扎克瑞·昆圖、佐伊·索爾達娜等演員也將回歸。
  • 《星際迷航》13部合集 ! 經典收藏
    【友情提示】剛關注「愛天涯」的朋友,直接點擊海報下方觀影條即可觀看完整影片《星際迷航》(Star Trek,又譯作《星際旅行》等)是由美國派拉蒙影視製作的科幻影視系列,該系列最初由編劇吉恩·羅登貝瑞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經過不斷發展而逐步完善,成為世界最著名的科幻影視系列之一。《星際迷航》描述了一個樂觀的未來世界,人類同眾多外星種族一道戰勝疾病、種族差異、貧窮、偏執與戰爭,建立起一個星際聯邦。